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老泥和新泥有什麼區別?紫砂壺泥料真的越老越好嗎?

2020-12-04 氿岕紫砂

經常有人提到老紫泥、老段泥等等,但真正理解這個「老」字的並不多。其實不單單是消費者,很多壺商、甚至是制壺人因為對紫砂泥料的了解實在太少,認為酒是越陳越好、泥是越老越貴,所以凡泥料必帶「老」字。那紫砂老料的「老」應該如何正確全面的理解呢?

一、從礦石開採角度看,泥料沒有老新一說。

從地質學角度看,紫砂礦石的形成要經過幾億年的時間。而可考的紫砂史最早起源於宋朝,至今不過幾百年時間,與礦石的形成時間相比,簡直微不足道。所以,從地質學角度看,我們不能以開採時間,來定義紫砂泥料的新老。

【氿岕紫砂·如意周盤】

但考慮紫砂泥料的不可再生性,特別是黃龍山礦於2005年封礦,真正原礦泥料稀少、頂級本山砂料有價無市的情況,現在大家提到的「老」,更多指的是泥料的稀有程度,「老」就意味著價格更高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現在的紫砂市場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家家都說自己有本山綠、底槽清等泥料,但真傢伙寥寥無幾,壺友在選擇時一定要注意再注意。

二、從練泥的角度上看,泥料又有新老之分。

【氿岕紫砂·井欄】

很多人喜歡用陳腐時間的長短來形容紫砂泥料的新老,因為泥料陳腐時間的確是越長越好,泥料經過長時間陳腐,更加容易成型,燒制後水色更好、油脂性更強,但不是說陳腐時間長,就可以說是老料。從純粹的練泥角度講,礦料的「老」是指含雲母量相對多,砂性相對強,吃溫相對高,反之稱「嫩」,這裡要注意相對二字,不能鑽牛角尖。所以,這裡的「老」指的是泥料的特性,與好不好、貴不貴沒有任何關係。

【氿岕紫砂·春勝】

綜上所述,紫砂泥料的「老」,主要指泥料的稀有程度、或者是泥料的特性,如果一個商家用陳腐的時間長短來形容紫砂泥料的「老」,你可以使勁抽他嘴巴子。以上就是紫砂壺「老泥」「新泥」的正確理解,希望壺友下次遇到類似問題,大家莫被忽悠了。

相關焦點

  • 紫砂老泥料和新泥料有什麼區別
    在紫砂壺業內,一直都有老泥和新泥的叫法,很多人都不知道所謂的紫砂壺新泥和老泥有什麼區別。甚至根本就說不上來這兩者都是什麼,就聽到別人說老泥好,新泥不好。 請問:你覺得紫砂老泥好還是新泥好?
  • 紫砂泥中所謂的老泥與新泥究竟是怎麼回事?
    紫砂壺雖然外表「粗」,但觸感並不「粗」,事實上越是好泥料燒制的壺其觸感應該是撫摸粗豆沙的感覺,兼有細膩感和顆粒感;如果一把壺用手摸上去或是有摸玻璃的粘手感或是有摸砂紙的粗糙感你最好放棄。不要因為一把壺呈現的是諸如綠、黃、青灰等顏色就懷疑它的紫砂身份,也不要認為紫色或紅色的壺就一定是紫砂。
  • 紫砂每日談166:何謂「原礦」、「老泥」、「老塊」、「新泥...
    我們經常看到許多商家說自家的紫砂壺採用的是「原礦、老泥、老塊」,也看到過一些文章上關於紫砂泥的「新泥、生泥、熟泥」的說法,按說只要是紫砂礦,埋於地下的時間都在數億年以上,都是「原來」的,哪來的原來現今、新老之說。
  • 什麼樣的紫砂泥料才是真正的老紫泥?
    經常關注紫砂壺的壺友們,應該聽到過一些商家所標註的泥料裡有一種「老紫泥」,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才是老紫泥呢?我們今天不妨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對於「老紫泥」這個稱謂,並沒有統一的說法和定論,商家和藝人都是各說各話。就目前常見的說法,主要是分為以下三種。
  • 40目泥料和60目泥料的紫砂壺,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目數? 紫砂泥料的目數,就是在練泥的過程中,有一個篩的過程,就是一平方英寸的篩網上有多少孔的意思。比如:50目的泥料,就是說一平方英寸的篩網上有50個小孔(一英寸等於25.4毫米)目數這個數值越大,說明這個粉料越細,反之就越粗。
  • 市場上常見的老紫泥、老段泥,這些泥料靠譜嗎?
    現在紫砂壺的商家遍布在網絡上銷售,經常能看到一些不懂泥料的商家都會這樣描述自己的紫砂壺:「家藏幾十年的陳腐老紫泥」,這類壺基本是顏色比較深的。很多人也想當然地會認為顏色較深的泥料就是老泥,會覺得這樣的壺才好,就會迫不及待的去購買。
  • 究竟什麼樣的泥料才是「老紫泥」和「陳腐老紫泥」?
    經常關注紫砂壺的壺友們,應該能注意到,市場上有一些紫砂壺的泥料標註為「老紫泥」、「陳腐老紫泥」。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泥料才是老紫泥和陳腐老紫泥呢?有一些壺友可能會覺得一些泥料顏色較深的紫砂壺就是老紫泥做,那麼這樣的認識是正確的嗎?小蔣今天跟大家來聊下這個話題。
  • 玩紫砂壺須知:老段泥、老紫泥究竟「老」在哪裡?
    紫砂界的「新泥」、「老泥」之爭一直是壺友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很多壺友對於「老泥」情有獨鍾,仿佛帶著一個「老」字就特別有情懷,有故事。那麼,到底何為紫砂老泥?有興趣的壺友且聽我慢慢道來!關於紫砂老泥,紫砂界存在的幾種說法:1. 紫砂老泥,指的是經歷上千萬年而形成的紫砂礦料所練制的紫砂泥料。2. 經歷過長時間陳腐的泥料,統稱為紫砂老泥。3. 從色澤上來說,顏色偏深的紫砂壺所制的泥料為紫砂老泥。
  • 什麼是「老泥」,我們經常說的「老紫泥」「老段泥」究竟是哪裡老
    二、到底何為「老泥」,這些說法都對嗎?既然市場有需求,那自然就有噱頭滿足這份紫砂「老味」的情感。2、老泥是指顏色比較深從視覺上來說,好像被稱為「老泥」的紫砂,顏色都比較深,搞得顏色淡點都不敢稱為「老泥」,到底這是不是判斷老泥的標準之一呢?三、「老泥」究竟為何稱「老」?
  • 紫砂泥中的傳說:天青泥、黑星砂,到底是何方神聖?還買得到嗎?
    看到這個標題,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天我們要一起分享的話題了吧~是的,就是紫砂圈的泥料傳說,天青泥和黑星砂。這兩款泥料可以說是很多玩壺人都魂牽夢縈的泥料,甚至很多玩壺人畢生都在追求這兩款泥料的紫砂壺。那麼,到底這兩款泥料有何神秘之處,又有何種前世今生呢?
  • 紫砂壺最常見的21問解答,玩壺必看!
    放大看砂感,金砂點點 答:沒有好壞高低之分,純粹看個人喜好,紫砂泥料目數越高,手感越細膩,如果你喜歡細膩質感的紫砂壺可以選80目以上的,如果你喜歡粗獷和古樸的紫砂,可以選低目數的。
  • 從泥料堆裡一塊塊挑選的「純紫老泥」,不得不入一把!
    吃飯要有糧食制壺要有泥料都說成名很難,但在陳正初眼裡,成功就是搶佔先機,放眼未來。早在幾十年前他就家藏了大量的」純紫老泥」,說起珍藏的泥料,陳老師激動地說:「那可是連爬帶滾的從礦裡的紫泥中用工一塊塊撿出來的,生怕泥料不好,就一遍遍地篩選,都是精挑細選才出了這批上等泥料。」泥料有了,手藝也要跟上。於是,剛從學校畢業的陳正初開始學制壺,儘管在校成績優異,但小小年紀的他還是肩負起家庭重擔,一扛就是幾十年。
  • 黃龍山紫砂料與外山泥料有什麼區別?
    「紫」指的就是宜興紫砂壺,紫砂壺泡茶,發茶效果最好,茶湯色、香、味俱佳,有了「泥中泥」的美譽。 對此很多人質疑:浙江長興、安徽也有紫砂,山西也有紫砂、新疆也有紫砂,為什麼唯獨宜興紫砂壺名滿天下?
  • 追壺人:紫砂壺目數怎麼選
    很多壺友買壺之前都會跑來問我,商家所說的目數是什麼,應該選多少目數合適,今天就來統一給大家科普一下。     紫砂壺的目數就是指紫砂泥料的顆粒度,目數這個數值越大,說明這個粉料越細,反之就越粗。選擇紫砂壺時,目數選擇我建議最好不要超過100,紫砂泥料燒成後的質感基調,大體由該礦料中的「砂」和「泥」的佔比來決定,其中「砂」就是指顆粒(石英為主)、「泥」就是指脂粉(高嶺石為主)。兩者既為共生、又為相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砂」主「骨」、「泥」主「肉」,在練泥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在尋找「骨肉雲亭」的平衡點。
  • 紫砂老段泥三龍茶壺
    一壺事一茶,紫砂壺所具有特殊的雙氣孔結構,善於吸收茶湯,所以一把久經使用的紫砂壺,即使不加茶葉,單用沸水亦能衝出淡淡茶湯來。因此,一把「不事二茶」的紫砂壺衝泡出的茶湯才能保持原味的鮮度與純度。每款紫砂壺,因為其泥料、顏色、吸水性、透氣性都不同,所以最適合泡的茶葉種類也不同,這關係到茶葉的口感和後期泡養的效果。一、紫泥出產於江蘇宜興黃龍山,由礦脈開挖出來的紫泥原礦提煉而成,因為含鐵量較高,所以早期紫泥茶壺有,小熔點。紫泥泥料顆粒較大,結構疏鬆有明顯的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久經使用,鋒芒漸露,是泡養的利器。
  • 如何識別低劣化工紫砂壺?純正紫砂是什麼顏色?
    在拍賣市場掀起「顧景舟熱」和部分企業家和收藏家的連番炒作下,十多年前還是作為一般實用器被平民家庭廣泛使用的紫砂壺,近年搖身一變成了炙手可熱藝術投資品。不過,隨著社會對紫砂壺工藝品投資熱潮的不斷升溫,「代工壺」、「假紫砂」、「毒紫砂」等傳言也紛至沓來。
  • 壺,有晶光者,最為上乘
    一把好紫砂壺,一定是有「光」的。紫砂壺燒到結晶後因表面收縮擠壓而形成砂皺,大部分的光被皺面吸收了,所以,新紫砂壺相對其它物件看起來灰暗,只有少部分的光在晶面上折射出來,所以,我們又能看到她的存在。最好的泥如果沒有明針工,燒出來是泥漿色,或製作時含水多(如注漿壺)燒出來的是水光多,所以,有晶潤之光的壺一定是好做工。三、砂壺燒清,即砂壺是燒熟的、燒結的,紫砂礦屬於高嶺石—石英—雲母類型,具有優質的顆粒組成,沒有燒到結晶的紫砂壺不可能有晶潤之光。
  • 紫砂壺的吸水性不好,是泥料有問題嗎?
    因為據說化工壺壺表面光滑打了蠟一樣,是不吸水的,所以有些壺友們認定:壺吸水越快,料越好…… >紫砂壺的吸水性 紫砂壺吸水快慢和壺燒制的結晶度、紫砂壺壺型、紫砂的目數等等都有關,而且一般新壺吸水要比用過的壺吸水性強。
  • 宜興紫砂和喀左紫砂有什麼區別?泥料一樣價值有大不同,為什麼!
    而隨著宜興紫砂的「封礦」,紫砂泥的價格被炒的虛高,即使當地的紫砂泥囤貨仍然很多,後續也開放了部分開採,但紫砂泥的交易價在市場環境的操作下仍然在不斷增加。 隨之而來的是正規紫砂產業鏈的整體漲價,從物料到人工再到各項服務都跟隨漲價。一些劣質產品也加入到其中渾水摸魚,「紫砂泥珍貴」反倒成為了他們的宣傳口號。
  • 收藏老紫砂壺是收藏歷史 初學者不能怕丟面子
    本版採寫/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陳川 實習生 陳宇強  在紫砂壺收藏的世界裡,書畫篆刻家李海愛收藏老紫砂壺。在他二十多年收藏的四百多件作品中,主要是明中期到民國的老紫砂壺,且基本涵蓋了各時期的名家作品。  在李海看來,每一把老壺都有生命,只要是老紫砂壺,不管好壞,他都會買,重在研究,「收藏,不是收藏自己的喜愛,而是收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