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黑暗特徵,構成人格黑暗核心

2021-01-10 中國科學技術館

100多年以前,Charles Spearman在人類智慧方面有了兩個不朽的發現。第一,存在一個一般智力因素(g):一項智商測試結果高的人一般在其他項目的智商測試中的成績也很高。第二,Spearman發現g因素符合「指標無關」的原則:無論你做的是哪個測試都沒有關係;只要你所做的智能測試具有足夠的認知複雜性,並且測試條目夠多,你就能正確可靠地測量一個人的一般認知能力。

快進到2018年,一篇最新的論文表明同樣的原則可能不止適用於人類認知能力的測量,還適用於人類陰暗面的評估。德國和丹麥團隊新的研究表明性格中的一般黑暗因素(General Dark Factor of Personality)(D因素)存在於人群中,並且這一因素符合指標無關原則。這可是個大新聞,讓我們來看一看。

被提出的D因素

我們的生活中都有一些人,在道德倫理和社會交往的層面上表現出一定的問題。個性心理學家把這些亞臨床人群所表現出來的特徵稱為「黑暗特徵」。除在心理學上外,對黑暗特徵的理解在犯罪學和行為經濟學上也已經越來越受歡迎。

儘管心理學家已經研究了許多種黑暗特徵,但越來越明顯的是,這些黑暗特徵是相互關聯的。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這些黑暗特徵中有一個統一的主題嗎?

Morten Moshagen和同事提出了D因素的存在。他們認為這種因素可以被定義為以他人利益為代價,把自己利益最大化,並伴有正當化自己邪惡行為的基本傾向。在他們的定義中,利益就意味著成就目標。那些D因素指數高的人,會追求利益最大化,哪怕那意味著違背他人的意願,甚至給他人帶來不好的結果。

利益在這裡並不是指純粹的,和他人無關的利益最大化——比如說參加運動提升一個人的健康水平,兩廂情願的性行為,或者休閒活動。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那些D因素指數高的人並不一直是不善於合作的,因為他們選擇合作的時間非常具有戰略性。他們主要是不會無條件地去主動增加他人利益(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不會從他人的利益中獲得樂趣(比如說,為他人的成功感到高興)。

研究人員承認道德倫理和社會層面上有問題的態度和行為能夠反映出D因素的大小。然而,他們提出任何一種黑暗特徵都可以歸結到至少一種決定D因素的特徵上。比如說,那些自戀指數高的人尤其會相信他們自己高人一等,而那些施虐指數高的人可能會更容易從別人的痛苦中獲取快樂。不過,他們稱任何一個黑暗特徵都與至少一個(通常有幾個)決定D因素的方面有關,即在黑暗特徵的個體差異之中掩藏著一個更加本質的核心。

g因素的比喻又是恰當的:雖然在語言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感知能力上存在差異(即人們在不同認知能力的分布上有差異),但從統計學的方法來看,那些在一項智力上分數高的人,在其他智力上也更傾向於得高分。

所以他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事實上的D因素

綜合四項研究,研究人員發現了支持他們所提出D因素存在的證據。要得到一個合理的D因素,他們進行了九個不同的測試來測量一個已經在各種心理學論文中被透徹解析過的黑暗特徵。以下是組成D因素的九個特徵:

1.自我。對個人樂趣或優勢的過度在意,而忽視集體的利益。

2.馬基雅維利主義。控制欲強,冷酷無情,傾向於謀劃和算計。

3.道德缺失。一種廣義的認知傾向,使個體有一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強烈地誘導了個體的不道德行為。

4.自戀。一種強烈地加強自我意識的傾向。

5. 心理權利。持續認為自己值得得到更多,並比別人更有資格的感覺。

6.精神變態:沒有情感,麻木不仁,缺乏自控能力,容易衝動。

7.施虐傾向。故意造成別人身體,性或心理上的痛苦和折磨,來維護權力和主導地位,或取得快感與享受。

8.利己主義。在社會認同有價值的領域內追求利益,包括物質商品,社會地位,社會認可,學術或事業成就,以及幸福快樂。

9.懷恨在心。一種害人害己的傾向。這種傷害可以是社會上的,經濟上的,身體上的,或者是給他人帶來的一種不便。

這裡是一份他們主要發現的匯總:

    第一,他們發現所有的黑暗特徵很大程度上都與彼此呈正相關(Spearman稱之為「正向多樣表現」)——雖然有些特徵的關聯比其他特徵更強烈一些。最強烈的聯繫存在於自我,馬基雅維利主義,道德缺失,精神變態,施虐傾向和懷恨在心之間。

    第二,與D因素關聯最大的條目組成與他們理論模型的一些方面有關:利益最大化(「為了得到我想得到的,我願意說任何話」),損害他人利益(「曾經我為了讓別人得到應有的懲罰,願意自己受些輕微的苦」),惡意正常化(「我真的只是覺得我比別人更有資格」)。

    第三,他們發現那些D因素指標高的人更可能在有機會的時候把錢留下給自己,並更有可能做出不道德的行為(通過欺騙來使利益最大化)。

    第四,D因素與一系列結果有關,這些結果可能都符合你的期望:包括與自我為中心,主導地位,衝動,不體貼,力量,攻擊性的正相關,與培養,內在道德觀念,角度選取,真誠,公平,避免貪婪和謙虛的負相關。

    第五,他們發現了支持Spearman指標無關原則的證據。D因素包含了許多不同黑暗特徵的黑暗核心,卻不過度依賴於任何一項測量。事實上,他們發現哪怕隨機去除50%的項目,然後重複這個過程1000次,所有的D因素還是呈現出強烈地相關性(> r=.93)。

你的黑暗核心指數有多少呢?

如果你已經讀到這裡了,你大概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你的D因素分數有多高。這個9項測試應該能夠合理估計出你的D因素指標有多高。你越同意這份多項列表上的條目,你的D因素指標就可能越高。如果你只同意這張表上的一項,我認為你D因素指標很可能不會很高。然而,如果你同意這張表上的許多條,那你D因素指標就很可能非常高。(也就是說,客觀的講,你就是個大混蛋):

黑暗核心表

1.不常常走捷徑的話,很難超前。

2.我喜歡耍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3.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4.我知道自己很特別,因為每個人都是這麼說的。

5.我真的就是覺得自己比別人更有資格。

6.為了得到我想要的東西,我願意說任何話。

7.傷害別人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

8.我會做很多嘗試,來確保別人知道我的成功。

9.有的時候為了讓別人得到應有的懲罰,我吃一點苦是值得的。

原文連結: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beautiful-minds/the-dark-core-of-personality/

作者:Scott Barry Kaufman

翻譯:費哲妮

審校:劉博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性格越黑暗的人,看起來更有人格魅力?
    我們習慣於關注那些積極向上的性格特徵,往往會忽略掉和壓抑那些隱藏在陰暗面的人格。存在即是合理的。於是,更多的研究者們開始關注這一新人格特質群,這三種人格特質各自獨立又相互交織(Stellwagen, 2011),西方文化更是將它們看作是反社會型人格特質(Antisocial Personality),因此它們被命名為黑暗人格三合一(Dark Triad, DT)。
  • 《黑暗迷宮》曝黑白聶遠特輯 口碑炸裂超出預期
    近日,片方曝光一支黑白聶遠特輯視頻,獨家揭秘影片中聶遠塑造黑白兩個人格角色的「換臉」過程。讓觀眾能更加深入剖析聶遠「黑白」兩面角色的內心世界、精神特徵和情感碰撞等方面交織纏繞的關係,讓不少網友對電影的上映更加翹首以待。在電影的首映及點映活動中,《黑暗迷宮》也收穫了大批影迷、影評人、科幻領域專家的一致好評和推薦:元素豐富,細節用心,反轉不斷,結局出乎意料,完成度超高,建議大家走進影院觀看。
  • 揭露人性的黑暗面《黑暗迷宮》就是讀天堂和地獄
    這是一部關於懸疑犯罪的電視劇,七個互不相識的人在車輛進入黑暗的隧道後永遠無法到達卻的盡頭。經過多次實驗,他們還是逃不掉。與這條無盡的隧道一樣可怕的是,人類……逐漸被每個人在黑暗中所暴露一個殺人犯在童年時遭遇家庭不幸,分裂了他的多重人格,他抓住一個心理醫生的妻子,試圖把她關起來淹死,誰會料到中途會出車禍呢。
  • 《黑暗獻祭》:在黑暗聖殿中追尋光明,體驗「魂味」戰鬥
    《黑暗獻祭》是一款2D橫版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在西方中世紀背景之下,融入了冷兵器、宗教、神祗等元素,從而為作品帶來了濃鬱的西方古典氛圍,在借鑑了"魂"元素的基礎上,《黑暗獻祭》為玩家帶來了一場獨特的黑暗之旅。
  • 《黑暗迷宮》熱映 導演溫河:拍電影就像跑馬拉松
    ,撕扯爭執《黑暗迷宮》黑暗陳嘉(聶遠飾)冷漠看著眼前一切一半「迷宮」一半「黑暗」 六重空間揭露人性迷局《黑暗迷宮》的創作起點來源於身為科幻迷的導演兼編劇溫河的一次靈光乍現,他開車穿行在隧道裡,突然產生了一種時空靜止的錯覺,然後就想到了這個在不同時空隧道中無限循環的創意。
  • 經典評論《黑暗騎士》
    同年,DC的《黑暗騎士》勢不可擋,其聲譽和票房都如火如荼。IMDb的分數一度超過了《教父》,引起了雙方球迷的爭論。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黑暗騎士之後,DC急劇下降,而從漫威王朝開始建立的《鋼鐵俠》從「低調」開始。經過十年的發展,已成為業界矚目的超級IP航母。如果鋼鐵俠是所有漫威膠片元素的起點,那麼《黑暗騎士》的影響顯然不是光光是DC,它代表了當前膠片的高度。
  • 走不出的不是隧道,而是人心,《黑暗迷宮》電影
    在車輛進入黑暗的隧道後,卻永遠開不到盡頭,在尋找逃離的方法中,面對隧道時間的詭異,每個人加快的飢餓,對食物的虎視眈眈,一場迷宮內人們各懷鬼胎、互相猜忌的「宮」心計展開……>隧道入口黑暗的隧道裡,人性的黑暗一面逐漸暴露無遺,為了活下去而爭搶食物,殺人、色誘等戲碼多次上演其實都是一個人分離出來的人格
  • 以太坊的「黑暗森林」:混沌與生機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ETH中文網作者 | Trenton Van Epps譯者按:Dark Forest (黑暗森林) 法則的概念出自《三體》,指一旦某個文明被發現,就必然遭到其他文明的打擊。
  • 《黑暗迷宮》真的是國產恐怖片巔峰之作!
    回顧國產電影這幾年的發展,有好幾部小成本製作的電影都收穫了高口碑,《黑暗迷宮》就是其中一部。《黑暗迷宮》是一部懸疑片,由溫河執導,聶遠、葛天領銜主演,杜奕衡、初俊辰、欒元暉、餘薇薇、盧卓(小燦)、程爽、陳震、戚藍尹等聯合主演。
  • 文化漫談:什麼構成猶太文明的核心特徵
    這樣,源遠流長、浩如煙海、包羅萬象的文本傳統構成猶太文明的核心特徵,就不足為奇了。那麼,如何在中國語境中將猶太文本傳統概念化呢?我嘗試著遴選古今猶太文本,帶入今天的中國語境。這些文本時間跨度大約有兩千五百年,涉及的原始語種包括希伯來語、亞蘭語、希臘語、拉丁語、阿拉伯語、意第緒語、德語、英語和中文。雖然只是滄海一粟,但它們多少可以折射出猶太文本傳統的豐厚與多元。
  • 暗世界:黑暗、黑夜、黑洞、暗物質及暗能量;
    黑暗,構成了一個世界。——亨利·米修《雜亂的無限》 (黑與白構成了一個太極世界!)
  • 科學家發現「冥界」,寒冷又黑暗,在裡面待一年等於地球的248年
    1930年,克萊德·湯博發現了冥王星,並將其視為第九顆行星,但在科學家研究了它並重新定義了行星的概念後,冥王星就被「踢出」了九大行星行列。美國研究人員曾今花了很長時間去探索冥王星,並且認為冥王星和傳說中的「冥界」有許多相同之處。從哪裡能看出來呢?
  • 心理科普 睡太晚可能是反社會人格——夜貓內心更黑暗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喬納森等人找來263個大學生,有男有女,測試他們的人格特質和作息習慣。結果應證了他們的假設:晚睡晚起的大學生在「暗黑三合一」維度上得分也更高。不過,你也沒必要因此收回發給晚睡黨的好人卡,因為首先這些特質得分高,並不意味著他們在這些方面存在問題——他們的性格特質其實都還處於正常範圍內。
  • 《黑暗迷宮》發布會:多位主演「控訴」拍攝環境惡劣
    主創手持製片方禮物合影鳳凰網娛樂訊(採寫/但丁的方舟)10月28日下午,犯罪懸疑電影《黑暗迷宮》於北京紅星太平洋影城舉辦首映發布會,導演溫河、製片人姜岱、主演聶遠、葛天、杜奕衡、初俊辰、欒元暉、餘薇薇等主創悉數出席
  • 《黑暗帝國》墮落天使:無可比擬的魔法力量
    《黑暗帝國》作為暗黑題材3D網遊,擁有龐大的世界觀和遊戲主線。遊戲架構了一個名為「艾美拉大陸」的奇幻世界。這個世界包含完整而獨立的核心規則,包括時間法則、空間法則、種族、技能分系、魔法、神、魔鬼等所有構成元素以及一套嚴格的數理系統,力求為玩家帶來真實而新鮮的遊戲體驗。
  • 被低估的國產懸疑片 《黑暗迷宮》上映口碑爆棚
    ,犯罪、懸疑、科幻豐富的類型元素,懸疑緊張的劇情,人性黑暗的隱喻,聶遠一人分飾兩角的精湛演技及一眾實力派演員的精彩表現都令影迷們讚不絕口,連環殺人案,循環往復的隧道所營造的神秘氣息,更是引發了還沒有走進影院的觀眾們的無限遐想。
  • 在黑暗中吞噬生命的異常生物,恐怖的SCP-575「掠食性黑暗」!
    SCP-575 掠食性黑暗項目等級:Keter01SCP-575在遊戲中不是一個由玩家扮演的SCP,只有當玩家處在一個黑暗的環境中,界面的上面會顯示玩家正在被SCP-575攻擊,如果玩家不能找到一個有光線的地方玩家就會持續掉血,而且設施內部在加入這個插件後將會不定時的停電,在這段時間中玩家要在重收容區域尋找逃生口,不然就會被SCP-575或者其他SCP幹掉。
  • 聶遠新作《黑暗迷宮》曝口碑特輯
    時光網訊 由溫河執導,聶遠、葛天領銜主演,杜奕衡、初俊辰、欒元暉、餘薇薇、盧卓(小燦)、程爽、陳震、戚藍尹等聯合主演的懸疑犯罪電影《黑暗迷宮》已於今日(10月31日)正式登陸全國各大院線與觀眾朋友們見面
  • 雙語閱讀:科學家發現壞人都有這些人格共性,一定要遠離這樣的人
    科學家發現邪惡的人具有「黑暗三聯徵」的人格特質翻譯:塗博士心理疾病,利己主義,虐待狂和自戀是被認為是人類黑暗面的部分個性特徵。新的研究發現,表現出這些個性特徵的人都具有共同的人品特徵。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表明,在性格上被歸類於「人格的黑暗核心」的人們一般傾向於將自己的利益置於他人的利益之上。研究人員觀察到的另一個共同特徵是這類性格的人能夠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黑暗性格中最主要的部分被稱為「黑暗三聯徵」,其中包括精神病(缺乏同情心),自戀(過度沉醉於自己的想法)和馬基雅維利主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 《黑暗迷宮》聶遠「宮」鬥升級 迷宮循環直面人性
    葛天領銜主演,杜奕衡、初俊辰、欒元暉、餘薇薇、盧卓(小燦)、程爽、陳震、戚藍尹等聯合主演的懸疑犯罪電影《黑暗迷宮》已於10月31日登陸全國院線與廣大觀眾見面,犯罪、懸疑、科幻豐富的類型元素,懸疑緊張的劇情,人性黑暗的隱喻,聶遠一人分飾兩角的精湛演技及一眾實力派演員的精彩表現都令影迷們讚不絕口,連環殺人案,循環往復的隧道所營造的神秘氣息,更是引發了還沒有走進影院的觀眾們的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