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位文學造詣很高的科學家

2020-12-01 中國社會..

  許多在中國近、現、當代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科學家,都具有頗高深、廣博的文學造詣。這是因為,當時的知識分子,不管後來是學習什麼專業、從事什麼職業,均家學淵源很深,基本上念過私塾,甚至父母也都有很高的舊學功底,而使他們受到很好的傳統文化教育,有很紮實、豐厚的國學知識;民國時期中國的高等教育注重通才培養、全面基礎(其實那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反對並抵制專科的、功利化的教育方式;當時的大學裡,乃至社會上,比較推崇人文情懷,有很好的人文環境。

  而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眾所周知的體制特色,中國的家學傳統被摧毀,舊學文化早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就大受破壞,到新中國更加被打倒;大學教育過於專科化、功利化,過早分科;整個社會缺乏人文環境、過於推崇科學技術。因此,學文科的不懂得理科,學理科的更沒有人文基礎了。

  不管是專才、偏才也好,還是通才、全才也好,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只要有真正的才幹,都應該合理地得到父母、老師、單位、社會的引導、培育、尊敬和重用。

  下述10位現當代教授科學家,他們的文學造詣就很高深,並不亞於許多成名的文學家。

  1/著名數學家、文史專家、詩人、書畫家鄭桐蓀

  鄭桐蓀(1887-1963),名之蕃,字桐蓀,別號焦桐,江蘇省吳江市盛澤鎮人。與著名詩人、學者柳亞子有郎舅之誼,且著名數學家陳省身為其女婿。

  早年肄業於上海震旦大學。1908年考取清華庚款赴美留學,畢業於康乃爾大學數學系。1911年回國,在福建馬尾海軍學校、上海南洋公學等校任教。1920年至清華學校任教。1923年至1924年任清華教務長。1928年至1935年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講授中國詩詞。抗戰期間在西南聯大任教,抗戰勝利後又回清華,直到1952年退休。

  他是清華算學系創辦人之一與首任主任,曾擔任多門基礎數學課程講授,著有《四元開方釋要》、《微分方程初步》和數學史專著《墨經中的數理思想》,參與編纂《數學名詞》。

  退休後通讀二十四史,於歷代興廢、山川變革,乃至名勝古蹟、遺聞軼事頗有研究。著有《禹貢地理新釋》、《元明兩代京城之南面城牆》,及《吳梅村詩箋釋》、《宋詞簡評》等文學專著。曾寫有詩詞數百篇,但多已散佚。新中國治理黃河,曾作七言百句詩《河清歌》。對於國畫、書法亦有研究。1963年10月因肺炎病逝於清華園。

  鄭桐蓀天生就是學者而非詩人。他的知識結構很完善,歷史掌故相當熟悉。對於中國的朝代和歷代帝王的稱號,了如指掌。同時又頗愛研究字畫,在北平期間閒暇時常到南城琉璃廠轉轉,也收羅了不少珍品密刊,可惜「文革」時全部遭到沒收或毀棄。

相關焦點

  • 陳子善|《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十講》引言
    《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十講》,陳子善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20年8月即出,451頁,75.00元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又可稱「中國現代文學史料學」,關於這兩個概念的關聯和區別、互用和並用等,參見劉增傑:《中國現代文學史料學·前言》,中西書局,2012年)是中國現代文學學科的重要分支,以搜集、整理
  • 世界最偉大的十位科學家你知道是哪十位嗎?
    ,在1687年出版的《數學原理》中,他為經典力學奠定的基礎,解釋了萬有力定律和運動定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十位科學家之一。達爾文在被懷疑的背景下,始終堅持的他的「進化論」,他收集了20多年的證據,並於1859年發表了關於物種起源的結論,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定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十位科學家之一
  • 近代中國史,被尊稱為「先生」的十位著名女性
    冰心文學作品中所體現的寬廣人性是它的生命力,雖然作品數量很少,而且沒有長篇,但冰心那富有聲音的作品,以及對人性的一種側面的仔細的洞察,就像《小桔燈》一樣,賦予我們以溫暖心房的光芒。5.楊絳先生(1911年—2016年)錢鍾書先生的夫人。中國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
  • 中國近代史上十位傑出的地質學家
    近代歷史上,我國的許多成就在世界上都取得極大的成功,無論在哪個方向,都是令世人震驚的,小編帶你認識以下,近代歷史上十位傑出的地質學家吧~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
  • 十位中國AI界最值得關注的科學家
    造就為大家搜集了十位推動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領軍人物2013年,吳恩達入選《時代》雜誌年度全球最有影響力100人,成為16位科技界代表之一。 吳恩達的研究領域是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重點是深度學習。2014年百度在AI的研發投入將近70億,同年5月吳恩達擔任百度公司首席科學家,負責百度研究院的領導工作,尤其是Baidu Brain計劃。
  • 古風·禮讚五位科學家
    古風·禮讚五位科學家文/陳守光 {哈爾濱}中國軍人好榜樣,功勳卓著世代說。}中國頂級一少年,此人名字叫曹原。愛好文學,曾在《黑龍江日報》、《哈爾濱日報》、《生活報》、《新晚報》以及《哈爾濱公安》等紙媒上發表過公安新聞報導稿件近百篇。愛好遊泳,擅長手寫速記,曾任黑龍江省速記研究會理事。
  • 17歲獲譽世界頂尖「小科學家」李依庭逆襲成長贏得漂亮
    封面女孩的名字叫李依庭,是浙江省杭州二中的一名高二學生,這幾天她因為獲得世界科學家協會優秀小科學家稱號而衝上了熱搜。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現有科學家會員72位,其中51位獲得諾貝爾獎,6位獲得沃爾夫獎,6位獲得拉斯克獎,4位獲得圖靈獎,2位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1位獲得菲爾茨獎,2位傑出科學家,是亞洲地區規格最高的科學機構。
  • 簡述古代歷史上的十位科學家,你知道的還有哪些?
    在幾千年來的歷史長河中,我國古代湧現出許多的科學家、發明家。為人類的發展和文化傳播做出了傑出貢獻。體現出古人的超前智慧和勞動創造的能力。下面就簡單的來介紹十位古代有名的科學家。這個人就是蔡倫,他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對人類文化傳播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後來因權力的鬥爭自殺而亡。3、張衡張衡不僅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天文學家,而且還是地理學家、數學家。曾先後擔任過朝廷的許多職務。他開啟了中國天文、地理研究的先河。
  • 世界最頂尖的計算機科學家:美國有632位,德國有45位,中國呢?
    之前有人統計過,全球最頂尖的計算機科學家都來自哪裡,其中美國有632位頂尖計算機科學家,德國則有45位,那中國有多少呢?  通過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這上榜的632位計算機科學家裡,亞裔不在少數,甚至排在前頭的幾位都是美籍華人。
  • 第十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在京頒獎 上海科學家鄧子新院士等獲殊榮
    原標題:第十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在京頒獎上海科學家鄧子新院士等獲殊榮    圖片說明:談家楨生命科學獎十周年慶典暨頒獎大會從第十屆開始談家楨生命科學獎作為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的第一個獎項,由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和談家楨生命科學獎獎勵委員會聯合組織。
  • 天下十豪:先秦時期最有影響力的十位思想家
    天下十豪是指先秦時期最有影響力的十位思想家。出自《呂氏春秋》:「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兼,關尹貴清,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兒良貴後。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
  • 中國十位優秀科學家,能力卓越才華橫溢,名留青史!
    中國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能文能武的優秀人才,才能挺過災難,走向富強。今天要介紹的十位,個個才華橫溢能力卓越,連美國人也千方百計的想要挖走。第一位是錢學森先生,先生優秀到什麼程度呢?那就是美國費盡心思,耗費五年的時間也沒能留住他。彼時中國窮困落後,錢學森先生毅然決定回國為國家建設做貢獻,美國得知後深覺錢學森先生回去後,中國的發現必然煥然一新,於是才百般阻撓。
  • 他是中國古代唯一被稱為「聖」的科學家,3項成就早西方一千多年
    無論在科學理論還是科學實驗以及科學運用上,我們都是落後的, 比如《中國的科學與文明》也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史》還是英國人李約瑟幫我們寫的。 可見我們古代是多麼不重視科學,不重視科學,那麼,古代有科學家。有。其實,中國古代除了四大發明可以向世界展示外,還出了很多科學家。比如魯班、張衡、祖衝之、孫思邈、沈括、郭守敬、徐光啟、宋應星等等。
  • 中國文學翻譯亟待告別「粗糙時代」
    本版製圖:張樂   在近日舉行的一場「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上,幾位國外翻譯家毫不留情地用「太差了」、「沙漠」、「怪怪的」等詞語來形容中國當代文學書籍在西方的處境,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東方系常務副主任羅季奧諾夫很形象地描述了中國當代文學在俄羅斯的「慘狀」:與政治經濟的熱相比,中國文學在俄羅斯不能說是冷的,但至少是涼的。」
  • 中國電影文學創作基金在京啟動
    由北京國際和平文化發展基金會、中小企業合作發展促進中心、ZHHZ文創藝術影視機構聯盟、中國電影文學學會等多家單位發起的中國電影文學創作基金,於2020年1月15日在北京和苑博物館正式啟動。中央文史館館員、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編劇梁曉聲先生為該基金管理委員會題名,並題詞「助力電影文學創作,用愛寫好中國故事」。儀式上中國電影文學創作基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劉寧和海外影視合作創投中心主任王梓瑜、常務副主任陳唯一,向大家展示了賀詞並接受頒贈。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影視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艾克拜爾米吉提先生,代表中國電影文學學會致辭。
  • 十位院士領銜主講 中北大學打造「課程思政」示範課《大國兵器》
    王澤山、王哲榮、朵英賢、劉永才、劉尚合、蘇哲子、李魁武、楊紹卿、楊樹興、張錫祥等十位院士應邀領銜主講。課程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艱苦奮鬥為核心的軍工精神和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紅色故事、軍工故事和中國故事為載體融入教學中,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在課堂上深受學生歡迎。作為「人民兵工第一校」,中北大學肩負著為國防科技工業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歷史重任。
  • 創造中國文學的「舊邦新命」
    她在哲學和文學方面的高深造詣,我迄今仍保持著充分的尊重。然而她對於自己選擇人文科學,也是有追悔的。幾度國變,到了七十年代初,她已經打算改教英文為生了。對於我在自然科學領域的興趣,她自然不會反對的,加上送我大白菜的那位同學,他父親是核物理專家,也有將來當科學家的志向,於是我們碰在一起,便大談愛因斯坦、羅素、海森堡、哥本哈根學派之類,可謂痴狂矣。
  • 世界100位文學大師排行榜(美國教授評選)
    世界100位文學大師排行榜(有史以來最有影響的小說家、劇作家和詩人) 《世界100位文學大師排行榜》,遴選有史以來的100位最有影響的小說家、劇作家和詩人,讓他們根據功績和相對影響,排成整齊的隊伍,接受崇高的稱號。
  • 漢學家眼中的中國文學
    ,來自墨西哥、義大利、英國等國的出版人和翻譯家進入世界文學視野的中國作品越來越多,中國作家正在向世界更全面、更立體、更真實生動地傳播新時代的聲音。  進入世界文學視野的中國作品越來越多,中國作家正在向世界更全面、更立體、更真實生動地傳播新時代的聲音。那麼,在傳播的過程中,漢學家們如何理解中國文學?他們選擇中國作家的標準是什麼?為什麼選擇這一部作品而非另一部?翻譯家們各有不同的答案。
  • 華語樂壇最傑出的十位吉他手
    老五是早期唐朝樂隊的二號人物,可以說老五是一位非常有天賦的吉他手,再加上老五後期的刻苦訓練,可以說他在吉他方面的造詣可謂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國內公認的頂尖吉他手。2.撈仔 圈內有句話叫「北有老五,南有撈仔」,撈仔在作曲方面真可謂是才華橫溢,國內很多的經典電影和電視劇,以及多個音樂節目都請撈仔擔任音樂總監和製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