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談科學家精神:愛國、誠信和堅持

2020-11-18 光明網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記者 馬海燕)「當年『兩彈一星』科學家們把青春甚至生命都留在了荒蕪人煙的沙漠上。我們現在的條件比他們好多了,我們青年科學家應該更有擔當,為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80後」科學家霍守亮17日感慨道。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7日就「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霍守亮提煉了自己所理解的科學家精神:第一,家國情懷,心繫人民;第二,勇於創新,刻苦攻關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第三,團結協作的精神。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也認為,科學家精神能夠鼓舞年輕一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愛國。「大家經常說科學沒有國界,但是一定要記住後面那句話:科學家是有國別的。所以,愛國奉獻是老一輩科學家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也是我們這一代人要堅持的。」

中國科學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譽所長姚檀棟認為,科學家精神不光是科學家群體的問題,也事關整個社會層面。第一,只要是做科學研究,都應該有好奇心和科學的質疑;第二,講究證據和方法,有一些文章發表時有數據造假的情況出現,那就是沒有做到科學證據、科學方法;第三,要有科學的堅持和忍耐;第四,需要團隊和合作。

「另外從科學的道德層面,我們知道科學誠信是科學道德的底線,有幾點必須堅持:一是誠實,二是公正,三是嚴謹。」姚檀棟說。

姚檀棟認為,甘為人梯、甘於寂寞,做基礎研究的人要真正坐得住冷板凳,不要為外界喧譁的世界所迷惑,真正埋頭苦幹,做真正有價值的工作,這是發揚科學家精神最好的做法。

北京大學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副主任郭少軍希望科學家精神能夠植入到每個人的心中,真正把科研理解成一種時尚,讓更多的人從事科研。(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談科學家精神:愛國、誠信和堅持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記者 馬海燕)「當年『兩彈一星』科學家們把青春甚至生命都留在了荒蕪人煙的沙漠上。我們現在的條件比他們好多了,我們青年科學家應該更有擔當,為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80後」科學家霍守亮17日感慨道。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家談科學家精神:愛國、誠信和堅持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家談科學家精神:愛國、誠信和堅持 2020-11-18 中國新聞網 馬海燕 所以,愛國奉獻是老一輩科學家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也是我們這一代人要堅持的。」  中國科學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譽所長姚檀棟認為,科學家精神不光是科學家群體的問題,也事關整個社會層面。
  • 我國科學家談科學家精神
    本報訊 記者張衡報導 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在國務院新聞辦17日舉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四位科學家代表結合各自工作實際,談了對科學家精神的理解。
  • 科學家代表談科學家精神
    來源:人民日報弘揚優良傳統,肩負起新時代的科技使命——科學家代表談科學家精神人民日報記者 喻思南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4位科學家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這一主題做了分享。
  • 《科學家精神·愛國篇》新書首發,講述32位科學家動人故事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承辦的《科學家精神·愛國篇》新書發布暨專家交流會在京召開。作為 「科學家精神叢書」的第一冊,《科學家精神·愛國篇》詳盡記述了32位科學家生動感人的愛國事跡,全面深刻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懷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冊的重大貢獻,鑄就了「兩彈一星」「載人航天」等光照千秋的精神豐碑,體現出高尚人格風範和優良作風學風。
  • 讓科學家精神 成為愛國奮鬥底色
    科學是人類探索自然同時又變革自身的偉大事業,科學家是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的重要承載者。當無數人的精神形成巨大的合力,將會推動社會的進步。科學家精神,是我們現在所處時期最需要大力倡導的,它不僅關係當下的發展,更能指引未來,是創新之路的引領者。人們常說,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在祖國和人民面前,「科學家精神」就意味著無怨無悔地為之付出。
  • 市林業局開展「我和我的祖國——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參觀學習...
    2020年1月14日,根據市直工委通知要求,市林業局機關黨委以「弘揚科學家精神,奮進新長徵」為主題,組織全體黨員幹部職工,開展「我和我的祖國——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參觀學習主題黨日活動。由中國科協主辦,市科協、市直工委等部門聯合承辦的「我和我的祖國——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共分為「我愛你中國」「無限風光在險峰」「協同攻關、甘為人梯」「接力精神火炬、奮進新的長徵」四個展區,通過大量圖片文字資料展示了中國科學家的事跡。
  • 四川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李後強 解讀科學家精神
    四川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社科院黨委書記、教授李後強,接受封面新聞採訪時表示:「經過一代代科學家的不懈努力,鑄成了中國科學家獨特的精神品質和鮮明的文化氣質,鑄就了中國科學家精神。」科學家精神 內涵多元在李後強看來,科學家精神內涵多元,是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和是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
  • 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科學是人類探索自然同時又變革自身的偉大事業,科學家是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的重要承載者。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的內涵,即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愛國精神是科學家精神的靈魂。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
  • 新時代需要什麼樣的科學家精神?
    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的科學家們,是如何理解科學家精神的?將如何弘揚科學家精神?第三,科學的堅持和忍耐。有了科學問題,真正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甚至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可能是很長時間的事,這就需要有長期的堅持,耐得住寂寞。第四,新時代需要團隊和合作,這也是全球的大趨勢。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科學家精神——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
    邁向科技強國需要弘揚科學家精神《瞭望》:如何理解科學家精神的時代意義和深刻內涵?懷進鵬: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是科學家精神的靈魂和要義。
  • 國家科學家座談會:愛國精神,就是中國科學家的必備精神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在9月11日,召開的國家科學家座談會上,對「科學家精神」進行了更為深入的闡述: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對於我國而言,科學家精神第一條就是要有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新中國能夠從一窮二白,滿目瘡痍中走過來,科技事業一次次的不斷突破,取得歷史性成就,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科學家的前赴後繼、接力奮鬥。
  • 國家科學家座談會:愛國精神,就是中國科學家的必備精神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在9月11日,召開的國家科學家座談會上,對「科學家精神」進行了更為深入的闡述: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對於我國而言,科學家精神第一條就是要有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新中國能夠從一窮二白,滿目瘡痍中走過來,科技事業一次次的不斷突破,取得歷史性成就,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科學家的前赴後繼、接力奮鬥。
  • 聆聽科學報國故事 傳承中國科學家精神
    聆聽科學報國故事 傳承中國科學家精神 2020-09-07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全國巡展山東站開幕
    央廣網濟南11月15日消息(記者柴安東)11月15日,「我和我的祖國——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 全國巡展山東站在山東省科技館開幕。此次巡展包括「我和我的祖國——中國科學家精神資料選展」、「『鏡見創新:發現科學之美』主題影像展」和「齊魯科技先鋒」三大主題展區。
  • 讓科學家精神照亮人間
    一、科學家精神的實質與要義自從有了科學家就應該有了科學家精神。科學家精神不同於科學精神,前者包含後者,關鍵在於科學家有為真理獻身的勇氣,敢於犧牲自己的生命,而科學精神主要在於嚴謹、務實、求真。中國科學家精神不同於國外科學家精神,中國科學家願意服從組織安排,堅持黨的領導,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 ...關於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學風與科研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廳字〔2018〕23號)和《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中辦發〔2019〕35號)(以下簡稱「兩個意見」)及其任務分工方案,使弘揚科學家精神、恪守科研誠信規範成為首都科技界的共同理念和自覺行動;為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匯聚磅礴力量,為科技強國提供「北京榜樣」,北京市科委積極推進我市作風學風與科研誠信建設
  • 蘇州醫工所舉辦「弘揚科學家精神 加強作風學風建設」專題報告會
    報告從學風建設嚴峻形勢、學術不端案例與治理等方面,闡述了學風建設面臨的嚴峻形勢和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詳細介紹了科研誠信與道德規範的內涵,介紹了國家和中科院層面關於科研失信行為的處理,詳細解讀《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介紹了「蛟龍」「墨子」「海洋六號」「遼寧艦」等各領域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創新成果,提出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一代代科學家的堅守和耕耘;結合錢學森、鄧稼先、南仁東、屠呦呦和潘建偉等科學家事跡
  • 弘揚科學家精神,樹立優良作風學風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11月8日,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中國科協智能製造學會聯合體、中國科協航空發動機產學聯合體以及千名中國科協青年託舉工程全體入選者共同發出倡議,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堅持國家和人民利益至上,弘揚追求真理、實事求是、嚴謹治學、淡泊名利、立德為先的科學家精神,切實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
  • 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推進新時代科技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進一步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老一輩科學家求真務實、報國為民、無私奉獻的愛國情懷和高尚品格,是新時代廣大科技工作者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的強大動力源和精神營養劑。 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 愛國精神是中國科學家精神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