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列傳壹》:通讀40位科學家,我發現科學家都具有的共性

2020-10-15 文又又

誰說科學家就必須是看上去嚴肅,刻板,且專業的呢?
其實不是,就拿阿卜杜勒·巴西特·卡瓦尼在臉書上提供的問問伊桑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他問我:「伊森·西格爾先生,為什麼你看起來很奇怪又不嚴肅,而你卻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呢?(照片裡你嘴巴張得大到)一隻蒼蠅會飛進你的嘴裡。」
這完全顛覆了大部分人對於科學家的認知,其實,很多科學家並不是嚴肅,刻板的。

然而,真正的科學家是什麼樣的呢?

《科學家列傳·壹》

在楊義先,鈕心忻共同編寫的《科學家列傳·壹》給我們真實展現了歷史上40位頂尖科學家的故事給出了具體的答覆。

楊義先和鈕心忻兩人都畢業任教於北京郵電大學,都是博士生導師,兩者的主業都從事網絡與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兩人合著的這本書以喜劇評書的方式,以時間為軸線用40回內容展現了公元前624年(春秋戰國時期)到公元1665年(清朝康熙四年)期間影響全世界、造福全人類的接近50位的科學家風貌。

書中採取章回體的敘述體系,整體風格活潑幽默,涉及科學的論述又不失嚴謹,如此有趣有料的科學家故事更是讓人忍俊不禁:哎,萬萬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科學家!

原來我們一直都沒有真正認識到科學家的厲害之處,原來我們在公眾上看到的科學家的介紹,僅是冰山一角。

每每看完一個章節,都忍不住笑出聲了,完全突破了自己的認識。科學家雖然是不同行業,不同專業的人才,但是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很多共性。

科學家的共性1:特別勤奮,專研精深

就拿阿基米德發現浮力的故事來說吧。

阿基米德為了解決皇帝交給測量皇冠的問題,日思夜想,阿基米德甚至連洗澡睡覺的時候,也在想,怎麼樣測皇冠重力的事情。

正是在這樣不斷的勤奮學習和思考中。心理學上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就在阿基米德非常困的時候,他還是跟往常一樣跑到澡堂洗澡休息。

就是在這一瞬間,阿基米德發現了當他在浴缸裡的時候,水就漫出來;當他出來浴缸的時候,水就不會漫出來。

他太高興了,終於找到了解決方法,於是他從浴缸裡直接裸奔跑去見皇帝,才有了歷史上的「阿基米德」原理。

做學問,就要像阿基米德一樣去深度思考。遇到問題,拿出刨根問底的決心,才能見到學問的本質。


《科學家列傳·壹》

科學家的共性2:興趣愛好廣泛,不僅是專家,還是「全」家

全世界古今中外的科學家的趣事都呈現出來,一看就停不下來。

很多科學家,其實除了「科學家」的這個稱謂外,還有天文學家,地理學家,軍事家。

就拿科學始祖泰勒斯來說吧。他是古希臘七賢之首,成了人類永垂青史的「第一位思想家」,「第一位哲學家」,「第一位科學家」,「第一位數學家」,還創立了第一個科學學派---米利都學派

以至於後人在他的墓碑上清楚地銘刻了對他的敬仰:這既是一位聖賢,又是一位天文學家,在日月星辰的王國裡,他頂天立地、萬古流芳。

書中,還講了泰勒斯被富商嘲笑為「笨商」後,發誓要給對方一點顏色看,讓他明白:科學知識也能賺大錢,只要自己願意,隨時都可稱為富翁。

於是後來,他經過夜觀天象,運用自己的天文、數學知識,預測來年是橄欖油的旺季,於是他買來榨油器,壟斷了當地的榨油器的市場,輕鬆賺得了人生第一桶金,讓富商佩服得五體投地。

總結
古今中外的科學家,正是他們不斷地努力和辛勤的付出,才有了今日科技的進步。

不是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就在今年,國家還重金獎勵科學家。

如今,我們在面臨「中美貿易戰」,科技戰,晶片封鎖的時候,其背後都深刻體現了:人才,才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才是一個國家走向真正強大的引擎,而對於那些頂級人才,那些對國家有巨大貢獻的人,我們就應該讓他們富之,貴之,敬之和譽之。

就像作者在序言寫的:這本作者的目的,不僅僅是讓讀者全面了解真實的科學家,更是想激勵相關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立志成為科學家。

所以勵志向科研領域發展的朋友們一定不要錯過這本好書,讓你少走彎路,在追逐自己夢想的過程中實現彎道超車,幫助孩子指明未來的成才之路。

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detail?id=3427035154873512184&origin_type=604

相關焦點

  • 精讀40位科學家的趣事,我發現了他們的2條共性
    《科學家列傳壹》:通讀40位科學家,我發現科學家都有2條共性在楊義先,鈕心忻共同編寫的《科學家列傳·壹》給我們真實展現了歷史上40位頂尖科學家:泰勒斯、畢達哥拉斯、墨子、歐幾裡得、阿基米德、蔡倫、華佗、唐慎微、斐波那契、郭守敬、哥白尼、韋達、笛卡爾…的故事給出了具體的答覆。
  • 你忍不住想看《科學家列傳壹》科學家寫的章回體科普小說
    每一個勵志成為科學家的小夥伴,一定看過很多科學家的傳記故事,千篇一律的故事,無數故事集堆砌,怎麼會吸引你走上科學家之路呢? 今天石墨楊給你帶來一本有趣的書《科學家列傳壹》,這本書以喜劇評書方式,從全新視角,重現人類有史以來各個時期頂尖科學家們的風貌。
  • 《科學家列傳 壹》——在科學發展和歷史時空中遊刃有餘地穿梭
    《科學家列傳》是一部讓人大開眼界的科學家傳記著作,作者寫作的視角新穎、敘述方式新穎、敘事立場客觀公正,把科學家的成長和貢獻融入到時代大背景之中,而且這個時代背景不局限於我們以前從歷史課本中獲取的科學家所在的國家和地域背景,而是站在更廣闊的全球視角,讓讀者可以綜合掌握東西方的科學發展進程。
  • 《科學家列傳》:一本幽默詼諧的科學類「奇書」
    因為這本書的名字叫《科學家列傳》。學過歷史的應該都知道,一般來說列傳都是歷代有影響的人物的傳記,比如說這個傳記就有本紀,表,書,世家和列傳五部分。01,在內容上這本書不同於一般的介紹科學家的書籍一翻開這本書,你會發現它是按照古代章回體小說的形式展開,講述了40多位大科學家的故事。讓我們從不同側面了解科學史,走近科學家,‍‍見識了科學上很多有意思的事兒。‍
  • 《科學家列傳》:趣談科學家的奇聞軼事,讓你看到科學的真面目
    當我第一次聽說《科學家列傳》這本書的時候,我嗤之以鼻。在我的觀念裡,這類書籍是相當枯燥乏味的,典型的「翻開就想睡覺」的書。可是,當我看了這本書後,我才發現自己錯了。我陷入了固定思維模式的誤區,差點錯過了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機會。
  • 《科學家列傳》:萬萬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科學家!
    在眾多的回答中,往往都會有這一個答案:科學家!然而,真正的科學家是怎樣的呢?《科學家列傳》給我們真實展現了歷史上40位頂尖科學家的故事。所謂列傳,是指各方面代表人物的傳記,是記載歷史上重要人物的一種題材,書中採取章回體的敘述體系,行文活潑幽默,涉及科學的論述又不失嚴謹,如此有趣有料的科學家故事更是讓人忍俊不禁:哎,萬萬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科學家!
  • 那些年,乘風破浪的科學家們
    當我們在《科學家列傳》中回顧那些成功科學家的經歷,全面走進了解真正的科學家時,發現儘管他們斑斕各異,但他們之間也常常表現出某些共性:1、無止境的好奇心始終擁有孩童般的好奇心,對知識的探索永無止境,不止局限於自身領域,對其它領域也求知若渴。
  • 卿水推書:科學家並不神秘,大家都有可能成為科學家哦
    哈嘍,大家好久不見呀,噹噹當,今天水水又來推書啦,不過今天推的這本和之前推薦的都不一樣喲,讓我們一起來康康吧——《科學家列傳 壹》,是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楊義先,鈕心忻。本書以喜劇評書方式,從全新視角,重現人類有史以來各個時期頂級科學家們的風貌。本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讀者全面了解真實的科學家,而且是想激勵相關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立志成為科學家。
  • 那些年,乘風破浪的科學家們
    不,顛覆過去的呆板認知,楊先義教授重新顛覆了我們對科學家的認知,以極其幽默風趣的語言,史記的筆法,評書的元素; 《科學家列傳》讓我們看到科學家不過也是普通人,有的會為功名所累,有的會貪慕世間財富,也有著五花八門的個性和經歷。
  • 《科學家列傳》,你可知道那些改變世界的偉大科學家的凡人逸事?
    讓人讚嘆他們偉大的科學創舉之時,又增添幾分對這些同食人間煙火的科學家的親切感。《科學家列傳》以時間為軸系,集中展示古今中外頂級科學家的成果,從中清晰可見人類科學發展的軌跡。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是希臘,自阿基米德之後,斷檔1800多年的期間,卻是西方不亮東方亮。
  • 《科學家列傳》:科學家原來不神秘,章回演繹有趣也很酷
    接過書單,想著書名,我想,這應該就是一本千篇一律的科學家傳記,或者說滿篇堆砌的都是科學家的故事集粹。當拿到這本《科學家列傳》的時候,赫然映入眼帘的是呈現幾何圖形的封面設計,別致清雅俊美,原來這是一本章回體故事力作。全書共計四十四章,每一章節體現一位科學界的風雲人物,而且涵蓋古今中外。
  • 《科學家列傳》刷新認知,祖衝之圓周率,竟然可以用詩來記憶
    當我第一次聽說《科學家列傳》這本書的時候,我嗤之以鼻。在我的觀念裡,這類書籍是相當枯燥乏味的,典型的「翻開就想睡覺」的書。可是,當我看了這本書後,我才發現自己錯了。我陷入了固定思維模式的誤區,差點錯過了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機會。
  • 史上罕見的夫妻雙修科學家,號稱「神仙」家族,1600多年仍被供奉
    這本書的名字叫《科學家列傳》,是由大學教授楊義先和鈕心忻兩位老師共同編著,共收錄了40位古今中外的科學家、名家。看這個書名,好像跟神仙之類的沒什麼關係,其實不然。這40位科學家並非我們想像中都在實驗室裡做實驗的人物,他們中好多人跟「仙」真的有關係。煉丹師這個職業大家聽說過吧?
  • 「你好,科學家!」欄目昨邀請45位讀者與西湖大學三位科學家面對面...
    快報小讀者舉手回答問題 快報讀者參觀高曉飛實驗室記者 劉雲 通訊員 許鑫鑫 攝影 朱丹陽 據說,有99%的人小時候在寫《我的夢想》時,都曾想過,長大了要當一名科學家!只是,這個世界就是這麼奇妙,長大了的我們,可能最終只有1%的人實現了這個夢想。 那麼,只有1%的科學家,他們每天在做什麼?
  • 發現真實的科學家
    暑假休憩,看完一本非常有趣的書《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從科學探討人生,從人生體會科學。這本關於科學的科普書,切入點在趣味上,落腳點在知識量,作者著實用心。書中介紹的40位科學家,囊括了數理化方面的大師級人物,有我們熟悉的歐幾裡得、傅立葉、張衡、牛頓、門捷列夫、亞里斯多德,也有些人大家都會覺得陌生,但在科學界又作出了極大貢獻,我們從一個個科學家的臉書中看到了生動活潑有趣的他們,深入淺出地了解了很多科學知識。
  • 中國十位文學造詣很高的科學家
    許多在中國近、現、當代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科學家,都具有頗高深、廣博的文學造詣。這是因為,當時的知識分子,不管後來是學習什麼專業、從事什麼職業,均家學淵源很深,基本上念過私塾,甚至父母也都有很高的舊學功底,而使他們受到很好的傳統文化教育,有很紮實、豐厚的國學知識;民國時期中國的高等教育注重通才培養、全面基礎(其實那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反對並抵制專科的、功利化的教育方式;當時的大學裡,乃至社會上,比較推崇人文情懷,有很好的人文環境。
  • 世界上最偉大的三位科學家都是素食者
    世界上最偉大的三位科學家都是素食者(圖片來源:資料圖) 譬如:物理學之父牛頓(IsaccNewton)、在水利學、光學和機械方面均有卓越貢獻的兼職物理學家達文西 世界上最偉大的三位科學家都是素食者(圖片來源:資料圖)    另一位偉大的發明家、物理學家兼機械工程師--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
  • 為什麼很多科學家晚年都變了? 他們發現了什麼?
    其中除38位因無法查明其信仰而不計以外,其餘262位科學家中,信神者有242人,佔92.4%;不信神者僅有20人,佔總數的7.6%。除了這些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相信造物主的存在外,當今世界各國科學家信神者亦非罕見。在這些科學家看來,科學與宗教並非是排斥關係。他們可以一方面探討世界的奧秘,一方面讚嘆神的偉大。世上到底有沒有神?
  • 我國科學家談科學家精神
    本報訊 記者張衡報導 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在國務院新聞辦17日舉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四位科學家代表結合各自工作實際,談了對科學家精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