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用了10%的大腦?不!看看大腦每天是怎麼全力以赴工作的

2020-08-09 米媽育腦

在Google上輸入「10%大腦」這個關鍵詞,可以得到2.53億個結果,都是在討論人類到底用了多少大腦。我們真的只用了10%的大腦嗎?經常有人會問,這是不是真的?還有一些人想知道,如果是真的話,那我怎麼能讓自己那90%來讓自己發揮巨大的潛能?

我們的大腦在大部分時間裡都無所事事,這個想法幾乎變成了人們口耳相傳的共識,被信口拿來誇張的表達,讓人以為人類大腦還有巨大空間未被利用。然而真相是,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使用我們全部的大腦,並不存在那閒置的90%!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使用我們全部的大腦

大腦是一個特別耗能的器官,它佔正常人體重的3%,卻消耗人體日常能量供應的20~25%。沒錯,你的大腦一天要燒掉幾百卡路裡,每天如此。哪怕你只是坐著閉上養神、或是躺在床上打個盹。

你也許好奇為什麼大腦會消耗這麼多能量?畢竟我們的肌肉負責行走、抓握、舉重和攀爬等動作,似乎應該比僅僅舒服的呆在腦殼裡的大腦燃燒更多的熱量。但是一旦你理解了大腦中最活躍的細胞有什麼職責,你就會明白,為什麼你大腦裡那三磅寶貴的粘稠物質需要那麼多能量!

神經系統的基本勞動力,是一種叫做神經元的細胞。這些特殊的細胞在蒼蠅、海蛞蝓和人類的大腦中都存在,它們構成了大腦的電化學迴路。神經元的運行是從細胞體

出發,將電信號沿著名為軸突的長突起,發送到下一個神經元。有些軸突相對較短,但有些長度接近一米。他們的電信號是由進出細胞的帶電粒子以化學方式產生,當一個電信號沿著軸突抵達終點,它會使神經遞質這種神奇的分子,被釋放到細胞之間叫做突觸的微小空間中。

神經遞質的工作方式是連接到鄰近神經元上的微小受體,告訴他們信號已經到達了。因為每一個神經元都能向多達1萬個其它神經元發出信號,所以每當我們呼吸舉手眨眼睛或者思考的時候,都會有的數量多到可怕的化學活動在進行著。這還只是神經元,大腦中還有另外一種細胞叫做神經膠質,他們負責額外的結構性和功能性任務,數量至少和神經元一樣多。要想實現所有這些功能,需要巨大的能量,無論你多麼努力的思考,大腦消耗的能量都差不多。如果你在全力專注於某一件事情的時候,大腦的耗能可能會略高一點點,但是與僅僅保持清醒所需要的能量相比算不上什麼。

每一個神經元都能向多其它神經元發出信號

三鎊大腦大約等於1.36千克,生物的演化過程不會允許一個器官消耗那麼多的能量,卻一直得不到充分的使用!事實上大腦簡直就像個忙碌的蜂巢,哪怕你睡著了,你的大腦也在工作,繼續處理著關於白天發生的事件以及學到的技能的記憶,做一些與你清醒的時候積累的化學物質和毒素清理有關的內務瑣事。一個字,就是「忙」!

既然我們一直都在使用全部的大腦,那10%的謬論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個謬論沒有明確的來源,但是,以下兩個方面的因素可能在其中起到了一些作用。第一個是19世紀的生理學家們在開始解剖大腦,了解其結構的時候,他們發現大腦不只是由神經元構成,大腦中還有許多充滿液體的腔室,當時的認識局限在只有大腦中的神經元在做重要的事情,而大腦還有極大的利用空間。這個說法在多個方面都引起了誤解,因為大腦的結構對確保它能夠有效的運作至關重要,如果大腦沒有受到保護,不能獲得營養並且清除毒素,他便無法工作。另一個因素是,一聽說自己只使用了10%的大腦,人們就立刻斷定,如果能使用更多的大腦,他們就會變得更聰明或者更高效,以至於在2014年的一部名為《超體》的電影中,女主角斯嘉麗給詹森射入了一種令他的大腦突然滿負荷運轉的藥物,從而了擁有操控物質的超能力,這種故事雖然是假的,但是很酷,因為人們總是相信自己潛力無窮。

電影《超體》

不依據科學數據,很多人便認為由於巨大腦力空間的存在,人類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幾乎是無限的。他們觀察到非常成功的人,一方面活到老學到老,另一方面仍然記得孩提時代學到的東西,因此似乎大多數人取得的成就還沒有達到其腦力所能達的九牛一毛,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腦力極限在哪裡!現在,科學研究已經證明,你的大腦每天都在全力運轉,你也許在充分利用,你也許會錯過和浪費。

從19世紀後期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開始,許多研究者把他們的關注點放在人們能夠達到的目的目標上。除了威廉詹姆斯,20世紀初的商業大師戴爾-卡耐基,他經典的著作叫《人性的弱點》,在1931年首次出版的時候,他試圖讓讀者思考,通過努力工作和學習,他們可以取得更多成就。而實際上大多數的人並沒有充分的利用他們遇到的一切機會,許多人他們都不願意學習那些看起來和他們目前需要完成的工作沒有直接聯繫的知識。很多人離開學校後就不再學習新技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大多數人的能力遠遠超過我們的實際成就,所以下次如果有人問你,人類是否只用了10%的大腦,你可以說我們使用了全部的大腦,只是我們經常無意識地浪費了腦力的運轉和付出。

劃重點來了:我們的大腦每天都在全力以赴,不存在閒置的90%空間,你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現在的腦力,合理的安排時間,用好各種機會,不浪費腦力的付出,就會獲得更大的成就。

相關焦點

  • 解讀大腦迷思:人類大腦只用了10%?
    解讀大腦迷思:人類大腦只用了10%?,甚至誤認大腦細胞死亡後不會再生。以下是有關大腦的七項迷思與事實。  迷思:人類只使用10%的大腦?其他有待開發?  事實:完全是謠言。人類即使在休息、睡覺,大腦許多部位都在活動。如果此說成立,人類傷了九成的大腦依然可以正常生活?事實上不可能。人類大腦的每一部分都在運作,消耗身體兩成的熱量,雖然重量只佔身體的百分之三。  迷思:大腦如果受傷,多半是永久性的?
  • 大腦只用了1/10?其實已用了大半
    通過智慧的大腦,我們人類創造了什麼,電腦、手機、飛機、坦克、超級計算機,宇宙飛船,我們登上月球,登陸火星,我們還創造了世界八大奇蹟,在許多方面戰勝了自然。通過智慧的大腦,我們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統領著這個地球。以前,有謠言稱,人類的大腦只開發了不到1/10,應該有許多人都相信了這句「甜言蜜語」。
  • 人類真的只開發了10%的大腦嗎?如果開發到100%,會發生什麼事
    想像一下,你可以同時操作好幾臺設備完成高難度的任務、一秒鐘之內心算出複雜的數學題、一夜之間破解好幾個世界之謎……甚至有科幻電影告訴你;你可以飛起來、可以用手撥開電磁波、還能穿越時空……條件只有一個:你將大腦開發到100%。那麼,我們真的能將大腦開發到100%嗎?如果真的可以,我們每天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呢?
  • 人類10%的大腦潛能創造了21世紀,如果大腦開啟50%潛能會怎樣?
    深海裡的微生物我們的生命就從這一刻開始,此時形成的大腦只有毫克,還不可能出現任何擁有智能的跡象。它的行為更像一種反射,一個神經元賜你生命,兩個神經元賜你行為,當你有了行為就會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情,動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數百萬年前,大多數物種只用了大腦潛能的3%到5%,這才出現了一個能動用更多腦潛能的物種。人類開啟10%大腦潛能,10%看起來不多但我們回顧一下,憑藉它實現了二十一世紀的科技。
  • 大腦可塑性意味著我們每天都會變成一個不一樣的人
    你說我們對大腦的可塑性幾乎一無所知。大腦每天都會經歷「重新布線」嗎?  在人的一生之中,大腦每時每刻都在重新接線。你的大腦中有860億個神經元,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更是多達1015次方。這些連接的強度會不斷變化,並且會不斷斷開和重連。
  • 大腦只開發了10%是真是假?科學家推測,大腦中存在量子效應!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人類大腦只開發了10%這個傳言,剩下的90%等待著人們的開發,那麼大腦究竟隱藏著多少秘密,是我們還沒有發現的,這個說法最早出現在19世紀90年代,當時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對一個神童進入深入研究,因此有了這個說法,而到了20世紀這件事情,因為影視的誇大 ,比如當大腦的利用率從
  • 大腦只開發10%是騙局?背後真相,是人類已開發到了100%?
    不僅如此,男性和女性的大腦也不太一樣,男性的大腦要比女性的大了近10%,可不要以為這樣就會更聰明。女性的大腦雖小,但是擁有更多的神經細胞,在工作中,往往比男性更有效率。有人提出,人類對大腦的利用率僅達到10%。對於這樣的推論,討論的聲音分成兩派。一方面有人確信人類對大腦沒有完全利用,認為人類自身是沒有辦法撐起大腦的全部運作。另一派則認為,大腦是已經完全開發了的。
  • 大腦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大腦喜歡什麼?討厭什麼?
    我們都知道大腦是個重量不過佔體重2%左右,但所消耗的能量卻佔了人體總消耗能量20 %的「大胃王。無意識部分我們稱之為習慣。習慣損耗我們的能量極其微小,想想我們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起床刷牙吃飯走路騎車等等都形成了習慣,每天都在持續調動著身體的能量,但卻不會感覺累。
  • 人類大腦開發僅10%是誤傳,那大腦的利用率是多少呢?
    人類大腦開發僅10%?科學家:大腦開發多少並不重要!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聽說過,人類大腦的開發率僅有10%,所以我們一定要多多用腦,多開發我們的大腦這樣才能潛能無限。很多小夥伴都幻想過將大腦開發到100%,但科學研究表明我們是不能將大腦開發到100%的,大腦開發了僅10%也只是誤傳,下邊我們先講一下這個誤傳是如何發生的。精神分析學鼻祖佛洛伊德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冰山理論,顧名思義是將大腦所有的意識比作成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那部分是我們可控的意識,而水面下大部分則是我們的潛意識。
  • 我們的大腦只發育了10%,右腦發育讓孩子更聰明?天才屬於勤奮
    關於斯佩裡的左右腦除法理論至於左腦右腦的理論,我們還需要提到斯佩裡,美國的精神生物學家,斯佩裡博士通過分裂大腦的實驗證實了大腦不對稱的存在「左半腦主要負責邏輯理解、視、聽、嗅、觸、味覺等,思維方式具有連續性、延續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腦可以稱作「意識腦」、「學術腦」、「語言腦」。
  • 愛因斯坦的大腦竟比普通人還小!真的存在大腦利用率這個問題嗎?
    (因為關於這個點,已被證實,愛因斯坦的大腦和我們普通人區別並不大,相反體積還小了一點點。)。第二,很多人都是很自然的就相信了這個言論,不會像其他言論還會去思考或者去查證是否真實,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這是我們的自我心理在作祟,心理暗示自己這種現象是真的,因為這種現象是輕鬆獲得「成功」的捷徑。
  • 科學解讀,人類的大腦只開發了10%?剩下的90%在幹嘛?
    我們一起往下看。最早接觸到人類大腦開發的信息,就是從電影《超體》裡面知道的,女主電腦開發到100%的時候完全變成了無不所不能的神一樣的存在,說實話,這操作真的很是令人羨慕啊!那回到現實中後的事實就是,剩下的90%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因為人類的大腦只開發了10%這樣的說法,根本就是一個誤解。
  • 女性很容易胡思亂想,大腦不受控制,該怎麼辦?
    科學研究對大腦做了分析,發現大腦中存在兩種意識形態,第一種叫表意識,另一種叫潛意識。表意識是可以控制的意識,比如定目標、學習工作等。而潛意識是不可控的意識,比如發呆、走神做夢。大腦很神奇,是不是?它會讓外界的信息自動出現在腦子裡,只要他足夠有趣,就會趁你不注意偷走你的注意力。所以當你遇到擾亂你思想的事情時,只要找到更有意思或更有意義的事,你的潛意識小夥伴就會瞬間的溜號,就這麼簡單。不信的話,你看看小嬰兒不管他哭得有多難過,只要看到一個好玩的東西,瞬間就把剛才的事給忘了。
  • 普通人的大腦只開發利用了10%?
    人們為什麼寧願相信自己的大腦只利用了10%(或其它類似百分比)?假若我們的大腦只開發利用了10%,傻瓜都能想到,還有90%閒置著沒用。按照身心靈學者的說法,「我們的大腦只用了百分之十的功能。大腦就好比10個兄弟,老大幾十年來辛辛苦苦的工作,其他9個兄弟都在睡覺[1]。」這不禁讓人驚嘆,天啊,如此大規模地閒置腦力資源,簡直是莫大的浪費,得抓緊時間開發利用起來!
  • 人的大腦只開發10%?你所熟悉的大腦謬論
    綜上,這些說法給人類大腦只開發了10%的說法披上了科學的外衣。但實際情況是並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人的大腦在結構和功能上都相當的複雜。電刺激無法喚起的「沉寂的皮層」,並不是指這一部分的大腦沒用。所謂得10%只是一個噱頭而已,因為潛能這方面是目前科學研究無法達到的地方,人類的大腦究竟有多少潛力,誰也不知道,因此才被無數科幻電影和小說引用進而誇大,就像在一片特定的區域挖掘,能不能挖出金子不知道,但永遠挖下去可以挖出巖漿。
  • 不是人的腦子只用了10%,而是只有10%的人用了腦子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我們一般只會用到10%的大腦」「右腦型人格vs左腦型人格」……諸如此類的大腦和心理迷思,你一定聽過不少,當然也應該聽過不少的闢謠。但再多的闢謠,也攔不住暢銷書和營銷活動一次又一次地傳播它們。那麼,這些有關大腦的迷思究竟不靠譜在哪裡?
  • 我們對大腦的開發率是10%?還是100%?
    就目前為止,我們就已知道大腦掌握著我們身體的機體功能調節大權,簡單的抬抬腳、伸伸手少不了它的調節,複雜的製造衛星,火箭也少不了它的調節。調節是我們大腦的作用,而我們身體的一切機體功能都離不開它的調節,如果它出點問題?當大腦受損了可能會成為植物人;放電異常的話可能會出現癲癇,兩樣都佔了的話呢?
  • 《最強大腦亂鬥》第25關怎麼過 我們專門給你精心挑選了一批史上最...
    導 讀 最強大腦亂鬥第25關怎麼過?
  • 人類大腦真的只開發了10%?若開發到百分之百,會發生什麼?
    那你們知道這句話怎麼來的嗎?這句話來源於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的:「我們現在僅僅只作用了智力和身體的一小部分。」後來就被人偏離引用了。上世紀30年代,神經外科醫生懷爾德潘菲爾德給謠言披上了「科學的外套」,在他對大腦的研究論文裡的提出來的。
  • 為什麼我們的大腦器官不可以移植?
    利用當前的科學,我們可以移植許多人體器官,比如胰腺、腸道、胸腺……在器官中,腎臟、肝臟和心臟是最常見的移植器官。甚至科學家也在研究如何用3D模型替換人體器官。但是有一種器官是不能移植的,那就是大腦,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我們不能移植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