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生完小魚要把水全換掉,要不然大魚會死,是不是真的?

2020-12-04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一位魚友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說是孔雀魚生完小魚之後,就要把水全部換掉,要不然大魚一定就會死,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而且,這位魚友還信誓旦旦的說,這是某位專業飼養孔雀魚的主播說的,這個問題看來就有點大了。

其實這個問題一點也不大,說來說去還是那句話,人家說的是一個意思,我們要學會自己去分析,要學會分析著去聽,這才是實情,人家說的並沒有錯,但看是什麼情況了。

如果換成是我,我可能會告訴大家,全換水之後,大小魚可能都死,這又是為何呢?

孔雀魚繁殖缸大小的問題才是關鍵點,這是最重要的問題

很多魚友為了圖省事,總愛去在魚缸裡設置一個小型的隔離盒,然後讓孔雀魚在隔離盒裡面繁殖,其實這種方式是最容易死魚的,除非是我們的孔雀魚生出來的小魚數量不多,或者是冬天裡自己的某些條件不太允許,我們不得已而為之。

這個問題我也早就說過了,別以為隔離盒和主缸通氣,它裡面就不會缺氧,一窩小魚只有十來條和一窩一百來條,它的飼養密度可能一樣嗎,這個問題不是明擺著嗎?

主缸的水體大小和飼養密度到底如何,是不是能夠缺氧,那還是問題呢,更別說一個隔離盒了。

在我們提供的繁殖空間較小的情況下,如果是大小魚的數量突然過多,這個道理和我們剛開缸,往魚缸裡放入過多的主魚之後,引起氨氮超標、水質中毒現象,還會有什麼兩樣,不是一個道理嗎?

說句不好聽的,即使我們在隔離盒裡打氧,那也是多餘,它們該死照樣會死,小魚苗也經不起那個折騰,隔離盒裡同樣會缺氧。

這個時候才會牽扯到大魚在生小魚的時候,一些體內代謝物存留繁殖缸裡,可能更會敗壞水質的問題了,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是可以把隔離盒給它全部換水的,但是一定要換取原缸水,具體操作倒也不難,我就不再去詳細說明了。

本來大魚生產完後,就應該單獨隔離靜養,依然是要使用原缸水

假設我們不是使用的隔離盒繁殖,只是一些其他的小型魚缸或者是小容器,在大魚生產完畢後,本來就應該把它撈出來單獨靜養三天左右的,這個問題我也早就說過,如果是大魚過於飢餓,它也會攝食小魚苗,所以必須迅速提出來,還是使用原缸水靜養。

對於剩下來的小魚苗來說,如果數量過多的話,我們可能就要隨時準備分缸,數量不多或者容器很大,那就完全沒有這個必要了。

再一個問題就是小魚苗的質量問題了,有一些成魚的體質本來就不好,在受到了新水刺激之後,直接就會產蛋的,或者是小魚苗出生後有的體質太差,根本不能夠直接起水遊動,彈開身體,這樣的魚苗和那些蛋很快就會死去,那麼我們把它們留在那裡又有何用?當然要想辦法剔除了,辦法有的是,自己想去吧。

還有就是小魚苗如果帶有大大的卵黃囊,這個時期是絕對不能動的,如果卵黃囊在出生後就已經消失了,小魚苗生出來立刻就起水遊動,繁殖缸空間不大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迅速給它們進行分或者倒缸缸處理,沒有任何的問題,我的孔雀魚苗都是如此做的。

因為我是集中繁殖,根本不管它,所以幾乎是大魚生出來一批小魚苗,我就在當天撈取一批,直接進行倒缸處理,也不是使用的原缸水,就是平時的魚缸困水,那缸水已經待在那裡很長時間了,它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原因很簡單,魚苗的體質很棒,經得起任何的折騰。

不要再拿脫殼豐年蝦卵投餵任何魚苗了

很多魚友在繁殖迷你鸚鵡魚、燕魚苗、孔雀苗的時候,不願意去孵化豐年蝦,總以為脫殼豐年蝦卵更為省事和有營養,其實關鍵的問題不是營不營養,就是圖省事。

關於這個東西的好壞,我是一概不知,我也從來不去使用,我只知道有些魚友使用的還可以,但是大部分魚友使用這個東西都曾經導致大批魚苗的死亡,至於說是我們投餵量的問題還是買到了假貨,或者質量問題,我不知道。

但是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是建議新魚友們,我們儘量不要去使用,總而言之,據我所知,老魚友們是沒有一個人去使用那個東西投餵魚苗的,我也只能言盡於此了,愛信不信吧。

我的孔雀魚苗就是使用碾碎的魚飼料或者熟蛋黃投餵,之後就是投餵自己培養的小魚蟲,即使不去投餵魚蟲,在它們稍微大點,繼續投餵魚飼料也是可以的,只是在生長速度上會有所緩慢罷了,但至少不會有性命之憂。

再一個就是孵化的豐年蝦,仍然是很多魚苗的不二選擇,假設我們不會培養魚蟲的話。

而在飼養金魚苗的時候,我就發現了投餵魚飼料,小魚苗一旦吃得過多就會失漂,我還需要打開過濾器讓它們適當運動之後才可以緩解,所以說金魚苗我就停餵了魚飼料,還是使用小魚蟲投餵,第二窩的金魚苗,準備使用蛋黃水投喂。

而對於出生時個體就比較大的孔雀魚苗來說,剪碎的冰紅蟲、線蟲、冰的豐年蝦成蟲等,甚至於黃粉蟲細碎殘渣,投餵給它們都不會有什麼問題,但看我們自己處理得是否精細了,也就是適口性,最起碼保證它們能夠吃得下去。

再就是使用培養綠水、青苔的方式來投餵金魚苗和其他各種小魚苗也不錯,甚至於褐藻都可以,而培養洄水大部分魚友也是做不來的,在此就不必詳細介紹了。

我就不明白了,投餵小魚苗的方法多的是,無論上述的哪一種方法,小魚苗都可以很好的成長,我們為什麼偏偏非要去選擇什麼脫殼豐年蝦呢?或許有些小魚苗可以耐受,但是大部分都不可以。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如何判斷孔雀魚生完小魚了?我把方法告訴你
    如何判斷孔雀魚生完小魚了?我把方法告訴你孔雀魚養得好,非常容易爆缸。這種觀賞魚繁殖能力強,養得好的小魚一般三到四個月就有繁殖能力,可以繁殖下一代。每次產仔大約在20到40條小魚左右,因此它也有一個獨特的稱號叫做「百萬魚」。
  • 如何應對孔雀魚難產?
    喜好孔雀魚養殖的魚友們,大家知道孔雀魚在生產環節中都應該注意些什麼嗎?水溫、獨處、安靜的環境、柔和的光照等問題,我相信廣大魚友應該都很清楚了。而今天我們要談談,當母魚難產的時候我們究竟應該怎麼應對。繁殖的時間有長有短,有些半小時就生完,有些可以拖延好幾天。若遇到難產,更是可能造成母魚的死亡。當遇到久久不能順利生產和生上好幾天的情況,那就需要你去判斷母魚是不是遇到了難產的問題。那麼如何判斷難產呢通常是觀察母魚的洩殖孔,若是有很大的凸起或者小魚的尾巴、頭露出半截在外面很久,那麼基本就可以確定是難產。
  •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合缸飼養?取決於以下很多因素
    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由於盛夏季節的到來,很多魚友的小魚苗開始爆缸了,爆缸之後就會面臨很多很多的問題,而且,在這個季節裡繁殖過多的小魚,如果飼養水體較小的話,無論是水溫、水質我們都很難控制。飼養密度一大、水溫一高,小魚的死亡率就會大幅度提升。
  • 好養的雜袍孔雀魚
    喜中性或偏鹼性水質,至於水的硬度無從考證,對氧氣要求不大,只要曬好水,建立起硝化系統,溫度控制22攝氏度以上,加上個小過濾,基本上沒個死,而且越養越多。今年五月份花十元買了七條孔雀魚,到十月份已經繁殖到第三代,總數不下百條,這時候只恨缸小了,儘管一部分小魚剛生下來就被大魚吃了。
  • 孔雀魚為什麼吃小魚?它們是真的無情,正確飼養方法是公母魚分養
    孔雀魚是熱帶魚,水溫低的時候會致命,可是當水溫適宜的時候,孔雀魚可是能高效地造命啊!好久沒和大家聊孔雀魚了,今天要跟大家聊聊孔雀魚大魚吃魚苗的問題。大家肯定多少有疑惑:不是自己生的小魚嗎,幹嘛還自己吃掉,孔雀魚真是無情啊。
  • 如何判斷家裡的孔雀魚快要生小魚了呢?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
    今天給大家分享下如何判斷家裡的孔雀魚快要生小魚了。希望看完文章的小夥伴們會有所收穫,廢話不多說,進去主題!孔雀魚作為一種很皮實的熱帶魚,在家庭中飼養比較廣泛,也深受飼養者的喜愛,不到耐養,而且繁殖起來真的是一波接一波,讓飼養者充分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接下來就跟大家聊一聊如何判斷孔雀魚快要生小魚了。
  • 孔雀魚養殖,經典的孔雀魚養殖方法,老魚友養孔雀魚的經驗秘笈!
    所以,養殖孔雀魚,大多人享受的都是群魚的魅力。孔雀魚養殖,經典的孔雀魚養殖方法,老魚友養孔雀魚的經驗秘笈!八大重點,你不知道哪個都不行!一、硬體硬體不一定要好,但要功能全。對魚缸的大小,以一升水養一條孔雀魚即可。養群魚則加氧,方可適當放寬標準。小缸可採用外掛式過濾,功能多點也沒關係。加熱棒可以恆定水溫,消毒入缸,入水插電,離水斷電。水質穩定劑,新手必備。
  • 孔雀魚可以活多久?多久可以生一次小魚?
    孔雀魚是我們現在水族市場上面觀賞魚門類的寵兒,許多剛開始養魚的朋友都非常喜歡孔雀魚。那麼關於孔雀魚幾個常見的問題,除了一些生病之外,今天我們想探討一下,大家會經常問的是孔雀魚能活多久多久生一次小魚,諸如此類,生命周期的問題。
  • 孔雀魚生小魚後三天母魚死了,是坐月子有問題,餘月教你輕鬆解決
    有朋友告訴我,他家的母孔雀魚生完小魚後,兩天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問我是什麼怎麼回事?原因造成的?如何解決?我告訴他,是「坐月子」有問題。朋友說我開玩笑,看似一句玩笑話,但有一定道理,母孔雀魚產後死亡的原因,大多是產後養護不到位造成的。
  • 有養孔雀魚的魚友,你能照顧好新生的小魚嗎?
    孔雀魚是一種耐養繁殖又快的熱帶小魚,而它們也是新手魚友最愛養的小魚,但是很多魚友在孔雀魚繁殖的時候不懂怎麼照顧小魚,結果最後小魚也沒得活,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再出現,小編就來說說孔雀魚繁殖的時候要注意的情況吧。如何判斷母魚是否要生產?
  • 淺談孔雀魚的帶苗
    孔雀魚的繁殖方式為卵胎生,簡單的說就是受精卵在肚子裡孵化,然後直接生小魚,一般卵胎生的小魚香孔雀、米奇、紅箭等魚苗都比較大,比較容易開口。那麼孔雀魚魚苗要具體怎麼養?才能長得快和健康呢?首先飼料的選擇,一個是飼料顆粒要細,最好是粉狀的,顆粒太大,魚苗想吃也難以入口的,有的人拿大魚的飼料餵小魚,還問我為啥魚不吃。試問一下,飼料比魚頭還大了,魚苗用什麼吃?選擇高蛋白的飼料,有機物的積累其實是蛋白質的積累,雖說孔雀魚為雜食性,但是不同蛋白含量的飼料對於觀賞魚的生長影響顯著。
  • 開啟孔雀魚爆缸模式,免隔離、免換水,還是使用最簡單的過濾
    很多魚友看到文章標題一定會說,免隔離倒是可以,免換水未必是真的,其實我也不妨說句實話,飼養觀賞魚不可能完全免換水,但是相對而言,通過我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飼養模式,我們的換水頻率就可以降到最低,包括了洗棉等操作都可以降到最低頻率。
  • 為什麼孔雀雌魚我們隔離之後不生小魚,放回原缸就會立刻生產?
    2、孔雀魚生小魚無外乎幾個最為明顯的特點,一個就是胎斑發黑或發,另一個就是雌魚的肚子能夠方起來為上,再就是雌魚不斷地躲避雄魚的追擊、出現懶遊、主動尋找隱蔽處等行為,基本上就是這些情況了,這一切不但是要靠我們極為仔細的觀察能力,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水質上的控制。
  • 孔雀魚一次生多少小魚
    孔雀魚一次可以生產小魚的數量與雌魚的大小有關,通常第一次生產數量較少,通常在10-120條之間,第二胎開始數量可達80-120條。通常每月可產卵一次,建議同窩留種不能超過三代。孔雀魚,是一種來自南美洲的小型熱帶觀賞魚,適應性和繁殖能力比較強,壽命在2-3年左右,適宜的水溫是24℃,喜歡偏弱鹼性的水質。孔雀魚需要在安靜環境下繁殖,若浴缸飼養密度過大或過小,孔雀魚可能長時間不生產或者缺氧死亡。建議母魚生產後,另外準備一個魚缸,用來飼養剛出生的小魚,因為孔雀魚會將小魚吃掉。
  • 教你幾招小孔雀魚的飼養方法!
    小孔雀魚又要怎麼養呢?接下去一起來看看。孔雀魚生小魚怎麼養?1、穩定的水環境對於魚來說至關重要,所以分開來飼養成年孔雀魚和小孔雀魚也最好使用原魚缸中的水來養。2、孔雀魚生出小魚之後要將成魚和小魚分開飼養,不然的話小魚可能會被大魚吃掉。
  • 孔雀魚可以用青苔水飼養嗎,當然可以而且效果還超好!
    很多的新魚友飼養孔雀魚,最初的原因我就不多說了,但是往往都是把它們飼養在玻璃魚缸中,並且絕對不會想到用青苔水來飼養。實際上在大型的魚場裡,普用的孔雀魚品種全部採用的是綠水或者青苔水飼養,它們反而能夠生長的很好並且繁殖力旺盛。
  • 孔雀魚生寶寶了,養魚大神讓我用豐年蝦卵餵小魚,結果小魚團滅了
    就在前天,一位小型觀賞魚玩家來找譁仔,說他的孔雀魚小苗全死完了。經過詳細的詢問得知,他是用豐年蝦卵來餵食剛出生的小孔雀魚的,而推薦他使用豐年蝦卵的人是某個所謂的「養魚大神」。究竟是養魚大神不學無術誤人子弟?還是這位孔雀魚新手自己操作失誤?
  • 孔雀魚怎麼養?餘月解答網友問題匯總(二),十條變千條,很容易
    問題六、為什麼孔雀魚下小魚的時候,要將小魚隔離?用什麼隔離?孔雀魚是雜食型魚類,大魚會吃小魚,剛出生不久的小魚,躲避危險的能力較差,經驗較少,往往會成為大魚嘴裡的美食,所以要將小魚隔離。通常情況下,母魚不吃自己剛下的魚仔,但是,當母魚受到驚嚇,或者極度飢餓的情況下,母魚也會吃掉自己剛下的小魚。
  • 為什麼孔雀魚經常會爛身,真的沒有容易飼養的孔雀魚了嗎?
    在十幾二十幾年前,這些問題是根本就不可能出現的,而且那時候的觀賞魚無論是生育能力還是抗病能力都要比現在強得多,現在的這些小型觀賞魚,即使是孔雀魚、紅箭魚也會發生經常爛身、爛鰓和死掉的現象。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一個人工幹預較重的問題,導致了這些觀賞魚毫無體質和抵抗力,也就是說它們是為了我們的欣賞效果,而在體質上一步步的做出了犧牲。
  • 很多孔雀魚的魚苗死在了隔離盒裡,原因到底會在哪裡?
    大部分魚友由於各種各種條件的限制,會使用到隔離盒或者在原缸繁殖觀賞魚,這些行為倒不能說完全錯誤,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觀察隔離盒裡的水質和投餵量以及觀賞魚苗的飼養密度。網箱繁殖孔雀魚,密度大了一樣是個死,何況隔離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