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要開同學會了。
十月去重慶。
老六發信息來的時候,很激動,說,小七,我們要再見面了。
「呃,大學的時候我們老吵架,你怎麼這麼想見我?」無事獻殷勤,準沒好事。
她大笑,因為想跟你吵架了唄。
哼哼哼,這個老是欺負我的壞傢伙。
突然想到一個人,問,那小袁也會去嗎?
小袁是她的前男友,當年歌樂山上的籃球一哥。不過兩人大學畢業已經分手了。
老六說,他在米國,回不來。
「畢業這麼多年,老早就使君有婦,羅敷有夫,你們倆居然還有聯繫?」我的八卦之心頓起,瞬間激動起來。
她不以為然:「這有什麼,他結婚的時候我還去隨了份子錢。」
"看吧,當年我封你是「五舍奇葩」,果然沒封錯!"村姑陳很為自己的遠見卓識自豪。
沉默過後,我問她,「分手之後,你後悔嗎?」
她輕快地說,沒有。我們後來還是朋友,可能我們這種人,做朋友比做夫妻要來得好。
也許吧,選另一半,就像買茶。
別人喜歡的茶,未必是你的菜。你喜歡的茶,也未必就是世人眼中最好的那一款。
結婚也罷,喝茶也罷,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老六最後感慨,我們都老了,小七,你再不把自己嫁出去,就只能上峨嵋山去了。
峨嵋?郭襄,滅絕,周芷若的門派。
還是算了。
本村姑無比貪戀萬丈紅塵,對出家沒興趣,還是呆在凡間,做個俗人吧。
晚上翻畢業畫冊,發了很久的呆。悠悠經年過盡,我們都變了。變的除了皮相,還有內核。
現在的我們,就像剛剛邁入老白茶門檻的2017年的白茶們。
身體裡的內質,有一些減少了,有一些增加了,有一些,穩定了。
人老了,是會變的。茶老了,也是會變的。
沒有一成不變的人,也絕對不會有一成不變的老白茶。
《2》
能稱作老白茶的白茶,至少是已經自然陳化了三年的白茶了。
老白茶當中的茶多酚,茶氨酸,咖啡鹼,可溶性糖,會隨著歲月的增加而增加或者減少嗎?
當然會!
人若是長了三歲,骨髓,皮膚,大腦細胞,內臟,都會進行著改變,跟三年前,是大大不同了。
白茶長了三歲,自然也是會變的。
顏色會變,內質也會變。有些物質會增加,有些物質會減少。
白茶當中,最為人所著稱的,最為人們所喜愛的,無非是兒茶素、茶氨酸、黃酮類物質。
它們可以達到很多保健功效。
具體的,百度搜索可以搜到一大把。這裡就不搬資料了。
那麼,一年陳的白茶,和三年陳的白茶,以及五年陳的白茶,它們的兒茶素,茶氨酸,黃酮類物質的含量,是一樣的嗎?
按事物發展的規律而言,當然是不一樣的。
一個人五歲還長著一歲的個頭,是不是很奇怪。
老白茶若是與新白茶細胞內含有的營養成分一模一樣,那就只能是作舊老白茶。
新白茶化了妝,還是新白茶。
老不了。
《3》
隨著歲月的增加,老白茶細胞內的主要生化成分,比如:茶多酚、胺基酸、可溶性糖、黃酮類等物質都不同程度地發生了變化。
以多酚類物質兒茶素為例,它的含量,總體上是呈減少的趨勢的。
兒茶素會與空氣中的氧結合,產生非酶性氧化,聚合形成一種新的淡褐色的物質,這些新生成的物質,會使茶湯色澤加深,滋味退淡。
當兒茶素大量生成新物質之後,它在老白茶葉細胞內的含量,就明顯減少了。
當然這種減少,並不是很明顯的。並不是第二年就減少一半,第三年就減少三分之二這樣顯著的減少。
它是緩慢的。令人感覺不到的。
在白茶陳化到第1-3年左右的時候,兒茶素的減少量,大約是每年1.3%。呈現一個緩慢的減少狀態。
而一旦年月漸長,比如陳化到了20年左右,兒茶素的減少幅度就增大了非常多,達到14.5%左右。
也就是說,20年以上的老白茶,它細胞內含有的兒茶素,只有百分之8.2%左右,較新白茶時期,減少了約三分之一。
如果不喜歡兒茶素,覺得它澀,覺得它刺激,覺得它收斂性強,那麼,就多喝老白茶。
當然是多喝七八年,十來年的老白茶。
在年份越久的老白茶茶湯裡,兒茶素含量越低,澀味自然就越少。
另外,粗老的大葉茶裡,兒茶素的含量也少於嫩芽和嫩葉茶。
故而,不喜歡兒茶素、不喜歡茶湯中有澀味和苦味、且喜歡坐杯悶泡的看官,不妨多選擇喝價格實惠的壽眉。
當然,如果你泡茶是快出湯,那就不必挑茶了,任何白茶都能輕鬆駕馭。
《4》
相較於兒茶素,茶氨酸,咖啡鹼,可溶性糖也呈現出緩慢減少的趨勢。
在第1-3年左右的時候,咖啡鹼、胺基酸、可溶性糖的減少幅度,是較小的。
而到了20年左右的老白茶時期,這三類物質的減少幅度,便大大加大了。
減少量幾乎是新白茶時期的三分之二。
是的,胺基酸,這種主鮮爽味,主要掌控白茶風味的物質,也會在年歲漸長之中,慢慢減少。
胺基酸中的茶氨酸具有甜鮮滋味和焦糖香,苯丙氨酸具有玫瑰香味,丙氨酸具有花香味,穀氨酸具有鮮爽味。
因此,胺基酸的含量高,說明這款白茶的香氣豐富,有層次,湯感也豐富多元,有層次感。
而胺基酸的含量低,則說明這款白茶的風格單一,香氣滋味也變得單一。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四年,五年,甚至更長年份的老白茶茶湯當中,喝不到那種次第變化的、移步換景似的香氣變化與滋味變化的原因。
在胺基酸含量明顯降低的四年以上的老白茶茶湯中,我們往往只能感受到三四種香型,只能感受到湯水是醇厚的,是漿感濃鬱的,卻感覺不到新白茶時那種一口茶湯三種回味的豐富與玄妙。
這便是歲月帶給我們的,滄桑感。
也正是因為白茶當中胺基酸的減少導致了茶湯風味的巨大改變,才讓我們享受到了老白茶那迥異於新白茶的「徐娘半老」的風韻。
新白茶有新白茶的鮮活靈動,老白茶有老白茶的端莊醇厚。
環肥與燕瘦,都是一種美。
《5》
白茶當中,還有一些物質,是逆市而上的。
當白茶內大多數生化物質都呈現出減少的趨勢的時候,唯有黃酮類物質的含量,一直在增加。
就像所有人都在撤退的時候,有一個人,拼命在向前衝。
逆風飛揚。
黃酮類物質,在新白茶時期,含量是遠遠低於茶多酚的,卻高於咖啡鹼、茶氨酸、可溶性糖。
在白茶陳化到1-3年的時候,黃酮類物質的含量增加了0.5-1%左右。
而到了二十年陳的老白茶的時候,黃酮類物質的含量達到13.26%,是新白茶時期的兩倍多。
這說明,從新白茶變成老白茶之後,黃酮類物質,呈現著逐年上升的趨勢。這是多酚類物質減少、生成新的聚合物之後,所帶動的。
多酚類物質的氧化反應,帶動了黃酮類物質的生成。
於是,當大多數生化物質都減少的時候,黃酮類物質在增長。
黃酮類物質,對老年人比較友好。對心腦血管是極有幫助的。
這一點,很多論文都寫過,感興趣的看官可以查一查資料。
所以,如果是完全衝著白茶的功效來的,那建議直接喝老白茶就好。三年以上的,粗枝大葉的壽眉就好。
壓成餅的壽眉更好——壓餅工藝會帶走一部分茶氨酸,也會帶走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鹼。
有了這樣的「少苦澀」基礎,再陳化到三年以上,這款粗老大葉組成的老白茶餅,會呈現出黃酮類物質更加豐富的美妙滋味來。
老年人喝了,更舒服一些。
《6》
事物的發展,總歸不會是一成不變的。
村姑陳會老去,白茶也會老去。村姑陳不復小蠻腰,老白茶也不復新茶時期的那些香氣滋味,不復新白茶時期的那些生化指標。
這世間,最永恆的,就是「變」。
當然,這變化,得是往好的方向才行。
一個人若是越變越壞,一款茶若是越變味道越臭,那還不如不變的好。
願所有的新白茶,都能得到善待,變成一款上佳的老白茶。
到那時,我們再來撬餅慶祝。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