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墨楊
「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中國雄於地球。」
梁啓超先生當年的吶喊振聾發聵。中國人對科技進步的追求從未停止。
從美國遏制華為5G崛起,到阻斷晶片供應開始,所有人在心中都憋著一股勁兒,中國科學技術的進步離不開無數科學家孜孜不倦地努力奮鬥。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每一個勵志成為科學家的小夥伴,一定看過很多科學家的傳記故事,千篇一律的故事,無數故事集堆砌,怎麼會吸引你走上科學家之路呢?
今天石墨楊給你帶來一本有趣的書《科學家列傳壹》,這本書以喜劇評書方式,從全新視角,重現人類有史以來各個時期頂尖科學家們的風貌。
一方面,書以時間為軸線,展示古今中外多位經濟科學家的成果和綜合特色,讀者在歷史的穿越過程中,可以理清科學發展的軌跡,以東西方科學之間和前後之間的關係。
另一方面,通過具體生動活潑的案例,恰到好處的回答一些與科學研究相關的問題。
如:科研的動力從哪裡來?科學流派都有哪些?科學家的特質是什麼?科學進步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關係如何?文化和宗教因素對科學產生的影響?
你閱讀這本書,一定可以書中你會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的三個特點:
一、忠於歷史,與眾不同
本書與以往描述科學家的書籍不同的是,更加忠實於歷史,並不迴避科學家本人的某些負面影響,同時儘量略去曾經的錯誤結論,以免混淆視聽。
打破了以前「偉光正」的科學家形象,科學家也是人,不是神,科學家並不是高不可攀,人人都有成為科學家的潛力。
有趣的是本書竟然採用章回體小說的方式,把許多評書、相聲和喜劇等元素都融入書中,輕鬆幽默不失嚴謹。
科學家不再是穿著實驗服,忙碌於實驗室的呆板模式,科學家也是有血有肉的凡夫俗子,並不是食人間煙火的異類。
二、注重嚴肅與活潑的分寸
在具體的科學內容方面,務必嚴謹。對過去過時的或者有誤的科研成果,除非確有必要,否則都將給予糾正,或者乾脆不再複述;對於科學家的生平事跡等方面,活潑有趣,讓小夥伴們充分感受幽默風趣的文化,在輕鬆愉快,歡聲笑語中探看鬥轉星移,滄海桑田的古今科學故事。
例如書中講到天文學,張衡除了是發明渾天儀的實用派科學家,還擅長詩畫,位列"漢賦四大家」「東漢六大畫家」。
託勒密提出的「地心說」宇宙結構研究成果引發了人類科學史上最激烈的爭論之一,過去近兩千年來輪番上演著喜劇、悲劇、鬧劇、正劇。
動搖教皇「絕對真理」思想禁錮的先鋒冒險家哥白尼本身卻是神職人員;克卜勒「為宇宙立法」的「三大定律」的提出,很重要的前提是他的老師第谷留下的幾十年海量觀測數據。
三、名師著述,精美插圖,貫穿始終
科學家筆下的科學家,不一樣的科普啟蒙書,全新視角,全年齡科普讀物。
《科學家列傳壹》是由兩位大學執教授筆編撰,一位是楊義先,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著有《黑客心理學》,以及高級科普《安全簡史》。另一位是作者鈕心忻,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兩位科普界的教授加持,讓本書大放異彩。
一本書內容再吸引人,如果沒有插圖的點綴,一定會讓讀者索然無味。
書中緊要位置,適時的插入插圖,讓有圖有真相來的更猛烈!
《一程山水一程歌》的作者向君,看了此書如是說:
科學是什麼?是不是真如普通人想像中那麼高深玄妙難以接近?
科學家又是些什麼人?尤其科學目前那些很為璀璨耀眼、光耀千古的偉大靈魂,是不是一群不食人間煙火、永遠「仰望星空」的特殊人?
對,你一定聽過「仰望星空」這個很能象徵科學和科學家們永無止境探索和孜孜不倦追求的名詞,但你真的了解它的出處和典故嗎?帶著這樣的疑惑和我一起翻開這本書,你會了解什麼是妙筆生花,什麼叫開卷有益。
這裡的科學家,都將是普通人能夠接近、學習,甚至超越的凡人。
正如科學界大咖伽利略所言:「你無法教會別人任何東西,你只能幫助別人發現一些東西。」
《科學家列傳壹》其實是想「幫助你發現一些東西」,盡其所能的幫你發現「科研成功的共性」。
細心的小夥伴也許已經發現,《科學家列傳壹》,這本書還有後續,還沒完呢。期待著作者能繼續下一本。
小夥伴們帶著問題去讀書,帶著問題去探索,讓我們一起走進科學家的世界。
但願有朝一日,中國的頂尖科學家也能傲視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