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中所謂的老泥與新泥究竟是怎麼回事?

2020-12-04 淘遍天下

紫砂名為紫但顏色並不是只限於紫,其另有別名「五色土」來形容顏色的多樣化。而且即使同一色類中也會因泥料不同呈現不同顏色,這是因為紫砂礦石中含有的金屬元素各有不同,同一金屬元素在不同礦脈中含量也有差別。而紫砂壺的燒成溫度在1100度至1200度,這個溫度區間是大部分金屬元素作為陶瓷著色劑的最佳還原溫度,這樣紫砂壺就呈現出了非常豐富的色彩。

現在可以說說常見的關於泥料的認識誤區:

在所有陶瓷壺中,只有紫砂壺外表是以「粗」為美的,除了朱泥大紅袍以外,所有外表光滑的壺可以歸為泥壺而不是紫砂壺。

紫砂壺雖然外表「粗」,但觸感並不「粗」,事實上越是好泥料燒制的壺其觸感應該是撫摸粗豆沙的感覺,兼有細膩感和顆粒感;如果一把壺用手摸上去或是有摸玻璃的粘手感或是有摸砂紙的粗糙感你最好放棄。

不要因為一把壺呈現的是諸如綠、黃、青灰等顏色就懷疑它的紫砂身份,也不要認為紫色或紅色的壺就一定是紫砂。因為外行習慣認為紫砂就一定是紫的,最多還知道有朱泥存在,所以造假者做的最多的就是這兩種顏色,而本山綠泥、蟹青泥、芝麻段等倒是相當保險。

紫砂壺有光澤,這種光是一種不外露但又掩不住的光,很深沉。而且好泥料做的壺生來帶一種有「老氣」的沉穩的光,有點像「包漿」還不太厚時的光澤。而讓人一見就覺得「真亮」類似於「賊光」的壺多半是一把頂著紫砂名字的泥壺。

老泥、新泥是廣大壺友都存在一個誤區。其實,紫砂的形成到今天都是經過了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時間了,都可以說是老泥。至於泥料的風化期、陳腐期倒有長短之分。紫砂都是經過幾億年的時候形成的,所謂的新泥、老泥只是在陳腐期上區別而已。紫砂泥的陳腐古已有之,是紫砂藝人們長期勞動實踐積累的智慧結晶,也是煉製優質紫砂泥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泥料的陳腐亦稱陳化,古名養土,俗稱困料、困泥。

所謂困泥,是紫砂泥煉製中的最後一道工序。紫砂礦料經開採後,再經翻曬、粉碎、自然風化、研磨、過篩、和水攪拌等工序後,練成約寬六寸長一尺的溼泥塊。放入不透日光、不通空氣蔭暗潮溼處(一般為地窖),也需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貯存起來。

溼泥經慢慢陳腐,稱為「腐泥」,比較優質的紫砂泥料,陳腐的時間一般在一年以上,理論上,紫砂泥的陳腐時間越長越好,但是在製作前需要重新回煉一下。

紫砂泥陳腐的目的,是使泥料中的水份得到均勻分布,易於胚料氧化,讓泥料中的有機物得到充分分解(腐爛)。經陳腐之礦泥一個可以提高和增強可塑性,同時也可以減少成型和乾燥時開裂。

關於紫砂泥陳泥和新泥的區別,並非以泥料出土的時間為節點劃分,紫砂礦料的形成中,紫砂礦的形成經過了上千萬年的時間,從這個意義上說,所有的紫砂泥都可以說是老泥。一定要區分的話,實際上指的是陳腐時間的長短來劃分的。

而對於紫砂壺的水色,有些壺友判斷紫砂壺泥料的好壞,比較注重的是紫砂泥的水色。其實水色只是判斷泥料的一個方面,同樣的礦料煉製出的紫砂泥,陳腐時間越長,水色就好,而且經過泡養後,容易包漿。

判斷紫砂泥,因從熟胚的顆粒分布,色澤是否自然光澤以及水色三個方面綜合來看,有些紫砂壺用料所選礦料優質,但是由於陳腐時間不夠,水色不到,但經過一段時間泡養,水色自然就出來了。

相關焦點

  • 紫砂每日談166:何謂「原礦」、「老泥」、「老塊」、「新泥...
    我們經常看到許多商家說自家的紫砂壺採用的是「原礦、老泥、老塊」,也看到過一些文章上關於紫砂泥的「新泥、生泥、熟泥」的說法,按說只要是紫砂礦,埋於地下的時間都在數億年以上,都是「原來」的,哪來的原來現今、新老之說。
  • 紫砂壺老泥和新泥有什麼區別?紫砂壺泥料真的越老越好嗎?
    經常有人提到老紫泥、老段泥等等,但真正理解這個「老」字的並不多。其實不單單是消費者,很多壺商、甚至是制壺人因為對紫砂泥料的了解實在太少,認為酒是越陳越好、泥是越老越貴,所以凡泥料必帶「老」字。那紫砂老料的「老」應該如何正確全面的理解呢?
  • 什麼是「老泥」,我們經常說的「老紫泥」「老段泥」究竟是哪裡老
    現在這社會「倚老賣老」的就很多,紫砂中也有這麼些泥巴想「倚老賣老」,這個不像我,我就承認自己的年輕,雖然年輕,但喜歡表達自己想法,說的不對,及時被指正,改之即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咱虛心待之。似乎扯遠了,回歸正題,「老泥」究竟哪裡老?
  • 紫砂泥中的傳說:天青泥、黑星砂,到底是何方神聖?還買得到嗎?
    看到這個標題,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天我們要一起分享的話題了吧~是的,就是紫砂圈的泥料傳說,天青泥和黑星砂。這兩款泥料可以說是很多玩壺人都魂牽夢縈的泥料,甚至很多玩壺人畢生都在追求這兩款泥料的紫砂壺。那麼,到底這兩款泥料有何神秘之處,又有何種前世今生呢?
  • 給大家看看一款老泥,獨孔獅鈕壺
    六方壺,即便是看圖片,亦能直觀感受紫砂的「砂骨」 。獅鈕,獨孔出水,容量200cc,陳腐老泥。本壺,製作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左右,老泥仿老款,所幸的是未被「做舊」。其泥是賣點之一,上手後可仔細玩味「泥之砂骨」。
  • 紫砂老泥料和新泥料有什麼區別
    在紫砂壺業內,一直都有老泥和新泥的叫法,很多人都不知道所謂的紫砂壺新泥和老泥有什麼區別。甚至根本就說不上來這兩者都是什麼,就聽到別人說老泥好,新泥不好。 請問:你覺得紫砂老泥好還是新泥好?
  • 丁亦琴答壺友問:紫砂原礦有沒有黑泥?
    1、問:請問丁老師,紫砂原礦有沒有黑泥?  丁亦琴:原礦黑泥的確是存在的,但是儲量非常少,現在市面上很難見到了,或許有些老師傅會有收藏,但肯定不多。  丁亦琴:焐灰工藝最早發明出來,目的是為了修復那些在燒制過程中出現問題,或花壺、或有小瑕疵的壺。不過後來經過發展,已經成為了一套獨立的工藝,在現在黑泥原礦幾乎不可見的時代,一些喜歡黑泥紫砂壺的朋友,只能使用焐灰工藝做的「黑泥壺」,所以不一定都是有瑕疵的壺,也可能是顧客指定要這樣的壺。  3、問:焐灰工藝的壺用著安全嗎?
  • 河南淮陽老藝人創作「馬上封侯」泥泥狗走紅馬年
    河南淮陽老藝人創作「馬上封侯」泥泥狗走紅馬年     河南省歷史文化遺產泥泥狗藝術傳承人之一的任國和家中擺滿了奇特怪異的泥泥狗
  • 老泥到底是什麼東西?不同膚色的人搓出來的老泥,顏色會不一樣嗎?
    老泥到底是什麼東西?不同膚色的人搓出來的老泥,顏色會不一樣嗎? 每次搓老泥的時候 都不禁會想到一個問題 既然老泥大部分是人的皮質細胞 那麼黑人的老泥 會不會很黑?
  • 聊齋志異:泥鬼
    這位太史雖然年紀小,但是膽子卻很大,他看到寺院裡,立於廊中的泥鬼,怒目圓睜,兩顆琉璃的眼珠子閃閃發光,威風凜凜,他心中十分的喜歡,於是便趁人不注意,將泥鬼的眼球挖了出來,並且藏到了懷裡,回了家。回到家裡以後,那位表親突然就得了病,不能說話了,眾人正奇怪,那位表親猛然之間站了起來,厲聲說道:「我與你無冤無仇,為何要挖去我的眼睛!」叫嚷不休。
  • 那些化工泥都添加了什麼,泡茶時會有什麼影響?
    什麼是化工泥?該怎麼去定義它?公眾的認識是在原礦紫砂泥中添加加入氧化物著色劑調色、並可能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傷害的紫砂泥叫做化工泥。換句話說,不管天然原礦紫砂泥還是人為調色的紫砂泥,國標中只檢測鉛和鎘,不超標即為合格產品。現代練泥中為了追求成品紫砂壺的色澤,提高燒成時的穩定性,在紫砂泥中添加適量的金屬氧化物著色劑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事實上在紫砂泥中添加氧化物著色劑,並非是現代工藝的發明和創造。
  • 書畫篆刻家 古泥訪談實錄
    古泥 篆刻作品古泥原名馬丹青,父親望子成龍想讓兒子日後成為一個畫家,取丹青為名以寄期望。現用名古泥按他自己的說法:其一,與篆刻家趙古泥有關;其二,與封泥有關。古泥起步很早,是文革後第一批出來的書法新人,但真正讓人們記住古泥的還是他的封泥創作。1986年他的一批封泥作品在《書法報》的「黃鶴獎」書法篆刻比賽中榮獲金獎,而後又在西泠印社首屆全國篆刻作品評展中獲獎,獲獎作品還被放大印在了封面上。 兩次獲獎就讓書法界記住了「古泥」這個名字。就連臺灣和日本的書法界都有了關注。
  • 洗澡時,搓出的「泥」是什麼?有人泥很多,是怎麼回事
    由於身上較為容易造成塵土,所以在手動洗澡的時候就會搓出一些泥垢,這種泥垢很多人都會覺得是塵土或是汗泥,總而言之便是不乾淨的東西。 這種全是身體中產生的成分在每個人身體中是不一樣的,身體中的「皴」成分也會不一樣。有的人會比較多,有的人則會較少。
  • 玩紫砂壺須知:老段泥、老紫泥究竟「老」在哪裡?
    紫砂界的「新泥」、「老泥」之爭一直是壺友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很多壺友對於「老泥」情有獨鍾,仿佛帶著一個「老」字就特別有情懷,有故事。那麼,到底何為紫砂老泥?有興趣的壺友且聽我慢慢道來!關於紫砂老泥,紫砂界存在的幾種說法:1. 紫砂老泥,指的是經歷上千萬年而形成的紫砂礦料所練制的紫砂泥料。2. 經歷過長時間陳腐的泥料,統稱為紫砂老泥。3. 從色澤上來說,顏色偏深的紫砂壺所制的泥料為紫砂老泥。
  • 什麼樣的紫砂泥料才是真正的老紫泥?
    經常關注紫砂壺的壺友們,應該聽到過一些商家所標註的泥料裡有一種「老紫泥」,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才是老紫泥呢?我們今天不妨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對於「老紫泥」這個稱謂,並沒有統一的說法和定論,商家和藝人都是各說各話。就目前常見的說法,主要是分為以下三種。
  • 夢圓老泥池酒廠
    *文|李固國 編輯|燕子 圖片|心夢人攝影 大家在博物館前合影留念,然後分開組,去老泥池酒廠。我不知道路,在導航上搜了一下,竟然有好幾個老泥池酒廠。劉翔知道,坐在了副駕駛位上,給我指路。我們兩個原來就認識,還在一塊兒吃過飯。
  • 水草泥,究竟該如何抉擇!
    言歸正傳,剛收到迪茨水草泥的時候還是擔心水草泥當中會有一些異味或者大量的雜質,畢竟有些水草泥當中還有植物種子。開包之後,實際表現還是超過了預期,在造景過程中,水草泥傾倒也不會有粉塵揚起,對經常造景的愛好者而言十分友好。
  • 搓下泥來才算是洗了澡,但你知道搓下來的泥代表什麼嗎
    一天洗兩三次澡才算是夏天,一天只洗一次澡,還算不上是「夏天」,那在你洗澡的時候是怎麼洗的呢?用水衝一衝就擦乾淨身體,還是使勁得搓直到皮膚發紅為止呢。而有的人喜歡第一種衝涼的方式,但也有許多人認為不把皮膚上的泥搓乾淨,這個澡算是白洗了。
  • 談談我們那時候,是怎麼從水裡撈取河泥當肥料的
    談談我們那時候,是怎麼從水裡撈取河泥當肥料的。在過去沒有化肥的年代裡,河泥是是裡下河農村中的一種主要肥料。水鄉地區河網密布,河底下都有一層沉澱下來的淤泥,因為有水中的動、植物在泥裡腐爛發酵,河泥中的有機質含量很高,是水稻生產中的一種優質基肥。罱泥也就成了當地男人們的一項重要農事。
  • 做錦鯉不如當泥魚,錦鯉神氣一陣子,泥魚神氣一輩子
    錦鯉「泥魚」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每逢旱災無雨,泥魚棲身的水域乾涸,別的魚都會因為沒有水分供養活活乾死,可是泥魚依然逍遙自在,它會找到一處泥淖,然後躲在泥裡,進入半休眠狀態。所以,無論是一年還是多久,天只要下雨了,水再次充盈起來,泥魚便會從自己棲身的泥中出來,歡快的遊來遊去。而那些因為旱災死去的魚兒,此時便成了泥魚的食物,它可以繼續繁衍生息,成為這一方水域最強大的擁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