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為我們虛擬出了,存在我們腦海中的一個虛擬世界,而我們會認為這是真實的世界。
常言道:眼見為實。但我們知道我們親眼所見不一定為真。意識為我們所反映的不一定是事物的真實面目,意識遵循某種意圖為我們提供不一定真實的結果。
例如,斜放入水中的木棍,會看起來是折彎了,變短了。而實際上,木棍依然是直的,也沒變短。科學上認為,是光通過水時發生了折射,但我們的大腦按光走直線處理,給出了木棍彎了,並變短了的結論。
這就等於說,是大腦欺騙了我們。這說明意識不會百分之百地,為我們提供真實世界的虛擬圖像。它會遵循某種意圖來,完成我們頭腦中的虛擬世界搭建。是什麼樣的意圖呢?當然無法回答,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生命長期進化中形成的。
如果人類意識的出現一定是生命長期進化的結果,那麼動物們也應該具有一定的意識。其實動物們應該也會具有一定的意識,就像愛狗人士喜歡說:狗通人性。可能人類的意識與動物的意識不在一個層次,人們不願承認動物具有意識。
人類認為人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而動物卻不能。所以,人類認為只有人類才具有意識。但人類的意識即是進化而來,那就會存在更高級的意識,在它們看來我們就像蟲子。因此,人類認為人類能意識到自己存在,是值得商榷的。
某種意圖控制著人類的意識形成,有種說法是生命求存。也是說人類意識的出現是生命求存的結果。我們的意識總是在進行各種取捨,它的最終目標就是生命求存。為了這個目標,我們的意識不會以提供真實世界情況為目的,而是求存。
這樣,意識給我們提供的虛擬世界並不會是真實世界,而是其他的原由。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會認為這是一個真實世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肯定自己的存在。
意識必須按某種意圖來搭建虛擬世界。在這樣虛擬世界裡,才能存在自圓其說的合理性。所以,人首先會樹立一定的世界觀,這也是人自我意識的表現。但這也說明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一定帶有我們的主觀色彩。真實世界一定是井中月、水中花;它只是我們主觀上虛擬出的,並不一定真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