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三觀的假設:這個世界是程序虛擬出來的?細思極恐

2020-08-19 腦洞大開貓老鴿

昨晚貓哥在睡覺的時候,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我們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是否只是某個程序裡虛擬出來的NPC呢?帶著這個問題,貓哥寫了今天的文章。


觀點的提出

其實在學術界一直有科學家提出一個觀點:我們這個世界、我們整個宇宙是否都是被模擬出來,那就是說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是虛擬的。那大多數人聽到這個觀點的時候呢,都會蹦出來兩個字很小的字:胡扯!那在探討這個觀點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人是否能真的分清現實和虛擬。



要判斷是否能夠分得清現實和虛擬,我們就得先想一下:我們自己到底是誰?決定我們是誰的,到底是什麼?科學家認為,意識決定了我們的存在。意識就是人們對物質世界的一種描述和反應。你的意識決定了你是否能夠感知這個世界的真實。那麼意識是如何產生的呢。

意識是如何產生的



意識,是由大腦這個人體最重要之一的器官所產生的。人的大腦、小腦、丘腦、下丘腦、基底核等等,它們將視覺、聽覺、嗅覺、觸覺還有味覺等各種信息,經過神經元的傳遞,由丘腦和成為丘覺,發送到大腦聯絡區,讓大腦產生覺知,即人的意識。我們的大腦是通過人體的其他器官傳遞的信息加以分析後才產生的意識。可以想像一下,我們自己就是一個意識,我們存在於自己的大腦之中,並且很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但是我們聽不見,摸不著,所以只能得通過器官傳遞的脈衝電流來分析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所以人的大腦其實就是一個預期判斷的機器,我們所感知到的就是大腦對外界事物的一種猜測。


可控幻覺


我們來舉個例子:如上圖所示,a點和b點是兩塊陰影,你們覺得哪個顏色更深?一眼望過去,大部分人一定認為是a對吧?但其實a和b的陰影灰度是一模一樣的。


而當我們用一塊同樣灰度的色塊把a和b連接起來的時候,我們又會發現他們其實是一樣的;然後現在用手指把連結的色塊擋住,你會發現a看起來比b更加深。當你拿走手指的時候,他們又變成一樣的灰度。是不是很神奇?這就是大腦用一種預期的機制去分析眼睛返回的視覺信號,當信號不符合我們的預期時,大腦的判斷就會出現偏差,出現錯覺。同時我們的大腦還可以使用新的預測,來改變我們的意識體驗。



這裡還有一張圖,這是一張倫敦地鐵的動態圖。那麼你能看出來火車現在是正在駛入隧道,還是正在駛出隧道?實際上,你會發現你根本無法正確說出列車的方向,因為你甚至可以用你的意識控制你的想法,進而認為列車是駛入或者駛出的。如果我說原圖就是駛入,那麼你的大腦就會相信這個駛入的邏輯;相反,如果我說原圖就是駛出,那麼你的大腦就相信它正在駕駛出去。

這個時候我說什麼就是什麼,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其實這個時候,我們的感知其實也是一種幻覺。事實上,我們的大腦一直都在幻想,包括此時此刻的你,只有當我們認同我們的大腦產生幻覺的時候,我們才會稱之為現實。據此可知,現實就是一種大腦對幻覺的可控性。

不可控幻覺


既然有可控幻覺,那麼什麼才叫不可控幻覺,也就是大腦什麼時候會分不清現實呢?拿我們自己的身體來舉例:我們會覺得自己的身體應該是大腦最熟悉不過的東西,然而其實我們的身體對於大腦來說,也可以是一種幻覺。


這裡有一個試驗可以說明這一點:你要做的就是準備一個假手,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讓你的大腦分不清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把一個橡膠做成的假手放在你面前,然後用一個紙板擋住你的視線,讓你只看到假手。這個時候用兩個小刷子同時去刷你的另一隻手和這個假手,讓你的大腦覺得這隻手就是你的手。然後突然另一個人突然衝過來,用叉子扎在那隻假手上,這個時候你就會下意識的把手縮回去。這個實驗就說明了你的視覺信號和觸覺信號出現了偏差,聯合欺騙的很大。所以這說明即使是我們最熟悉的身體,對大腦來說也是一種猜測,也是一種不可控的幻覺。

我們用意時看到的東西都是大腦對外界事物的一種幻覺。我們對於世界的體驗,其實不是由外而內,而是由內而外的,是你的意識通過這些信號分析得出的結論,並不是我們看到什麼就是什麼,而是我們的大腦認為是什麼那就是什麼。

人和地球上的很多動物的感知能力都不同,比如說狗的眼睛就沒有人眼有那麼多光感細胞,狗看到的世界其實就是接近灰色。狗是完全想像不到人還可以看到紅橙黃綠青藍紫這樣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但如果改變狗的眼睛,傳遞給他的大腦的信號變成一種彩色的信號,那麼狗也能看到人所看見的顏色。而這些可控的幻覺,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已經根深蒂固地形成了我們的意識,讓我們能夠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真實,感受到我們自己是真實存在的。這也就是不可控制的幻覺了。

狗狗眼裡的世界

缸中大腦

有時候真實和幻覺的界限是很模糊的。人在做夢的時候也是大腦脈衝信號的一種刺激。你在夢中感知到的一切難道不真實嗎?即使夢中的世界是那麼的誇張,那麼的荒唐,但是我們感受到那些真實和醒來時感受到的世界是一樣。

既然我們的意識是通過脈衝信號由內到外感知的,那就有這樣的假設:只要某人模擬出這種一些列的信號,即便我們不存在真實的世界上,我們本身、我們整個世界、整個宇宙都有可能被模擬出來。只要讓我們的意識感受到真實,那對於我們來說就是真實。這是否有種缸中大腦的感覺呢?

缸中大腦

在未來,人工智慧是一定會實現的一個技術。如何定義人工智慧,那就是機器是否擁有自我意識。人類讓人工智慧去學習、去感知、去理解人類的世界。讓機器人去感覺摸到了東西,看到的是什麼,聽到的是什麼,這些都可以通過編程變成一種信號,讓機器人的大腦去判斷。人類可以通過這些人工智慧的行為去學習、去觀察、去總結,來提升自我的進步。

變成造物主是高等文明,一定會去做這件事情,我們人類也不例外。如果真的有人想創造一種人工智慧,就一定會創造一個環境,一個系統,一種介質。那麼創造一個真實的世界,遠比創造一個虛擬的世界代價來得更大,而兩者實現的效果是一樣。這個時候你會選擇哪一種創造?你一定會選擇代價更少的那個虛擬的創造。

你會選擇哪種創造? 單選
0
0%
虛擬意識式創造
0
0%
真實創造


如果我們的宇宙是真實創造出來的,那麼按照人類的進化,也許到人類滅亡的一切也無法參透宇宙奧秘的哪怕0.1%。那麼這個宇宙的系統就是完全冗餘的。這個系統的機能也是完全過剩的。意思是什麼呢?那就是說,就算是有更加高級的物種也無法獲知這個大環境的全部信息,因為我們和他們一樣,都不是造物主。

但如果宇宙是一種虛擬的創造,那麼這個宇宙可以無限的大,元素可以無限多,就像一個遊戲程序一樣,地圖想要多大就多大,要多少人物就想要多少。你可以無限延展,因為這些都可以通過代碼的實現的。

GTAV從同一個角度看,也是一樣的世界

道德經:創世程序

老子曾在《道德經》裡面講過: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說的是:有一個東西渾然天成,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經存在,我們聽不到,也看不見,寂靜而空虛。它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 。其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因為老子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把它叫做道。


這個道是什麼呢?幾乎沒有什麼人能夠完全解釋清楚。有的人說:道,是世間的規律;也有人說:道,是這個世界的自然法則。也許,道就是這個龐大到無法想像的虛擬世界的「創世程序」。

在這個超級創世程序啟動的一刻,就是宇宙大爆炸的一刻,在此,這個世界就慢慢開始形成。由於這個世界的極端複雜性,我們的宇宙和世界也是一點一點形成的,而不是一瞬間就變成了現在這樣。



這個程序只是制定了規則,剩下的一切全靠自然演化,然後我們的太陽系就形成了。地球就形成了,生命就誕生在了地球上。地球的生物經過一代一代的發展到了人類。而這一個程序的代碼編寫規範,則是制定了這個世界中的一切物理定律:重力、引力、熱力學、量子力學、相對論、光速不變等等,從宏觀世界到微觀世界的一切定律。

而我們每個人只是一種叫做Super Self-Awareness NPC的超級自主意識npc,我們在這個程序創造的世界中不斷演化,生生不息。從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再到工業時代,信息化時代一步一步演化發展。


世界是虛擬的可能性

科學家認為:低緯度世界就是高緯度世界的投影。那麼我們想像一下:我們現在開發出來的遊戲就相當於二維的世界,是一個平面的世界,是我們三維世界的一種投影和表現。那麼我們現在所處的三維世界,很有可能是高緯度世界的一種模擬。



我們知道:四維空間比三維空間多了時間的維度,也就是說:四維空間可以看到我們每個人的起點和終點,五維空間則可以看到你的各種可能性的你。六維空間,可以看到過去的你,以及將來的你,還有各個時間段的這些不同的你,這些不同的你就像遊戲中的不同存檔。想看到不同時期的你和不同的世界,只要調取不同存檔即可。


那麼總結一下:如果世界真的是被虛擬出來,那麼這個起點就是這個超級程序啟動的那一刻,自然法則的就是這個程序的代碼編寫規範,光束就是臺模擬機器的最高運行速度,超光速則是臺機器的cpu進行了超頻,超自然現象,則是這個系統出現了bug,平行宇宙,這是這個遊戲的各種存檔。


然而,這些也只是貓哥昨晚腦洞裡撈出來分享給大家的。我們的世界不能說一定(畢竟沒有摸清楚全部的奧秘),只能說極大可能是真實的。就算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也大可不必慌張,因為這種虛擬讓你感覺和真實沒有任何區別。我們要做的,也許就是一名積極向上,熱愛生活,勇往直前的

貓哥粉絲(滑稽)


相關焦點

  • 世界是虛擬出來的,有更高維度的文明控制著人類?看完細思極恐
    直到有一刻,我們機器的第N次踏上一個新的星球,這個世界瞬間瓦解。這也就是為什麼史蒂芬·巴克斯特認為,如果說這個世界是虛擬的,那我們人類最好不要向外探索。但是史蒂芬·巴克斯特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虛擬世界,就是整個世界所有的人,都是人工智慧。而不是被設計好的程序。
  • 世界是虛擬出來的,有更高維度的文明控制著人類?看完細思極恐
    1969年是個分界線,在此之前,也許對虛擬世界的要求很低,裡面的事物只要能夠平行移動就可以了,但在之後,人類已經實現登月探索了,所以就得準確地模擬出來,哪怕是地上的一粒塵埃,也要能體現出來。正如我們使用的電腦,遇到了過多的程序運算會死機一樣,模擬出我們這個世界的系統,伴隨著我們向外的探索,也會越來越接近它死機的臨界值。
  • 未來:細思極恐,這個世界正朝著科幻的方向發展
    縱觀整個人類歷史,我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細思極恐,這個世界正朝著科幻的方向發展!用「細思極恐」這個詞可能誇張,但是我覺得一點也不為過。也就是說這個詞裡面既有機遇又有挑戰。也許有一天,我們能夠克服生老病死這個自然規律,這也不是沒有可能啊!哈哈!
  • 細思極恐,我們生活在一個虛擬遊戲世界?高度發達的電腦科技有可能實現!
    依靠進步的技術發展的VR(虛擬實境)無限接近真實,其中的主人也越來越智能,他們一定意識不到自己居住在高度糾纏模擬的世界中吧,一部分科學家甚至提出了我們有可能也是某個遊戲中的登場人物的假象。最初提出我們居住的世界是虛擬實境這一觀點是在2003年,由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提出。
  • 宏觀世界宇宙之大,微觀世界細菌病毒之小,讓人細思極恐嗎?
    所謂細思極恐是一個現代網絡興起的流行用語,意思是初看沒什麼,仔細想想,就會感到越來越恐怖,而且越思量越恐怖,最後恐怖到極點。那麼人類有些什麼可以細思極恐的呢?其實也可以說很多很多,每一件事情細思一下,都有極恐之處;但也可以說沒有,人們天天過生活,如果有那麼多的極恐還咋活?有這種情結的人是過於矯情罷了,沒事找事。既然矯情,今天就也來矯情一下,先說說大與小。
  • 《我的世界》五張「細思極恐」的圖片,看到最後一張口水都流出來了
    第五張 吃火鍋吃火鍋勒,什麼雞鴨魚肉都統統放進去,還有年糕鮑魚火腿龍蝦香菜大閘蟹三文魚金槍魚沙丁魚……不行了,我口水都流出來了。慢著,貌似哪裡不對。小夥伴們你們找到了嗎?《我的世界》五張「細思極恐」的圖片,看到最後一張口水都流出來了。
  • 看過《黑鏡》中關於未來人類的「特異功能」,有點兒細思極恐
    (原標題:看過《黑鏡》中關於未來人類的「特異功能」,有點兒細思極恐)
  • 這款APP,細思極恐!
    這款APP,細思極恐!(來源:北京頭條客戶端)原標題:《這款APP,細思極恐!》
  • 世界本來的樣子是什麼?比靈異事件更顛覆三觀,細思極恐
    最先研究科學史的著名大家伯納德·科恩在他所撰寫的書籍之中認為科學變革的本質其實就是範式的轉移,即人類世界觀的顛覆和個改變。其中著名的有,日心說,伽利略在斜塔上的重物拋落實驗等,這些實驗或學說在逐漸的推翻以往世界的人的世界觀。這也就是範式的轉移。因為新的知識會直接推翻之前民眾心中的世界,導致許多的民眾都開始無法理解科學,認為科學史很難懂的東西。然而科學就是知識的發掘和積累。
  • 我的世界:讓人「細思極恐」的四個情況,天堂傳送門跟下界有關?
    我的世界玩家們時不時就會探討一些「深奧」的問題,它們往往會觸及到玩家們的知識盲區,難以解釋清楚,最終歸咎於「特性」上面,有四個情況讓人「細思極恐」!原來,玩家們在生存模式中死後就會被系統安排重生,接著回到出生地,主世界可用床(在下界則用重生錨)設置,相當於回家,這個機制很特殊。難道說Mojang是在暗示死亡並不意味著結束,而是新的開始?說句實在話,玩家們通常不會糾結於此,更有甚者是「濫用」死後重生的特性,一旦迷路就「自盡」了!
  • 我的世界:五個嚇人一跳的恐怖場景,細思極恐,最後一個已被移除
    《我的世界》是一款經典的自由沙盒遊戲,在世界中探險是一件既刺激,而又驚險的事情。每一個角落、每一種生物都有可能會對玩家造成致命的威脅。尤其是在世界中還流傳著有關Him、實體303等恐怖傳說,為世界增加了一份恐怖氣氛。
  • 細思極恐——宇宙?實驗室而已
    眾所周知,任何信息處理系統都由輸入、輸出、存儲,處理和程序這五個主要部分組成。人腦也是一個信息處理系統,同計算機有著相似之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腦可以看作是大自然經過長時間進化而創造出來的超級生化計算機。
  • 為何總有人說世界是虛擬的?科學家認為有5個原因,看完細思極恐
    隨著現在虛擬實境技術的日益成熟,一個在計算機剛剛發明問世的時候就曾被提出的問題,再一次擺到了人們的面前,那就是:我們的世界或者說我們所在的宇宙,是否可能是計算機的模擬產物呢?目前確實有許多科學家認為,我們所在的世界很有可能就是計算機模擬出來的虛擬世界。
  • 電影《冒牌上尉》讓人細思極恐
    如果要將恐怖電影進行分類的話,那我大概將其分成下面兩種:一,是現實世界中的恐怖,就是直接給「肉體」造成害怕的那種感覺;我們看到的基本都是這類型的電影,因為拍攝起來也比較容易,比較直截了當。而另一類則是精神上或者在你心靈世界裡,給你製造恐怖,細思極恐。而這兩類恐怖電影的區別就是:被嚇到的後你的陰影時間!
  • 三個「簡單」的科學理論,每個都讓人細思極恐
    而這些被提出的科學理論中,有一些理論卻讓人細思極恐,下面就挑三個最具代表性的理論給大家介紹一下。一、費米悖論相信對外星人話題感興趣的朋友,對這個著名的悖論都很熟悉。這個悖論是1951年從著名的物理學家恩利克·費米隨口說的一句話中演化而來,描述了現實觀測到的外星文明數量和理論推導出來的外星文明數量之間的矛盾。我們都知道經過對宇宙近百年的探索,目前科學家認為整個宇宙的可觀測直徑大約在930億光年。
  • 答案讓人細思極恐
    答案當然沒有這麼簡單,隨著科學家的研究深入,提出了一些顛覆認知的觀點,例如「人存原理」和「熵增定律」在這些理論中,都對人類的存在做出了不同的解釋,或許生命的誕生是宇宙中最美麗的巧合,而生命存在的意義並非只是「繁衍」和「進化」這麼簡單。
  • 人類世界是虛擬的證據 為什麼人類世界相當於虛擬遊戲
    人類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人類是如何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有很多的問題都是值得思考的。有很多的問題一直等著人類去解答,世界到底是不是虛擬存在的,人類所生活的環境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把人類世界說成是虛擬的也可以行得通。
  • 史上最顛覆三觀的雙縫實驗,電子和人玩起捉迷藏,意識的神秘力量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62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它被譽為科學史上最毀三觀的實驗。眾所周知,在微觀的量子領域有很多與宏觀世界相悖、違背正常思維邏輯的現象,例如量子領域中粒子的不確定性與量子糾纏現象,這些現象我們幾十年之前就發現了它,但卻一直無法發現這些現象背後的真正奧秘,其實除了量子糾纏,在微觀的量子領域中還有一種更加顛覆我們三觀的現象,所以在閱讀電子雙縫幹涉實驗之前,請保護好你的三觀,深呼吸以保持心態的平和
  • 地球非實心,山海經中記載的上古世界原來是地心文明?細思極恐
    熟讀過山海經的朋友應該知道,此書對上古世界的描述是非常細緻的,大到山川河谷,小到動植物的基本形態,都描寫的一清二楚。這難免不會讓人產生非常認同的感覺。但可惜的是,書中記載的內容,在現實中很難找到可靠的證據。對此,就有專家學者提出,山海經記載的可能是一個平衡宇宙,或者是古人週遊世界後撰寫的遊記。
  • 細思極恐:時間是不存在的理論
    如果時間不存在的,時間只是空間的變換這樣的理論真實的,那人們存在的價值就會細思極恐。大家小時候應該都見過老式的電影,就是在一個旋轉的圓盤上,畫上一個人物的各種動作和各個年齡時段的樣子,然後轉動圓盤。在我們眼睛的觀察下就會發現,這個人物好像活過來了一樣,不斷做著各種動作,身體也逐漸長大,就仿佛我們畫的這個人物擁有了思想,活了一樣。那人類的這一生是不是和其很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