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低劣化工紫砂壺?純正紫砂是什麼顏色?

2021-01-09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在拍賣市場掀起「顧景舟熱」和部分企業家和收藏家的連番炒作下,十多年前還是作為一般實用器被平民家庭廣泛使用的紫砂壺,近年搖身一變成了炙手可熱藝術投資品。

不過,隨著社會對紫砂壺工藝品投資熱潮的不斷升溫,「代工壺」、「假紫砂」、「毒紫砂」等傳言也紛至沓來。對收藏者來說,買到一把假冒名家的紫砂壺,最多不過損失了金錢,但是,如果買到「假紫砂」、「毒紫砂」,損失的就不只是錢財,還可能是身體健康。

所謂「假紫砂」、「毒紫砂」,實為不良商家出於為茶壺或其它器皿增色的目的,在泥料裡邊胡亂添加化學成分或者在壺身塗抹化學塗料。日前,剛剛從江蘇宜興回來的藝術家彭漢蒙就通過網絡媒體呼籲大家謹惕這類紫砂用品。

現象

配泥過程中添加化合物

紫砂器不需要掛釉,而是充分利用泥本色,燒成後色澤溫潤,古雅可愛,紫砂器面還具有亞光效果,既可減弱光能的反射,又能清晰地表現器物形態、裝飾與自身天然色澤的生動效果。這種質地古樸純厚、不媚不俗的物象,與文人氣質十分相似,因而,從宋明以來,一直備受中國文人的深愛篤好。

在當前的藝術品市場上,用紫砂製作的各類茶器,甚至超越傳統的中國瓷器,成為茶器市場上最熱銷的品種。特別是前幾年,一些商家在市場拼命鼓吹真正的紫砂泥料最多只能採20年,宜興政府早已對黃龍山紫砂礦區實施禁採(實際是限採),這些傳言一度成為行業抬高紫砂茶器價格的藉口。

不過,比起資源枯竭的傳言,對收藏者和買家刺激更大的是市場上日益嚴重的「假紫砂」、「毒紫砂」問題。

據介紹,為改善制壺泥料的顏色,不良商家和工藝師會在紫砂泥料上人為添加化工原料包括氧化鉻綠、氧化鈷、二氧化錳和工業碳酸鋇等。

近年來,頻繁往返於宜興和廣州之間,對紫砂行業有著較深了解的彭漢蒙就告訴南方日報記者,現在紫砂市場上大量存在的灌漿壺和拉坯壺均值得大家去謹惕。

據其透露,灌漿壺就是把普通陶泥摻水機械攪拌成泥漿,為了模仿紫砂的質地,根據需要摻入錳、鋅、鐵等化工原料,然後在石膏磨具裡成型,一個普通的工人,一天可生產三百到五百隻。為了讓成品壺表面更具誘惑力,還會使用拋光、打蠟,甚至塗上凡士林或皮鞋油等。而一般拉坯壺使用的是高嶺土而非原礦紫砂泥。高嶺土是1:1型層狀八面體矽酸鹽礦物,結構不同,成型的方式也不一樣。一個熟練的拉坯工人一天可在機械轉動的圓盤上拉制三百把左右。高嶺土是白色的,如何把它做成紫砂的感覺呢?其一,往高嶺土裡面加化學色素,其二,成型後在高嶺土表面噴上紫砂泥漿。這種壺因為產量高、成本低,所以市場上非常多,普通消費者難以鑑別,銷售渠道多為廉價賣場或用來作為禮品壺。一般賣場多以極其廉價、打折或作為附帶禮品出手,如果大家遇到價格低廉而外觀又貌似華麗的紫砂壺一定要慎重購買,避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記者調查發現,在調泥的過程中添加金屬氧化物,在紫砂製作工藝中是一種較常見的行為。行業門戶「紫砂之家」便透露,常見的配泥法有三類:一是純淨的泥質加工處理;二是摻入顆粒並與不同泥質混合;三是適量摻入金屬氧化物,使其色澤豐富,提高明度。泥與泥相拼,會產生各種色澤變化,常見的有:本山綠與紫泥相拼,製成團泥。如果與白泥相拼,適量加入氧化鈷,可製成墨綠泥;適量加入鉻錫黃,可製成枇杷黃色;適量加入鉻綠,可製成菜茄泥。而紫泥中適量加入氧化錳,可製成褐色拼料泥;適量加入氧化鈷及氧化錳,可製成黑料泥。洑東紅泥適量加入鐵紅粉,可製成朱紅泥。這類配製泥,色澤鮮亮,燒成溫度偏低,一般1150℃左右。但添加物應在千分之五以下為好,否則成陶後,因抗熱震性差,易裂變,使用時間久表面會產生龜裂、色髒等現象。至於紫砂礦土中添加化工原料,在低端壺品較普遍。有些化工泥是劣質陶土與化工原料混合後,冒充紫砂泥銷售給以使用模具製作粗貨為主的作坊,這些價格低廉的「紫砂壺」往往在車站碼頭、旅遊景點的商店銷售。這種泥不屬於紫砂泥的範疇。

分析

依靠常識也可鑑別化工壺

有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紫砂壺經過1000度以上高溫燒制,泥料添入的化工原料早已形成穩定的化合物,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業內至今尚未聽過有因為紫砂中毒的案例。

對此,醫學人士提醒,由於紫砂行業在科學添加方面尚難有效自律,紫砂愛好者還是不應該掉以輕心。

那麼,如何不依賴儀器設備就能夠憑著肉眼識破化工壺的偽裝。對於常年與各種紫砂泥料打交道的工藝師來說,並不難。

一些資深的制壺大師也給藏家提供了一些他們認為很有用的鑑別方法。譬如,從重量去區分真假紫砂。理由和方法是,採用純料原礦紫砂泥製成的紫砂壺,其密度比較大,用手掂量會有沉重感;而採用不純正的泥料(非正宗紫砂泥或摻入其它物質的紫砂泥)密度較小,用手掂量會感覺比較輕浮。再譬如,通過比較手感來識別真假。理由是,原礦紫砂泥由黏土、石英等元素構成,所以用手摩挲紫砂壺表面會有均勻、自然的砂礫感;而採用化工原料製成的假紫砂壺,表面光滑、砂礫感不明顯。

除了用手在紫砂壺表面進行摩挲,紫砂師傅認為,還可以將水從壺頂慢慢往下倒——原礦紫砂壺表面有砂礫感所以會吸收一些水分、水的流動會相對緩慢;而將水往假紫砂壺上面緩緩倒下,水會迅速往下滑、甚至有些還是以水珠狀滾下。

以上識別辦法對於一般的玩家和「菜鳥」都很適用,除此以外,資深業內人士告訴南方日報記者,還可以通過聞味來識別化工壺。用化學物質處理後的紫砂壺,用鼻子靠近,可以明顯聞到一股刺鼻的怪味,特別是塗了油漆的紫砂壺,用100℃的開水澆一下,更會散發出異味。

「為了迎合買家的需求,很多紫砂壺都會在壺身刻繪文字和圖案。灌漿壺、機制壺等低檔壺一般會使用雷射雕刻來,這樣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產量。而手工壺則多半不會這樣做,而是用手工來完成這一配套工藝流程,因為用雷射雕刻容易讓人誤解成低檔壺。」彭漢蒙補充道。

■小知識

純正紫砂是什麼顏色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所有紫砂原材料都來自宜興。宜興陶土礦按其成因,均屬內陸湖泊相及濱海相沉積礦床,呈層狀、似層狀或透鏡狀產出。根據地質學家研究,它們大約在2億至4億年前已經形成。目前,宜興境內已發現各類陶土礦床(點)102處,探明儲量7300萬噸,保有儲量6500萬噸,遠景儲量2800萬噸。

與宜興紫砂泥類似的陶土,雖然在其他地區也存在(如安徽、山東、廣東等地的紫陶),但都無法與紫砂相比,這是因為宜興紫砂泥的結構是絕無僅有的。行外人士誤以為紫砂就是紫色的砂泥。實際上,紫砂泥包括紫泥、綠泥、紅泥,它們構成紫砂泥的三種基泥。傳統工藝師除了用三種基泥單獨造制紫砂陶器外,還會根據不同成分配比將這三種基泥相互混合調製使用,利用不同溫度燒成五顏六色的作品,呈現出紫而不奼、紅而不嫣、黑而不墨的工藝效果。

紫泥原料外觀顏色呈紫色、紫紅色,並帶有淺綠色斑點,燒後外觀顏色則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分為水雲母,並含有不等量的高嶺土、石英、雲母屑及鐵質等。

綠泥泥質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塗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顏色更為多彩。

紅泥(或稱朱泥)因其含鐵量多寡不等,燒成之後變硃砂色、硃砂紫或海棠紅等色。由於朱泥的泥性甚嬌,成型工藝難度亦高,而朱泥由生坯至燒成,因收縮率高達30%至40%,故一般成品良率約僅七成。

從礦層開挖出來的紫泥,俗稱生泥,泥似塊狀巖石,經堆放在露天稍事風化,待其鬆散,然後用錘式破碎機初碎,輪碾機粉碎,泥料過60目篩(泥料如太粗則製作費勁,如太細製作時則易黏手,且燒成後收縮比大),溼水後通過真空練泥機捏練,便成為供制坯用的熟泥料。紅泥、綠泥的製備與紫泥相同。

常見紫砂泥料有哪些

紫泥常見的分為紫泥、清水泥、底槽清、紅棕泥、紅皮龍等。朱泥一般分紅中略帶黃、黃中略帶紅、紅中略帶紫(高溫朱泥)三種。綠泥分為段泥(原礦段泥,芝麻段,黃金段)、綠泥(墨綠泥,本山綠)。

下面選擇幾種市場常見的細分泥種逐一為讀者詳解:

天青泥:其質細膩呈青藍色,產於清代中期,現已失傳。

底槽青泥:位於礦層底部,塊狀中有青綠色的「雞眼」、「貓眼」,色呈偏紫泛青,細而純正,十分稀少。

紅棕泥:位於礦層中部,呈紫紅色、紫色,隱現綠色斑點,質軟緻密,間有微小的雲母閃爍。

大紅泥:位於礦層中,少量出現。雲片狀結構,呈紫紅色澤,鮮豔明麗。礦層分布不同,燒成溫度範圍較寬,其最佳燒結溫度在1180℃左右。

本山綠泥類:俗稱「本山綠泥」,古名「梨皮泥」。礦土呈淡綠色層片狀,燒成陶後現梨皮凍色(米黃色)。產於黃龍山巖層與紫泥共生礦層中,僅數釐米厚,位紫泥上層與巖板間,俗稱「龍筋」。其礦物組成為水雲母、高嶺石、石英及少量的鐵氧化物。南方日報記者 馮善書

相關焦點

  • 化工壺裡到底添加了什麼化工原料,讓大家談「壺」色變
    關於化工泥紫砂壺,很多人都是談「壺」色變。化工壺是指用化工原料加陶土混合燒制而成的「紫砂壺」。化工壺相對紫砂壺其製作的泥料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有很多壺商為了逐利在推銷化工壺的原因。化工壺雖然生產效率得到很大提高,生產成本也大幅縮減。那麼人們口中的「化工壺」究竟是加了什麼呢?
  • 怎樣辨別有強烈致癌的「化工壺」
    央視的報導中把紫砂原料中加入人工化工色素的紫砂壺稱之為"化工壺",本人認為,這不是一種專業而科學的說法。紫砂原料中含有二氧化矽,氧氣鐵,氧化鋁,氧化錳等多種物質,正是這些物質含量的多寡,才出現了五色紫砂,並使成壺由此變化出無窮多的顏色。
  • 丁亦琴答壺友問:紫砂原礦有沒有黑泥?
    2020-12-21 14:48:55 來源: 宜興壺人 舉報   這是總結的丁亦琴老師回答壺友的一些提問
  • 宜興紫砂和喀左紫砂有什麼區別?泥料一樣價值有大不同,為什麼!
    而近兩年,喀左紫砂相關的文章也逐漸出現在壺友的視野裡,先是「喀左紫砂礦和宜興紫砂礦並無一二」,又是「宜興大量的從業人員湧入喀左」,還有各類五花八門不成體系的對比。 整的消費者一臉懵逼,喀左是哪兒?喀左紫砂怎麼樣?喀左紫砂和宜興紫砂到底什麼區別?今天我們來簡單講講,但儘量講清楚。
  • 紫砂中的雲母有什麼好處?追壺人:沒好處!
    鐵熔點和星光在過去認為是雜質,需要去除,但是現在的人也都知道了,這是紫砂原礦中有的物質,是原礦的證明之一,所以現在人則認為,如果紫砂壺沒有熔點和雲母則是假紫砂壺。    追壺人指出,雖然鐵熔點和雲母顆粒是原礦的特點之一,但是如果僅僅憑藉這一點就認為是原礦,就會給造假者更好的造假機會。在普通的陶土中,添加一些粗砂、貝殼碎片,就可以人為的模仿出鐵熔點和雲母顆粒。
  • 紫砂壺老泥和新泥有什麼區別?紫砂壺泥料真的越老越好嗎?
    其實不單單是消費者,很多壺商、甚至是制壺人因為對紫砂泥料的了解實在太少,認為酒是越陳越好、泥是越老越貴,所以凡泥料必帶「老」字。那紫砂老料的「老」應該如何正確全面的理解呢?一、從礦石開採角度看,泥料沒有老新一說。從地質學角度看,紫砂礦石的形成要經過幾億年的時間。
  • 紫砂青年程晗,守藝正統壽珍掇球的守護者
    一位現代的「玩泥」者,一位紫砂手藝的傳承人——程晗。「很簡單的一隻掇球壺,想要把握住它大小和高度的比例,需要的則是一次一次的嘗試,一次一次的調整」——制壺如同習武,容不得半點的馬虎與弄虛作假,他對掇球的工藝苛求為他贏得了好的口碑,許多藏家對他非常信賴。
  • 制壺名人涉惡揭行業秘密:暴利驅使下的宜興紫砂「代工江湖」
    其中涉案人員就包括錢麗媛,這位76歲的老太太還曾是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也是紫砂行業的制壺名人。值得關注的是,錢麗媛涉惡被查,曝光了當地紫砂行業「代工壺」黑幕。而多名業內人士表示,這只是紫砂行業「代工亂象」的冰山一角,整個市場亟待規範整頓。
  • 什麼樣的紫砂泥料才是真正的老紫泥?
    經常關注紫砂壺的壺友們,應該聽到過一些商家所標註的泥料裡有一種「老紫泥」,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才是老紫泥呢?我們今天不妨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對於「老紫泥」這個稱謂,並沒有統一的說法和定論,商家和藝人都是各說各話。就目前常見的說法,主要是分為以下三種。
  • 紫砂壺中最耐看的壺型,是哪些?
    自明以始,自清以盛,紫砂壺經歷數百年的發展,器型何止萬千,而其中最耐看的,正是那些經典造型的壺。這些經典壺式自其創製後,就成為各時代壺藝家們喜歡製作的品種,並不斷衍生出新意。
  • 紫砂泥中所謂的老泥與新泥究竟是怎麼回事?
    紫砂名為紫但顏色並不是只限於紫,其另有別名「五色土」來形容顏色的多樣化。而且即使同一色類中也會因泥料不同呈現不同顏色,這是因為紫砂礦石中含有的金屬元素各有不同,同一金屬元素在不同礦脈中含量也有差別。紫砂壺雖然外表「粗」,但觸感並不「粗」,事實上越是好泥料燒制的壺其觸感應該是撫摸粗豆沙的感覺,兼有細膩感和顆粒感;如果一把壺用手摸上去或是有摸玻璃的粘手感或是有摸砂紙的粗糙感你最好放棄。不要因為一把壺呈現的是諸如綠、黃、青灰等顏色就懷疑它的紫砂身份,也不要認為紫色或紅色的壺就一定是紫砂。
  • 紫砂老泥料和新泥料有什麼區別
    在紫砂壺業內,一直都有老泥和新泥的叫法,很多人都不知道所謂的紫砂壺新泥和老泥有什麼區別。甚至根本就說不上來這兩者都是什麼,就聽到別人說老泥好,新泥不好。 請問:你覺得紫砂老泥好還是新泥好?
  • 有些紫砂泥料並沒有原礦,你知道的有幾個?
    泥料是紫砂壺的根本所在,大家買壺比較關心的也都是泥料正不正、是不是「原礦」,並且又該如何分辨這些「非原礦料」,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 實際上在今天來說,壺友們對於原礦料的理解要求為兩點,首先要是出自黃龍山的,即是本山料;其次,一定要是紫砂原礦煉製的泥料,無拼配和其他添加。
  • 漲知識:紫砂圓器壺型圖譜大全
    所以掇只壺也可看做是光素器的代表,紫砂光器的形象代言人。9、大亨掇球掇球壺如其名,掇,有拾取、疊加之意。掇球,便是三球相疊的造型特色,壺鈕、壺蓋、壺身均為球狀,三球相疊,周正圓融,這便是掇球之典範。「虛扁」是紫砂傳統全手工成型中很難的器型,行話「造型扁一分,成型難一分」,從圍身筒成筒型,然後用「泥拍子」一下一下的拍成這麼扁,力要勻,扁又不能塌,對於全手工操作技巧是一個極大的挑戰。13、匏尊壺《說文》:從包從瓠。包,取其可包藏物也。瓠:葫蘆,一種圓大而扁的葫蘆,即匏瓜。
  • 正器紫砂|大巧不工 · 李衛明《明爐》
    正器紫砂典藏《明爐》在李衛明的早期制壺生涯中,以臨摹歷代名師的紫砂藝術作品為主。正器紫砂典藏《明爐》一把好的作品,必定是傾注了制壺人情感的,無論是摹古、復刻還是原創的壺,都能夠給人一種歲月沉澱的美感。正器紫砂典藏《明爐》此壺在傳爐造型的基礎上進行演繹,周身曲線圓潤得當,渾樸厚實,又兼有青銅器的威嚴莊重。
  • 墨寶紫砂:2011年紫砂收藏品的黑馬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梅調鼎玉成窯墨寶紫砂是中國紫砂名器的傑出代表之一。紫砂界曾有這樣的評價:「千年紫砂,綿延至今; 雅俗共賞,文化先行;前有陳曼生,後有梅調鼎。」梅調鼎玉成窯墨寶紫砂,被收藏界視為珍品,在中國紫砂發展史上佔有特殊地位,文人紫砂至梅調鼎時代已達巔峰成為絕唱。
  • 作為初學者,一把紫砂壺好不好,該怎麼來看?
    以我來說,拿到一個壺,不會先去問這個壺是誰做的。而是先看這個壺本身,從泥,工,型入手,一個好壺的意義是精工,好型,好泥,在這個壺的基礎上,再去看款,而不是把款放在前面。 關於壺價 好壺不便宜,便宜沒好壺。因為做好壺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長,而且對工齡,手藝,壺型理解跟把握,自己的操作,各方面都有要求。
  • 紫砂老段泥三龍茶壺
    一壺事一茶,紫砂壺所具有特殊的雙氣孔結構,善於吸收茶湯,所以一把久經使用的紫砂壺,即使不加茶葉,單用沸水亦能衝出淡淡茶湯來。因此,一把「不事二茶」的紫砂壺衝泡出的茶湯才能保持原味的鮮度與純度。每款紫砂壺,因為其泥料、顏色、吸水性、透氣性都不同,所以最適合泡的茶葉種類也不同,這關係到茶葉的口感和後期泡養的效果。一、紫泥出產於江蘇宜興黃龍山,由礦脈開挖出來的紫泥原礦提煉而成,因為含鐵量較高,所以早期紫泥茶壺有,小熔點。紫泥泥料顆粒較大,結構疏鬆有明顯的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久經使用,鋒芒漸露,是泡養的利器。
  • 紫砂壺添加了碳酸鋇,是化工壺嗎?對人體健康有威脅嗎?
    最近有壺友在後臺留言問,「這加了碳酸鋇的泥料做出來的紫砂壺是不是就是化工壺?」這裡給大家解答一下這個疑問:其實並不是化工壺。很多壺友一聽壺裡加入了化學成分就很擔心,生怕是化工壺,用來泡茶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但其實化工壺是用一些低劣的泥料加入化工物質調合成的,為的是偽造成一種「真紫砂壺的樣子」,實際並不是真正的紫砂壺。
  • 墨寶紫砂:2011年紫砂收藏品的黑馬_公司信息_經濟觀察網_2011-01-28_
    梅調鼎玉成窯墨寶紫砂是中國紫砂名器的傑出代表之一。紫砂界曾有這樣的評價:「千年紫砂,綿延至今; 雅俗共賞,文化先行;前有陳曼生,後有梅調鼎。」梅調鼎玉成窯墨寶紫砂,被收藏界視為珍品,在中國紫砂發展史上佔有特殊地位,文人紫砂至梅調鼎時代已達巔峰成為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