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科學家的臉書動態,我嘗到了這幾種人生味道

2020-09-06 七媽2020

如果穿越真的存在,科學家在臉書上發表動態,這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算不算是一種狂想?一奈米的宇宙滿足了我們大家的好奇心,給我們帶來了他們最新的精彩作品《科學家的臉書狂想》。

收到書,其封面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封面是藍底,星空,愛因斯坦在自拍,臉上的紋路是歲月的痕跡,但是他的笑容卻有著深深的療愈作用。傳統與現代結合,瞬間就拉近了科學與你我之間的距離。

科學在你心中是怎樣的呢?我的感覺是:深奧的。相信很多人有和我一樣的體驗。因此,這也是平時專業書籍所讀甚少的緣故。但是《科學家的臉書狂想》這本書,卻改變了我對科學的看法,讓我忍不住對他點讚。

讀罷全文你不得不佩服一奈米的宇宙,這個年輕的團隊,想像大膽又不脫離實際,在閱讀的過程中,聆聽著科學的故事,感受著多味的人生。

到這兒,你或許會好奇這個作者到底什麼來路呢?

一奈米的宇宙,這是一隻90後作者團隊。誕生於2016年夏天,起初是因為他們在實驗室看見了許多美好的圖像,認為這不應該只有自己看見,於是開始選圖,寫詩和設計,那麼本書就是寫創意之一。

會想的人很多,實踐的人卻很少。記得馬雲就曾說過: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大部分人會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

這個團隊能夠讓自己的想法付出實踐,就是人生中很好的榜樣, 「你以為讀的是科學,其實是人生。」那有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讓我們嘗到人生哪些味道呢?

01 酸味人生:不確定性是人生的本質,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歐幾裡得發表的動態是這樣的:「你說我跟你就像平行線,這輩子永遠沒有相交的機會;但我更害怕的是你跟我是交線,在短暫的相遇以後,便漸行漸遠。」

歐幾裡得是數學家,擁有「幾何學之父」的尊稱,說起來是與我們生活相距甚遠,但是,一看他的動態,是不是瞬間覺得心裡酸溜溜的呢?

2020年,諧音愛你愛你,但誰曾想一場疫情,打破了世界很多人的生活平靜,甚至奪去了很多人的生命。每天看著疫情數字增長,看著小baby都被感染,看著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逆行,你的心也是不是也是一陣一陣的酸?

人生就是這麼的不確定,就如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描述的:「所有女人的心就像是電子的位置,永遠不知道女人下一秒的心情。」說的是不是很形象?其實人生何嘗不是,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就像一首歌唱的:「明天就像盒子裡的巧克力糖,什麼滋味,難以想像。」

深奧的科學,用臉書動態的形式,蘊含哲理的語錄,瞬間拉近了你與科學的距離,讓你在酸味中被感動,與此同時讓你感動的,還有科學家一生的故事。

02 苦味人生:坎坷泥濘是人生常態,苦苦堅持總是會迎來收穫果實

愛迪生大家應該是很熟悉了,沒有他就沒有光明,但是燈泡的出現,並不是一帆風順,就如他說:「你是我的燈泡,就算失敗 999次,我也會試到那成功的一次,點亮你在我的星空。」當今世界,任何一個讓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用品,可能都經歷了苦苦的孕育的過程,比如說燈泡,是愛迪生買下專利過後,再投入大量心血,最終獲得「電燈泡之父」的美名。

對於科學家來說,坎坷泥濘是人生常態。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堅持呢?

英國的化學家道爾頓在臉書上告訴我們:「努力就像原子一樣,是一切成功的組成。」要獲得成功,就必須付出紮實而且長時間的努力。

當然,當人生遇上難題,套一個傅立葉變換吧,換個頻域思考,也許會有新的方向。

每一位科學家之所以能夠成功,都是受了我們不為人之的辛苦。「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03辣味人生:人生滋味中, 「辣滋有道」, 你的人生值得期待

羅曼在臉書上說:「夢想是我的ATP,每當我感到絕望,想要放棄的時候,總是給我再度站起來的能量。」女高中生說:「成績是我的ATP!」女大學生說:「韓劇是我的ATP!」男大學生說:「女高中生是我的ATP!」

一奈米的宇宙說:「敢想敢做是我的ATP!」

確實,一奈米的宇宙作為非常年輕的90後團隊,不僅有想法,有創意,更是結合科學家故事,科學家的生平,進行了有趣的創作,在書中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作者們的巧思,比如留言數代表科學家的生日,點讚人代表同時期的科學家等。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三年前,其次是現在。不管你是什麼年齡,只要開始,永遠不晚。你的人生,值得期待!

結語

一本書可以讓你了解到40個科學家的故事,40個人生道理,N個科學小知識。不管你的科學愛好者,還是育兒探索者,你都能從這本書收穫不同的驚喜。

有些人或許會問:「人生滋味不是酸甜苦辣嗎?那甜味呢?」我想說的是「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口中也有一千種喜歡的甜點,」這個甜味,就留著你打開書本,慢慢去品位吧!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科學家告訴我們的人生百態
    這並非社交恐懼症,早在一百多年前,洪德就在他的臉書上解釋了這個問題:一個人坐公交車其實符合洪德定則,總是沒有雙人空位的時候,才會坐在別人旁邊。別扯蛋了,這個什麼洪德定則俺不知道它的樣子,而且一百多年前還沒有臉書呢(臉書,一種國外的社交工具)?
  • 讀《科學家的臉書狂想》
    而在這本現代出版社——《科學家的臉書狂想》中,所介紹的40位科學家卻用生命和科學的貢獻,卻詮釋了量子力學奠基人薛丁格所說,人生的意義只在於熱力學第二定律全書各篇皆有「關於人生」「一奈米的教室」「牢騷發文」「動態時報」,兼具感性、知性與趣味性。除此之外,書中還有科學家的人物小傳,幫助讀者詳細了解科學家們的生平。本書語言通俗易懂、形式創新,打破了以往科學家在大眾心目中的古板形象,比如牛頓被蘋果砸到之後會在臉書上寫下「可惡!頭好痛」的感想。
  • 當科學家上"臉書"發動態:原來他們都有一顆有趣的靈魂
    愛因斯坦、愛迪生、牛頓這樣的大科學家,對我來說只是曾經出現在課本上的人名而已。我們因為要考試而記住了他們,卻對他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知之甚少。本來科學家給我的感覺就是非常遙遠的存在,雖然我們依然享受著他們的發明創造,運用著他們研究出來的知識結果,但依然對他們很陌生。然而,在看了《科學家臉書狂想》這本腦洞大開的書之後,讓我對科學家那種高冷氣質徹底改觀,原來他們的靈魂是那麼有趣。
  •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原來科學理論,也可以如此的接地氣
    剛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時《科學家的臉書狂想》,讓我想到了一首曲子《森林狂想曲》,因為特別喜歡那首曲子,所以看到這本書的名字,也有一點愛不釋手的感覺!《科學家的臉書狂想》的深藍色封面,讓我想到了浩瀚的宇宙,廣闊無邊的大海,我們都說知識的海洋,看封面,就覺得這本書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
  • 志願填報前,千萬別看《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小心改寫你的專業
    令這些粉絲們興奮的是,他們的「人生科學」系列如今已經集結成書——《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實在好奇科學家們玩起臉書會是什麼樣?他們的主頁上會發些什麼呢?又會出現怎樣有趣的互動?天吶,光想想都覺得令人神往!整本書的架構很是一目了然,共收錄了40位知名科學家的生平介紹,從2年前的哈羅德·沃特·克羅特到公元前380年的墨子都在其中,並以臉書互動的形式重塑了更具人性、更貼近生活的形象。
  • 新奇,百年前的大科學家們也能上網了?《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夠狂
    還真的有人幫我們梳理了他們的故事,總結了出了很多人生道理呢,就在《科學家的臉書狂想》裡。這是一本有趣的科普書,假如百年前的科學家們都有了臉書,可以上網,他們會說些什麼呢?這本書就是把歷史嵌入臉書動態,神秘的科學家朋友之間的逗趣互動融進了書裡。當然也有一本正經的科學知識了。《科學家的臉書狂想》中有關於四十個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說到這裡是不是已經慌了?
  • 科學家們玩臉書的樣子,真是萌到可愛
    科學家在我們很多人的心目中,應該是嚴肅認真的存在。因為他們代表了科技的進步,來不得半點馬虎,卻忽視了他們也是平凡的人,有著和我們一樣的生存訴求。科學家們也會玩臉書,一旦玩起來比我們任何人都瘋狂,且極具科學性與趣味性。
  •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帶你認識不一樣的科學家
    由一奈米的宇宙出品的《科學家的臉書狂想》,能讓我們從不同角度認識這些可愛的、萌萌的、接地氣的科學家們,也重溫一下那些曾經讓我們寢食難安的理論和定律。這些圖片只是沉睡在論文中,甚至被當成垃圾丟掉,他們覺得太可惜了,於是萌生了為這些圖片上色並配上詩文放到臉書粉絲也與人分享的想法,結果吸引了一群喜歡理科的文青粉絲。 他們得到了出版社的青睞,但是他們希望能創作出科學和人生相互結合的定理,於是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科學家的臉書狂想》橫空出世了。 這是一本從8歲到80歲的人都能從中找到樂趣的書。
  •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帶你認識不一樣的科學家
    由一奈米的宇宙出品的《科學家的臉書狂想》,能讓我們從不同角度認識這些可愛的、萌萌的、接地氣的科學家們,也重溫一下那些曾經讓我們寢食難安的理論和定律。這些圖片只是沉睡在論文中,甚至被當成垃圾丟掉,他們覺得太可惜了,於是萌生了為這些圖片上色並配上詩文放到臉書粉絲也與人分享的想法,結果吸引了一群喜歡理科的文青粉絲。他們得到了出版社的青睞,但是他們希望能創作出科學和人生相互結合的定理,於是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科學家的臉書狂想》橫空出世了。
  • 舌頭如何嘗出食物的味道?
    -Ridley,4歲,來自墨爾本親愛的Ridley,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品嘗食物實際需要使用所有的感官。你的感官會收集所有信息,將其組合成一條關於食物味道的信息並送往你的大腦。比如說,你的眼睛可以使你識別食物並且記住它的味道。五種感覺能夠幫助我們收集有關食物的信息並將其發送到你的大腦。
  • 高深的定理比比皆是,有趣的科學人生值得擁有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大概是我今年讀過最有趣的一本書。 看看名字,臉書和科學家,你想到什麼? 我竟然猜測這是一本「穿越時空」的書。 全書一共介紹了40個科學家。 介紹形式,包括了「人生好難,不如發廢文吧」、「酸民無極限」、「這就是人生啊」、「你媽絕對不會的定理」、「科學動態時報」和「人生精彩回顧」。
  • 舌頭是如何嘗出味道?為什麼捏住鼻子只能嘗出5種味道?
    說到味覺,就會想到舌頭,舌頭可以嘗出很多味道,在大家的認知中,舌頭就是萬能的,可以嘗到各種味道。大家可能產生誤會了,味覺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厲害,舌頭只能嘗出5種味道,其它的都需要鼻子來配合,才能嘗出味道。要知道嗅覺和味覺是相通的,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感冒時,味覺會失靈,下面我們就來好好探究一番。為什麼說舌頭只能嘗出5種味道?
  • 一生無痛感、能「嘗」到文字的味道、聽見血液流動的聲音……這些...
    這對兄妹常因玩耍扭傷四肢而損傷皮膚或出血,但因無痛感自己不能察覺。他們無聊的時候會去拔掉自己的牙齒,或者用明火炙烤自己的皮膚,他們說這只是為了聽自己皮膚滋滋作響——就像煎鍋裡的牛排。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還沒有完全弄清楚。但這對兄妹的其他感官感知完全正常——他們在熱的時候會出汗,對觸摸很敏感。但說到疼痛,不管是燒傷還是受傷,他們都感覺不到。
  • 動物吃東西和人類嘗到的味道一樣嗎?答案讓你想不到
    不過你知道嗎,其實許多動物的味覺和人類並不相同,咱們人能嘗出來的味道,動物們並不一定能嘗出來。比如說,我們覺得又甜又香的奶油冰淇淋,貓咪吃起來,可能就像在吃一塊冰涼的黃油。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就來跟你說一說哺乳動物的味覺有什麼差別。
  • 動物們嘗到的味道,和人類有什麼不一樣?
    這些長得像洋蔥似的味蕾,正是我們能嘗到味道的關鍵結構。人類舌頭上的味蕾數量非常龐大,有8000~10000個。味蕾的分布範圍也很廣,幾乎遍布了整個舌頭,甚至連上顎和咽喉局部都有它的蹤跡。而這每個味蕾中就大約含有50~150個受體細胞,味道正是通過這個味覺受體細胞(taste-receptor cell)產生的。
  • 沸騰的人生、才最有味道
    沸騰的人生、才最有味道人生中難免會遇到很多挫折和折磨,有的人會將這些磨難視為一堵牆,遇到後就會掉頭就走,唯恐避只不及,有的人會將這些磨難視為踏腳石,即使這踏腳石像牆一樣高,他們也會奮勇攀爬,直到越過去後為止。
  •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活在網絡上的廢柴科學家們
    首先,《科學家的臉書狂想》這本書的封面就很有喜感:蜜汁微笑的愛因斯坦正拿著手機,躲在藍色色塊的前景後面自拍科學家們的臉書帳號既有勵志雞湯也有幽默自嘲,既有人生感悟也有傲嬌發嗲。,我們這輩子永遠無法真正碰到對方,甚至無法碰到自己。
  • 薇婭李佳琦帶火的5種零食,嘗到味道就念念不忘,你吃過幾種?
    尤其是下面這5種零食,嘗到味道就念念不忘,從此瘋狂回購,卻發現,被李佳琦、薇婭帶火的這5種零食,明明銷量和口碑表現不俗,但是價格依然保持「初心」,好吃又不貴,現看看你吃過幾種?一、1分鐘爆賣40000件的蛋黃酥我對鹹鴨蛋的鹹蛋黃沒有抵抗力,有一個鹹蛋黃就可以吃下一碗白米飯,那種沙沙的口感令人迷戀。當在李佳琦直播間看到這款獲獎無數的雪媚娘蛋黃酥時,愛屋及烏,趕緊下單2件。
  • 為什麼舌頭嘗不出自己的味道?
    說到舌頭,它其實與眼睛、鼻子和皮膚等感覺器官一樣,是我們體驗這個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舌頭反饋的信息也讓我們不斷完善著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食物。那麼,舌頭可以嘗遍天下味道,那麼舌頭自己是什麼味道呢?乍一看,這似乎是個荒謬的問題,但它實際上是一個很令人費解的問題。
  • 男生的蛋蛋為什麼可以嘗出醬油味?
    擁有蛋蛋的人紛紛開始了嘗試嗯嘗試的結果我不用翻譯了你們看下面這些圖就知道結果多振奮人心了網紅Matthew Lush  是的第一批嘗試者驚訝地發現蛋蛋似乎真的能嘗到醬油的味道看到了對應的顏色外形這會形成一種心理暗示讓人覺得自己真的嘗到了醬油味這事兒聽起來蠻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