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愛迪生、牛頓這樣的大科學家,對我來說只是曾經出現在課本上的人名而已。我們因為要考試而記住了他們,卻對他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知之甚少。本來科學家給我的感覺就是非常遙遠的存在,雖然我們依然享受著他們的發明創造,運用著他們研究出來的知識結果,但依然對他們很陌生。
然而,在看了《科學家臉書狂想》這本腦洞大開的書之後,讓我對科學家那種高冷氣質徹底改觀,原來他們的靈魂是那麼有趣。
這本書的作者是90後創作團體&34;,他們為40位知名的科學家們以臉書互動的形式重塑了更具人性、更貼近生活的形象。本書語言通俗易懂、形式創新,打破了以往科學家在大眾心目中的古板形象,比如牛頓被蘋果砸到之後會在臉書上寫下&34;的感想。
這本書最有創意的就是用&34;(Facebook)這一媒介來展現科學家的個人簡介、思想、趣事和朋友圈。
聞名遐邇的大學學家、發明家愛迪生,原來不僅僅只有這兩種身份,他同時還是一個資本雄厚的企業家。他最為著名的發明——電燈,家喻戶曉,可電燈卻不是他一個人發明的。
愛迪生的臉書主頁上,約瑟夫·威爾森·斯旺、漢弗裡·戴維、亨利·戈培爾,約斯特幾人留言:&34;下面愛迪生回覆說:&34;這種猜想式的對話,讓幾個科學家的可愛形象躍然紙上,也為讀者揭開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
我國東漢著名的科學家張衡的臉書又是怎樣的呢?在他的動態時報中,張衡發布&34;、&34;然後漢順帝留言說:&34;這一段讓人捧腹大笑。通過這種幽默的、現代感很強的語言將歷史人物拉到我們的眼前,讓人感覺非常親切又可愛。
再看張衡的簡介,簡直太輝煌了:尚書侍郎、太史、天文學家、地理學家、科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和文學家。他的朋友也都是歷史名人:司馬相如、楊雄和班固。
書中對每個科學家都有一段關於人生的大膽猜想。維爾納·海森堡的個性籤名是&34;,作者在關於人生這一段中猜想了海森堡對於無法確定女朋友的想法。其實這一段就是為了說明海森堡所研究的&34;。科學改變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更便捷,同時,科學也可以解釋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現象。
羅曼的臉書寫道:&34;作者在關於人生這一段中,猜想羅曼說:&34;
非常喜歡這一段文字,因為很多科學家都是經歷過很多的挫折、失敗、他人的嘲諷,卻仍然堅持夢想,最後才得以成功的。這一段也相當於對所有科學家們經歷的一個總結。
研究科學的人,一定是要有毅力的人。僅憑短暫的激情是無法完成一項偉大的工作的,人必須要有激情、有毅力和恆心、要有接受失敗的坦然心態,才能成為自己想像中的自己。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所以這本書不僅讓我們了解了科學家們,也讓我們從他們的人生經歷、他們關於人生的看法中,感悟人生,激勵向前。
&34;——愛迪生臉書主頁上的動態
&34;——道爾頓
&34;——瓦特
這些科學家們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是天才,也並非做什麼都能夠輕易成功,也不是所有人都在一開始就尊敬他們、信任他們。他們也是經歷過很多的困難才走向最終的成功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天賦並不會差異非常大,但為什麼平凡的人和成功的人最後卻有那麼大的差距呢?一方面來自於家庭教育,一方面來自於自身的努力程度,還有一點點運氣。那些想到就去做的人,即使會有很多挫折,但最終一定會變得比過去的自己更好。而那些只是想想而從來不行動的人,怎麼都不能到達彼岸,最後也只能安安穩穩或者抱怨地過著一生。
人生的精彩不在於獲得的輝煌,而在於奮鬥的過程。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各篇皆有&34;&34;&34;&34;,兼具感性、知性與趣味性。除此之外,書中還有科學家的人物小傳,幫助讀者詳細了解科學家們的生平。一本很有趣的書,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