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活著,就會想一直活下去。除了找到不老泉或變成吸血鬼,將意識上傳到計算機雲端或許也是個辦法。理論上我們已掌握了意識上傳的原理,但從技術上看,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將全腦仿真變成現實需要在幾個重要領域實現技術突破。
在科幻神劇《黑鏡》第三季第四集「San Junipero」中,Yorkie和Kelly在虛擬的來世相遇並墜入愛河。在這個虛擬世界裡有無限可能:他們可以穿自己想穿的衣服,生活在自己喜歡的年代,包括永遠活著。這項未來科技可能比找到不老泉更現實。那麼,將大腦意識上傳到計算機有可能實現嗎?
對此,神經學家、「2045永生計劃」(又稱阿凡達計劃)科學主管蘭德爾·科恩(Randal Koene)表示,如果人類沒有在本世紀內擁有該技術,他會感到驚訝和有點沮喪。
將人類大腦意識(思想、感情、記憶等一切)全部上傳到計算機並運行的概念叫做全腦仿真。想實現它,需要在三個最重要的技術領域取得進展:掃描,處理能力和存儲器,以及環境。
讓我們從掃描開始,因為研究人員也必須從這裡開始。我們將遇到的第一個瓶頸是連接組(connectome)。連接組是大腦的一張完整地圖,對神經科學家來說,它堪稱彩虹盡頭的巨大寶藏。
大腦極其複雜。科學家們只能繪製出一隻線蟲的完整連接組,線蟲大腦大約有302個神經元。而人類大腦有860億個神經元,更不用說每個神經元與其他神經元之間1萬個左右的連接了。目前的腦部掃描技術如核磁共振(MRI)和腦磁圖(MEG)還不足以將其全部掃描。有其他方法能呈現更清晰的圖像,但它們往往具有破壞性。
對於活體大腦來說,正在研究的最有前途的掃描技術是擁有數千個記錄點的電極。在科恩看來,這項技術極具侵入性,因為涉及到多個手術。
當這些電極被精確地放在大腦某個區域時,它們就有可能向我們一次顯示數千個神經元。因為每個記錄點都能記錄多個神經元,並根據動作反應的特定形狀來識別動作是基於哪個神經元作出。
不管採用什麼方式,這項技術必須能掃描和記錄海量數據。說到海量,我們指的是zetta數量級(十萬億億字節)的信息碎片。我們甚至不知道我們要尋找的全部信息,許多神經遞質尚未被發現,而它們是連接組拼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即便我們有了全部信息,如果我們不知道我們在審視什麼,那也是枉然。
正如科恩所說:「這就像寫在書裡的故事,但如果沒有人讀它,也沒有人理解其中的文字,那它就只是白色東西上的黑色東西。」
此時就必須由人來實時解讀每個被掃描出的神經元,zetta級的海量信息只能由人手工慢慢整理。如果我們想開始解讀連接組,先進的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技術將是關鍵。
科恩認為,如果不這樣做的話,系統的深度學習、模型訓練和參數調整就會花很長時間,堪稱永遠,比宇宙存在的時間還長,因為它是以指數級增長的。
計算機處理能力在上個世紀裡也顯示出平滑的指數級增長,計算機內存也是如此。如果這種模式繼續下去,我們可能很快就會達到必要的處理能力要求。但一些專家擔心摩爾定律可能已經走到了盡頭。
摩爾定律曾預言計算機的能力每18個月就會翻一番,而近幾十年來,這一增長已經放緩。如果它停了下來,計算機的速度可能永遠都不足以處理數據。
科恩擔心這將給擬合模型造成計算瓶頸,而擬合模型本身非常非常難。
一旦過了這一關,我們就能讓仿真大腦運行起來,其中一種叫做底層獨立思維(SIM,substrate-independent mind),或通俗地稱其為「虛擬人」。
虛擬人將是其所模擬大腦的精確數字副本。我們實際上已非常接近於達到存儲要求,所以一旦我們能創建虛擬人,存儲它們應該沒有問題。但它們存儲在哪兒和它們居住在哪兒有點不同,我們確實指的是居住。
虛擬人會有意識嗎?科恩認為會。
如果虛擬人有意識,它需要存在於一個地方並與其它事物互動。《黑鏡》中的角色在一個奢華的海濱小鎮度過餘生。目前我們的虛擬實境能力還不足以創造這樣一個天堂。要像人類體驗真實世界那樣體驗虛擬實境,虛擬人需要高保真度的傳感器和系統來感知周圍的世界。
多虧了視頻遊戲產業的速度和規模,至少圖像技術在不斷改進。其它感官還需要做大量工作,從品嘗朗姆酒和可樂到感受車禍的痛苦,為此所需要的帶寬和信號複雜度不應低估。雖然虛擬實境並不是虛擬人的唯一選擇,但真實現實仍需要一些升級。
首先,他們需要一個機器人化身,而機器人通常只擅長一件事。世界上最先進的類人機器人中有一種以能爬樓梯而聞名。這令人印象深刻,但與擁有真實人體的體驗還差得遠。虛擬實境提供了更多人類體驗。在數字世界裡,虛擬人能飛行、瞬間移動,甚至變成獅子,體驗一種截然不同的非人類體驗。
所以,一旦我們解決了全腦仿真技術層面的問題,還會有哲學層面的問題。這樣的模擬還是你自己嗎?
簡單的回答是:我們不太確定。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定義、重新定義「你」這個概念,他們現在還在這麼做。
你,另一個你,不管是哪種情況,虛擬人有意識給這一兩難困境增加了道德含義。在亞馬遜新劇《上載新生》(Upload)中,人們可以擁有虛擬人,並有權隨心所欲刪除自己的虛擬人。這是謀殺嗎?在《上載新生》的世界裡顯然不是,但我們需要在自己的世界裡回答這個問題。
來源:商業內幕,Abby Tang等
譯者:Sweetpie
聲明:著作權所有,轉載需授權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
Come on,給你的靈魂充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