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孔雀魚苗何時倒缸合適,使用什麼工具能夠撈取上來?

2020-11-22 騰訊網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看過養魚老道視頻的朋友,都在為養魚老道的這些孔雀魚擔心,說是一個個這麼大的肚子,你也不讓它們繁殖,真是太可惜了,實際上怎麼可能呢?

已經有五六十條孔雀魚苗了

說是不讓繁殖,但是我也好久沒有看到孔雀魚生小魚了,所以還是比較好奇的,其實現在我的魚缸裡至少也有五、六十條孔雀魚苗了吧,品種也很雜,有藍色妖姬的、雙劍孔雀的、天空藍的以及還有一位全紅母親正在待產,估計最多三天以內肯定也就生產了,極有可能今天就生了,我是上午撈取出來的,只不過今天陰天我一直開的魚缸燈,燈光又較亮,它可能需要適應一段時間罷了。

很多魚友問到了孔雀魚苗的撈取和倒缸以及投餵問題,養魚老道這麼說吧,不會撈取魚苗的魚友不能說是就會飼養觀賞魚。

哈哈,我發現很多魚友撈魚的水平就不及格,包括了老鄒大叔,你若是讓他撈個魚,他就立刻愁眉苦臉了。當然了養魚老道也是因為以前賣魚的原因鍛鍊出來的,所以說至少撈魚的水平還是極高的,那麼,我就給大家講講如何正確的撈取這些觀賞魚的小魚苗。

繁殖缸、育兒室、種魚休息室,過濾器都沒停

我們可以把所有的觀賞魚苗都以剛出生的孔雀魚苗作為參照物,也就是說只要是它們能夠長到剛出生的孔雀魚苗的大小,基本上都可以使用正常的魚網給它們撈出來,至於有些小魚苗太小,可能會牽扯到起水就死的問題,但是這個就要看我們的行動速度了。

我現在採用的是一魚一缸,分批繁殖的方法,也就是說只是使用一個魚缸進行繁殖,每次只挑選一條種魚,其他的只能排隊等候,因為魚缸裡一直在混養,除了新水刺激以外,一般的雌魚不會在原缸生產了。

一條雌魚產完小魚後,立刻進入到另一個魚缸休息,然後小魚苗集中到單獨的育兒室,再尋找另外一條雌魚到這個繁殖缸待產,繁殖缸裡只是放置了一塊杜鵑根,而且繁殖缸、育兒室、種魚休息室的過濾一直在開啟著,換而言之也就說,不能對抗過濾器水流的孔雀魚苗將會被淘汰。

不過據我觀察,幾乎很少有小魚苗能夠被過濾器抽取,原因就是魚缸的水體空間大。

孔雀魚苗如何撈取的問題?

很多魚友感覺自己使用魚網的網眼很大,在撈取小魚苗時,它們直接就會從網眼中漏走了,其實是我們撈取的方法不對。

小魚苗只有在我們快速撈取和魚網裡存有水滴的時候,才會從魚網中漏走,這是個細節啊,大家要注意。

所以我們在捕捉小魚苗時,先把它們有效控制在魚網的中部,儘量不要它們靠近網底,然後輕輕地把魚網提到魚缸的水面,在離開水面的時候也是輕輕提起魚網,至少要使得魚網最下方的水滴偏離小魚苗所在的位置,這個時候小魚苗是會側躺在魚網上的,所以就可以成功撈取到了,就是這麼簡單的方法,使用的就是魚店裡最為普通的撈取小熱帶魚的小圓網。

這裡要注意一定在撈取過程中不要動作過快,如果過快小魚苗就會從網眼處溜走了,提出水面一定注意水滴的問題,如果有水滴正好在小魚苗下方,它們也會順著水滴溜走,其他觀賞魚的小魚苗都是一樣的撈取方法。

什麼時候撈取小魚苗合適?

養魚老道早就說過,孔雀魚苗是有早產兒的,一般的早產孔雀魚苗肚子底下會帶有一個大大的卵黃囊,這個時候我們儘量不要去撈取它們,而正常的孔雀魚苗出生後很快就會起水遊動,只要是能夠保證正常的遊姿,在水面平行遊動個一兩個小時之後,雌魚也就生產完畢了,這些小魚苗基本上都可以直接撈取,不會有任何的問題,我的這些小魚苗都是這麼撈取的,已經兩三天了,也都活的很好。

當然了,如果能夠讓它們在繁殖缸待上個一兩天,身體強健一些,再行撈取那會更好。

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給小魚苗倒缸的水溫和水質不要與繁殖缸有任何的差池,偶爾有一兩條不耐受的死去,那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因為我沒有準備其他的魚缸進行繁殖,所以繁殖缸、育兒室、雌魚休息室都是80釐米的魚缸,水質相同、水溫一致,因為水體較大,大魚也不吃小魚苗,只是為了保險起見,我都是一次放入一條雌魚繁殖,事實上放入兩條也是可以的,應該沒問題。

沒有孵化豐年蝦的情況下,如何投喂?

養魚老道雖然把豐年蝦孵化器拿了回來,但是一直沒有時間孵化,所以說我的孔雀魚苗就是直接投餵的魚飼料,就是我所使用的對蝦飼料,實際上這個東西和小型的熱帶魚糧沒有什麼大的差異,餵食的時候,使用手指使勁捏碎,捏成粉末狀就可以了。

如果是投餵較大顆粒的魚飼料,比如說大顆粒鸚鵡魚飼料、錦鯉飼料等,我們可以找個小藥瓶的瓶蓋,直接把魚飼料壓碎再去投喂,或者可以使用蛋黃投喂,這個已經說了很多次了,我就不再重複了,總而言之一定要少喂,就是每次的量要少,不要去汙染水質,一天可以投餵七八次。

對於孔雀魚苗的投餵時間,一般的都是說出生兩天後再去投喂,因為孔雀魚可以吸收肚子中的卵黃囊,我一般都是只要不是早產兒,肚子看不到明顯卵黃囊的,在它們起水之後即可投喂,只不過剛開始投餵的量更少,在兩天後開始加量,其他的觀賞魚苗都是一個道理,正常起水平行在水面上遊動了,我就開始投餵了。

當然了,對於所有的小魚苗來說,還是直接投餵洄水、孵化的豐年蝦和小魚蟲為好,其次才是蛋黃類的食物,略微大一點的也可以選擇剪碎的紅蟲湯之類的食物,這個就要看我們的過濾系統和水質了,最後才會選擇到魚飼料。

再者很多魚友問到了脫殼豐年蝦,我是從來不會去購買的,主要問題是據說這個東西是經過化工處理,還有就是蝦殼也未必就是處理的那麼乾淨,可能會對於某些小魚苗會造成消化問題,當然了有些魚友也可能使用的很好,這個就看我們自己的選擇了,我倒是感覺投餵蛋黃和壓碎的魚飼料也是一樣的,要不就直接孵化豐年蝦卵得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使用綠水飼養孔雀魚苗,是不是初期可以不用投餵魚食了?
    在剛才的一篇文章中,養魚老道提到了我的孔雀魚和金魚和平共處,並且繁殖了很多的小魚苗,有的魚友問到了,我的這些孔雀魚苗使用了什麼開口料?我很不好意思的告訴大家,我根本就沒有餵過它們,事實就是如此,我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實話實說的,那麼它們是靠什麼生存的呢?
  • 觀賞魚苗不是患病就是養死了,原因在哪,為什麼我要給魚苗分缸?
    而且這批孔雀魚苗出生的質量還是相當不錯的,它們出生的時候沒有任何的問題,幾乎是下身就開始到處遊動了,那麼為什麼在過了短短幾天之後,有一些看起來很是瘦弱,然後就開始趴缸了呢?其實問題很簡單,兩個字:餓的。
  • 草履蟲如何培養,它就是我們所說的洄水嗎,使用多大漁網撈取?
    很多魚友問道了關於熱帶魚的小魚苗開口期必備食物,洄水,應該如何培養的問題,可能大部分新魚友對於洄水二字還是相當陌生的,這又是個什麼鬼?事實上它們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草履蟲,換句話解釋的話,就是比剛出生的豐年蝦還要小的魚蟲罷了,因為在顯微鏡的觀察下,它們很像一隻草鞋,所以被稱之為草履蟲,至於如何被魚友們稱之為洄水,我倒給忘了,哈哈。
  • 繁殖的紅箭魚苗為什麼會出現大量死亡現象,不都是一樣的養法嗎?
    四、食物投餵更是關鍵1、這個才是各種觀賞魚苗發生死亡概率最高的原因,也就是食物的投餵問題。首先是小魚苗根本沒有合適的食物,我們比如說藍曼龍之類的小魚苗,一窩就是千八百條,如果我們不能夠提供它們合適的食物,它們的死亡概率可是極高的,基本上在起水遊動的兩三天之內全部死亡,所以最好是使用洄水或者綠水來飼養藍曼龍的小魚苗,但是綠水的掌控難度還是很高的。
  • 孔雀魚苗怎麼養呢?看你就知道了
    實際上,小孔雀魚苗在出生半天后倒缸沒問題,這個養魚老道都試過了,把它們從出生的瓶瓶罐罐裡輕輕倒到大魚缸裡,根本不存在什麼問題,直接倒缸就好了,但卵生的小魚苗卻不行。自然,家中養魚時最好的水還是自來水,這種水經消毒後病源含量較低,但在使用前必須先用敞開的容器裝好放通風處晾曬24小時以上,以免發生氯中毒。這種雜食性魚類,如果用源湖的水,那麼水中就會有藻類,這些藻類是魚很好的餌料,這樣可以減少魚食,另外,我們還可以到野外捕食,如水蚤、水蚓等給魚吃,或者直接用一些小顆粒的商品餌吃。
  • 孔雀魚苗經常出現在魚缸水面正常嗎,多大的魚苗不會被水泵吸附?
    為什麼我的魚缸裡,剛出生的小魚苗不會被水泵給吸走?其實這個問題真的不能算是個什麼問題的,我們仔細想想就明白了。第一點就是,我的大魚全部都是自然繁殖,沒有任何的新水刺激,它們不可能早產或者體質衰弱,這一點很重要。
  • 為什麼孔雀魚苗容易針尾,而其他卵胎生觀賞魚的魚苗卻很少見?
    其實如果我們處理不當,任何的魚苗都會發生針尾的問題一、剛出生的七彩魚苗,很容易在搖尾期就因為針尾死去1、包括了七彩、燕魚等很多卵生觀賞魚的魚苗,其道理都是一樣的,如果是小魚苗已經順利出殼進入了搖尾期,只要是魚缸的水質稍有不慎,魚苗就會直接大量死去
  • 大家說說,什麼品種的觀賞魚最難撈取?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撈取觀賞魚的時候,比如倒缸、分缸、單獨隔離、繁殖等等情況,就需要我們把觀賞魚撈出來。可是撈取觀賞魚確實是個技術活,技術好的可以輕鬆的把觀賞魚撈出,技術差的,真的恨不得把魚缸砸了。
  • 學會這幾招,孔雀魚苗就不會死!
    孔雀魚的魚苗如果你想養好魚苗,就做好以下幾點。準備好魚苗開口飼料。因為是孔雀魚魚苗,所以就不用準備蛋黃水,可以直接餵孵化的豐年蝦卵或者有的是已經脫好殼的豐年蝦卵也可以,但是它的營養價值沒有活的豐年蝦營養價值高。如果這些都沒有的話,你可以少量的去餵一些蛋黃水。因為蛋黃水雖然可以做小魚的開口飼料,但是它對水質的破壞也是非常大的。2.一個單獨的魚缸用來養小魚苗。
  • 孔雀魚苗長白毛、被水泵吸附或者爛尾巴,都會與一個原因有關
    看起來好像是三、五個魚缸一直閒在那裡,事實是一個魚缸一旦放入一個品種的孔雀雌魚繁殖,另一個品種再進入,它們就有可能交叉感染,所以事實上很麻煩。養魚老道的孔雀魚苗魚缸裡到處都是褐藻,也已經20多天了,至今還沒有換過一次水呢,也不會往魚缸裡去添加任何的東西,特別是硝化細菌,再說一遍,如果我們是新手,敬請大家不要隨意往魚缸裡添加硝化細菌,切記切記吧。
  • 為什麼孔雀雌魚我們隔離之後不生小魚,放回原缸就會立刻生產?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對於想要繁殖孔雀魚的魚友來說,這個現象是最讓人頭疼的,明明看到了孔雀母魚大肚子就快生了,但是隔離出來半個月它就是不生。等到我們實在是沒有耐心和它們玩下去了,把它們放回原缸後,一夜之間肚子沒了,小魚苗全部出生,不是都被其他魚給吃掉了,就是所剩無幾。
  • 如何提高孔雀魚苗的存活率?如何讓它在一個月左右發色?
    他的外形十分漂亮,繁殖起來比較快,但是這種魚雖然大量的繁殖,但是有的魚苗存活率比較低,這也讓很多養殖孔雀魚的人感到比較麻煩。孔雀魚養著養著它的尾巴就變小了,最後一些小魚苗就死掉了,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那麼如何才能夠提高孔雀魚苗的存活率呢?如何能夠讓這些孔雀魚在一個月左右發色?我向一些養魚高手諮詢了相關知識,整理如下,分享給大家。
  • 剛出生孔雀魚為啥總死?有個錯誤很多人常犯,改進後能提升存活率
    然而,每個人在繁殖孔雀魚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繁殖出的孔雀魚苗是否會長得很小。常有這些孔雀魚苗繁殖出來,養著就成了很小的尾巴,後來得了針尾病,又慢慢地一條一條地死去,真是令人痛惜。那該怎麼做,才能保證這些孔雀魚苗能順利成長,並能在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裡把顏色染好?
  • 孔雀魚苗長到多大能和大魚合缸,不必著急飼養魚苗的容器有很多!
    有的魚友說半個月或者一個月,但是這其中牽扯到了我們投餵的是什麼飼料,以及小魚苗的生長速度,有的魚友一直投餵的是豐年蝦,有的魚友投餵的是魚飼料,這個根本就沒有辦法去考量。另外的一些魚友說,分出雌雄之後就可以把小魚苗和大魚合缸了,這個倒是有點道理,因為只要是能夠分出公母,基本上小魚苗就已經很大了,這個時候大魚是吃不下的。
  • 孔雀魚苗的針尾問題會有哪些因素造成,真的是遺傳嗎?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飼養過孔雀魚的魚友或許會發現一個現象,假如說我們購買的孔雀魚數量比較多的時候,有的孔雀魚入缸之後,就會迅速的一頭扎到缸底,然後一動也不敢動,尾巴也是全部耷拉下來,如果這種情況在一兩天之內得不到好轉,那麼這隻孔雀魚能夠活下來的概率就不大
  • 飼養孔雀魚,使用什麼過濾系統為佳,這也能成為大家的難題嗎?
    飼養孔雀魚苗可以不加任何過濾的,哪怕沒有水妖精最近連續收到了很多新魚友的困惑,說是我的孔雀魚苗太小了,如果不添加過濾的話,這個水質就無法處理,如果添加過濾的話,這個小魚苗又容易被過濾抽取。而我看到很多新魚友繁殖的孔雀魚苗最多三五十條,飼養的水體也不小,它怎麼可能水質處理不好呢?
  • 池塘常見的13類敵害生物,魚苗天敵,你認識嗎?
    翅覆蓋在腹部背面;前翅膜片黑色,有紋狀脈紋。前足發達,為捕捉足;中、後足為步行足。腹部背隆起,末端的產卵瓣近似三角形;腹部末端有細長的呼吸管,長達38毫米而與體長接近(具體形態可參考圖6)。主要捕食水中的魚蝦、小昆蟲等,常傷害體長30毫米以下的魚苗。
  • 我們是如何把200條七彩魚苗,一個月養大了四公分!
    因為魚苗比較小,我們投餵的是自己撈取的魚蟲,從冰箱裡拿出來化開了之後投喂,並不是說魚蟲一定就好,但是既然有就不能浪費嘛,現在看來它們吃魚蟲也很不錯。在換水問題上,我們也沒有做得太過細緻,每天只是換水不到四分之一而已,基本上就是抽底換水的次數較多,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直接添加熱水器當中經過加熱的自來水。
  • 觀賞魚苗成長高級飼料,餵魚苗吃這3樣食物,養不好都難
    每個季節都是不同種類觀賞魚的繁殖期,到了繁殖期時,一些觀賞魚只要條件合適並且有自己的伴侶時就會開始繁殖,而且你還沒法阻止他。有些魚友就這麼放任不管了,以為他在魚缸裡面可以自己過得很好,但是小魚出生以後沒幾天就死了,這是為什麼?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餓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