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離子的4f電子云是什麼形狀?

2020-11-24 北大新聞網

2019/12/23 信息來源: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編輯:白楊 | 責編:麥洛

單分子磁體是一類具有強易軸各向異性的分子納米磁體,可以在特定溫度以下表現出磁滯等類似磁體的行為,是一種超順磁態。分子中僅含有一個金屬離子的單分子磁體通常被稱為單離子磁體,近20年來,人們通常可以使用各向異性很強的稀土離子來構築單離子磁體。稀土離子配合物往往具有較低的對稱性,因此很難從幾何結構上確定稀土離子的磁各向異性軸和4f電子云的結構。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高松教授、王炳武副教授和蔣尚達副研究員等近些年設計合成了大量稀土單離子磁體,並發展了多種方法研究稀土離子的磁軸取向。2010年該課題組報導了基於雙酮配體的稀土鏑單離子磁體(Angew. Chem., Int. Ed., 2010, 49, 7448)。經過系統研究,蔣尚達發現在某些特殊對稱性下,晶體和分子的磁各向異性軸嚴格重合,通過單晶轉動實驗確定晶體的磁化率張量,進而求得晶體和分子的各向異性軸(Jiang SD., Wang BW., Gao S. (2014) Advances in Lanthanide Single-Ion Magnets. In: Gao S. (eds) Molecular Nanomagnets and Related Phenomena. Structure and Bonding, vol 164.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5年,蔣尚達和高鬆通過該方法首次確定了雙酮類稀土單離子磁體的磁易軸取向,結果顯示實驗結果與量子化學從頭算以及晶體場分析的結果非常接近,該工作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會的旗艦雜誌《化學科學》上(Chem. Sci., 2015, 6, 4587)。

通過單晶磁化率方法測定的磁軸方向(Chem. Sci., 2015, 6, 4587)

但是這種單晶磁化率測試的手段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只適用於極個別的對稱性情況,對於分子與晶體的各向異性軸不重合的情況下,無法嚴格確定分子磁軸取向(Chem.-Eur. J., 2013,19, 13726)。為解決此問題,蔣尚達與丹麥Aarhus大學的Jacob Overgaard博士等合作,採用極化中子衍射(Polarized Neutron Diffraction)的方法,解決了任意空間群中低對稱性磁性離子的磁軸取向測定問題,該工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在《歐洲化學》雜誌上,並被選為VIP文章(Chem.-Eur. J., 2018, 24, 16576)。

通過極化中子散射方法測定的磁軸方向(Chem.-Eur. J., 2018, 24, 16576)

人們普遍認為稀土離子的強各向異性主要來自其未被淬滅的一階軌道角動量,通過旋軌耦合作用使得金屬離子的基態電子云結構表現出各向異性,但這種電子云的各向異性究竟是什麼形狀,其取向與磁各向異性方向有何關聯,人們仍不清楚。為此蔣尚達與Overgaard和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理論化學家Alessandro Soncini教授等合作,在日本Spring-8同步輻射線站上以0.35埃的解析度精細測定了基於雙酮配體的稀土鏑單離子磁體的4f電子云結構。該工作具有很高的實驗難度,因為在Dy3+離子所有的63個電子中,僅有4f軌道上的9個電子表現為非球形並且被外部滿殼層的4d和4s電子云所屏蔽,而其餘的54個電子均表現為球形結構,相當於在陽光充沛的白天觀測星空。實驗結果顯示在這類雙酮單離子磁體中,Dy3+離子的電子云呈現壓扁(oblate)的形狀,與理論物理學家的預期一致,並且通過電子云的形狀亦可模擬出基態波函數的組成,基於該研究我們可以得出結論:4f電子云的各向異性形狀由於其波函數的混合併不具有嚴格的單軸對稱性,但Dy3+離子在強單軸各向異性時壓扁型結構可以近似為橢球型,該橢球的對稱軸與稀土離子的磁軸較為接近。該工作最近發表在《自然-化學》雜誌上(https://doi.org/10.1038/s41557-019-0387-6),第一作者為高琛博士,他在高松課題組獲得博士學位後前往Aarhus大學與Overgaard合作進行博士後研究,通訊作者為蔣尚達、Alessandro Soncini和Jacob Overgaard。

通過高分辨X射線衍射方法測定4f電子云結構

以上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青年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以及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我國科學家首次觀測到稀土離子4f電子云的形狀
    4f電子云的形狀。分子中僅含有一個金屬離子的單分子磁體被稱為單離子磁體,通常稀土離子會被用來構築單離子磁體。稀土離子各向異性強,其配合物往往具有較低的對稱性,因此很難從幾何結構上確定稀土離子的磁各向異性軸和4f軌道電子云的結構。北京大學蔣尚達副研究員使用單晶磁化率(Chem. Sci., 2015, 6, 4587)和極化中子衍射(Chem.-Eur.
  • 稀土自發光材料的發光原理
    稀土具有特殊的電子層結構,有著一般元素所無法擁有的光譜性質,稀土發光幾乎覆蓋了整個固體發光的範疇,只要談到發光,幾乎離不開稀土。稀土元素的原子具有未充滿的受到外界屏蔽的4f5d電子組態,因此有豐富的電子能級和長壽命激發態,能級躍遷通道多達20餘萬個,可以產生多種多樣的輻射吸收和發射,構成廣泛的發光和雷射材料。
  • 稀土照亮你的美——稀土光功能材料
    稀土元素具有獨特的4f電子層結構和優越的理化特性,在不同激發方式下可以呈現出不同的電子躍遷形式和極其豐富的能級躍遷,吸收或發射從紫外到紅外光譜區的各種波長的光,形成多種多樣的光功能材料。伴隨著稀土純化技術的提高、市場需求的增加,稀土光功能材料幾乎覆蓋了整個固體發光的範圍,已成為光功能材料研發和應用的主導、重點和前沿。在節能環保等時代潮流的推動下,稀土光功能材料迎來了世界性的發展機遇。
  • 雷射材料研究熱點:稀土雷射玻璃
    雷射離子主要包括Pr3+、Nd3+、Pm3+、Sm3+、Tb3+、Ho3+、Er3+、Tm3+及Yb3+等稀土離子。在稀土雷射玻璃的製造中,Nd3+離子是最普遍,採用的諧振腔工作物質之一。主要是由於Nd3+離子能引起吸收和發光,它是諧振腔的發光中心,4f電子在Nd3+離子中某種程度上的隔離作用,是玻璃狀結晶格子對輻射帶的高度與寬度產生影響的原因,也是對能級混合以能級局部分裂產生影視的原因。
  • 是什麼成就了稀土這張王牌
    兩者的元素原子電子層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它們在礦物中共生情況和離子半徑皆不同。在應用上,輕稀土也被業內人士稱為「假稀土」,雖然存量大、應用廣,但價值相對低廉;而重稀土資源稀缺,可用於航天、軍事、國防及新材料合成等高科技領域,價格昂貴,可替代性小。
  • 來自稀土的藍光OLED:高效穩定,補齊三基色|NSR
    北京大學研究者將稀土鈰(III)配合物Ce-2引入OLED,實現了高效、穩定的天藍色發光。以Ce-2為代表的鈰(III)配合物有望成為新一代發光材料,實現高效穩定的OLED全色顯示與照明。
  • 來自稀土的藍光OLED:高效穩定,補齊三基色 | NSR
    北京大學研究者將稀土除磷光材料外,稀土配合物同樣可以實現100%激子利用率。但是,傳統稀土配合物材料多利用f-f躍遷發光,而f-f躍遷的本徵激發態壽命為毫秒級,限制了器件性能的提升。Ce-2配合物的合成路線和分子結構與其他三價稀土離子不同
  • 綠色高效稀土催化劑 為「大煙囪」強力去汙
    自此,如何在催化劑中充分利用好稀土材料獨特的4f軌道結構和優異的氧化還原性質,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團隊研究的重點。  最大程度優化催化劑性能  在位於包頭市的華能淄博白楊河發電有限公司六號爐,記者近距離觀察和了解了SCR脫硝系統和稀土基脫硝催化劑。
  • 企業研究出綠色高效稀土催化劑 為「大煙囪」強力去汙
    自此,如何在催化劑中充分利用好稀土材料獨特的4f軌道結構和優異的氧化還原性質,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團隊研究的重點。  最大程度優化催化劑性能  在位於包頭市的華能淄博白楊河發電有限公司六號爐,記者近距離觀察和了解了SCR脫硝系統和稀土基脫硝催化劑。
  • 中國科研人員又一力作,稀土之光:有機發光二極體的新機遇
    傳統的f-f躍遷稀土配合物兼具100%激子利用率和可實現高色純度紅光、綠光的有點,是一類比磷光材料更早應用於OLED研究的發光材料。然而,f-f躍遷本徵毫秒級的激發態壽命限制了器件性能的提升,使得多年來稀土配合物電致發光研究領域的進展非常緩慢。
  • 薛丁格方程與電子軌道
    >l=0表示第四層的s軌道(4s軌道),電子云形狀為球形。l=1表示第四層的p軌道(4p軌道),電子云形狀為啞鈴。l=2表示第四層的d軌道(4d軌道),電子云形狀為花瓣形。l=3表示第四層的f軌道(4f軌道),電子云形狀複雜。
  • 新型冠狀病毒73:同電相斥與電子云形狀、電子軌道最大電子數
    富田興合苑業主的大事小事73、新型冠狀病毒73:同電相斥與電子云形狀、電子軌道最大電子數 「共價鍵的形成是成鍵原子的電子云發生重疊…電子云重疊程度越多,兩核間電子云密度越大,形成的共價鍵就越牢固…因此,共價鍵的形成將儘可能地沿著電子云密度最大的方向進行…除s軌道的電子云是球形對稱,相互重疊時無方向性外,其餘的p、d、f軌道的電子云在空間都具有一定的伸展方向,故成鍵時都有方向性…」網友「魘(yǎn)彥兒 」說。
  • Nature Communications: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中稀土元素賦存機制研究
    Nature Communications: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中稀土元素賦存機制研究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亦被稱為風化殼型稀土礦床,是全球重稀土資源的主要供給者。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最早於1969年在我國贛州龍南地區花崗質巖石的風化殼中發現,後發現鹼性火成巖(基性-超基性巖、鹼性花崗巖、鹼性巖)和變質巖等基巖的風化殼中也可形成稀土資源可觀的離子吸附型礦床(Sanematsu and Watanabe, 2016; Li et al., 2017,2019)。
  • 雲的變化&雲的形狀
    Dora:雲沒有固定形狀,大風吹它,它就會變成海浪形狀,故事裡的雲又變回原來的形狀,旁邊的雲撞了這個雲,就會合成一個大雲。Kimi:它自己變不成固定形狀,雲是白色的,它一會兒變成高樓,一會兒變成小床,一會兒變成小鹿。Edmond:雲️什麼都可以變,可以變一個水杯。Kimi:雲不可以變水杯,不可以是固定形狀,因為雲是軟軟的不能固定形狀。
  • 稀土發光材料有哪些應用?
    稀土發光材料是由稀土4f電子在不同能級間躍出而產生的發光材料,因激發方式的不同,發光可區分為光致發光、陰極射線發光、電致發光、放射性發光、X射線發光、摩擦發光、化學發光和生物發光等。其因吸收能力強,轉換效率高,在可見光區發射能力強等優點,而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前景。
  • 稀土發光材料有哪些應用?
    稀土發光材料是由稀土4f電子在不同能級間躍出而產生的發光材料,因激發方式的不同,發光可區分為光致發光、陰極射線發光、電致發光、放射性發光、X射線發光、摩擦發光、化學發光和生物發光等。那稀土發光材料有哪些應用?
  • 稀土基催化劑的強力去「汙」之路
    2016年,《國家鼓勵的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品目錄(2016年版)》明確將稀土基脫硝催化劑列為釩基脫硝催化劑的替代品。一場新的技術變革悄然到來。  如何在催化劑中充分利用好稀土材料獨特的4f軌道結構和優異的氧化還原性質,成為近年來研究的重點。
  • 發光學報 | 當稀土遇見分子籠:新型發光超分子體系
    與有機發色團以及過渡金屬-有機發色團相比,稀土元素獨特的光譜性質使其在光學領域具有特殊地位。因其豐富的電子能級和特殊的f電子躍遷,鑭系稀土元素的發光波長几乎覆蓋整個固體發光範疇且具有長壽命激發態,可以用於製備各種新型的發光材料。從Y2O3:Eu螢光粉到YAG:Nd雷射器,今天稀土元素已經在光學器件、生物成像和診療、安全防偽、發光傳感器和太陽能轉換等方面實現了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