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代表談科學家精神
來源:人民日報弘揚優良傳統,肩負起新時代的科技使命——科學家代表談科學家精神人民日報記者 喻思南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4位科學家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這一主題做了分享。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家談科學家精神:愛國、誠信和堅持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家談科學家精神:愛國、誠信和堅持 2020-11-18 中國新聞網 馬海燕 霍守亮提煉了自己所理解的科學家精神:第一,家國情懷,心繫人民;第二,勇於創新,刻苦攻關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第三,團結協作的精神。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也認為,科學家精神能夠鼓舞年輕一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愛國。「大家經常說科學沒有國界,但是一定要記住後面那句話:科學家是有國別的。
-
科學家精神內核是什麼
登海種業科研團隊代表陶旭東,新華社國內部科技室主任陳芳、光明日報高級記者金振蓉等代表共同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樹立良好學風作風」進行交流,熱議科學家精神的內核。「科學家要敢於完成世界一流的創新工程。」蘇權科講述了當代中國橋梁人歷時八年成功建造港珠澳大橋的故事,「港珠澳大橋利用人工智慧等技術建成了高度智能化的大橋,彰顯了我國一流的橋梁建設能力。」李豔青分享了我國深海事業創新發展的故事以及「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永攀高峰」的科學精神。
-
弘揚科學家精神 |科學家精神內核是什麼?聽聽張伯禮院士等專家怎麼說
弘揚科學家精神 |科學家精神內核是什麼?「弘揚科學家精神,樹立良好學風作風」進行交流,熱議科學家精神的內核。「科學家要敢於完成世界一流的創新工程。」蘇權科講述了當代中國橋梁人歷時八年成功建造港珠澳大橋的故事,「港珠澳大橋利用人工智慧等技術建成了高度智能化的大橋,彰顯了我國一流的橋梁建設能力。」李豔青分享了我國深海事業創新發展的故事以及「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永攀高峰」的科學精神。
-
國家科學家座談會:愛國精神,就是中國科學家的必備精神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在9月11日,召開的國家科學家座談會上,對「科學家精神」進行了更為深入的闡述: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對於我國而言,科學家精神第一條就是要有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新中國能夠從一窮二白,滿目瘡痍中走過來,科技事業一次次的不斷突破,取得歷史性成就,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科學家的前赴後繼、接力奮鬥。
-
國家科學家座談會:愛國精神,就是中國科學家的必備精神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在9月11日,召開的國家科學家座談會上,對「科學家精神」進行了更為深入的闡述: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對於我國而言,科學家精神第一條就是要有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新中國能夠從一窮二白,滿目瘡痍中走過來,科技事業一次次的不斷突破,取得歷史性成就,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科學家的前赴後繼、接力奮鬥。
-
中國科學家談科學家精神:愛國、誠信和堅持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記者 馬海燕)「當年『兩彈一星』科學家們把青春甚至生命都留在了荒蕪人煙的沙漠上。我們現在的條件比他們好多了,我們青年科學家應該更有擔當,為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80後」科學家霍守亮17日感慨道。
-
中國科學家談科學家精神:愛國、誠信和堅持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記者 馬海燕)「當年『兩彈一星』科學家們把青春甚至生命都留在了荒蕪人煙的沙漠上。我們現在的條件比他們好多了,我們青年科學家應該更有擔當,為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80後」科學家霍守亮17日感慨道。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7日就「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
-
科學家精神內核是什麼?聽聽張伯禮院士等專家怎麼說
CAP1400第三代核電科研團隊代表陳煜,登海種業科研團隊代表陶旭東,新華社國內部科技室主任陳芳、光明日報高級記者金振蓉等代表共同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樹立良好學風作風」進行交流,熱議科學家精神的內核。
-
科學家精神內核是什麼 聽聽張伯禮院士等專家怎麼說
高級工程師李豔青,CAP1400第三代核電科研團隊代表陳煜,登海種業科研團隊代表陶旭東,新華社國內部科技室主任陳芳、光明日報高級記者金振蓉等代表共同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樹立良好學風作風」進行交流,熱議科學家精神的內核。
-
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
原標題: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 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獨特的精神氣質。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前赴後繼、接續奮鬥的結果。
-
讓科學家精神照亮人間
一、科學家精神的實質與要義自從有了科學家就應該有了科學家精神。科學家精神不同於科學精神,前者包含後者,關鍵在於科學家有為真理獻身的勇氣,敢於犧牲自己的生命,而科學精神主要在於嚴謹、務實、求真。中國科學家精神不同於國外科學家精神,中國科學家願意服從組織安排,堅持黨的領導,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
...科學家代表與中外記者見面會 工學院郭少軍研究員談科學家精神...
見面會現場(圖片來自中國網)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0年11月17日(星期二)下午3時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4位科學家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北京大學工學院郭少軍研究員應邀出席見面會。
-
科學家精神有哪些?
    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在認真學習了總書記的講話後,作為一名基層科研工作者,我想談談對科學家精神的理解和體會。
-
科學家精神報告團走進內蒙古講述我國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同志...
【央視網】近日,內蒙古新聞聯播報導,由中國科協主辦,內蒙古科協承辦的「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內蒙古草原行第一站」來到呼和浩特市。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分六組走進高校、中小學校和內蒙古科技館,講述李四光、黃緯祿、程開甲、鄧稼先、黃旭華、黃大年六名科學家的愛國精神、創新精神、求實精神、奉獻精神、協同精神和育人精神。
-
以科學家精神照亮創新路
以科學家精神照亮創新路——科學家代表談新時代科技使命在11月17日的國新辦中外記者見面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譽所長姚檀棟,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霍守亮,北京大學工學院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郭少軍4位科學家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與記者進行交流座談。
-
四川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李後強 解讀科學家精神
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9月11日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提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希望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歷史責任,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四川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社科院黨委書記、教授李後強,接受封面新聞採訪時表示:「經過一代代科學家的不懈努力,鑄成了中國科學家獨特的精神品質和鮮明的文化氣質,鑄就了中國科學家精神。」
-
首屆科學家精神論壇在川舉行
本報綿陽11月5日電(記者李曉東、周洪雙)「科學家精神是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是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11月5日,在四川綿陽市梓潼縣「兩彈城」舉辦的首屆科學家精神論壇上,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的多名院士通過主旨演講,與社科理論界的多位專家學者一道,感悟老一輩科學家的家國情懷,挖掘科學家精神的時代價值。
-
弘揚科學家精神 | 時光流逝 這些老科學家的精神永不消逝
在當日舉行的《定格在記憶中的光輝70年》新書推介暨弘揚科學家精神報告會上,該書主編嶽愛國介紹,該書徵集了中科院離退休老同志的116篇回憶文章。在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報告廳,這本書的多名作者、數位已入耄耋之年的「80後」給在場真正的80後莘莘學子講述了老一輩科學家鮮為人知的故事。令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顏基義難忘的是華羅庚的鼓勵後學、甘為人梯的精神。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華羅庚親自給58級數學專業學生講課。「華羅庚整整講了3年,自己寫教材,他常說,『除非國家有重大事情,我一定把講課排在第一』。」
-
國務院新聞辦就「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舉行科學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今天下午,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四位科學家代表,請他們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這個話題,與大家作個交流,來談談他們對科學家精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