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恐怖症是對黑暗的恐懼,但還有另一種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懼,是害怕黑暗會消失 -- 視光恐懼症患者害怕睜開眼睛。
光以物理物體可能達到的最快速度傳播。當光出現時,黑暗消失,當光離開時,黑暗又回來。黑暗的速度,是光的速度,但也有其他類型的黑暗可以移動得比光速還快。比如,一個影子。在一定的距離內,影子可以變得比產生它的物體大得多,但仍然可以模仿它的來源,在相同的時間內以同樣的方式移動時,影子移動的距離也更大,從而形成足夠大的陰影,於是它就能比光更快地穿過表面。
在地球上,如果你投射手指的影子到在月球表面上(這不是一個容易的事),然後你移動你的手指從A點到B點,這樣在月球上的影子也會移動,但是手指只在不到一秒的時間裡只會移動幾釐米。但是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會在同樣的時間內移動數千公裡。
信息的傳播速度不能超過光速。我們不能讓某件事發生在別的地方,比光從我們到別的地方的速度還要快。超光速陰影沒有從A點到B點傳遞任何信息,也就是說黑暗並沒有從A點移動到B點,而是以光速從你到A點和B點。
我們通常所說的陰影其實只是一個三維區域的橫截面。你所創造的黑暗只有在新的光照亮之前的區域時才會改變形狀。這就是陰影:一個間隙。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影子根本不會移動。這是一種錯覺,因為我們認為陰影是一種物理物質,而實際上,陰影只是缺乏物理物質 ---- 光子,它們以宇宙的極限速度撲哧撲哧的前行。
但這並不意味著兩個影子不能親密接觸。看著這個實驗,把兩個影子湊到一起。就在它們真正接觸之前,陰影似乎神奇地向對方凸出。物體完全阻擋光源的區域稱為本影,它是陰影中最暗的部分,當光源的一部分被遮擋時,我們會發現暗淡的半影。但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半影接近和重疊時,它們阻擋的光的總和就足以產生可感知的差異,我們叫做陰影泡泡。
地球有一個很大的陰影,它有140萬公裡長。黑夜只是地球的影子落在了我們的身上。日落看起來也很美,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你可以看到我們星球緩慢移動的影子。我們的大氣散射較短波長的光比較長的波長的光多,這就形成了天空,出現了藍色。但在地球的陰影中,散射的光線更少,天空看起來更暗。在黃昏的時候,你可以看到分界線。圖上的就是地球的夜行陰影。上面漂亮的粉色帶子是金星帶,這是由我們身後的天空反射出夕陽的顏色造成的。你可能已經注意到,就在太陽落下,從視野中消失後,天空中仍然有光,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黃昏,有許多不同階段的黃昏。
如果太陽低於地平線6度,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曙光。你仍然可以在戶外做很多事情而不需要人造光源。在地平線以下12度的地方,我們看到了航海曙暮光,這時候就或多或少的需要人工照明了,但是天空仍然散射著足夠明亮的光線。當下降到了18度,就出現了天文學上的微光,現在看起來像是晚上,但是天空還可以變得更暗。嚴格地說,18度以下就是夜晚了。如果你住在北緯或者南緯48.5度以上的地方,在夏天,太陽從不會低於地平線18度以上,也就是說,這從來不是夜晚。像倫敦這樣的地方在幾個月裡最多只能達到天文學上的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