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這樣一個感覺,一提到中華道家文化,就覺得是迷信。但是一說起西方文化,就是科學的代名詞。
尤其是現代西方超心理學、量子糾纏理論的研究與崛起,更讓很多人覺得,這是科學的解釋了心中難解之謎,而本土文化,都是迷信的解釋。
其實他們不知道,西方的超心理學,大多數來源於東方的道家文化。
提到道家文化,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位道教祖師,那就是——呂洞賓仙師。
呂祖的祖父位列三公,呂祖自己也是一位才子,《全唐詩》收錄了他254首詩詞。呂祖出生之後就肩負著家族考取功名的期望,從二十來歲就開始考功名,一直考到了四十二歲,直到那年他遇到了漢鍾離祖師。
兩人在酒館喝酒,呂祖酒喝多了,就趴桌子上做了個夢,在夢裡呂祖終於考取功名,且經過努力,到後來也位列三公。呂祖到了七十多歲時,因為說話得罪了皇帝,被貶配邊疆,就在漫天大雪裡騎馬獨行,饑寒交迫,突然從馬背上摔了下來。
這時候呂祖突然驚醒了,原來他在夢裡看到了未來。他覺得奮鬥了那麼多年,仍然逃脫不了命運的制約,難以得到善終。於是決定跟隨漢鍾離祖師學道。
呂祖在修仙成功後,寫了一本書,叫《太乙金宗旨》,這本書是道士的修行法寶,也對西方超心理學與量子糾纏理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本書在本世紀二十年代,被德、法、義大利等文翻譯成《金花的秘密》,尤其在德國,這本書與《道德經》成為了德國文化家庭的珍藏寶典。
這本書對「卡爾.榮格」起到了很大的影響,最終榮格根據這部書,完成了自己的心理學理論,構成了「人類集體潛意識海床理論」。
後來榮格還用呂祖的理論,治療過「泡利」的心理疾病。泡利,就是25歲就發明了量子糾纏的大物理學家。
事情還要從1899年說起,26歲的德國青年「理查得.威廉」來到了青島,在中國度過了22年以後,他成為了著名的漢學家,並為自己起名「衛禮賢」。
衛禮賢剛到中國時候,主要翻譯儒家經典傳到歐洲,比如《孟子》、《論語》等。
後來衛禮賢認識了當時的官員「勞乃宣」,勞乃宣也是一位嶗山派大宗師,他向衛禮賢傳授了道家學說。
從此以後,衛禮賢又開始了翻譯道家經典。比如《老子》、《莊子》、《列子》、《易經》等。
一戰爆發,衛禮賢不得不回德國,回國前勞乃宣送了他一本《太乙金華宗旨》,於是這部道家經典被帶到了德國。
衛禮賢在研究翻譯這本書的時候,發現與他的瑞士朋友「榮格」研究的內容很相似。
榮格當時正在研究夢境,寫了一本書叫《紅書》,當時榮格與他的恩師「佛羅伊德」決裂,他拋棄了恩師的心理學理論,而自己的理論尚未完善,正處於人生的最低點,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就在這個時候,衛禮賢給榮格帶去了《太乙金華宗旨》,榮格立刻停止了《紅書》的記錄,與衛禮賢一起研究這部道家經典。最後他們一起將《太乙金華宗旨》翻譯成了德文,並附上了自己的學習心得與筆記。這本書就是《金花的秘密》。
到了1930年,30歲的泡利找到榮格,那時候泡利在物理學研究領域,已經很有名氣。
但是三年前泡利的母親自殺,一年前泡利的妻子跟一個化學家私奔,這些讓泡利精神也幾乎崩潰。
泡利開始酗酒,甚至因為被當時禁酒的美國正法,當泡利回到歐洲,來到榮格的心理診所就診,榮格治癒了泡利,於是兩個人一起工作了25年。他們共同研究心理學、物理學、東方哲學、修煉學,他們對物理學與潛意識心理學的無人地帶,進行了深入研究。
而泡利說,榮格教給他的東方道家學說、哲學,是他研究量子力學的火炬。
榮格研究的是人們看不到的「潛意識心理世界」。泡利研究的是測不準確「量子世界」。但是他們都覺得這些世界是真的存在的,這中間一定有這某種聯繫。
那麼聯繫這些神秘科學的,就是《太乙金華宗旨》中所講的「元神」。
作為道士,修行很大的篇章,就是在元神修煉上。
願所有有緣,共證道家文化,弘揚道教正氣,福生無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