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孔雀雌魚我們隔離之後不生小魚,放回原缸就會立刻生產?

2021-01-10 養魚老道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對於想要繁殖孔雀魚的魚友來說,這個現象是最讓人頭疼的,明明看到了孔雀母魚大肚子就快生了,但是隔離出來半個月它就是不生。

等到我們實在是沒有耐心和它們玩下去了,把它們放回原缸後,一夜之間肚子沒了,小魚苗全部出生,不是都被其他魚給吃掉了,就是所剩無幾。

最為惱火的莫過於,小魚苗我們想撈也撈不出來,或者是正在準備撈取的過程中,眼睜睜著看著大魚在那裡吃,那可是一口一個啊,這種情況其實太正常了,相信很多魚友都有遇到過。

一、隔離提前是一大錯誤

1、很多魚友給我發的隔離雌魚的視頻或圖片,養魚老道一看就是時候還早著呢,甚至於有的孔雀魚受沒受孕我們還不知道,就把它們給隔離了,這樣子它們怎麼可能會生小魚呢?

2、孔雀魚生小魚無外乎幾個最為明顯的特點,一個就是胎斑發黑或發,另一個就是雌魚的肚子能夠方起來為上,再就是雌魚不斷地躲避雄魚的追擊、出現懶遊、主動尋找隱蔽處等行為,基本上就是這些情況了,這一切不但是要靠我們極為仔細的觀察能力,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水質上的控制。

二、水質刺激問題很關鍵

1、為什麼在我們看來很多的孔雀魚根本沒有達到上述的任何條件,它們反而會無緣無故的生小魚了呢,其實大部分都是由於新水刺激發生了早產的跡象而已,因此出生的小魚苗大多數都會帶著大大的卵黃囊,體質也很虛弱,疾病就會較多。

2、如果說我們隔離的孔雀魚不生產,回到了原缸裡迅速生產,極有可能就是原缸大量的換過新水,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三、環境不適合心裡緊迫

1、那麼,為什麼很多明明快生的孔雀魚隔離之後不生了呢?主要的原因就是心裡緊迫問題。

2、環境或者燈光變化過大、繁殖水體過小,再加上不是太到時候等原因,就會導致孔雀魚遲遲不生,這個我們通過孔雀魚的反應完全能夠看得出來。

3、如果我們把孔雀母魚隔離了之後,它們在隔離盒裡上竄下跳,或者是幾天之後,雖然在隔離盒裡有時候正常遊動,但只要是主人一靠近或者一餵食,它們就開始極度驚慌,躲到了水草或者障礙物後,這種情況下,它們怎麼可能正常生產呢?

4、如果隔離缸的環境使得孔雀魚不再害怕,它們就會停留在水面三分之二的高度、安心待產,沒有一絲的驚慌表現,這種情況就是它們在心理上排除了的敵害的威脅,認為這個環境會有利於它們生產,它們才會安心的生出小魚。

5、養魚老道曾經說過,正常出生的孔雀魚苗是不會有卵黃囊的,它們出生之後的瞬間就會起水正常遊動,大魚由於生產時的體質虛弱,想要捉住小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只要之前有充足的魚食供應,它們其實是很少願意去主動攻擊小魚的。

四、原缸環境更為穩定

1、再就是孔雀雌魚已經適應了原缸的環境,特別是水體大,躲避物和水草又較多,它們還是非常的喜歡在原缸裡生產的,這樣子小魚苗的體質也棒。

2.、所以說,以上的諸多問題的出現,還是來源於我們平時的養功和觀察的仔不仔細,昨天養魚老道還看了一位魚友的孔雀魚生小魚視頻,小魚生出來後直接起水到水面遊動,這就是比較正常的狀態了,母魚隔離的時間也較為合適。

3、養魚老道的小魚池裡,孔雀魚已經放養了六天了,期間經歷了一次降溫和冰雹,水溫可能只有18度左右,但是並沒有發生任何問題,小魚苗也出生了,雖然不多只有20幾條,由於水體寬大,它們也能和30多條亞成孔雀魚和平相處了,我一直觀察了兩三天,雖然不是那麼絕對,但是基本上數量沒有減少,不過就是水質過於渾濁拍不清楚圖片了。

8、這個主要的是源於水體寬大、睡蓮較多的緣故,小魚苗有足夠的地方躲藏,再就是魚蟲充足,大魚也懶得吃它們了,一共是買了40多條孔雀魚,還有十來條在水缸裡,目前還沒有任何的狀況。

五、其他卵胎生觀賞魚都是一個道理

1、我們常見的卵胎生觀賞魚無外乎那麼幾種,瑪麗紅箭和月光,它們基本上都是一個德行,雖然有的看不出任何的胎斑,但是通過母魚的各種反應以及腹部的膨脹程度,我們完全能夠看得出來。

2、很多魚友之所以把握不住規律,還是經驗不足和觀察不仔細的原因,當然了有時候也會有個別現象,但那畢竟只是少數,大部分的孔雀魚生小魚我們完全應該掌控得了的。

3、最後還有一點,就是成魚的水質水溫和營養的問題了,在此就不去多囉嗦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孔雀魚生完小魚要把水全換掉,要不然大魚會死,是不是真的?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一位魚友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說是孔雀魚生完小魚之後,就要把水全部換掉,要不然大魚一定就會死,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 剛出生的孔雀魚苗何時倒缸合適,使用什麼工具能夠撈取上來?
    ,所以還是比較好奇的,其實現在我的魚缸裡至少也有五、六十條孔雀魚苗了吧,品種也很雜,有藍色妖姬的、雙劍孔雀的、天空藍的以及還有一位全紅母親正在待產,估計最多三天以內肯定也就生產了,極有可能今天就生了,我是上午撈取出來的,只不過今天陰天我一直開的魚缸燈,燈光又較亮,它可能需要適應一段時間罷了。
  • 同樣都是孔雀魚,為什麼有的生育能力高而有的生育能力低?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最近連續接到很多魚友關於孔雀魚生育能力高低的問題,為什麼人家的孔雀魚一窩就能產四五十條小魚,而我們的孔雀魚一窩就產十幾條小魚,而且成活率還不高呢?3、球形瑪麗由於人為的雜交以及體型的改變,它們不但是產卵期不固定,而且經常會出現難產而死的現象,或者說我們明明看到肚子很大了,單獨隔離之後,一個月也不會產出小魚,這些都是極為常見的現象。
  • 為什麼孔雀魚苗容易針尾,而其他卵胎生觀賞魚的魚苗卻很少見?
    如果我們拿個放大鏡仔細查看,就會很容易看到,已經成活的小魚苗在搖尾期間就可能出現了針尾,而一旦出現針尾這種現象,小魚苗有可能在產卵板上掛不住跌落到缸底或者直接死亡,當然有些觀賞魚的魚苗本身就適合在底部繁殖,跌落缸底也沒有問題,但是大多數這種情況,就是魚苗體虛或者針尾了,這個現象大魚是不用放大鏡也能看到的,所以它們就會毫不客氣的吃掉這些魚苗
  • 如何判斷孔雀魚生完小魚了?我把方法告訴你
    孔雀魚產卵時要準備一個大的水族缸,生產的溫度是在26-28攝氏度,要比平時魚適應的溫度高一些。若是有魚快生了,要在魚缸底部多種一些水草,可以為剛出生的小魚提供一個安全的庇護所。孔雀魚繁殖不分季節,說得簡單點就是一年四季都能生小魚。孔雀魚選種很重要,優良的魚種是經過一次次繁殖,一次次淘汰,最後才選出好魚。
  • 發現觀賞魚在魚缸裡產卵,有三種處理方式,兩種都可以孵化小魚
    如果發現魚缸裡的觀賞魚生了,我們只能採取如下幾種方式處理:第一種處理魚卵的方式,可以在初次生產時不聞不問,讓觀賞魚自己吃掉這種情況我曾經強調過,就是對於一些卵生觀賞魚,尤其是在一個魚缸裡混養的,不管是金魚還是七彩、神仙魚或者迷你鸚鵡魚等等,在第一次發現它們已經產卵的情況下,我們是可以不聞不問的
  • 孔雀魚快生了怎麼辦?有哪些徵兆?我把這些方法告訴你
    之前也有魚友一直問我,孔雀魚魚生了怎麼辦,孔雀魚生了有哪些徵兆?今天我就把這些方法告訴大家,希望以後遇到這種問題能自己解決。先給朋友們說一下快孔雀魚生了的解決辦法。一:減少投餵量孔雀魚再生之前要減少食量。孔雀魚吃得飽不飽,通過看它的肚子就可以判斷出來。吃飽了肚子就會鼓鼓的。
  • 養魚須知:你養的魚大概能生多少小魚?
    大家養魚尤其是養好幾條魚的時候,不得不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你養的魚繁殖能力怎麼樣,換句話說就是你養的魚大概能生多少小魚。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四大常見觀賞魚生殖能力排行榜,一起來揭曉,看看到底是哪些魚最能生。
  • 多久可以生一次小魚?
    這個話題還蠻有趣的,不知道喜歡養孔雀魚的朋友,知不知道我們家裡養的孔雀魚,它到底能活多久呢?就是正常死亡的情況下,它能活多少年?其實孔雀魚的壽命並不長,大概也就2-3年而已,這是比較正常的情況。因為在自然界裡面一些體型比較小的,無論是魚類還是動物一般壽命還有生命周期,都不會太長,那麼孔雀魚也是這樣的。
  • 最適合新手的觀賞魚之一,便宜好養繁殖能力超強,小魚輕鬆爆缸
    當然有人可能反駁說雜鯛愛打鬥,不過以我個人的實際飼養經驗來說如果不出現慈鯛個體差異大丶無任何遮蔽物丶餵食不夠及時的情況基本是不會出現比較激烈的打鬥的。三湖慈鯛飼養只要遵循一定的準則,其實真的很簡單有人說孔雀魚很好養,其實我覺得雜鯛比孔雀更好養。雜鯛在水溫21-32攝氏度之間都能很好的存活,因為經過長久人工繁殖之後雜鯛更能夠適應人工飼養的環境。
  • 可以直接生小魚,還是胎生魚,這種小型觀賞魚有飼養的嗎?
    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昨天一位魚友興衝衝的告訴養魚老道,他又整上好東西了,是一種非常小眾的小型熱帶魚,不但它們的長相奇特,而且還可以直接生小魚,還是胎生魚類,並且還附帶介紹了這種小型觀賞魚的基本資料。
  •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合缸飼養?取決於以下很多因素
    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由於盛夏季節的到來,很多魚友的小魚苗開始爆缸了,爆缸之後就會面臨很多很多的問題,而且,在這個季節裡繁殖過多的小魚,如果飼養水體較小的話,無論是水溫、水質我們都很難控制。飼養密度一大、水溫一高,小魚的死亡率就會大幅度提升。
  • 孔雀魚苗經常出現在魚缸水面正常嗎,多大的魚苗不會被水泵吸附?
    前幾個月,養魚老道寫過一篇關於栽種竹節草繁殖孔雀魚的文章,對於這個事情,有些魚友存在一定的疑問,一個是說,為什麼大魚不吃小魚,再一個就是為什麼小魚苗不會被水泵給吸附呢?其中有一位魚友評論道,我家六瓦的水泵都能吸住吸死三四釐米的蘭壽苗,你這個孔雀魚苗還不是都得吸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