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學家精神 成為愛國奮鬥底色

2020-12-06 人民論壇網

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濃厚氛圍,必將進一步鼓舞和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爭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創造者、建設科技強國的奉獻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踐行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引領者,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科學是人類探索自然同時又變革自身的偉大事業,科學家是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的重要承載者。當無數人的精神形成巨大的合力,將會推動社會的進步。科學家精神,是我們現在所處時期最需要大力倡導的,它不僅關係當下的發展,更能指引未來,是創新之路的引領者。

人們常說,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在祖國和人民面前,「科學家精神」就意味著無怨無悔地為之付出。古往今來,,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懷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憑藉深厚的學術造詣、寬廣的科學視角,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重大貢獻。比如:李四光、華羅庚、錢學森、鄧稼先等科學家體現出高尚人格風範和優良作風學風。因此,我們要學習科學家這種愛國精神,胸懷祖國,把個人的成長成才融入祖國的大發展中,學習他們不慕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

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的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馬克思說:「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筆者認為,在新時代,我們既要發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又要創造出屬於新時代的更加輝煌的科學家精神。因此,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弘揚科學家精神作為新時代的必修課,讓科學家精神成為愛國奮鬥最耀眼的底色。

偉大的時代造就偉大的精神,新時代的科學家精神引領更加偉大的新時代創新,進而使之迸發出無窮的創新力量。科技工作者要虛心學習,潛心研究,甘做致力提攜後學的「鋪路石」和領路人,砥礪「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的勇毅擔當。只有這樣才能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濃厚氛圍,

總之,以科學家精神,引領創新之路就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堅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艱苦奮鬥、科學報國的優秀品質,同時要勇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創造者、建設科技強國的奉獻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踐行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引領者,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李懷華)

【本文資訊為廣告信息,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焦點

  • 【央視快評】讓愛國奉獻精神成為新時代的價值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對於我們以王繼才同志為榜樣,大力倡導愛國奉獻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王繼才夫婦32年堅守海島的動力源於內心樸素的愛國情懷和奉獻精神。正是對國家的摯愛讓王繼才夫婦數十年如一日,在「與世隔絕」的小島上抵抗住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艱難環境,始終守衛著祖國的邊哨。沒有氣壯山河的豪言,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王繼才樸實的話語最好地詮釋了愛國奉獻的精神:「家就是島,島就是國。」
  • 「兩彈一星」精神:愛國奉獻是底色,勇攀高峰不停步
    「兩彈一星」精神:愛國奉獻是底色,勇攀高峰不停步  【探尋精神源頭 彰顯時代價值·第十四期主題:「兩彈一星」精神】  【光明日報社主辦 上海市委宣傳部、浙江省委宣傳部協辦】  1964年10月16日15時,巨大的蘑菇雲在新疆羅布泊荒漠騰空而起,
  • 初中作文素材: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中考作文素材: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人民觀點)   ——如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有那麼一股子中流擊水的勁頭,有那麼一股子以夢為馬的激情,奮鬥就將成為實現夢想的階梯、走向未來的橋梁   「這是一段紅色青春的奮鬥傳奇」「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模樣」……
  • 「兩彈一星」精神:愛國奉獻是底色,勇攀高峰不停步
    時至今日,誕生於艱難困厄之中的「兩彈一星」精神,依然熠熠生輝,並且處於不斷充實、更新,再創造、再創新的過程——這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鮮活的體現,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對加快科技創新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
  • 弘揚愛國奮鬥精神 建功立業新時代
    【文/攝 吉林大學報記者 子軒】5月28日,由江蘇省無錫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和市科協共同舉辦的「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吉林大學原創話劇《黃大年》無錫匯演暨無錫市人才專場演出在江南大學文浩科學館禮堂舉行。
  • 愛國奮鬥 科學報國|姜沛民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曲周...
    >  在全國上下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輝煌七十年 奮進新時代」宣傳活動中,中國農業大學紮根河北曲周46年服務鄉村振興的感人故事,深刻展示了幾代農大人愛國奮鬥、科學報國的精神和情懷。愛國奉獻,成為農大精神的鮮亮底色。  (三)「曲周精神」深深植根「永久奮鬥精神」和「創新精神」。新中國成立之初,戴芳瀾、俞大紱等一批科研工作者身懷滿腔報國之情,帶領農大人開創「人民的農大」,掀開了嶄新篇章。20世紀50年代,農大一批專家徵戰西藏、西北、東北等邊疆農業資源考察,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永久奮鬥精神」和「創新精神」。
  • 國家科學家座談會:愛國精神,就是中國科學家的必備精神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在9月11日,召開的國家科學家座談會上,對「科學家精神」進行了更為深入的闡述: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對於我國而言,科學家精神第一條就是要有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新中國能夠從一窮二白,滿目瘡痍中走過來,科技事業一次次的不斷突破,取得歷史性成就,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科學家的前赴後繼、接力奮鬥。
  • 國家科學家座談會:愛國精神,就是中國科學家的必備精神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在9月11日,召開的國家科學家座談會上,對「科學家精神」進行了更為深入的闡述: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對於我國而言,科學家精神第一條就是要有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新中國能夠從一窮二白,滿目瘡痍中走過來,科技事業一次次的不斷突破,取得歷史性成就,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科學家的前赴後繼、接力奮鬥。
  • 科學家精神有哪些?
    &nbsp&nbsp&nbsp&nbsp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在認真學習了總書記的講話後,作為一名基層科研工作者,我想談談對科學家精神的理解和體會。
  • 黃大年先進事跡激勵知識分子愛國奮鬥:以家國為念 為民族燃燈
    【弘揚愛國奮鬥精神 建功立業新時代】  2017年1月8日,年僅58歲的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黃大年因病在長春去世,永遠地離開了他熱愛的祖國,離開了他傾注無數心血的教育科研事業
  • 接過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火炬接續奮鬥——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學習傳承科學家精神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題:接過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火炬接續奮鬥——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學習傳承科學家精神新華社記者溫競華「這一別,就是30年,30年我一次也沒有回過家。……有同志問我,忠孝不能兩全,你是怎樣理解的?我說: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 陳藎民:愛國奮鬥的「五四先驅」
    於是在求學期間,陳藎民立志發奮學習,挽救民族,振興國家,成為了學習德先生(民主)的實踐者和賽先生(科學)的積極分子。  正是有了這種思想上的覺醒,陳藎民很快就加入到當時北京高校的進步學生群體中,積極開展愛國活動,參加社會服務。1918年,陳藎民被選為北京高等師範和北京大學學生聯合會組織的《國民》雜誌社評議部評議員。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家談科學家精神:愛國、誠信和堅持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家談科學家精神:愛國、誠信和堅持 2020-11-18 中國新聞網 馬海燕 霍守亮提煉了自己所理解的科學家精神:第一,家國情懷,心繫人民;第二,勇於創新,刻苦攻關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第三,團結協作的精神。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也認為,科學家精神能夠鼓舞年輕一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愛國。「大家經常說科學沒有國界,但是一定要記住後面那句話:科學家是有國別的。
  • 中國科學家談科學家精神:愛國、誠信和堅持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記者 馬海燕)「當年『兩彈一星』科學家們把青春甚至生命都留在了荒蕪人煙的沙漠上。我們現在的條件比他們好多了,我們青年科學家應該更有擔當,為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80後」科學家霍守亮17日感慨道。
  • 《科學家精神·愛國篇》新書首發,講述32位科學家動人故事
    ·愛國篇》新書發布暨專家交流會在京召開。作為 「科學家精神叢書」的第一冊,《科學家精神·愛國篇》詳盡記述了32位科學家生動感人的愛國事跡,全面深刻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懷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冊的重大貢獻,鑄就了「兩彈一星」「載人航天」等光照千秋的精神豐碑,體現出高尚人格風範和優良作風學風。
  • 中國科學家談科學家精神:愛國、誠信和堅持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記者 馬海燕)「當年『兩彈一星』科學家們把青春甚至生命都留在了荒蕪人煙的沙漠上。我們現在的條件比他們好多了,我們青年科學家應該更有擔當,為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80後」科學家霍守亮17日感慨道。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7日就「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
  • 愛國奮鬥 科學報國 | 曲周典型事跡在師生中引起熱烈反響(1)
    本網訊 5月30日,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教育部微言教育、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農民日報、科技日報等媒體平臺相繼刊發、播出了我校師生紮根河北曲周大地,46年如一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國奮鬥,科學報國。從改土治鹼到綜合發展,從鄉村振興到綠色發展,一代代農大人把青春的汗水灑在曲周大地,以大地為書,以阡陌為筆,書寫著錦繡時代的青春答卷。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科學家精神——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
    邁向科技強國需要弘揚科學家精神《瞭望》:如何理解科學家精神的時代意義和深刻內涵?懷進鵬: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是科學家精神的靈魂和要義。
  • 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
    原標題: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 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獨特的精神氣質。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前赴後繼、接續奮鬥的結果。
  • 愛國奮鬥 科學報國 | 曲周典型事跡在師生中引起熱烈反響(8)
    本網訊 連日來,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教育部微言教育、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農民日報等媒體平臺相繼刊發、播出了我校師生紮根河北曲周大地,46年如一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國奮鬥,科學報國。從改土治鹼到綜合發展,從鄉村振興到綠色發展,一代代農大人把青春的汗水灑在曲周大地,以大地為書,以阡陌為筆,書寫著錦繡時代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