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超感官知覺、超心理學現象!

2021-01-13 蓮星易理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更多有深度的好文等你來~


ESP是英文Extra Sensory Perception的略稱,意指「超感覺」,通常用做心靈感應、透視力、觸知力、預知力等的總稱。ESP 能力等於是「右腦的五感」。正如左腦有五感一樣,右腦也有五感。有人認為只是少數特異人士才擁有的神奇力量,其實每一個人都具備的能力,只不過人類因為壓抑潛在意識的大腦新皮質過於發達,使得ESP的能力被封存起來,相反的動物的大腦組織幾乎都是由舊皮質組成,因此能夠發揮的能力。

  

十八世紀以後,隨著科學的進步,對於科學所無法說明的神秘作用,都稱為迷信, ESP能力也就式微了。美國現今有一門專門用來訓練經理人的ESP課程,這個課程主要是用來培養透視力,預知力等心靈感應的心靈力量。

  


美國杜克大學的萊因博士,在 1930 - 1940 年代之間,曾進行過多次的 ESP 確認實驗。實驗的內容之一為,將實驗者的眼睛蒙上好幾層,接著讓實驗者的身心獲得鬆弛。一會兒,就會在腦中出現黑而寬的螢幕般影像。如此一來,透視的準備便結束。在表示要透視的標的物後,就會在螢幕上出現標的物的文字、影像或色彩。但若是在疲勞或身體狀況不佳的情況下,標的物就會模糊不清。這個研究方法在1940 年代得到確立,也得到了統計學的承認,最後,甚至在美國還普遍的認可超心理學是現代科學的一個領域。目前臺灣許多學術機構也有從事 ESP 的實驗,並且也獲得具體的證明及結果,如臺大就曾在電視媒體上公開其實驗過程及成果。

  




【ESP的主要類型】


心電感應

不使用物質媒介覺察另一個人思想的能力

靈感

是反映在無直接感覺下產生對具體事物的知覺現象

超視

是指不依賴傳播媒介而能知道距所在地很遠處發生的事情

預知

是指當事件尚未發 生或別人尚未表露思想之前而能預先知曉該事件的發生或別人的思想

心靈致動

是反映以心靈的力量來影響或控制物質對象的現象

倒攝認知

看到久遠過去的能力

靈媒能力

與死者靈魂交流的能力

觸物感知

通過觸摸實物來獲悉有關人或者地點的信息的能力

氣場閱讀

感受周圍的能量場的能力

心靈溝通

是一個人不使用物質媒介而直接傳遞信息於他人的現象



【ESP訓練法:釋放人體超能技術】

  

「集中力」鍛鍊法

玻璃移動法與任意要牌法

  

首先,可試著移動一些沒有重量的物體,例如:打火機的火焰,手電筒光柱周圍的灰塵。試著升高或者降低火焰的高度,或者試著把光柱周圍的灰塵集中到一點。

  

接著,移動一些有質量的的東西,例如:玻璃球,糖球,彈子等圓形物。在此,以玻璃球為例。把兩個玻璃求放在水平的桌面或几面上,使之左右分開,你的全部神經集中到其中一個上,即把意識力之波傾注到玻璃球上,並試著把其向另一個的方向移動。這只不過是提高注意力的一種方法,至於玻璃球實際上移動了沒有,並不重要,關鍵是要集中你的意念想讓它動。


使用一付撲克,要集中意念,抽出其中的四張,所抽的四張牌中要儘量有自己所要抽的那個數字的牌,比哪說自己要抽5,那麼就儘可能的抽出一張5來,直到抽出的牌都是5為止。

  



決斷力鍛鍊法——彩色傳感法

  

製作紅、黑、黃卡片成撲克大小,但從其反面要看不出是什麼顏色的。其次,把三張卡翻過去,把右手伸在距卡大約10公分左右的上方。把你的生物力集中到那隻手掌上。這樣,一動不動地把手放在上面在約5~10分鐘,那隻手掌就會出現如下反應:


·紅卡——熱反應

·黃卡——暖反應

·黑卡——冷反應

  

把手放在不同的卡片上,施以生物力,感知其反應後,就可判斷你的訓練能否成功。做完一次後,把卡的順序打亂,再進行嘗試。

  


思考暫停法

  

發送心靈感應時能放射強力意念者雖然不少,但是能正確收電者卻不多,為提高心靈感應的收電感度,暫停思考法被認為是有效的訓練方法。以放鬆的姿勢坐在椅子上,使身體肌肉充分鬆弛,讓心理變空,五分鐘內什麼都不想。起初很難做到,據說習慣以後,就能在剎那間變換心情,使心靈變成一片空白。

  

記錄法

  

解脫肉體的緊張,以綽綽有餘的心情,把心裡產生的所有意念,不分巨細,統統寫在紙上,如此做15分鐘至30分鐘。隨心所欲,不管它成不成文章,想什麼寫什麼。靠著這種練習,心的內部獲得整理,沉睡在潛意識中的接收天線,便逐漸於表面顯露觸角。由此可以明確辨別自己意念的出處或者心靈感應發送的對象。

  



水面注視法

  

注視池塘或湖泊的水面,然後要有這樣的觀念:水各我的意識已成一體。據說由此可以擴大意識的範圍,能從水面接受到靈妙不可思議,無法形容的舒適波動。

  

遠隔了解法

  

麥凱爾曾做過這樣的實驗。發信者在紙上寫出簡短的命令:「站起來」、「走」、「用一支腳站立」等。另外一個房間的收信者,便跟著觀察者的信號,試著手頭的紙上抄錄。等到能夠順利做好麥凱爾的實驗,你就可以感覺得了用肉眼看不見,用五官感覺不到的對方的狀況——當你希望如此時。即使對方不在,你也感覺得出他現在是悲不喜,是走路還是跑步。


遠隔說服法

  

心電感應又可應用在想要解除別人的誤會或憎恨上,或者想要改變對方的心情上。這時,可以直接對著對方的心說話和說服,最好是對方未對你集中注意力時,休息時間,就寐前,睡眠中等對方處於被動狀態時較有效果。

  

光明觀想法

  

在暗房裡閉目正坐,行腹部呼吸統一精神。當做前面有亮光,意念要看到它。做此練習兩三周後,便可在緊閉的眼睛前看到一點亮光,亮光狀態因人而異,有一元硬幣大的到兩三倍大的。或者,從一開始就是眼前整個範圍皆成白光的,當你看到一點亮光時,你就要默念那亮光越發擴大,這樣,到後來,整個視野就會變成白光了。到此狀態後身體有疾病的部分,盒中裡的東西,或遠地人物風景,不能思念而出現在這白光場面,在黑夜裡也能辨別事物了。就是說,你已具備了透視能力了。



日輪觀

  

首先在紙上畫一個黑色的圓,然後正坐,注視它兩三分鐘,當你閉上眼睛時,會浮現殘象——白色的圓,不一會兒就消失,這時睜開眼睛注視黑圓。如此重複練習,等到白圓不再消失而留下來,再繼續下去,這白圓會閃閃發光。


精神旅行法

  

首先,想要精神統一的人,要把精神集中到自己在過去受到強烈的印象,或受到舒適的感覺,因而刻印在腦裡的場所的光景。這等於是讓精神重遊曾經旅行過的地方,取回當時的潛在觀念。只要是旅行過的地方,任何名勝古蹟,神廟佛殿,溫泉等都可以。

  

比如旅行之地為溫泉,那麼你就要回憶當時穿的服裝、路程、溫泉地的風景、旅館的構造、房間內的擺設,女服務員和掌柜的樣貌,表情,及有關澡堂的種種。隨著這種練習的累積,你會看到未曾體驗過的事物,而且是超越空間的遠地現況。據說,進一步能看見超時間的未來的現實。

  

命令法

  

在人數眾多的場所,如公共汽車內內,以默念方式把自己的意志傳達給別人。如果不願用人做實驗材料,以動物為對象也可以。比如對著地面爬行的螞蟻發出「向右轉」或「向左轉」的命令。


相關焦點

  • 【推薦】解析神秘的超感官知覺
    超感官知覺(Extra Sensory Perception),簡稱ESP。一種超心理現象,不受書籍感覺過程的支配而發生的知覺。超感官知覺現象有多種:(1)心電感應,又稱傳心術,是一個人不使用物質媒介而直接傳遞信息於他人的現象;(2)靈感,是反映在無直接感覺下產生對具體事物的知覺現象;(3)遙視,是指不依賴傳播媒介而能知道距所在地很遠處發生的事情;(4)預知,是指當事件尚未發生或別人尚未表露思想之前而能預先知曉該事件的發生或別人的思想;(5)心靈致動,是反映以心靈的力量來影響或控制物質對象的現象;(6)倒攝認知——看到久遠過去的能力
  • 超感官現象是否存在?看看量子學家是怎麼說的吧?
    異常現象是指正常科學裡發生的出乎意料的事情。涉及心靈的例子有三個:超感官知覺(通過正常感官之外的途徑獲取信 息)、預知能力(能預見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情)和心靈致動(單獨的心理活動能產生物理效應)。據調查,大多數美國人(和英國人)篤信存在這種現象。
  • Extra sensory Perception第六感 (超感官知覺俗稱)
    普通人的感官(五感)包括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肌膚(觸覺)或是其它現今科學熟悉的感官。由於感官的定義很模糊,故「超感官」的定義也很模糊,可通常認為「超感官」是指現今科學還不熟悉的訊息,這些能力與現代研究的神通有相似之處。
  • 【好予百科】神秘的荷蘭超心理學研究所
    受到來訪的Charles Honorton的啟發和鼓舞,1992年所內建立了整場全域超感官知覺(Ganzfeld)實驗室。採用標準的Ganzfeld操作程序進行了重複性實驗研究後,新的研究者最後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新的Ganzfeld實驗操作程序(歐洲超心理學雜誌,1997)。在Ganzfeld研究領域,我們寄期望能夠把主流超心理學的定量研究與本研究所傳統的定性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
  • 超感官知覺'第六感'的科學
    第六感是標準名稱「超感官知覺」(英文簡稱ESP)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普通人的感官(五感)包括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肌膚(觸覺)或是其它現今科學熟悉的感官。由於感官的定義很模糊,故「超感官」的定義也很模糊,可通常認為「超感官」是指現今科學還不熟悉的訊息,這些能力與現代研究的神通有相似之處。
  • 神通、超能力EF、特異功能、超感官知覺esp綜述(七)
    文章內容來自網絡  不確定其準確性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  請讀者謹慎判定 神通、超能力EF、特異功能、超感官知覺液體不會潤溼炙熱的表面,而僅僅在其上形成一個蒸汽層的現象,由科學家萊頓弗羅斯特在1756年發現。1756年有一位名叫萊頓弗洛斯特的科學家在一把燒的通紅的鐵勺上滴上一滴水珠,水珠竟然懸浮起來並持續30秒,這就是現代物理學中著名的「萊頓弗洛斯特現象」。此現象說明當液體遭遇極度炙熱時就將化作一層絕緣的氣態防護層。當你用溼手指掐滅蠟燭時正是依靠著這層蒸汽層的保護。
  • 心理學:每個人都具有第六感,第六感具有預知能力
    在心理學領域,將這種現象稱為超感官知覺,簡稱ESP,指不憑藉感官信息卻能從外界事物獲得知覺經驗的現象。心理學家對超感官知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心電感應或傳心術,即能遠距離傳遞思想情感的能力;(2)靈感,即從無直接感官下獲得具體事物的知覺現象
  • 與生俱來的超感官知覺,你相信嗎?
    其實這就是「超感官知覺」記得那一年,中午照常吃完飯就躺在宿舍床上,想睡覺卻輾轉難眠,躺了好久睡著了,突然之間兩點就醒了,之後一陣一陣的心痛,感覺到胸悶難受。突然滿腦子就覺得一定是出事了,但不知道是什麼,自己也沒有多想,看著室友都在睡覺,自己也沒出聲,就開始玩手機。第二天早晨六點,母親突然在家族群了發了四個字:「過來吃飯」。
  • 超感知探索:直覺與知覺
    第二種是大腦直覺,它是大腦超感知功能的體現,如第六感。直覺是如何產生的,「直覺信息」來自哪裡?人腦對宇宙信息具有多維感知層次,普通人的感官只能感知到低維世界的信息,特異功能者可利用超感官獲知高維空間的信息。直覺是高維渠道獲知的信息。二、直覺信息的來源1、大腦潛能反饋的信息。
  • 超個人心理學:綜合靈性傳統和心理學來揭示意識
    其實這個議題非常複雜,但這句話確實反映出超個人心理學關注的重點:發展自我,同時重視超越自我的需要。就超越自我的範疇而言,意識可以開啟形形色色的經驗,遠超過弗洛伊德最初關於本我、「自我」與超我的構想。意識被視為一種廣闊、多維的存在,可以展現「終極存有」(Being)、萬古常新的諸多面貌。
  • 道家思想對西方超心理學的影響
    尤其是現代西方超心理學、量子糾纏理論的研究與崛起,更讓很多人覺得,這是科學的解釋了心中難解之謎,而本土文化,都是迷信的解釋。其實他們不知道,西方的超心理學,大多數來源於東方的道家文化。提到道家文化,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位道教祖師,那就是——呂洞賓仙師。
  • 埋頭趕路時請別忘抬頭望天,人與天交融的學問——超心理學「第2集」
    超心理學:仰望星空——我們渺小如塵小編周雲騫是超心理學愛好者,也是一個考了心理諮詢師、阿里培訓師、物流師又不以這些當飯碗的怪人,前前後後做了十幾份工作,從擺地攤到公司總經理,從快遞員從外貿經理,從上市公司主管到淘寶網店客服,從百萬存款到身無分文,經歷起起落落,並享受著體驗者不同職業帶給我的心靈感悟。
  • 【靈性科學】80年代復旦大學ESP超感官實驗記錄
    文章內容來自網絡  不確定其準確性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 ——回顧及探索近10年來,我們對人體特異功能的光學現象ESP(extrasensory perception,en:Extra- sensory perception)稱為超感官知覺,泛指辨識一般人所無法認識的現象、或是指幹涉該現象的能力。有接觸感應(psychometry)、透視 (clairvoyance)、心靈感應(telepathy)、預知(precognition)、催眠(hypnosis)等能力。
  • FBI公布的超自然檔案(一)
    在他生命的後期,他因一系列關於不明飛行物和其他超自然現象的暢銷書而聞名。 [40 頁, 10MB]http://documents.theblackvault.com/documents/fbifiles/extrasensory_perception_part01.pdf超感官知覺
  • 多巴胺能神經元可敏銳調節感官知覺
    近日,德國科學家通過開發一種體內鈣成像的3D成像新方法,發現多巴胺能神經元(DAN)可以敏銳地調節感官知覺,從而使動物的行為決策適應其內部行為狀態。相關成果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如何做出決定並控制行為是神經科學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生物對香氣和味道有天生的偏愛,例如食物的氣味總是很有吸引力。
  • 心理學考點-知覺的概念與特性
    (一)知覺的概念知覺是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應,它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產生的。(二)知覺的特性1. 選擇性人在知覺過程中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對象,未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背景。
  • 心靈感應,心靈傳送,遠程視覺,PSI現象是真實還是不真實的?
    該研究還包括尋找自然發生或在實驗室條件下發生的隱形傳態現象,該現象可以包含在[或組裝或組裝]模型中,該模型描述了實現物體轉移所需的條件。 。這包括有關量子隱形傳態的文獻,其理論基礎,其技術​發展及其潛在應用的回顧和[獲取]文件。定義了隱形傳態的特徵,並根據其充分描述現象的能力對物理理論進行了評估。研究了當代物理學以及目前挑戰當前物理學範式的理論。
  • 教育心理學之知覺的基本特性
    知覺的基本特性包括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和恆常性。教師招聘考試中,知覺的基本特性是考試重點。在考試中,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查。題幹往往會給出一個例子,要求判斷體現了知覺的什麼特性。因此,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一、知覺的選擇性人在知覺客觀事物的過程中,並不會對所有的信息都做出反應,而是從中提取出部分事物,以便更清晰的感知一定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