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初學者來說,在選購紫砂壺的時候,很難分得清哪些壺是好的,哪些又是一般的。小蔣今天來教大家一些簡單的方法,來看懂一把紫砂壺的好壞。
關於看壺
懂壺的看壺本身,不懂的看職稱。以我來說,拿到一個壺,不會先去問這個壺是誰做的。而是先看這個壺本身,從泥,工,型入手,一個好壺的意義是精工,好型,好泥,在這個壺的基礎上,再去看款,而不是把款放在前面。
關於壺價
好壺不便宜,便宜沒好壺。因為做好壺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長,而且對工齡,手藝,壺型理解跟把握,自己的操作,各方面都有要求。所以做好壺花費的精力是較多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好壺價格和低端壺價格一樣很便宜,但做起來的時間又特別長,那誰還會去做好壺,不如都做低端的跑量壺了。所以玩紫砂壺不要想著撿漏。
懂壺
懂壺是玩壺的最終結果,通過買各種不同的壺,然後經常把玩。同種類型的壺在工,型上進行對比,自然而來對壺也會越來越懂,大多數壺友玩壺基本都交過學費。關鍵是通過一些學費自己學到多少知識和經驗,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買壺玩壺而言,想明白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是買一把泡茶的器具。能把壺泡茶好味道就可以了,假如買一把壺天天都想著能不能升值,那就有點累了,玩壺的樂趣全無。說不好聽了,你不是在玩壺,而是被壺在玩了。
對於制壺人來說創作出好的作品是每個人的追求,如果滿腦的銅臭那是做不好壺的。同樣的,買壺人,一旦滿腦子都是升值漲價。你所結識的,所尋找到的,一定是到處宣傳自己的壺可以漲價、可以升值的那些人,那樣必然買不到真正的好壺。
作為初學者,一把壺好不好,該怎麼來看?
1.壺鈕
壺鈕要便於拿捏,壺鈕氣孔與壺嘴口徑的比例要得當。
2.壺蓋
壺蓋的形狀(花貨和筋紋器等特殊壺型除外),要儘量選擇不易積垢、易於清理、利於擦洗的式樣。座片邊緣和壺口「坨子」的內、外邊緣,線條要鈍化為倒角或圓角,不致在輕微磕碰後形成缺口。
3.壺流
壺流尖、長、薄,則嬌嫩;壺流粗、短、厚,則堅實。流管內要乾淨平滑。壺流根部的位置接近壺底,則水壓充足;接近壺口,則水壓欠缺,出湯時壺身傾角就得加大,致使從口蓋處溢水的可能隨之增加。
4.厚薄
壺的胎體厚度(薄胎壺除外),一般以0.3釐米左右的厚度為佳。既符合古樸雅拙的厚重感,又有足夠的強度抵禦不可預計的意外磕碰。
5.出水孔
「獨孔」出湯攔不住碎茶;「球孔」難於清理;「網孔」較為適用。網孔各孔要分布均勻,網孔中心,應與壺流中心對齊。網孔的孔徑以不小於0.3釐米為宜。
6.內壁
內壁的「推牆刮底」要到位,做到乾淨整潔。
什麼樣的壺才算得上是好壺?
一把好的紫砂壺必是:好看、耐看、有意味。
顧景舟認為好的紫砂壺,應該是「形、神、氣、態俱佳」。
「形」,是指壺的外形、輪廓、面相。
「神」,是指壺的神韻,精神面貌。
「氣」,是指壺的氣質,主要指壺的用料、色彩及各部件之間的搭配。
「態」,是指壺的儀態,即壺的高低、胖瘦、陰柔或大小等。
通過今天的介紹,希望大家在選購紫砂壺的時候能夠買到一把合適自己的好壺。
揭開紫砂謎團,說盡紫砂真相,可搜索並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紫砂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