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列傳》:科學家原來不神秘,章回演繹有趣也很酷

2020-10-18 作家紫玲瓏

科學家,總是一向為我們所敬仰。

古今中外的科學大家,總如歲月裡的星辰和燈塔,照亮世界萬物,也福佑人間煙火。

接過書單,想著書名,我想,這應該就是一本千篇一律的科學家傳記,或者說滿篇堆砌的都是科學家的故事集粹。

當拿到這本《科學家列傳》的時候,赫然映入眼帘的是呈現幾何圖形的封面設計,別致清雅俊美,原來這是一本章回體故事力作。

全書共計四十四章,每一章節體現一位科學界的風雲人物,而且涵蓋古今中外。

本書以喜劇評說的方式,以時間為軸線,展示了多位頂級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和綜合特色,在穿越歷史裡程碑的過程中,通過這些豐富有趣的具體案例,我們能夠看清科學發展的軌跡。

本書作者為一男一女,楊義先和鈕心忻老師勤勉寫就此著作。他們都是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分別在各自的研究領域都有高端建樹,

科學家不神秘,做學問也很酷

這是人類科學始祖,既是一位聖賢,又是一位天文學家,在日月星辰的王國裡,他頂天立地,萬古流芳。

他是一位混血兒,父母愛他如掌上明珠,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這就是人類科學始祖,「古希臘七賢之首」泰勒斯。

有的小夥伴喜歡抬槓,為什麼非說他是科學始祖呢?

那是因為,他是最早一位有文字明確記載的科學家,而且他一生的研究幾乎涉獵了當時人類的全部思想和活動領域。

你知道嗎?泰勒斯因為家傳雄厚資本,當時作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富二代,本應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有一次,他被某富商嘲笑為「笨商」,他發誓要給對方一點顏色看看,讓他明白科學知識也能致富。只要自己願意,隨時都可以成為富翁。

於是,泰勒斯運用豐富的天文、數學等知識,夜觀天象,經過周密預測和計算,發現來年氣候特別適合橄欖生長,必是豐收年。

他在年初大膽變賣家產,用極低的租金預租了所有的橄欖榨油器。秋後,橄欖果然大豐收,但富商們卻驚訝地發現租不到榨油器了!

這時,泰勒斯便以高價壟斷了榨油器的租賃市場,輕鬆地賺了個盆滿缽滿,讓嘲笑過他的商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當然,他的真正興趣還是科學研究。

科學家是正常人,並非不食人間煙火

如果泰勒斯是「人類科學始祖」,那麼,墨子就是中國的「科學始祖」。若說孔子是「文聖」,關公是「武聖」,那麼,墨子就是中國的「科聖」。

由於墨子身上光環太多,特別是作為百家爭鳴時代僅次於孔子的男二號,大家都知道他是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等。

但是,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墨子其實還是著名的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光學家和軍事學家。所以說,墨子是中國的「科聖」。

墨教授認為,時空既是有限的,也是無限的:從整體上看,時空是無限的;從局部來看,時空則又是有限的。

他曾花費三年時間,研製了一種能飛三天的木鳥,成為風箏的創始人。他還利用槓槓原理,發明了一種名叫「桔槔」且使用至今的汲水工具。在井旁架一個長杆,一端系水桶,一端墜大石,一起一落就可以輕鬆汲水。

他看到山果浸泡後流出的色彩,墨子就發明了坑布之法,並引導村民坑染布料。

其實,墨研究員本是一個正宗農民,既挑水來又種田,閒暇時間才做科研,結果卻一鳴驚人。

科學家從事醫學,大數據的重要應用

當人類還拖著尾巴的時候,豺狼虎豹就開始扮演「醫生」角色了。它們隨時都對人類進行大數據採集和分析,知道哪幾種人好對付。

那時,森林裡適者生存,弱肉強食。一旦發現對方是軟弱無力的武大郎,那麼,將信息輸入經驗資料庫一對比,馬上就挖掘出結果:吃掉他!

於是,人群中的一個病號,就這樣被「治好」了。

終於到了神農時代,秦緩卻不是那個嘗遍百草的傳說人物,他闖到了大數據醫療的最後一關,就是對症下藥或手到病除,更掌握了讓病魔哭爹喊娘的「十八般武藝」。

秦大夫到底有多牛?據說在中醫界可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解讀一下吧,就是「將死人看活,將活人看死「。

將死人看活,就是「看病」。秦大夫遊醫到一國,該國太子暴亡,他說能讓太子復活。然後針砭急救,太子果然醒來。事後,秦郎中卻很謙虛,他坦言並非是自己把死人救活,而是病人根本沒有死亡。

那麼,將活人看死就是預見或預言了。他在齊國偶然遇見國君齊桓公,,脫口而出,您有病,趕緊治,否則不堪設想。齊桓公哈哈大笑,你才有病!五天後,齊桓公全身疼痛,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秦醫生鞠躬盡瘁,治病救人,百姓們給他取的綽號叫「扁鵲」,意在感謝他像喜鵲那樣,飛到哪裡就給哪裡的人民帶去安康的喜訊。

科學家遍布古今中外,可我在品讀的過程中,還是不知不覺傾向了我的祖國,所以選擇了祖國的兩位科學先賢。

《科學家列傳》亦莊亦諧,雙重引導,為讀者打開了一扇扇知識大門。故事娓娓道來,頓悟科學真諦。

也許,春風化雨,幾許馨香源於一朵花的蓓蕾,一行文字浸潤深情水墨,一本精美的書籍就是連接人間煙火的橋梁。

你在那頭,我在這頭,永遠不辜負生活和創新的未來。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列傳》:萬萬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科學家!
    在眾多的回答中,往往都會有這一個答案:科學家!然而,真正的科學家是怎樣的呢?《科學家列傳》給我們真實展現了歷史上40位頂尖科學家的故事。所謂列傳,是指各方面代表人物的傳記,是記載歷史上重要人物的一種題材,書中採取章回體的敘述體系,行文活潑幽默,涉及科學的論述又不失嚴謹,如此有趣有料的科學家故事更是讓人忍俊不禁:哎,萬萬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科學家!
  • 《科學家列傳壹》:通讀40位科學家,我發現科學家都具有的共性
    誰說科學家就必須是看上去嚴肅,刻板,且專業的呢?其實不是,就拿阿卜杜勒·巴西特·卡瓦尼在臉書上提供的問問伊桑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他問我:「伊森·西格爾先生,為什麼你看起來很奇怪又不嚴肅,而你卻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呢?(照片裡你嘴巴張得大到)一隻蒼蠅會飛進你的嘴裡。」這完全顛覆了大部分人對於科學家的認知,其實,很多科學家並不是嚴肅,刻板的。
  • 《科學家列傳》:趣談科學家的奇聞軼事,讓你看到科學的真面目
    當我第一次聽說《科學家列傳》這本書的時候,我嗤之以鼻。在我的觀念裡,這類書籍是相當枯燥乏味的,典型的「翻開就想睡覺」的書。可是,當我看了這本書後,我才發現自己錯了。我陷入了固定思維模式的誤區,差點錯過了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機會。
  • 《科學家列傳 壹》——在科學發展和歷史時空中遊刃有餘地穿梭
    《科學家列傳》是一部讓人大開眼界的科學家傳記著作,作者寫作的視角新穎、敘述方式新穎、敘事立場客觀公正,把科學家的成長和貢獻融入到時代大背景之中,而且這個時代背景不局限於我們以前從歷史課本中獲取的科學家所在的國家和地域背景,而是站在更廣闊的全球視角,讓讀者可以綜合掌握東西方的科學發展進程。
  • 你忍不住想看《科學家列傳壹》科學家寫的章回體科普小說
    每一個勵志成為科學家的小夥伴,一定看過很多科學家的傳記故事,千篇一律的故事,無數故事集堆砌,怎麼會吸引你走上科學家之路呢? 今天石墨楊給你帶來一本有趣的書《科學家列傳壹》,這本書以喜劇評書方式,從全新視角,重現人類有史以來各個時期頂尖科學家們的風貌。
  • 卿水推書:科學家並不神秘,大家都有可能成為科學家哦
    哈嘍,大家好久不見呀,噹噹當,今天水水又來推書啦,不過今天推的這本和之前推薦的都不一樣喲,讓我們一起來康康吧——《科學家列傳 壹》,是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楊義先,鈕心忻。本書以喜劇評書方式,從全新視角,重現人類有史以來各個時期頂級科學家們的風貌。本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讀者全面了解真實的科學家,而且是想激勵相關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立志成為科學家。
  • 《科學家列傳》刷新認知,祖衝之圓周率,竟然可以用詩來記憶
    當我第一次聽說《科學家列傳》這本書的時候,我嗤之以鼻。在我的觀念裡,這類書籍是相當枯燥乏味的,典型的「翻開就想睡覺」的書。可是,當我看了這本書後,我才發現自己錯了。我陷入了固定思維模式的誤區,差點錯過了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機會。
  • 《科學家列傳》,你可知道那些改變世界的偉大科學家的凡人逸事?
    楊義先是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數學名師,而且還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的他,在本書中採用了中國傳統章回小說體裁,引人入勝之餘,又不失科學的嚴謹,把44位科學家真實呈現在我們面前。讓人讚嘆他們偉大的科學創舉之時,又增添幾分對這些同食人間煙火的科學家的親切感。《科學家列傳》以時間為軸系,集中展示古今中外頂級科學家的成果,從中清晰可見人類科學發展的軌跡。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是希臘,自阿基米德之後,斷檔1800多年的期間,卻是西方不亮東方亮。
  • 《科學家列傳》:一本幽默詼諧的科學類「奇書」
    因為這本書的名字叫《科學家列傳》。學過歷史的應該都知道,一般來說列傳都是歷代有影響的人物的傳記,比如說這個傳記就有本紀,表,書,世家和列傳五部分。簡單來說:本紀: 記載帝王事跡的傳記;表:是用表格的形式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世家: 記載諸侯和名門望族的傳記;列傳: 除帝王世家外各類歷史人物的傳記。
  • 盤點大科學家的八卦趣事,原來他們也是普通人
    最近恰好讀了本蠻有意思的科普讀書《科學家列傳》,其中就有不少關於科學家的八卦趣事。---《科學家列傳》中不少類似的案例,讀起來有些像《明朝那些事兒》,文字風格俏皮,但是又不乏對科學史和科學內容的考究。強烈推薦給和我一樣的老不正經!
  • 在探索科學的同時,還不忘幽你一默,這是一本什麼書,竟如此神奇
    由此,科學家們推測出金星極有可能存在著某種生命。 看到這個消息,想必大家也像我一樣,覺得這些科學家真是了不起。但是,你知道嗎?人類科學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多麼漫長的歷程? 如果不是讀了《科學家列傳》這套叢書,我都想不到,原來人類科學的發展歷史竟是這樣的有趣,是這樣的荊棘叢生。 1.
  • 泰勒斯用知識創造財富,張衡是全能天才,科學家的故事原來好好玩
    這話讓泰勒斯聽了,覺得非常不服氣,於是,泰勒斯開始夜觀天象,尋找屬於自己的機會。他綜合天文學、數學等多方面知識,經過縝密的計算發現,來年應該是個橄欖豐收的好時節。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泰勒斯拿出了自己的存款,甚至變賣了部分家產,只為了預租所有的橄欖榨油器。果不其然,這一年的橄欖迎來了大豐收,而泰勒斯也憑著橄欖榨油器賺了個盆滿缽滿。
  • 精讀40位科學家的趣事,我發現了他們的2條共性
    ,都是博士生導師,兩者的主業都從事網絡與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兩人合著的這本書以喜劇評書的方式,以時間為軸線用40回內容展現了公元前624年(春秋戰國時期)到公元1665年(清朝康熙四年)期間影響全世界、造福全人類的接近50位的科學家風貌。
  • 7位大科學家,5位歐洲插畫大師,傾力打造的科普繪本!
    ,用適合孩子閱讀和理解的語言,像講故事一樣為孩子講述廣闊的宇宙、神秘的微觀世界、遙遠的過去、息息相關的地球和歡騰的動物世界。知識準確而有趣,串聯500 知識點,把太陽、太陽系、恐龍、祖先、大氣、海洋……都變成故事的主角,讓它們演繹天空、地面、過去、將來的故事。 有趣 5位風格迥異的插畫師繪出有趣、生動、直觀、人性化的插圖,既增加了孩子閱讀的趣味性,又可以幫助解讀書中的知識,讓知識更加生動。
  • 當科學家上"臉書"發動態:原來他們都有一顆有趣的靈魂
    愛因斯坦、愛迪生、牛頓這樣的大科學家,對我來說只是曾經出現在課本上的人名而已。我們因為要考試而記住了他們,卻對他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知之甚少。本來科學家給我的感覺就是非常遙遠的存在,雖然我們依然享受著他們的發明創造,運用著他們研究出來的知識結果,但依然對他們很陌生。然而,在看了《科學家臉書狂想》這本腦洞大開的書之後,讓我對科學家那種高冷氣質徹底改觀,原來他們的靈魂是那麼有趣。
  • 「慈文星時光」電影《深海巨章》開機,「百變」趙茜科學家初體驗
    《深海巨章》開機,科學家劉子墨吸睛呈現上周五,由項華祥擔任導演的科幻冒險電影《深海巨章》在馬來西亞開機,電影《深海巨章》講述了在東南亞某國海濱,經營餐廳的邵風無意捕撈回了一條有基因突變現象的白色小章魚,此舉不僅引來了想要通過基因變異牟取暴利的林董事長泯滅人性的威脅,更引來一條體積無比龐大的變異巨獸大章魚的瘋狂報復,整個海濱之城隨之陷入恐慌氣氛當中。
  • 盤點那些大科學家們的逗比經歷
    最近恰好讀了本蠻有意思的科普讀書《科學家列傳》,其中就有不少關於科學家的八卦趣事。---《科學家列傳》中不少類似的案例,讀起來有些像《明朝那些事兒》,文字風格俏皮,但是又不乏對科學史和科學內容的考究。強烈推薦給和我一樣的老不正經!
  • 史上罕見的夫妻雙修科學家,號稱「神仙」家族,1600多年仍被供奉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黃大仙」到底是誰,是哪位神仙?從什麼時候開始供奉至今?答案要從一本書說起,這個「黃大仙」跟一對兒夫妻有關。這本書的名字叫《科學家列傳》,是由大學教授楊義先和鈕心忻兩位老師共同編著,共收錄了40位古今中外的科學家、名家。
  • 科學家發現神秘物種,長相酷似外星人,關鍵是不需要呼吸!
    科學家發現神秘物種,長相酷似外星人,關鍵是不需要呼吸!一直以來人類都幻想著外星人是一副怎樣的模樣,有人猜測外星人擁有一雙奇異的大眼睛,與人類頗為不同。很多人都不約而同認為外星人與人類的行為特徵相似,同樣可以直立行走,也擁有雙手和雙腳,或許它的形象就和人類猜測的一模一樣,但這畢竟只是猜測,誰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實,近期科學家發現一種比較新奇的寄生蟲,它們的形態各異,就連大小也不盡相同,被命名為Henneguyasalminicola。科學家發現神秘物種,長相酷似外星人,關鍵是不需要呼吸!
  • 挪威科學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挪威科學家將研究成果發布在了期刊《AI&社會》AI & SOCIETY 上。有趣的問題,有趣的實驗對機器人而言,人們總是關注它的功能是否實現,很少探究機器人設計對使用者的影響。尤其是對社交機器人而言,它的主要使用對象是老人和兒童,那麼,機器人的外形讓他們感到喜悅、開心還是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