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忍不住想看《科學家列傳壹》科學家寫的章回體科普小說

2020-10-25 石墨楊

文/石墨楊


「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中國雄於地球。」

梁啓超先生當年的吶喊振聾發聵。中國人對科技進步的追求從未停止。

從美國遏制華為5G崛起,到阻斷晶片供應開始,所有人在心中都憋著一股勁兒,中國科學技術的進步離不開無數科學家孜孜不倦地努力奮鬥。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每一個勵志成為科學家的小夥伴,一定看過很多科學家的傳記故事,千篇一律的故事,無數故事集堆砌,怎麼會吸引你走上科學家之路呢?

今天石墨楊給你帶來一本有趣的書《科學家列傳壹》,這本書以喜劇評書方式,從全新視角,重現人類有史以來各個時期頂尖科學家們的風貌。

一方面,書以時間為軸線,展示古今中外多位經濟科學家的成果和綜合特色,讀者在歷史的穿越過程中,可以理清科學發展的軌跡,以東西方科學之間和前後之間的關係。

另一方面,通過具體生動活潑的案例,恰到好處的回答一些與科學研究相關的問題。

如:科研的動力從哪裡來?科學流派都有哪些?科學家的特質是什麼?科學進步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關係如何?文化和宗教因素對科學產生的影響?

你閱讀這本書,一定可以書中你會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的三個特點:

一、忠於歷史,與眾不同

本書與以往描述科學家的書籍不同的是,更加忠實於歷史,並不迴避科學家本人的某些負面影響,同時儘量略去曾經的錯誤結論,以免混淆視聽。

打破了以前「偉光正」的科學家形象,科學家也是人,不是神,科學家並不是高不可攀,人人都有成為科學家的潛力。

有趣的是本書竟然採用章回體小說的方式,把許多評書、相聲和喜劇等元素都融入書中,輕鬆幽默不失嚴謹。

科學家不再是穿著實驗服,忙碌於實驗室的呆板模式,科學家也是有血有肉的凡夫俗子,並不是食人間煙火的異類。

二、注重嚴肅與活潑的分寸

在具體的科學內容方面,務必嚴謹。對過去過時的或者有誤的科研成果,除非確有必要,否則都將給予糾正,或者乾脆不再複述;對於科學家的生平事跡等方面,活潑有趣,讓小夥伴們充分感受幽默風趣的文化,在輕鬆愉快,歡聲笑語中探看鬥轉星移,滄海桑田的古今科學故事。

例如書中講到天文學,張衡除了是發明渾天儀的實用派科學家,還擅長詩畫,位列"漢賦四大家」「東漢六大畫家」。

託勒密提出的「地心說」宇宙結構研究成果引發了人類科學史上最激烈的爭論之一,過去近兩千年來輪番上演著喜劇、悲劇、鬧劇、正劇。

動搖教皇「絕對真理」思想禁錮的先鋒冒險家哥白尼本身卻是神職人員;克卜勒「為宇宙立法」的「三大定律」的提出,很重要的前提是他的老師第谷留下的幾十年海量觀測數據。

三、名師著述,精美插圖,貫穿始終

科學家筆下的科學家,不一樣的科普啟蒙書,全新視角,全年齡科普讀物。

《科學家列傳壹》是由兩位大學執教授筆編撰,一位是楊義先,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著有《黑客心理學》,以及高級科普《安全簡史》。另一位是作者鈕心忻,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兩位科普界的教授加持,讓本書大放異彩。

一本書內容再吸引人,如果沒有插圖的點綴,一定會讓讀者索然無味。

書中緊要位置,適時的插入插圖,讓有圖有真相來的更猛烈!

《一程山水一程歌》的作者向君,看了此書如是說:

科學是什麼?是不是真如普通人想像中那麼高深玄妙難以接近?

科學家又是些什麼人?尤其科學目前那些很為璀璨耀眼、光耀千古的偉大靈魂,是不是一群不食人間煙火、永遠「仰望星空」的特殊人?

對,你一定聽過「仰望星空」這個很能象徵科學和科學家們永無止境探索和孜孜不倦追求的名詞,但你真的了解它的出處和典故嗎?帶著這樣的疑惑和我一起翻開這本書,你會了解什麼是妙筆生花,什麼叫開卷有益。

這裡的科學家,都將是普通人能夠接近、學習,甚至超越的凡人。

正如科學界大咖伽利略所言:「你無法教會別人任何東西,你只能幫助別人發現一些東西。」

《科學家列傳壹》其實是想「幫助你發現一些東西」,盡其所能的幫你發現「科研成功的共性」。

細心的小夥伴也許已經發現,《科學家列傳壹》,這本書還有後續,還沒完呢。期待著作者能繼續下一本。

小夥伴們帶著問題去讀書,帶著問題去探索,讓我們一起走進科學家的世界。

但願有朝一日,中國的頂尖科學家也能傲視全球。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列傳壹》:通讀40位科學家,我發現科學家都具有的共性
    誰說科學家就必須是看上去嚴肅,刻板,且專業的呢?其實不是,就拿阿卜杜勒·巴西特·卡瓦尼在臉書上提供的問問伊桑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他問我:「伊森·西格爾先生,為什麼你看起來很奇怪又不嚴肅,而你卻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呢?(照片裡你嘴巴張得大到)一隻蒼蠅會飛進你的嘴裡。」這完全顛覆了大部分人對於科學家的認知,其實,很多科學家並不是嚴肅,刻板的。
  • 《科學家列傳 壹》——在科學發展和歷史時空中遊刃有餘地穿梭
    《科學家列傳》是一部讓人大開眼界的科學家傳記著作,作者寫作的視角新穎、敘述方式新穎、敘事立場客觀公正,把科學家的成長和貢獻融入到時代大背景之中,而且這個時代背景不局限於我們以前從歷史課本中獲取的科學家所在的國家和地域背景,而是站在更廣闊的全球視角,讓讀者可以綜合掌握東西方的科學發展進程。
  • 《科學家列傳》:一本幽默詼諧的科學類「奇書」
    因為這本書的名字叫《科學家列傳》。學過歷史的應該都知道,一般來說列傳都是歷代有影響的人物的傳記,比如說這個傳記就有本紀,表,書,世家和列傳五部分。01,在內容上這本書不同於一般的介紹科學家的書籍一翻開這本書,你會發現它是按照古代章回體小說的形式展開,講述了40多位大科學家的故事。讓我們從不同側面了解科學史,走近科學家,‍‍見識了科學上很多有意思的事兒。‍
  • 《科學家列傳》:萬萬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科學家!
    每一個人小學時,都會面臨一道靈魂般拷問的作文題:你長大後想做什麼?or你的理想是什麼?在眾多的回答中,往往都會有這一個答案:科學家!然而,真正的科學家是怎樣的呢?《科學家列傳》給我們真實展現了歷史上40位頂尖科學家的故事。
  • 精讀40位科學家的趣事,我發現了他們的2條共性
    誰說科學家就必須是看上去嚴肅,刻板,且專業的呢?其實,不是,就拿阿卜杜勒·巴西特·卡瓦尼在臉書上提供的問問伊桑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他問我:「伊森·西格爾先生,為什麼你看起來很奇怪又不嚴肅,而你卻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呢?(照片裡你嘴巴張得大到)一隻蒼蠅會飛進你的嘴裡。」這完全顛覆了大部分人對於科學家的認知,其實,很多科學家並不是嚴肅,刻板的。
  • 《科學家列傳》:科學家原來不神秘,章回演繹有趣也很酷
    接過書單,想著書名,我想,這應該就是一本千篇一律的科學家傳記,或者說滿篇堆砌的都是科學家的故事集粹。當拿到這本《科學家列傳》的時候,赫然映入眼帘的是呈現幾何圖形的封面設計,別致清雅俊美,原來這是一本章回體故事力作。全書共計四十四章,每一章節體現一位科學界的風雲人物,而且涵蓋古今中外。
  • 可以演義的不僅僅是三國,還有數理化,用章回體小說形式生動介紹
    《數理化通俗演義》創造性地採用中國特有的通俗文學體裁——章回小說,生動介紹了幾千年來中外科學家、發明家探索科學真理的艱辛歷程,為枯燥的數理化知識包上一層&34;,能讓孩子對數理化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所以梁衡創作這本書的初心,就是想緩解在校學生的讀書之苦。那麼,能不能用大家都看得懂的故事來培養孩子對數理化興趣,變苦為樂,變被動為主動學習呢?
  • 《科學家列傳》:趣談科學家的奇聞軼事,讓你看到科學的真面目
    當我第一次聽說《科學家列傳》這本書的時候,我嗤之以鼻。在我的觀念裡,這類書籍是相當枯燥乏味的,典型的「翻開就想睡覺」的書。可是,當我看了這本書後,我才發現自己錯了。我陷入了固定思維模式的誤區,差點錯過了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機會。
  • 《科學家列傳》,你可知道那些改變世界的偉大科學家的凡人逸事?
    如何打撈人類歷史長河的這些珍寶一樣珍貴的科學家事跡,如何運用現代人喜歡的幽默、詼諧的語調解說他們,是門藝術。無疑,這本由楊義先、鈕心忻所著的《科學家列傳》,做到了科學的嚴肅與文字的活潑的恰到好處。,在本書中採用了中國傳統章回小說體裁,引人入勝之餘,又不失科學的嚴謹,把44位科學家真實呈現在我們面前。
  • 卿水推書:科學家並不神秘,大家都有可能成為科學家哦
    哈嘍,大家好久不見呀,噹噹當,今天水水又來推書啦,不過今天推的這本和之前推薦的都不一樣喲,讓我們一起來康康吧——《科學家列傳 壹》,是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楊義先,鈕心忻。本書以喜劇評書方式,從全新視角,重現人類有史以來各個時期頂級科學家們的風貌。本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讀者全面了解真實的科學家,而且是想激勵相關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立志成為科學家。
  • 《科學家列傳》刷新認知,祖衝之圓周率,竟然可以用詩來記憶
    當我第一次聽說《科學家列傳》這本書的時候,我嗤之以鼻。在我的觀念裡,這類書籍是相當枯燥乏味的,典型的「翻開就想睡覺」的書。可是,當我看了這本書後,我才發現自己錯了。我陷入了固定思維模式的誤區,差點錯過了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機會。
  • 史上罕見的夫妻雙修科學家,號稱「神仙」家族,1600多年仍被供奉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黃大仙」到底是誰,是哪位神仙?從什麼時候開始供奉至今?答案要從一本書說起,這個「黃大仙」跟一對兒夫妻有關。這本書的名字叫《科學家列傳》,是由大學教授楊義先和鈕心忻兩位老師共同編著,共收錄了40位古今中外的科學家、名家。
  • 盤點大科學家的八卦趣事,原來他們也是普通人
    最近恰好讀了本蠻有意思的科普讀書《科學家列傳》,其中就有不少關於科學家的八卦趣事。他在不少詩中都表達了對酒的摯愛,比如「斟酒者啊,你與明月同來;你在散坐草地的賓客間巡迴;當你歡樂地給我斟酒時喲,請為我傾倒一杯空懷。」
  • 盤點那些大科學家們的逗比經歷
    最近恰好讀了本蠻有意思的科普讀書《科學家列傳》,其中就有不少關於科學家的八卦趣事。他在不少詩中都表達了對酒的摯愛,比如「斟酒者啊,你與明月同來;你在散坐草地的賓客間巡迴;當你歡樂地給我斟酒時喲,請為我傾倒一杯空懷。」
  • 那些年,乘風破浪的科學家們
    不,顛覆過去的呆板認知,楊先義教授重新顛覆了我們對科學家的認知,以極其幽默風趣的語言,史記的筆法,評書的元素;《科學家列傳》讓我們看到科學家不過也是普通人,有的會為功名所累,有的會貪慕世間財富,也有著五花八門的個性和經歷。
  • 為兩個女兒寫科幻小說的清華生物學家,榮獲了銀河獎中篇小說銀獎
    「銀河獎」頒獎現場作為一名生物學家,葉盛很享受寫科幻小說的過程,「我就是寫著玩的。」葉盛認為科普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讓大眾群體接受科學家們所接受的科學知識,更在於傳播科學知識所帶給人的世界觀上的改變。「科學家對自己專業領域的了解必然要強於大多數人,這也必然使得科學家在這一領域比別人有著更深刻的見解。科普就是應該把這種你高於別人的認識寫出來,而不是局限在某一些特定的知識點。」
  • 那些年,乘風破浪的科學家們
    不,顛覆過去的呆板認知,楊先義教授重新顛覆了我們對科學家的認知,以極其幽默風趣的語言,史記的筆法,評書的元素; 《科學家列傳》讓我們看到科學家不過也是普通人,有的會為功名所累,有的會貪慕世間財富,也有著五花八門的個性和經歷。
  • 你寫的小說為什麼沒人看?(上)
    但是你得承認:現在是個影音時代。沒有人喜歡在這些地方看長篇文字,大家喜歡看的是圖片、影片,新鮮有趣的東西。你絞盡腦汁寫的故事,往往比不上一張美女身材照。粉絲專頁的缺陷:容易過黃金期/曝光期短/比不上影音傳播。說到這裡你大概已經絕望了,這樣看來根本沒有適合小說營銷的地方。但其實你錯了,正是這四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缺點,所以你都該經營。
  • 一個生物學家的科普關鍵詞 饒毅揭秘為什麼要辦科普新媒體
    從一個實驗室的科學家走向大眾辦新媒體,饒毅覺得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做科研,後來寫博客,也寫過科普書,現在辦《知識分子》傳播科學,都是想要在科學文化上有貢獻、有推動,最初是因為覺得科學真好玩,忍不住要與人分享快樂,是自發,後來是主動推廣。」中國人長久以來強調學海無涯苦作舟,把讀書當作痛苦的事情。饒毅卻提倡「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