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化多年的老白茶,其黃酮、茶多酚等內含物質究竟有何變化?

2020-11-28 中國港口網

近幾年存茶之風悄然興起,多數人都知道白茶越陳越香、越陳越醇,那您知道老白茶為什麼這麼好嗎。

有科研數據顯示,陳年白茶的黃酮含量整體高於當年新白茶。其中,陳20年的白茶黃酮含量最高,達到了13.26mg/g,是新白茶的2.34倍。

黃酮類化合物

可以清除自由基,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抗腫瘤、抗突變和保護心血管等作用,是茶葉保健功效的重要成分。

其實,黃酮一點也不神秘。

黃酮是人體必需的天然營養素,因為分子量小,易被人體吸收,代謝快,在體內不蓄積,需要經常補充。而人體自身又不能合成類黃酮,必須從食物中獲取。

那么喝白茶,到底能為身體提供多少黃酮等營養物質呢?且容小編為您細細道來。

(一)

不同年份的白茶中

黃酮含量分析

黃酮類物質是茶多酚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黃酮醇及苷類,佔茶葉乾物的3%一4%,對茶葉感官品質、生理功能等起到重要作用。

① 白茶的黃酮含量在六大茶類中最高

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楊偉麗教授做過相關試驗,將同地點、同品種、同嫩度的茶鮮葉,同時加工成6種茶類的茶樣,分析比較其中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差異,在試驗中意外地發現6大茶類中白茶、青茶、紅茶、綠茶、黃茶、黑茶的黃酮含量呈現依次遞減的規律,其中白茶茶樣的黃酮含量升高了16.2倍。

而且,採用萎凋工藝的三類茶的黃酮含量均高於採用殺青工藝的三類茶,由此我們可以認為,白茶加工工藝有利於黃酮含量的積累。

② 陳年白茶的黃酮含量都比當年新白茶黃酮含量高

陳期20年的白茶黃酮含量顯著高於其他年份的白茶,達到了13.26mg/ g,是當年新白茶的2.34倍。其原因大致是茶葉在貯藏過程中多酚類物質結構發生了轉化,促進了黃酮類物質的形成。

而且上文也提到,黃酮類化合物對人的身體健康大有裨益,我們可以從下圖看到茶葉中黃酮類化合物含量與其對自由基清除率的關係。

(二)

不同年份的白茶中

茶多酚含量分析

在對不同年份的白茶中茶多酚總量進行分析後,我們發現,年份久的白茶具有相對較低的茶多酚總量,這是年份久的白茶滋味更醇和的主要原因。

福鼎白茶隨著貯藏年份的增加,茶葉中茶多酚類物質會逐漸氧化,其中具有澀味和收斂性的酯型兒茶素含量大幅降低,生成茶黃素(茶黃素是茶葉中色澤橙紅、具有收斂性的一類色素,是茶湯色「亮」的主要成因,是滋味強度和鮮度的重要成分)、茶紅素(茶紅素影響茶湯濃度,具有甜醇、酸味)等物質,由此造就了陳年白茶更加醇和回甘的口感。

(三)

不同年份的白茶中

胺基酸含量分析

胺基酸是白茶形成鮮爽味和香氣的重要成分。

如茶氨酸具有甜鮮滋味和焦糖香,苯丙氨酸具有玫瑰香味,丙氨酸具有花香味,穀氨酸具有鮮爽味。

研究結果表明,儲存年份較短時,白茶中胺基酸含量差異並不顯著;但當年份較久遠時,白茶中胺基酸含量會有極顯著的下降。

(四)

不同年份的白茶中

咖啡鹼含量分析

咖啡鹼是茶葉中重要的物質,其與茶黃素以氫鍵締合後形成的複合物具有鮮爽味,因此,茶葉中咖啡鹼的含量也常被看作是影響茶葉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隨著儲藏年份的變化,茶葉中咖啡鹼含量在不同年度間有所波動,但變化範圍很小,這與咖啡鹼的化學性質有關。

咖啡鹼是嘌呤鹼雜環化合物,因具有環狀結構而比較穩定,在對6大茶類的各生化成分的研究中發現,咖啡鹼的含量相對於其他成分物質較為穩定。

(五)

不同年份的白茶中

可溶性糖含量分析

可溶性糖是構成白茶茶湯滋味和粘稠度的重要物質,茶葉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是單糖和雙糖,是組成茶湯「甘甜」滋味的最主要物質之一。

可溶性糖比較穩定,不易發生轉化,從而保證不論是新白茶還是老白茶都口感甘甜。

白茶同普洱茶一樣,在多年的存放過程中,茶葉內含物會緩慢氧化,白茶的品質特點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白茶經長時間貯藏,滋味最終轉變成迷人優雅的陳韻。

很多人愛白茶就是喜歡白茶這種隨時間變化而轉變的特質,這也是老白茶的魅力所在。

(六)

不同年份的白茶中

香氣變化分析

陳年白茶的陳香逐漸顯現,醇類化合物含量減少,碳氫化合物含量增加,這與綠茶、普洱茶在貯藏過程中的變化相似。

在貯藏過程中,花果香型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葉醇、水楊酸甲酯、苯乙醇、橙花叔醇等香氣成分降低,使白茶的清鮮感逐漸減少甚至消失。

同一品種不同年份的白茶,在成分上呈現無規律性的差異變化,但無論哪個年份,白毫銀針在茶多酚、生物鹼等化學成分上的含量都高於白牡丹、貢眉及壽眉。

此外,還有新發現

科研人員發現了兩種新的黃酮糖苷類物質,還有待進一步鑑別。另外,還發現了三種含量較高的酚酸類物質,具有抗過敏、抗氧化作用,而白茶中該物質含量是否高於綠茶,將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繼續深入研究。

白茶有千年的歷史,國外很早開始就對其進行探索,但國內的研究卻是近些年才開始的。

而關於白茶茶湯化學成分、香氣成分的分析,目前這些數據還只是初步成果,還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改善。

一壺好茶,從一開始就需全神貫注。

溫壺,入茶;注水,潤葉;靜候,出湯。只有時間剛剛好,才能得到一盞恰到好處的茶湯。呷一口,鮮醇清爽,活色生香。

 

相關焦點

  • 老白茶的茶多酚、茶氨酸,會隨著歲月的變化而增減嗎?
    身體裡的內質,有一些減少了,有一些增加了,有一些,穩定了。人老了,是會變的。茶老了,也是會變的。沒有一成不變的人,也絕對不會有一成不變的老白茶。《2》能稱作老白茶的白茶,至少是已經自然陳化了三年的白茶了。老白茶當中的茶多酚,茶氨酸,咖啡鹼,可溶性糖,會隨著歲月的增加而增加或者減少嗎?當然會!
  • 品質到位的老白茶,煮出來的茶順滑、綿柔,無需添加紅棗去除澀味
    再說了,壺一壺老白茶喝。正常品質的白茶,經過多年陳化後,澀味並不明顯。並且喝茶回甘與否,與一款茶的內在物質積累有關。而與煮茶時,是否增加紅棗同煮,根本沒一點干係!《3》茶湯的澀味,究竟是怎麼產生的?按茶味物質的來源,澀味的來源主要與茶多酚、兒茶素物質相關。澀味,屬於種不受歡迎的滋味。
  • 梵淨山白茶適宜人群有哪些?老白茶適合什麼人喝?
    現在老白茶備受茶友的喜愛,但是很多茶友不知道老白茶是否適合自己,那麼老白茶的適宜人群有哪些呢?今天芳瑞堂小編給大家詳細說下,從白茶的一些基礎知識說下。相同的茶樹品種用於加工白茶,同時也用於加工紅茶、綠茶,其有效的保健功能性成分是不同的。用於加工白茶,其保健功能性成分,如茶氨酸、黃酮、咖啡鹼、維生素C、E都會高於紅茶、綠茶30%以上。尤其黃酮類物質可高於其他茶類數倍。白茶又有「一年為茶,三年為藥,七年為寶」之稱。其原理是白茶經過陳放之後,其多酚類物質不斷的氧化,轉化為更高含量的黃酮、茶氨酸和咖啡鹼等成分。
  • 老白茶究竟是什麼茶?聊聊新手對老白茶的五大誤解,看完請改觀!
    老茶,在時光雕琢下,茶香、口感均與新茶大有不同。老茶,它給人的感覺是沉穩的,有著老而彌堅的精神,其口感在轉化過程中,變得更加甘醇、柔和、飽滿。但近來與新茶友聊天時發現,大家對老白茶,還存在些許的誤會。第一,這款白茶在新茶時期,本身品質好,才有陳化空間第二,這款白茶的工藝,要製作到位,其中的含水量不能超過8.5%第三,老白茶的保存要到位,在成為老茶過程中,不能出現受潮、發黴等情況在滿足這三大要求後,白茶才能實現越老越好。若是不注重這些細節,即便這是十年的白茶,它也沒有飲用價值,更沒有收藏價值。
  • 不同水質對白茶內含物質溶解及茶湯品質風味的影響
    不同水質對政和、福安大白茶內含物溶釋的影響 白茶中除游離胺基酸、酮外,不同等級茶湯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鹼的含量,隨著茶葉等級的降低呈波動上升趨勢,各等白茶品質成分浸出量跨幅不同,表明其受水質影響的程度不同 。
  • 小喜年|喝茶,究竟喝的是什麼?這些物質你該了解
    人說喝茶喝的是文化,喝的是歷史,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倫理、道德,通過喝茶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達到精神上的享受;也有人說喝茶喝的是一種心境,茶葉在水中不斷翻滾、沉浮,釋放內含物質,就像人生一樣起起落落,勇於奉獻。這些說法猶如空中樓閣,我們平常人很難上升到這種境界。
  • 有些茶為什麼會有澀味? 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
    有些茶為什麼會有澀味? 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時間:2016-12-09 09:25   來源:說茶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有些茶為什麼會有澀味? 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 常常聽市場裡的人說,今年的茶比往年澀一些,到底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呢?澀是什麼?
  • 食客:奇怪的知識增加了,一個內含物質竟能解釋所有普洱茶問題!
    在介紹一款普洱茶好時,經常會看到一句話叫做「內含物質豐富」。茶商那常聽,「咱家茶葉比隔壁老王家貴,但是咱家茶葉內含物質豐富,貴就是好,好就是貴。」茶友那常聽,「我喝的這些,都有品位,內含物質豐富,啥?你問我內含物質是什麼?你自己研究去吧。」就連我網戀女友都跟我說,他開茶園的爺爺產的茶葉內含物質豐富。。
  • 真正的老白茶是什麼顏色的?是黑色嗎?請記住,那是做舊茶的標籤
    秋季裡,因經歷了高溫的夏天,茶葉中的葉綠素比例稍有下降,葉黃素、葉紅素等含量開始攀升,經過萎凋後,葉片是黃色、綠色、棕色色塊交織。自然陳化的老白茶,這些色素,應該按照自然的規律變化著,有的顏色變淺,有的顏色加深。但卻不會憑空生出黑色來。除非這款茶,經過高溫做舊。在高溫之下,茶葉中的葉綠素被驅趕,被一些顏色更深的物質所替代。
  • 關於熟石膏的陳化......
    對於一般剛煅燒出的熟石膏,其物相組成不穩定,內含能量較高,分散度大,吸附活性高,從而出現調製後標稠需水量大、強度低及凝結時間不穩定等現象。究竟熟石膏是否需要陳化以及陳化作用的機理如何。歐洲石膏協會把陳化機理的研究列為石膏板生產的重要科研項目,足見熟石膏陳化機理的研究對於穩定石膏板生產的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陳化過程中發生的相變有下述三種類型:
  • 使其價值連年飆高!
    大家對新會陳皮都有基本的功效了解,但是一個塊小小的陳皮為何有這麼大的魅力,到底都有什麼內含物質讓它具有如此高的價值 2、黃酮類物質 橙皮苷,也稱橙皮甙、橘皮苷、二氫黃酮甙,是黃酮類物質的一種,是陳皮中最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維持血壓正常滲透壓、降低血管脆性、降低人體膽固醇含量、抗過敏、降血壓、抑制癌變和抗病毒的作用。
  • 這樣的茶多酚最讓人了解它,原來你是這樣的茶多酚!
    >兒茶素、黃酮類物質、花青素和酚酸。 如果你到武夷山來喝過一杯茶,那和大家最有關係的,那就是茶多酚與茶葉滋味的口感協調。茶多酚的兒茶素裡面又有一個分類叫做酯型兒茶素,它能夠讓茶葉的滋味變得苦澀,收斂性強。如果單純的多酚類味道苦澀,當遇到了單純的胺基酸就像味精的味道一樣,那麼這二者如果不小心轉角遇到愛,相遇了( ),那麼給我們的味蕾就會呈現出一種鮮爽的茶味。所以呢,一般我們把多酚類與胺基酸含量的比例叫做酚氨比。
  • 石膏應用技術每日問答:熟石膏陳化的條件及方法是什麼?
    答:對於一般剛煅燒出的熟石膏,其物相組成不穩定,內含能量較高,分散度大,吸附活性高,從而出現調製後標稠需水量大、強度低及凝結時間不穩定等現象。答:通常熟石膏的陳化條件是:當其吸附水含量小於1.5%時,是無水石膏AⅢ轉化為半水石膏的有效期;若吸附水含量大於1.5%時,半水石膏就會吸收水而成二水石膏。因此,陳化條件是很重要的。陳化的方法有自然法和機械法,機械陳化法要增加設備,如採用風動、螺旋冷卻陳化設備或迴轉筒冷卻陳化設備,陳化時間短效率高,但設備投資和能耗均高。
  • 茶多酚苦還是甜?
    治興茶道學習筆記之4351茶葉中,多酚類物質,又稱為茶多酚,茶單寧,茶鞣質,是茶葉中多種酚類的總稱。鮮葉中的多酚物質以類黃酮物質為主,包括:兒茶素、黃銅醇、黃酮、花青素和酚酸類等,含量20%到40%。多酚類物質總體上具有苦澀味道。花青素具有明顯的苦味,而且水溶性較強。3茶葉多酚類物質在綠茶加工過程中,發生一系列的水解、異構、氧化、聚合等反應,形成茶葉的濃強、鮮爽或醇和等滋味。紅茶的紅色紅底和紅亮湯色就是多酚類物質的氧化聚合所形成的。鮮葉的多酚類物質含量多少與紅碎茶內質的高低高度正相關。
  • 這裡有個完整解釋
    當一款茶的先天產區平平,不論是泡茶還是煮茶,後期都自然難有好滋味。清新風味路線的茶,不宜煮。醇厚沉穩型的茶,宜泡宜煮,宜室宜家。正如同,甘香醇厚,滋味甘潤的老白茶。煮茶,別有順滑、綿柔、細膩滋味。茶葉的苦澀滋味,主要和茶多酚、咖啡鹼有關。
  • 鞣酸、丹寧,還有茶多酚、兒茶素……
    鞣酸(鞣質)類化合物又稱為單寧,指的是分子量為500到3000的水溶性多酚類化合物(由五倍子中得到的一種鞣質),據其化學結構可以分為三大類
  • 陳化溫度對陽極氧化中溫封孔產品封孔失重的影響
    【鋁道網】楊煥軍,鄭梅玉,劉洋,曲迎春,姜彩慧    (山東南山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龍口,265706)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陳化環境溫度變化對中溫封孔產品封孔失重的影響
  • 木質素代謝與黃酮類物質聯繫---結合構樹基因組
    木質素作為自然界中含量僅次於纖維素的第二豐富次生代謝物質,對於植物體有重要的生物學功能。由於自然界中木質素與纖維素、半纖維素等往往相互連接,形成木質素-碳水化合物複合體(Lignin-Carbohydrate Complex),故目前沒有很好的辦法分離得到結構完全不受破壞的原本木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