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閱讀:科學家發現壞人都有這些人格共性,一定要遠離這樣的人

2020-10-24 塗博士

科學家發現邪惡的人具有「黑暗三聯徵」的人格特質

翻譯:塗博士

心理疾病,利己主義,虐待狂和自戀是被認為是人類黑暗面的部分個性特徵。新的研究發現,表現出這些個性特徵的人都具有共同的人品特徵。

儘管自戀或惡意等性格特徵看上去似乎不像精神病傾向那麼極端,但在有這些性格特徵的人身上,科學家們發現他們的行為之間也存在著某種關聯,而且這種關聯比你想像的要普遍得多。

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表明,在性格上被歸類於「人格的黑暗核心」的人們一般傾向於將自己的利益置於他人的利益之上。

研究人員觀察到的另一個共同特徵是這類性格的人能夠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黑暗性格中最主要的部分被稱為「黑暗三聯徵」,其中包括精神病(缺乏同情心),自戀(過度沉醉於自己的想法)和馬基雅維利主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可能看起來「黑暗三聯徵」中的一些黑暗性格(如利己主義或虐待狂等)比另一些黑暗性格更容易被社會上接受,但這項研究聲稱所有的黑暗性格全都來自於被稱為「 D因子」的共同內在天性。

這意味著,如果你表現出黑暗性格中的一個特徵,那麼你就非常可能表現出黑暗性格中其它的特徵。

該研究將「D因子」定義為:「通常個性為:做事情總是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漠視甚至故意傷害他人的利益,還要給自己的行為戴上冠冕堂皇的理由。」

簡而言之,這些人傾向於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即使這樣做會有損於他人,而且他們通常都會給自己找到各種各樣的藉口來消除任何內疚感或羞恥感。

哥本哈根大學心理學教授Ingo Zettler說,了解一個人的D因子可能有助於評估這個人以後幹壞事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開始閱讀英文原文之前,請先複習下列核心詞彙:

scientist - n. 科學家

discover - v. 發現

evil - adj. 邪惡的

share - v. 共有,分享

triad - n. 三位一體,三件一套

dark triad - 黑暗三聯徵

psychopathy - n. 精神變態,精神病

egoism - n. 利己主義,自負

sadism - n. 虐待狂

narcissism - n. 自我陶醉,自戀

trait - n. (人的個性的) 特徵,特性

exhibit - v. 顯示,顯出

characteristic - n. 特徵,品質

categorize - v. 將…分類

empathy - n. 同感,同情

self-absorption - n. 自我陶醉

Machiavellianism - n. 馬基雅維裡主義

claim - n. 宣稱,聲稱

derive - v. 獲得,派生

derive from - 來自,從 ... 衍生出來

be derived from - 出自,得自 ...

disposition - n. 性格,性情,傾向

dub - v. 把…戲稱為

tendency - n. 傾向,性情,趨向

detriment - n. 傷害,損害

psychology - n.

assess - n. 心理學,心理特徵

engage - v. 從事,參與

在複習了以上詞彙後,請將下面的英文原文一口氣讀完,不要在中途停下來去查那些不認識的單詞。有了上面的核心單詞打底,你完全可以將整篇文章讀完並且理解裡面的大致意思。記住,你只要做到大致明白就可以了。

閱讀能力和閱讀量成正比,要提高閱讀量,必須是大量的泛讀,如果要對每個不懂的單詞都去查字典,那麼就不可能通過大量的泛讀來提高你的閱讀量。

這篇英語原文是我在《塗博士雅思輔導課》釘釘班上用來訓練學員快速閱讀的文章之一。能夠快速閱讀各個領域的原版文章並找出文中的核心內容,是真正學好英語的最最基礎的技能之一,另一個最最基礎的技能就是聽得懂原版的廣播。有了這兩個最最基礎的技能打底,學員就可以利用好網上大量的原版英語文章和聽力資源,不出國就可以把自己沉浸在英語的環境當中。在建立起強大的語感之後,口語和寫作能力都會自然成長起來。

如果你對某篇泛讀文章特別喜歡,可以在泛讀一遍以後再慢慢地精讀。如果在精讀的過程中對某些句子不是太明白需要講解,或者你希望以後多看到哪方面的雙語閱讀,請直接聯繫塗博士。

Scientists discover evil people share a 'dark triad' of traits

By Ally Foster, News.com.au

Psychopathy, egoism, sadism and narcissism are among the traits considered to be a part of the dark side of humanity — and new research has found people who exhibit these traits all share a common characteristic.

While characteristics like narcissism or spitefulness may not seem as extreme as psychopathic tendencies, scientists have found a behavioral link between people who exhibit these traits, and it's not as uncommon as you might think.

Research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revealed that people categorized in this "dark core of personalities" tend to put their own interests ahead of anyone else's.

Another common characteristic researchers observed was the ability to take pleasure from causing other people pain.

The most predominant of these tendencies are known as the "dark triad," which includes psychopathy (a lack of empathy), narcissism (excessive self-absorption), and Machiavellianism (the belief that the ends justify the means).

Some traits, like egoism or sadism, might appear to be more acceptable than those in the dark triad, but the study claims they are all derived from a common underlying disposition, dubbed the "D-factor."

This means that if you display one of these traits, then you are more likely to exhibit some of the others as well.

The research defines the D-factor as: "The general tendency to maximize one's individual utility — disregarding, accepting, or malevolently provoking disutility for others — accompanied by beliefs that serve as justifications."

Simply put, these people have a tendency to put themselves first, even at a detriment to others, and they often have an accompanying justification that removes any feelings of guilt or shame.

Ingo Zettler,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said understanding a person's D-factor may be useful when assessing how likely a person is to engage in harmful behavior.

相關焦點

  • 感情中一定要警惕和遠離這幾類人
    本文的內容也許相對小眾,但之所以特意拿出來講,是因為如果當事人遇到過本節中的這四類人,很可能會對自己造成很糟的負面影響,輕則在精神和心理上留下創傷,重則甚至會失去生命,而這些都是我們在一開始就可以試著避免的悲劇。我們要警惕和遠離什麼樣的人呢?簡單來說就是價值觀和行為已經近乎病態般失控的人。
  • 《科學家列傳壹》:通讀40位科學家,我發現科學家都具有的共性
    誰說科學家就必須是看上去嚴肅,刻板,且專業的呢?其實不是,就拿阿卜杜勒·巴西特·卡瓦尼在臉書上提供的問問伊桑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他問我:「伊森·西格爾先生,為什麼你看起來很奇怪又不嚴肅,而你卻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呢?(照片裡你嘴巴張得大到)一隻蒼蠅會飛進你的嘴裡。」這完全顛覆了大部分人對於科學家的認知,其實,很多科學家並不是嚴肅,刻板的。
  • 傳說中的牢底坐穿獸;見到了一定要遠離
    傳說中的牢底坐穿獸;見到了一定要遠離 嗨朋友們,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歡小貓咪吧。有的朋友在家裡面養了好幾隻小寵物,而貓咪長相非常的可愛,並且一般情況之下貓咪都是比較乾淨的,如果和狗狗比起來要乾淨很多,一些人比較懶得收拾,所以都會選擇養貓咪。
  • 壽命「短」的人,都有6個「共性」,熬夜只是其一,最好遠離它們
    每個人的壽命長短,受到的影響因素太多,一方面跟先天因素有關係,比如說基因。有的人先天存在基因缺陷,所以會導致後天的身體健康出問題,這對壽命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另一方面跟後天的因素也有關係,包括環境、自身的健康狀態等。一般來說,後天因素對壽命的影響要遠勝於先天的因素。
  • 精讀40位科學家的趣事,我發現了他們的2條共性
    《科學家列傳壹》:通讀40位科學家,我發現科學家都有2條共性在楊義先,《科學家列傳壹》:通讀40位科學家,我發現科學家都有2條共性楊義先和鈕心忻兩人都畢業任教於北京郵電大學書中採取章回體的敘述體系,整體風格活潑幽默,涉及科學的論述又不失嚴謹,如此有趣有料的科學家故事更是讓人忍俊不禁:哎,萬萬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科學家!原來我們一直都沒有真正認識到科學家的厲害之處,原來我們在公眾上看到的科學家的介紹,僅是冰山一角。每每看完一個章節,都忍不住笑出聲了,完全突破了自己的認識。
  • 每個人都要遠離人生的「坑」
    為何這樣說呢?好比一個化學專家,他的專業是頂尖的,但是卻研究出毒品害人!這是人格教育缺乏了。本文要談的是淫邪。還是人格教育的內容,只是這部分內容並不多。特別是受到很多西方文化的衝擊,中國人更加要知道傳統文化的精華。
  • 真正的雙語人怎樣煉成?在國外20年的老校長切身反思
    什麼是真正的雙語人才?他們應具備哪些核心素養與特質?什麼樣的教育和課程能培養出這樣的雙語人才?這些都是家長們心中最大的困惑。作為一個在國外學習、教書、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海歸,上海西外外國語學校總校長林敏在十幾年的辦校過程中積累了太多體會。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他眼中,真正的雙語人到底具備哪些特質吧!
  • 心理學:有這4大特徵的人,是「無錢型人格」,這樣的人註定貧窮
    「無錢型人格」不是一種心理疾病,而是在金錢這個維度上,對性格的劃分,因為臨床的心理學研究發現,有一些人身體健康,智力正常,但就是難以賺到錢。  那麼我們把這樣的人稱之為「無錢型人格」,有下面這4大特徵的人,是「無錢型人格」,這樣的人註定貧窮:1、喜歡貶低金錢和有錢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會看不起金錢,貶低金錢和有錢人,這一點要從進化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  我們是一個農耕民族,重農抑商在古代是一項政策,所以千百年以來,我們是看不起商人的,而有錢人往往就是那些商人。
  • 科學家發現,所有星系幾乎都在遠離地球?人類被拋棄了嗎?
    在古人的認知中,世間萬物都在圍繞著地球運轉。當他們抬頭仰望星空的時候,竟然看到了密密麻麻的星星,但是並不知道這些星體之間早就相隔著十萬八千裡。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也越來越深入。特別是在探索的過程中誕生了數位科學家,這些科學家帶領著人類重新認識地球和宇宙,我們才能夠改變原有的認知。
  • 雙語閱讀:德國科學家發明3D"隱形鬥篷"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雙語閱讀:德國科學家發明3D"隱形鬥篷" 2013-01-21 15:19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這20套1—7歲的雙語繪本,中英閱讀兩不誤,真是省了不少錢~
    買的多了就會發現,英文原版書的價格很貴,如果國內的出版社引進了某套國外原版書,變成中英雙語的版本,價格就會很美好。而且雙語繪本,既能讀中文又能讀英文,印刷質量也非常好,實在是性價比很高。最近,我就總結了一下市面上比較受歡迎的雙語繪本,這些繪本有我們讀過感覺不錯的,也有一些計劃要買的,一併推薦給大家。
  • 九型人格,發現性格優勢
    他們堅信凡事都要靠自己,不能依賴他人,但另一方面卻希望所有人都依賴他們。領袖型孩子那種堅強自信的個性會在別人眼裡演變為張揚跋扈與自高自大,讓所有人都遠離他。領袖型孩子的外在能力和行動力是不容置疑,也是不需要家長擔心的,最需要家長關注的是他們內在個性特質的發展過程,重點培養的也是內在品質。
  • 拒絕順從型人格,教育女兒遠離家暴
    所以小梅從小就決定未來絕對不要嫁給她爸爸那樣的一個人,可是沒想到她生命中後來每一個遇到的人都是這樣的。心理學家解釋說:「你現在的問題就是原生家庭的問題在重複,如果你不能發現這一點並解決掉,那麼還會繼續遺傳給下一代。」小梅的問題是什麼?其實從她媽媽身上就可以看出來,那就是過於順從。
  • 有這四種表現的人,內心往往很陰暗,一定要遠離
    生活、事業中最不可缺少也最重要的事情中,人際交往一定佔據一大地位,一個人想要做事,想要成功,光靠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夥伴便極其重要。同時,人際交往,也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過程。處世奇書《呻吟語》中便敘述了人際交往中,毫無作為、沒有本事而且內心陰暗的人的四種表現,一定要遠離,防止被其感染:一、聞人過失,便喜談而樂道之。釋義:聽聞別人的過失、缺點,就對此津津樂道,四處傳揚。
  • 人格分裂?人是不是真的有三魂七魄
    因為都被當成多重人格關到了精神病院。自古以來,人們不止一次的探究過靈魂與肉體的關係。中國道家認為人有三魂七魄,所謂三魂,一為開光,二為爽靈,三為幽精,而七魄也分別為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飛毒、除穢、臭肺。魂主陽,魄主陰,魂在白天工作而魄則在夜晚工作,二者輪流休息。人死後,本應三魂升天七魄入地,人的身體就會變成一副空殼。
  • 關於人格分裂,你一定要看這5部電影,說不定能找到你的影子!
    電影中對欲望的詮釋,多個鏡頭「壓抑」到「釋放」轉變的過程,以及母親變相且猙獰的控制欲,現實中經常出現的「我都是因為你,如果不是因為我的放棄,就不會有你的今天,所以你一定要聽我的!」影片結束,那種直達心底的一種衝擊力,一定會讓你意猶未盡的。NO.2《孤兒怨》實際上,沒有鬼的恐怖片,才是最恐怖的!
  • 雙語閱讀:科學家製造出了吃塑料的「超級酶」,塑料汙染有救了
    大多數塑料都需要數百年的時間才能分解,即使到那時塑料分解了,它們也只是分裂成微小的塑料碎片,而這些微塑料可能永遠不會被生物降解掉。微塑料顆粒會進入我們所吃的食物裡面,還會出現在我們的大便中。但是,通過食塑細菌製造的這種新型酶似乎能夠在幾天內將塑料分解掉。這些「超級酶」是由英國酶創新中心和科羅拉多州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研製成功的。
  • 探校|青苗國際雙語學校:19年深耕雙語教育,我們這樣撬動學生的...
    David和Alice的情況並不是特例,據他們介紹,青苗順義校區一共有600多學生,師生之間關係都很親近,所有學生都可以得到個性化的發展支持。   他們身邊有很多從其他學校轉來的同學,對此也是深有體會。學校不僅有專門的專業輔導辦公室,而且也可以隨時去校長辦公室進行溝通,確保順利銜接。
  • 雙語閱讀:金星上發現了可能是生命的跡象,地球終於不再孤單了
    在金星上發現了可能是生命的跡象翻譯:塗博士在金星的雲層中,漂浮著一種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生命特徵的化學物質。金星的高層大氣中出現了一種無法解釋的化學物質,科學家們初步建議這可能是生命的標誌。但金星不是氣態星球,沒有已知的化學過程會在那裡產生磷化氫,因此科學家無法解釋為什麼上金星會出現磷化氫。似乎在那裡,除了活的生物之外,沒人知道東西能在金星上產生磷化氫的物質。今天(9月14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這項發現讓所有人(包括發現它的團隊)都感到驚訝。
  • 處世要誠心待人,但是一定要遠離不知回報的人!
    從小到大,長輩們總是會教導我們,待人要誠懇,要將心比心,還總是教導我們吃虧是福,稍微吃點虧不算什麼大事。實際上,我們處世確實應該誠心,但是一定不要傻乎乎的把吃虧當成福氣!本著一顆誠心去交友,但是對於那些不知回報的人,要儘早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