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學家上"臉書"發動態:原來他們都有一顆有趣的靈魂

2020-07-31 心悅夜話

愛因斯坦、愛迪生、牛頓這樣的大科學家,對我來說只是曾經出現在課本上的人名而已。我們因為要考試而記住了他們,卻對他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知之甚少。本來科學家給我的感覺就是非常遙遠的存在,雖然我們依然享受著他們的發明創造,運用著他們研究出來的知識結果,但依然對他們很陌生。

然而,在看了《科學家臉書狂想》這本腦洞大開的書之後,讓我對科學家那種高冷氣質徹底改觀,原來他們的靈魂是那麼有趣。

當科學家上"臉書"發動態:原來他們都有一顆有趣的靈魂

這本書的作者是90後創作團體&34;,他們為40位知名的科學家們以臉書互動的形式重塑了更具人性、更貼近生活的形象。本書語言通俗易懂、形式創新,打破了以往科學家在大眾心目中的古板形象,比如牛頓被蘋果砸到之後會在臉書上寫下&34;的感想。

一、 科學家的臉書猜想

這本書最有創意的就是用&34;(Facebook)這一媒介來展現科學家的個人簡介、思想、趣事和朋友圈。

聞名遐邇的大學學家、發明家愛迪生,原來不僅僅只有這兩種身份,他同時還是一個資本雄厚的企業家。他最為著名的發明——電燈,家喻戶曉,可電燈卻不是他一個人發明的。

愛迪生的臉書主頁上,約瑟夫·威爾森·斯旺、漢弗裡·戴維、亨利·戈培爾,約斯特幾人留言:&34;下面愛迪生回覆說:&34;這種猜想式的對話,讓幾個科學家的可愛形象躍然紙上,也為讀者揭開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


當科學家上"臉書"發動態:原來他們都有一顆有趣的靈魂

我國東漢著名的科學家張衡的臉書又是怎樣的呢?在他的動態時報中,張衡發布&34;、&34;然後漢順帝留言說:&34;這一段讓人捧腹大笑。通過這種幽默的、現代感很強的語言將歷史人物拉到我們的眼前,讓人感覺非常親切又可愛。

再看張衡的簡介,簡直太輝煌了:尚書侍郎、太史、天文學家、地理學家、科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和文學家。他的朋友也都是歷史名人:司馬相如、楊雄和班固。

二、 科學不止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

書中對每個科學家都有一段關於人生的大膽猜想。維爾納·海森堡的個性籤名是&34;,作者在關於人生這一段中猜想了海森堡對於無法確定女朋友的想法。其實這一段就是為了說明海森堡所研究的&34;。科學改變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更便捷,同時,科學也可以解釋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現象。

羅曼的臉書寫道:&34;作者在關於人生這一段中,猜想羅曼說:&34;

當科學家上"臉書"發動態:原來他們都有一顆有趣的靈魂

非常喜歡這一段文字,因為很多科學家都是經歷過很多的挫折、失敗、他人的嘲諷,卻仍然堅持夢想,最後才得以成功的。這一段也相當於對所有科學家們經歷的一個總結。

研究科學的人,一定是要有毅力的人。僅憑短暫的激情是無法完成一項偉大的工作的,人必須要有激情、有毅力和恆心、要有接受失敗的坦然心態,才能成為自己想像中的自己。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所以這本書不僅讓我們了解了科學家們,也讓我們從他們的人生經歷、他們關於人生的看法中,感悟人生,激勵向前。

三、不僅認識他們是誰,更能懂得他們為什麼會成為他們

&34;——愛迪生臉書主頁上的動態


&34;——道爾頓


&34;——瓦特


這些科學家們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是天才,也並非做什麼都能夠輕易成功,也不是所有人都在一開始就尊敬他們、信任他們。他們也是經歷過很多的困難才走向最終的成功的。

當科學家上"臉書"發動態:原來他們都有一顆有趣的靈魂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天賦並不會差異非常大,但為什麼平凡的人和成功的人最後卻有那麼大的差距呢?一方面來自於家庭教育,一方面來自於自身的努力程度,還有一點點運氣。那些想到就去做的人,即使會有很多挫折,但最終一定會變得比過去的自己更好。而那些只是想想而從來不行動的人,怎麼都不能到達彼岸,最後也只能安安穩穩或者抱怨地過著一生。

人生的精彩不在於獲得的輝煌,而在於奮鬥的過程。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各篇皆有&34;&34;&34;&34;,兼具感性、知性與趣味性。除此之外,書中還有科學家的人物小傳,幫助讀者詳細了解科學家們的生平。一本很有趣的書,推薦給大家。

相關焦點

  • 如果科學家也發動態,他們會寫些什麼?這本科普書好玩勵志又實在
    如果科學家們也發動態,他們會說些什麼呢?也許,愛迪生會說「你是我的燈泡」,庫侖會笑稱「物體要克服最大摩擦力後才會開始移動,起床去讀書也是,下定決心少吃一點也是」,阿基米德則可能會以一句「在槓桿原理中,花費時間的省力,花費力氣的省時;但在現實世界裡,花錢的人省力又省時」而引來許多人的點讚。原來,牛頓、愛因斯坦、富蘭克林等科學界的大咖們,是這樣幽默風趣,又充滿生活的熱情的科學家。
  •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原來科學理論,也可以如此的接地氣
    「一奈米的宇宙」這個團隊是由90後組成的,他們因為在實驗室看到了很多可愛的,有趣的,美麗的圖像,又覺得這麼美好的東西,應該分享給大家一起欣賞,獨樂了不如眾樂樂,所以,就有了這本書的誕生!然後,下面也經常有小夥伴給我們跟我們互動!然後,緊接著是這個科學家的原理關於人生的啟發,「一奈米的宇宙」解釋科學家的原理現象,用專業術語的表達,對於我這種不擅長理科的人,當看到專業術語,有時候,其實是很難理解的,但看到他們的人生啟發,就感覺,「噢!原來是這個道理啊!明白了!」
  •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活在網絡上的廢柴科學家們
    首先,《科學家的臉書狂想》這本書的封面就很有喜感:蜜汁微笑的愛因斯坦正拿著手機,躲在藍色色塊的前景後面自拍雖然作者們的初衷是「希望能夠用有趣的方式來分享往常可能認為無趣的科學」,不過並不意味著書中提到的每一個科學定理公式你都熟悉或了解。但因為輕鬆詼諧的文風,反而有助於你對它們的理解和加深記憶。
  • 新奇,百年前的大科學家們也能上網了?《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夠狂
    很多孩子都會回答:「科學家」。可是,科學家是怎樣的人,他們又要做什麼呢?就不一定知道了。在小孩子的心裡,那是一群高大上又很神秘的人物吧,單單是「科學家」三個字說起來就是很厲害的呢!那麼,那些厲害的大科學家他們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呢?除了那些專業的讓人敬仰的科學成就,他們有著怎樣的人生故事呢?對我們自己又有怎樣的借鑑和學習意義呢?
  • 讀《科學家的臉書狂想》
    全書各篇皆有「關於人生」「一奈米的教室」「牢騷發文」「動態時報」,兼具感性、知性與趣味性。除此之外,書中還有科學家的人物小傳,幫助讀者詳細了解科學家們的生平。本書語言通俗易懂、形式創新,打破了以往科學家在大眾心目中的古板形象,比如牛頓被蘋果砸到之後會在臉書上寫下「可惡!頭好痛」的感想。
  • 高深的定理比比皆是,有趣的科學人生值得擁有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大概是我今年讀過最有趣的一本書。 看看名字,臉書和科學家,你想到什麼? 我竟然猜測這是一本「穿越時空」的書。 全書一共介紹了40個科學家。 介紹形式,包括了「人生好難,不如發廢文吧」、「酸民無極限」、「這就是人生啊」、「你媽絕對不會的定理」、「科學動態時報」和「人生精彩回顧」。
  •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科學家告訴我們的人生百態
    上公車交後,發現每排靠窗的位置都已經有人,不死心地往最後一排走去,終於看到有一個位置是空的,我鬆了一口氣,滿足地坐下來,心裡說真是幸運。說不上來為什麼,搭公交車就喜歡一個靠窗。假如那時真的有臉書,那些科學家如愛迪生、愛因斯坦,他們的臉書會是什麼樣子呢?別急。「一奈米的宇宙」會告訴你答案,他們把答案寫到《科學家的臉書狂想》一書裡。「一奈米的宇宙」團隊利用科學顯微鏡影像進行二次創作,衍生出其他的意義,讓觀賞的人仿佛能在顯微鏡下感受到生活。
  •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帶你認識不一樣的科學家
    但事實上,科學家也是普通人,他們有著和常人相似的生活,不過因為他們更努力,更善於研究,更善於發現,於是為各門學科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很多人都知道牛頓被蘋果砸了頭,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由一奈米的宇宙出品的《科學家的臉書狂想》,能讓我們從不同角度認識這些可愛的、萌萌的、接地氣的科學家們,也重溫一下那些曾經讓我們寢食難安的理論和定律。
  •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帶你認識不一樣的科學家
    但事實上,科學家也是普通人,他們有著和常人相似的生活,不過因為他們更努力,更善於研究,更善於發現,於是為各門學科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很多人都知道牛頓被蘋果砸了頭,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洗澡時,發現浴池中的水位會因自己在水中的體積變化上升或下降,靈感乍現,想到了利用水的浮力來檢驗國王的皇冠是否為純金。
  • 科學家們玩臉書的樣子,真是萌到可愛
    科學家在我們很多人的心目中,應該是嚴肅認真的存在。因為他們代表了科技的進步,來不得半點馬虎,卻忽視了他們也是平凡的人,有著和我們一樣的生存訴求。科學家們也會玩臉書,一旦玩起來比我們任何人都瘋狂,且極具科學性與趣味性。
  • 《奇妙之城》官宣播出:世界上最有趣的靈魂都在奇妙之城
    講述著有著有趣靈魂城市的紀錄片《奇妙之城》正式官宣,關於這檔綜藝的官員陣容還是讓網友們非常期待的。無論是周深、肖戰還是其他幾位有著有趣靈魂的藝人,都給這檔具有記錄意義的綜藝節目添姿加彩。《奇妙之城》貴陽先導片已經正式上線,作為「貴陽文化旅遊推廣大使」的周深,為我們介紹這座有著九曲十八彎的有趣城市。看了這一期才知道原來周深是一位貴州人,從這個「十裡不同天,百裡不同俗」的獨特地區而來,讓人看到自己家鄉的多姿多彩。不僅有著有趣靈魂的人,貴州的山水也確實美麗,自然風景名勝區,作為家鄉人的周深在先導片中重回自己的母校感慨萬千,雖然曾經走過低谷。
  • 看科學家的臉書動態,我嘗到了這幾種人生味道
    如果穿越真的存在,科學家在臉書上發表動態,這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算不算是一種狂想?一奈米的宇宙滿足了我們大家的好奇心,給我們帶來了他們最新的精彩作品《科學家的臉書狂想》。相信很多人有和我一樣的體驗。因此,這也是平時專業書籍所讀甚少的緣故。但是《科學家的臉書狂想》這本書,卻改變了我對科學的看法,讓我忍不住對他點讚。讀罷全文你不得不佩服一奈米的宇宙,這個年輕的團隊,想像大膽又不脫離實際,在閱讀的過程中,聆聽著科學的故事,感受著多味的人生。到這兒,你或許會好奇這個作者到底什麼來路呢?
  • 原來靈魂真的有重量,僅重21克
    人類數千年的進化,積澱了淵博的知識,但對於靈魂卻一直敬畏不已,因為知道的太少了。人類有靈魂嗎?有科學家就以人生前死後的人體重量作為基準來判斷。推論出人是有靈魂的,僅重21克。承認靈魂存在,一般被認為是人類生活之要素,能主宰人類之知覺與活動,有主張其與精神或心意等同義者,如靈魂生活(soul-life)一語,殆與精神生活、心意生活等義無有分別。而主張靈魂說(SoulTheory)者,若自其所說之身、心關係而言,則立足於二元論;若自精神之體、用關係而言,則立足於實體論。近世哲學出現現象論、現實論、唯物論等學說,則大抵反對宗教靈魂存在。
  • 這些科學家的靈魂,有趣到什麼程度呢?| 好奇心特攻隊
    這是沒有和一個人深入接觸很難獲得的樣子,這些靈魂有趣到什麼程度呢?有的教授,做得一手好研究,業餘時間還跟我們一起K歌,陳奕迅的《富士山下》一點不吃螺螄。……我們想要公開這個朋友圈,希望把這些科學家的性感、有趣的靈魂肖像,展現給更多人。本周將要講課的三位科學家,分別是:浙江大學化工學院副教授柏浩、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王立銘和浙江工業大學物理系教授熊宏偉。
  •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假如科學大咖們也能夠上網吐糟
    這其中國內的人微信朋友圈使用的最多,而在國外則是更熱衷於臉書。隨著網絡社交工具的普及,有許多好玩之人已經不滿足於自己在朋友圈發消息了,他們想像自己是小說或是影視劇裡的各種角色,根據角色的人物性格模擬發布朋友圈消息,還煞有其事的讓其他的角色在下面評論點讚,自娛自樂的玩起了網絡社交版的同人創作。
  • 志願填報前,千萬別看《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小心改寫你的專業
    都說科技主題的股票市場今年很是熱門,其實與科技相關的專業也是很熱門,那你知道「洪德定則」跟搭公交車有什麼關係嗎?或者說和上公共廁所有什麼相似之處?還有,電子概率的分布和老子在《道德經》提倡的「道」又有什麼關係?是不是被問蒙了?
  • 有趣的實驗:靈魂的重量真的是21克嗎?靈魂素粒子到底是什麼
    人真的有靈魂存在嗎,靈魂的質量又是多少?對此,一些研究人員進行過各種各樣有趣的實驗,並列舉了迄今實施的許多最奇異的來生實驗。這種初次出現的靈魂在心靈科學上稱為「靈魂的正體」,一旦失去了它人體便無法再生存了,靈魂出殼的照片引起廣泛討論之後,有一群由七個靈魂學權威的醫師、心理學家、科學家組織的研究團體,製造了一套「靈魂測定器」,以證實人死後是否真的有靈魂存在。
  • 這8種植物,擁有有趣的靈魂
    在生活中我們習慣形容某某人有趣,會各種捧逗搞笑特別有意思。我想告訴你,有趣這個詞已經不僅限於人類,當有些植物有趣起來,那簡直是「有趣的靈魂讓你目瞪口呆」。介紹下面這8種仿佛擁有靈魂般的植物給你,給生活添點兒料。
  • 世界上真有靈魂存在嗎
    我說的這個鬼是指的人可能真的有靈魂存在,早在幾年前外國科學家就做個一個實驗,把一個即將死亡的人放在特製的天平秤上,結果人在完全死亡後天平失去了平衡,流失掉的質量有二十幾克,有些科學家懷疑可能是人體內的空氣流失了。但是人死了後體內和體外的壓力是一致的,那就說明體內的空氣並沒有消失,即使肺部有一口氣的空氣流失但這口空氣的質量不可能達到二十幾克的重量。
  • 一顆大質量恆星突然粉身碎骨,科學家稱亮度、光譜、位置都有異
    趣味探索訊 理論上,當一顆大質量恆星耗盡氫燃料後,會發生科學所說的超新星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