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我們那時候,是怎麼從水裡撈取河泥當肥料的

2021-01-13 購寵達人

談談我們那時候,是怎麼從水裡撈取河泥當肥料的。在過去沒有化肥的年代裡,河泥是是裡下河農村中的一種主要肥料。水鄉地區河網密布,河底下都有一層沉澱下來的淤泥,因為有水中的動、植物在泥裡腐爛發酵,河泥中的有機質含量很高,是水稻生產中的一種優質基肥。罱泥也就成了當地男人們的一項重要農事。在這裡「罱」是動詞,是「取」的意思,說白了就是從河裡「取」泥。其所以叫「罱」,是因為它使用的工具叫「罱子」。詞典上「罱」字的釋義是「捕魚或撈河泥、水草的工具」。罱子是由兩根篙子和一副罱袋組成的,篙子比撐船用的稍細一些,叫「罱篙」。

買罱篙的時候,竹器店裡的師傅已經把篙子的根部彎成了勺子狀,這個過程叫「入罱篙」,先將篙子在明火中薰烤,然後再通過一個槓桿裝置將其彎曲,罱袋的俗名叫「罱頭兒」,它的下半部是用麻布縫成的,上半部是用麻線織成的網,麻布是為了盛泥,網是便於濾水。兩根篙子的下部有一副特製的鐵交鏈將篙子組成剪刀狀。罱篙的下端裝著一副鐵耙子,鈀子的頂端橫穿著結實的篾片,叫「罱子口」,「罱頭子」就固定在篾片上。當罱泥的人雙手將「罱篙」的尾部叉開,「罱子口」就張開了,操縱著它在河底向前推進,淤泥就進了網袋。當罱泥的人篙子的上部併攏,罱子口就閉起來了,接下來就要向上收罱子了。滿滿一罱子泥有七、八十斤重,出水前因為有水的浮力,並不覺得太沉,關鍵是出水後向船艙中提放的那一刻就需要有一點技巧了。

通常都是先將盛滿泥的罱頭支在船幫子上,握住罱篙上部的那隻手用力向下一壓,另一隻手順勢拎起罱袋,將泥倒進艙中,這就是罱泥的人常說的要用「巧勁」,其實也就是利用的槓桿原理。罱泥用的船,過去都是木船。載重量在2-4噸之間,5噸向上的船就稍嫌大了,因為船幫子太高,拎罱子會更吃力。後來有了水泥農船,由於水泥船的自重量大,船幫子離水面距離小,因而比木船要省力得多。在大集體水泥船和木船共用的那些年,男勞力們都是用抓鬮的方法來確定誰用水泥船誰用木船。罱的泥裝滿了中艙,就算是完成了一船泥,接下來就要將艙中的泥運送到田頭的泥塢塘裡。這個過程叫「攉泥」。攉泥用的工具叫「攉鍁」,是用整棵柳木鑿成的,形狀像個狹長的簸箕,底部刻有紋槽,便於將河泥送得更高更遠。

「攉」的時候,人的雙手緊握著一人多高的「攉鍁柄」先是彎腰向艙中取泥,接著用力向上「攉」,拿船的人也是要攉泥的,兩個人面對著面,動作還要保持一致。攉泥是一項很吃力的活兒,特別是在春天水位較低的時節,河坎子就顯得很高,水平距離也不短,每一攉鍁都要竭盡全力,才能把泥送上去。還有的時候遇到頂風,薄泥漿會被風頂回來,攉泥的人連眼睛都睜不開,一船泥「攉」下來,渾身都濺滿了泥漿。在大集體的時候,一般都是一條船上配兩個男勞力,一個人罱泥一個人拿船,他們隔天輪換,各人用的都是自家的罱子,只有拿船用的篙子是集體提供的。也有夫妻搭檔上一條船的,男人就要天天罱泥,女人只會拿船。不過有些潑辣的女人「攉」起泥來倒也不比男人差。甚至還有的懷了孕將要「到日子」的人還能「拿船」、攉泥。

曾聽說莊上有一戶人家,攉泥的時候,女人覺得身上不對勁,丟下攉鍁趕緊上岸往家跑,剛一到家,孩子就掉到褲襠裡了。置辦一副罱子的費用需要七、八塊錢,其中罱篙是易損件,最好是一年一換,有的人等到篙子上裂了縫,裡面灌了水也捨不得換,就要比別人多用不少力氣。罱泥雖然是一項又苦又髒的活兒,還要自掏腰包置辦罱子,但因為工分報酬實行的是計件制,可以掙到比幹其它農活多一倍的工分,因而男勞力們還是都搶著上船罱泥。有的人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船上罱泥。只有在炎熱的夏季,因為田裡到處是莊稼沒地方開塢塘才「休罱」一、兩個月。比起幹其它農活,罱泥還多了一份「自由」,不會因為上工早遲、幹多幹少而受幹部的氣。因此,有的人特別希望讓他們夫妻搭檔,那樣的話,「拿船」的女人不但能掙到男勞力的工分,還能隨時回家煮飯奶孩子。

河裡泥較多的時候,沒有人「拿船」,一個人在小河裡也罱得起來,就是工效不高。過去單幹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一條小木船,載重量都在三噸左右,冬天就在船艙上面苫起棚子來,帶著合家老小上江南去謀生,春天回來後就拆掉棚子罱泥,準備栽秧的基肥。地主、富農們是不上江南的,冬天是他們休閒享福的日子。他們家家都僱著長工,像罱泥這樣的重活都是由長工來做。也曾發生過僱主的女兒為長工「拿船」日久生情雙雙私奔的故事。在人民公社的那些年,罱泥的人,只有在每年的秋後有一段好時光,經過了一個夏天的沉澱,河底積了很厚的一層淤泥,罱子沉下去只要輕輕一摁,罱子就滿了。拎罱子時候,因為河泥經過了發酵,份量也不重。有的時候還能罱到一點小魚小蝦河蚌什麼的,運氣好的時候還能罱到條把黑魚。更重要的是,那時罱上來的河泥是黑色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好肥料。

不過,好景不長,過不了幾天,河底下就剩下了光滑的河床了,罱子要在河底推進好長一段距離,才能刮到半罱子泥湯,越是罱不到泥,人就越沒勁,越是覺得累。此時「拿船」的人日子也不好過,罱泥的罱不到泥,脾氣就不好,就要怪「拿船」的人配合得不好,如果是自家老婆「拿船」,夫妻對罵岡嗓打架的事也常有發生。實在罱不到泥的時候,就用攉鍁鏟河坎子上的幹土,把那種經過冬天凍沙了的細土,在船艙中用水和一和,再攉上去充土方混點兒工分。隊裡的幹部,雖然明知是窮折騰,但為了能完成所謂的「積肥任務」,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已經有很多年不見有人罱泥了,河道越淤越淺,過一段時間,就用機械挖泥船來清淤、竣深。河泥作為水稻基肥的時代已經成了歷史。或許再過三、四十年,也就沒人知道從水裡撈取河泥當肥料是什麼回事了!

相關焦點

  • 草履蟲如何培養,它就是我們所說的洄水嗎,使用多大漁網撈取?
    別說,前一陣子我和老鄒大叔出去尋找浮萍的時候,我還發現了大量的洄水,只是當時手裡沒有任何的可用工具,無法大量撈取。其實我們只要找個小瓶子把這種水質裝回家就可以了,或者當場對著陽光仔細看,就會看到水裡有很多的針尖大小的小白點,那麼這些小白點就是我們所說的洄水了。
  • 【水草造景】水草泥的秘密
    今天TJ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些年自己對水草造景中底床,特別是水草泥的一些認識,嘿嘿,有補充的朋友可以在最下面的留言位置可以告訴我,一起交流分享、成長進步;(一)底床常見的選擇     陶粒、天然砂子、人工砂子、化妝砂、水草泥,接下來,我們注意看一看;最後仔細分享一下水草泥的秘密;
  • 大家說說,什麼品種的觀賞魚最難撈取?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撈取觀賞魚的時候,比如倒缸、分缸、單獨隔離、繁殖等等情況,就需要我們把觀賞魚撈出來。可是撈取觀賞魚確實是個技術活,技術好的可以輕鬆的把觀賞魚撈出,技術差的,真的恨不得把魚缸砸了。
  • 建議你玩草缸最好用水草泥
    ▲中間的河道就是用的黃色的河砂,造景中一般作為裝飾用,真正栽種水草的區域是在左右兩邊用的水草泥部分。仙土。水草泥能調節水質,可以起到軟水降酸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呈現原生水質狀況。要知道,目前中國大陸有很多地區的水質其實並不能達到水草種植的要求,所以這個能力非常重要。當然,我不是說除了水草泥之外的其他底床不好,只是相對水草泥來說,其他類型的底床總是有這樣那樣較為突出的問題,綜合下來用水草泥養水草是最便捷、最省心的。如果說非要找水草泥的缺點,那就是價格。
  • 剛出生的孔雀魚苗何時倒缸合適,使用什麼工具能夠撈取上來?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看過養魚老道視頻的朋友,都在為養魚老道的這些孔雀魚擔心,說是一個個這麼大的肚子,你也不讓它們繁殖,真是太可惜了,實際上怎麼可能呢?
  • 談談水蚤的繁殖
    我估計你們也不會看,看了也不會懂 來點簡單粗暴的 養魚的朋友們或多或少都有聽說過水蚤,水蚤又名魚蟲,是優良的活餌料因為水蚤蛋白質含量高,且含水量大易消化因此用來帶苗長得簡直飛快我是比較喜歡配套水蚤加粉料,魚苗一天一個樣 廢話少說,談談怎麼養
  • 魚缸鋪水草泥只是為了養水草嗎?並不是,來看看水草泥「真面目」
    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一起來看看水草泥的「真面目」。水草泥給魚缸水質提供養分提供養分是水草泥一個最主要的功能,這也是我們一開始使用水草泥的初衷。因為我們要玩水草缸的話,種水草下去肯定需要有一些基質,需要有一些底床來給水草紮根生長。所以水草泥又有養分,又可以在魚缸底部鋪開來,作為水草生長的基質,自然就是不二的選擇。
  • DIY水草泥升級版
    天然泥的特性:塘泥:在淹水條件下被厭氧微生物分解漚制而成的一種有機肥料。氮、磷、鉀三要素齊全,速效養分和遲效養分兼有的有機肥料。養分含量一般為:含氮(N)0.2%~0.4%,含磷(P2O5)0.2%~0.3%,含鉀(K2O)0.3%~0.5%。
  • 品柴燒之美,探索臺灣最古老的水裡蛇窯
    水裡蛇窯,初次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大部分人會猜想什麼是水裡蛇?不是水裡的蛇,其實水裡是地名,它是南投縣水裡鄉最古老的窯口。水裡蛇窯是由制陶師傅林江松於1927年建立的,坐落在臺灣南投縣水裡鄉頂崁村、鄰近日月潭,臺灣現有最古老、最傳統的柴燒窯,目前已傳承四代。除窯本身之外,現有陶藝工作室、陶藝文物室、921地震紀念室等設施,目前是臺灣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 互不相融的兩條河
    並且,就算密西西比河在流動的時候攜帶了大量的泥沙或者其他沉澱物,但是遇到海水時,流動速度會大大降低,泥沙和其他沉澱物也大量會沉下去,只有少量的顆粒,這個時候可能會出現部分相融的現象。有人猜測是因為水態富氧化,解釋到: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長的一條河,因此大部分已經處理過的汙水全部都被傾倒在了這條河裡,而且它的大多數流域是農田。
  • 聊齋志異:泥鬼
    順治年間,在山東省淄川縣,有一位太史,名唐濟武,在他幾歲的時候,有一位表親帶他到寺院裡玩耍。這位太史雖然年紀小,但是膽子卻很大,他看到寺院裡,立於廊中的泥鬼,怒目圓睜,兩顆琉璃的眼珠子閃閃發光,威風凜凜,他心中十分的喜歡,於是便趁人不注意,將泥鬼的眼球挖了出來,並且藏到了懷裡,回了家。回到家裡以後,那位表親突然就得了病,不能說話了,眾人正奇怪,那位表親猛然之間站了起來,厲聲說道:「我與你無冤無仇,為何要挖去我的眼睛!」叫嚷不休。
  • 用過的水草泥能曬乾嗎?更多水草泥的秘密為你分享
    玩草缸時間久了,遇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昨天有朋友諮詢,被水浸泡過的水草泥,還能不能曬乾,留著下次使用,這個問題的真相有點殘酷,我的回答是不能,什麼原因呢?首先我們知道水草泥容易粉化,遇水之後更容易粉化,更何況你要撈出來再折騰一次,但是,這都不是最關鍵的,因為我們說的是曬乾,我告訴你,太陽直接曬乾的水草泥,大部分會粉化嚴重,想再次使用是不可能的。既然說到了水草泥,那麼咱們就深入的再聊一下,跟大家講一個小故事,曾經,一個日本大品牌水草泥的代理商,跟我說過一件事,他的日本客戶問他說,你們中國的水草泥為什麼是黑色的?
  • 底沙和水草泥怎麼鋪 魚缸如何維護
    下面就是介紹底沙和水草泥怎麼鋪以及魚缸如何維護,希望能夠讓家庭主人重視起來,掌握正確的魚缸護理方法。底沙和水草泥怎麼鋪不要去鋪設顆粒過大的底沙,水草泥不要隨意使用,定期清理魚缸。1、儘量的不要去鋪設顆粒過大或者過小的底沙如果不是使用在草缸裡,水草泥我們儘量要不要去使用,因為草缸裡觀賞魚的飼養數量不是太多,主要以草為主,還可以配上清理雜質的各種工具蝦。有些小蝦就會被魚吃掉而得不償失,水草泥的質地太細,也不利於硝化細菌的附著,所以可以不去選擇。
  • 紫砂泥中所謂的老泥與新泥究竟是怎麼回事?
    老泥、新泥是廣大壺友都存在一個誤區。其實,紫砂的形成到今天都是經過了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時間了,都可以說是老泥。至於泥料的風化期、陳腐期倒有長短之分。紫砂都是經過幾億年的時候形成的,所謂的新泥、老泥只是在陳腐期上區別而已。
  • 花蛤什麼時候最肥?怎麼做好吃?
    花蛤又名文蛤,是水產中比較常見的貝類之一,其營養豐富,內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能有效預防膽固醇、支氣管炎等症狀,所以很多人都喜歡用來爆炒,那花蛤什麼時候最肥?怎麼做好吃?花蛤什麼時候最肥?
  • 土壤發綠、發紅、發白是怎麼回事兒?怎麼解決?
    坐火車時,我們可能還會遇到土壤發紅的現象,猛然一看還以為是土壤中塗抹了一層鐵鏽一樣,這是典型的土壤發紅,與土壤中鐵元素過大有關係,也與水肥投入不均勻有關係,當然南方一些地區還與土壤重金屬偏多有關。而土壤發綠則需要在地頭才能看到,這直接與用水不當有關。那麼,這些土壤發綠、發紅、發白與水肥有關係,與環境有關係,那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對土壤和作物有什麼具體危害呢?
  • 談談你什麼時候出的雙速
    雙速在這個遊戲中的重要性就不用我多說了,今天就來大家就來一起曬曬雙速什麼時候出的把!這是我的200天萌新出的那是在剛步入大學生活,我就被強行拖去做勞動(也就是搬書)然而無聊的等分配書的時間作為痒痒鼠的我肯定不能浪費,立刻打開手機去爬塔(這個活動獎勵有多豐厚就不用我多說了吧)無聊的我翻了翻背包的御魂,看到了速度針女副屬性帶暴擊
  • 肥料的種類 性質與作用機理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泥肥:未經汙染的河泥、塘泥、溝泥、港泥、湖泥等。   在自然植物群落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除了無機養分外,生物分泌排洩和有機質分解的有機養分也進入植物體,它們包括可溶性糖、胺基酸、核酸及其降解物、酶、維生素和內源激素等。如細菌能產生IAA、GA、CTK和各種酶。
  • 那多情又無情的鳳凰花開的路口,時光的河入海流,終於我們分頭走
    那多情又無情的鳳凰花開的路口,時光的河入海流,終於我們分頭走記得是九月豔陽天的時候入的大學,高中匆忙而過,也未與三年同窗贈別,便只能藏起昔日的書信,帶著稚嫩青澀的氣息,身著一夏的輕裝也帶著一心的夢想來到工學院,結束一些東西也同時帶來一些東西,時間一向如此。
  • 影響文化的大河,密西西比河,那條平和慈祥母親河
    密西西比河被美國人稱之為母親河,就跟咱們國家的黃河和長江一樣,它承載了一整個國家人民的希望。這位平和慈祥的「母親」,十分愛她的孩子們,甚至那些外來的孩子她也是照愛不誤。都說,慈母多敗兒,可我真沒怎麼看出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怎麼不爭氣了。反而是,在偉大母愛的關懷下,這個國家愈發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