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料是紫砂壺的根本所在,大家買壺比較關心的也都是泥料正不正、是不是「原礦」,並且又該如何分辨這些「非原礦料」,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
實際上在今天來說,壺友們對於原礦料的理解要求為兩點,首先要是出自黃龍山的,即是本山料;其次,一定要是紫砂原礦煉製的泥料,無拼配和其他添加。
如今市面上有很多典型的非原礦料,相信有很多壺友也多少看到過,我們來列舉一下,看看大家都知道哪些。
民國綠
民國綠其實是非常出名,也是非常典型的調配泥料。最初是選用原礦的綠泥或者段泥作為底料,再添加適量的氧化鈷、氧化鉻進行調配。
這樣的壺燒成的表現為黯藍色或者墨綠色,在所有原礦的紫砂泥料中,沒有原礦民國綠泥這一泥料。即使是原礦綠泥燒成的壺,其表現也是米黃色或者淡黃色的,並非是藍、綠色。
所以這一點也是比較好分辨的,如果大家有看到證書上寫原礦民國綠的壺,就很有意思了,因為這個泥料根本沒有原礦。而目前市面上很多的所謂民國綠,則是白泥調色或是噴漿而成。
黑金砂
黑金砂是近幾年非常流行的一種泥料,號稱原礦黑泥,金砂點點,燒成的表現是黑色伴隨豐富的金砂,稱之為黑金砂或者黑朱泥。
這也是典型的非原礦泥料,這類壺乃是以紫泥為底料,添加氧化錳,再調段泥砂而成,在紫砂礦料中,也沒有所謂的原礦黑金砂這種泥料。添加錳之後,壺身呈黑色,而壺身的金砂,則是傳統調泥工藝裡的調砂技法,並非是礦料本身的砂。所以這也是典型的非原礦料。
紫茄泥
紫茄泥同樣是調配的泥料,此為紫泥與少量的鐵紅粉、氧化錳配製而成,顏色接近於紫茄的色澤,因此被稱之為紫茄泥。
紫茄泥成陶後特點是紫中透紅泛藍,深淺變化非常特別,光線折射到壺身的表現很豐富,這也是一款比較著名的泥料。
同樣的,也沒有紫茄泥礦料的出產,紫茄泥,也不是天然存在的原礦料。
出汗泥
出汗泥這個泥料,也是近兩年特別流行的泥料,由於在泡茶的時候壺身會出汗,因此被描述成透氣性非常好。其實這種泥料冒汗的本質,是在紫砂泥料練制的過程中,加入麥飯石所致。雖然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存在風險,但這也是一種人工調配而成的泥料。
此外還有其他一例,不在此列,那就是原礦料與原礦料之間的拼配,例如拼紫泥。這樣的雖然名字聽起來比較特別,但實際上是用不同的原礦紫泥進行拼配,最終還是屬於原礦的範疇。
揭開紫砂謎團,說盡紫砂真相,可搜索並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紫砂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