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貓哥在睡覺的時候,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我們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是否只是某個程序裡虛擬出來的NPC呢?帶著這個問題,貓哥寫了今天的文章。
其實在學術界一直有科學家提出一個觀點:我們這個世界、我們整個宇宙是否都是被模擬出來,那就是說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是虛擬的。那大多數人聽到這個觀點的時候呢,都會蹦出來兩個字很小的字:胡扯!那在探討這個觀點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人是否能真的分清現實和虛擬。
要判斷是否能夠分得清現實和虛擬,我們就得先想一下:我們自己到底是誰?決定我們是誰的,到底是什麼?科學家認為,意識決定了我們的存在。意識就是人們對物質世界的一種描述和反應。你的意識決定了你是否能夠感知這個世界的真實。那麼意識是如何產生的呢。
意識,是由大腦這個人體最重要之一的器官所產生的。人的大腦、小腦、丘腦、下丘腦、基底核等等,它們將視覺、聽覺、嗅覺、觸覺還有味覺等各種信息,經過神經元的傳遞,由丘腦和成為丘覺,發送到大腦聯絡區,讓大腦產生覺知,即人的意識。我們的大腦是通過人體的其他器官傳遞的信息加以分析後才產生的意識。可以想像一下,我們自己就是一個意識,我們存在於自己的大腦之中,並且很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但是我們聽不見,摸不著,所以只能得通過器官傳遞的脈衝電流來分析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所以人的大腦其實就是一個預期判斷的機器,我們所感知到的就是大腦對外界事物的一種猜測。
我們來舉個例子:如上圖所示,a點和b點是兩塊陰影,你們覺得哪個顏色更深?一眼望過去,大部分人一定認為是a對吧?但其實a和b的陰影灰度是一模一樣的。
而當我們用一塊同樣灰度的色塊把a和b連接起來的時候,我們又會發現他們其實是一樣的;然後現在用手指把連結的色塊擋住,你會發現a看起來比b更加深。當你拿走手指的時候,他們又變成一樣的灰度。是不是很神奇?這就是大腦用一種預期的機制去分析眼睛返回的視覺信號,當信號不符合我們的預期時,大腦的判斷就會出現偏差,出現錯覺。同時我們的大腦還可以使用新的預測,來改變我們的意識體驗。
這裡還有一張圖,這是一張倫敦地鐵的動態圖。那麼你能看出來火車現在是正在駛入隧道,還是正在駛出隧道?實際上,你會發現你根本無法正確說出列車的方向,因為你甚至可以用你的意識控制你的想法,進而認為列車是駛入或者駛出的。如果我說原圖就是駛入,那麼你的大腦就會相信這個駛入的邏輯;相反,如果我說原圖就是駛出,那麼你的大腦就相信它正在駕駛出去。
這個時候我說什麼就是什麼,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其實這個時候,我們的感知其實也是一種幻覺。事實上,我們的大腦一直都在幻想,包括此時此刻的你,只有當我們認同我們的大腦產生幻覺的時候,我們才會稱之為現實。據此可知,現實就是一種大腦對幻覺的可控性。
既然有可控幻覺,那麼什麼才叫不可控幻覺,也就是大腦什麼時候會分不清現實呢?拿我們自己的身體來舉例:我們會覺得自己的身體應該是大腦最熟悉不過的東西,然而其實我們的身體對於大腦來說,也可以是一種幻覺。
這裡有一個試驗可以說明這一點:你要做的就是準備一個假手,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讓你的大腦分不清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把一個橡膠做成的假手放在你面前,然後用一個紙板擋住你的視線,讓你只看到假手。這個時候用兩個小刷子同時去刷你的另一隻手和這個假手,讓你的大腦覺得這隻手就是你的手。然後突然另一個人突然衝過來,用叉子扎在那隻假手上,這個時候你就會下意識的把手縮回去。這個實驗就說明了你的視覺信號和觸覺信號出現了偏差,聯合欺騙的很大。所以這說明即使是我們最熟悉的身體,對大腦來說也是一種猜測,也是一種不可控的幻覺。
我們用意時看到的東西都是大腦對外界事物的一種幻覺。我們對於世界的體驗,其實不是由外而內,而是由內而外的,是你的意識通過這些信號分析得出的結論,並不是我們看到什麼就是什麼,而是我們的大腦認為是什麼那就是什麼。
人和地球上的很多動物的感知能力都不同,比如說狗的眼睛就沒有人眼有那麼多光感細胞,狗看到的世界其實就是接近灰色。狗是完全想像不到人還可以看到紅橙黃綠青藍紫這樣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但如果改變狗的眼睛,傳遞給他的大腦的信號變成一種彩色的信號,那麼狗也能看到人所看見的顏色。而這些可控的幻覺,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已經根深蒂固地形成了我們的意識,讓我們能夠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真實,感受到我們自己是真實存在的。這也就是不可控制的幻覺了。
狗狗眼裡的世界
有時候真實和幻覺的界限是很模糊的。人在做夢的時候也是大腦脈衝信號的一種刺激。你在夢中感知到的一切難道不真實嗎?即使夢中的世界是那麼的誇張,那麼的荒唐,但是我們感受到那些真實和醒來時感受到的世界是一樣。
既然我們的意識是通過脈衝信號由內到外感知的,那就有這樣的假設:只要某人模擬出這種一些列的信號,即便我們不存在真實的世界上,我們本身、我們整個世界、整個宇宙都有可能被模擬出來。只要讓我們的意識感受到真實,那對於我們來說就是真實。這是否有種缸中大腦的感覺呢?
缸中大腦
在未來,人工智慧是一定會實現的一個技術。如何定義人工智慧,那就是機器是否擁有自我意識。人類讓人工智慧去學習、去感知、去理解人類的世界。讓機器人去感覺摸到了東西,看到的是什麼,聽到的是什麼,這些都可以通過編程變成一種信號,讓機器人的大腦去判斷。人類可以通過這些人工智慧的行為去學習、去觀察、去總結,來提升自我的進步。
變成造物主是高等文明,一定會去做這件事情,我們人類也不例外。如果真的有人想創造一種人工智慧,就一定會創造一個環境,一個系統,一種介質。那麼創造一個真實的世界,遠比創造一個虛擬的世界代價來得更大,而兩者實現的效果是一樣。這個時候你會選擇哪一種創造?你一定會選擇代價更少的那個虛擬的創造。
如果我們的宇宙是真實創造出來的,那麼按照人類的進化,也許到人類滅亡的一切也無法參透宇宙奧秘的哪怕0.1%。那麼這個宇宙的系統就是完全冗餘的。這個系統的機能也是完全過剩的。意思是什麼呢?那就是說,就算是有更加高級的物種也無法獲知這個大環境的全部信息,因為我們和他們一樣,都不是造物主。
但如果宇宙是一種虛擬的創造,那麼這個宇宙可以無限的大,元素可以無限多,就像一個遊戲程序一樣,地圖想要多大就多大,要多少人物就想要多少。你可以無限延展,因為這些都可以通過代碼的實現的。
GTAV從同一個角度看,也是一樣的世界
老子曾在《道德經》裡面講過: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說的是:有一個東西渾然天成,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經存在,我們聽不到,也看不見,寂靜而空虛。它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 。其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因為老子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把它叫做道。
這個道是什麼呢?幾乎沒有什麼人能夠完全解釋清楚。有的人說:道,是世間的規律;也有人說:道,是這個世界的自然法則。也許,道就是這個龐大到無法想像的虛擬世界的「創世程序」。
在這個超級創世程序啟動的一刻,就是宇宙大爆炸的一刻,在此,這個世界就慢慢開始形成。由於這個世界的極端複雜性,我們的宇宙和世界也是一點一點形成的,而不是一瞬間就變成了現在這樣。
這個程序只是制定了規則,剩下的一切全靠自然演化,然後我們的太陽系就形成了。地球就形成了,生命就誕生在了地球上。地球的生物經過一代一代的發展到了人類。而這一個程序的代碼編寫規範,則是制定了這個世界中的一切物理定律:重力、引力、熱力學、量子力學、相對論、光速不變等等,從宏觀世界到微觀世界的一切定律。
而我們每個人只是一種叫做Super Self-Awareness NPC的超級自主意識npc,我們在這個程序創造的世界中不斷演化,生生不息。從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再到工業時代,信息化時代一步一步演化發展。
科學家認為:低緯度世界就是高緯度世界的投影。那麼我們想像一下:我們現在開發出來的遊戲就相當於二維的世界,是一個平面的世界,是我們三維世界的一種投影和表現。那麼我們現在所處的三維世界,很有可能是高緯度世界的一種模擬。
我們知道:四維空間比三維空間多了時間的維度,也就是說:四維空間可以看到我們每個人的起點和終點,五維空間則可以看到你的各種可能性的你。六維空間,可以看到過去的你,以及將來的你,還有各個時間段的這些不同的你,這些不同的你就像遊戲中的不同存檔。想看到不同時期的你和不同的世界,只要調取不同存檔即可。
那麼總結一下:如果世界真的是被虛擬出來,那麼這個起點就是這個超級程序啟動的那一刻,自然法則的就是這個程序的代碼編寫規範,光束就是臺模擬機器的最高運行速度,超光速則是臺機器的cpu進行了超頻,超自然現象,則是這個系統出現了bug,平行宇宙,這是這個遊戲的各種存檔。
然而,這些也只是貓哥昨晚腦洞裡撈出來分享給大家的。我們的世界不能說一定(畢竟沒有摸清楚全部的奧秘),只能說極大可能是真實的。就算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也大可不必慌張,因為這種虛擬讓你感覺和真實沒有任何區別。我們要做的,也許就是一名積極向上,熱愛生活,勇往直前的
貓哥粉絲(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