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位優秀科學家,能力卓越才華橫溢,名留青史!

2020-12-06 環球火平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一直是一個國家重視但又稀缺的可貴資源。能文的發明創造,能武的奮戰殺敵,他們都為國家的發展興盛做出不可忽視的貢獻。中國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能文能武的優秀人才,才能挺過災難,走向富強。今天要介紹的十位,個個才華橫溢能力卓越,連美國人也千方百計的想要挖走。

第一位是錢學森先生,先生優秀到什麼程度呢?那就是美國費盡心思,耗費五年的時間也沒能留住他。彼時中國窮困落後,錢學森先生毅然決定回國為國家建設做貢獻,美國得知後深覺錢學森先生回去後,中國的發現必然煥然一新,於是才百般阻撓。

第二位是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他是中國原子彈事業的先驅,其後又引進並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從事中國原子彈事業,可謂貢獻卓著。

第三位是氫彈之父于敏,因為他,中國成為製造氫彈最快的國家。

第四位是鄧稼先先生,無論是原子彈還是氫彈,鄧稼先都無一缺席且功不可沒,甚至因為他,中國有了震驚各國的核武器。

第四位和第五位分別是宋文驄和孫聰。他們兩位都是戰機界的人才。宋文驄研發的殲-10是國產首架三代機;孫聰的殲-31媲美美國。

接下來是劉寶鏞和戚發軔。劉寶鏞研發出東風-31洲際飛彈,讓中國在世界面前可以挺直腰好說話;戚發軔創造出聞名世界的東方紅一號。

還有遼寧艦的總設計師朱英富,國產首架五代機殲-20的設計師楊偉。

他們有的是航空天才,有的是飛彈精英,正式有他們的付出,中國才能越來越強大。作為21世紀青年的我們,我們應該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沿著他們的腳步,繼續創造屬於我們的輝煌!

相關焦點

  • 這項發明,曾讓他名留青史,沒想到卻成孩子們眼裡的世界公敵
    而除了這種笨辦法,還有兩種辦法能名流千古,一種是做盡壞事遺臭萬年,一種便是做出突出成就和貢獻來青史留名。然而接下來的這位羅伯特先生,他的發明震驚世界。很快就如他所願,名留青史。但是,沒想到這個讓他名留青史的東西,居然在孩子們這裡成為了他「遺臭萬年」的憑證!自古以來在教育界,普遍都存在著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生們調皮搗蛋,不好好學習。
  • 十名青年科學家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
    12位諾貝爾獎、沃爾夫獎獲得者以及來自125個國家和國際科技組織的近800名科學家、青年科學才俊等雲聚一堂,聚焦科技戰「疫」、環境與健康等重大議題,為後疫情時代醫療大健康的發展交流研討、獻計獻策。據悉,參加此次峰會的近800名科學家中70%左右為45周歲以下青年才俊。
  • 祖國需要我,哈佛8位博士後集體回國!美國為何重金也留不住他們
    從「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陸老先生,「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我國老一輩的大科學家們。諸如錢學森、郭永懷、黃旭華等人,他們無不把愛國精神踐行到極致。他們為了祖國付出一切,為祖國的富強而終生奮鬥;他們不計個人得失,不求功名利祿,不貪榮華富貴,一心只為建設祖國。
  • 十名學生當選2019—2020學年度北京市優秀學生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7月24日,2019—2020學年度北京市優秀學生表彰會舉行,來自北京匯文中學的張騫月等十位同學獲得表彰。據北京市教委消息,獲得優秀學生稱號的十位同學分別為:張騫月(北京匯文中學)、劉度(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姚蘇元(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匡雯怡(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武席萱(人大附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學校)、李雨霖(潞河中學)、張雲澤(延慶區第一中學)、於靜(北京市經濟管理學校)、馬敬文(北京市密雲區職業學校)、徐佳麗(北京市商業學校)。
  • 全球頂尖科學家排名:美國616位,中國亞洲第一,但不足三位數
    數據顯示,一千名頂級計算機科學家中,有616位都是來自美國,可見美國在計算機技術方面領先其他國家並不是沒有原因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不僅科學家數量多,而且質量還非常高,綜合得分排名前十的計算機科學家有八名都是美國人,其中部分人甚至還獲得過諾貝爾獎。
  • 大量外國科學家湧入中國,日美首當其衝,為何優秀人才願意來中國
    近些年來,關於中國科學家前往外國的報導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在感慨中國留不住人才,大量人才外流。但是,其實人才外流不僅僅只是中國的問題,外國也面臨著人才流失的問題,而且有很大一部分人才「流失」到了中國。尤其是近些年來,大量的外國科學家湧入中國,其中日本和美國的科學家數量眾多。
  • 9位女科學家獲2015年「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今年,中國女科學家的表現異常閃耀。既有屠呦呦科學家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也有更多默默無聞的女科學家在科技領域內取得越來越突出的成就。她們中既有碩果纍纍的知名科學家,也有異軍突起的「80後」新銳。 從宇宙空間的物理探索,到神經細胞的基礎研究,從量子計算、利用流星餘跡通訊,到情緒解碼以及癌症的攻克與治療——她們滿懷對科學的執著與信仰,依靠科學的力量讓世界更美。 據悉,本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評審委員會共由38位院士組成,中國科協榮譽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韋鈺院士擔任主任。
  • 「未來科學家」萬蕊雪:曾經並非「最優秀」,未來定是「最耀眼」
    她是一個準90後女孩,成為「2016年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入選者,2018年還獲得了《科學》雜誌和SciLifeLab頒發的年度青年科學家獎,2019年10月17日,她又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
  • 古風·禮讚五位科學家
    古風·禮讚五位科學家文/陳守光 {哈爾濱}傳染學科名教授,巾幗英雄名震天。為勝冠毒研新藥,帶領團隊苦功關。每天只睡三個點,新藥不出心不甘。天道酬勤結碩果,兩款新藥研製完。臨床試用效果好,病患有救萬民歡。
  • 中國搖滾樂壇的十位鼓王(上)
    中國的搖滾樂從1986年開始發展,在九十年代初期達到了最輝煌的時期。隨著文化環境的不斷變遷,中國搖滾樂隨後進入了半地下狀態,那段時間的中國搖滾樂很少有人問津,直到近年來才逐漸有復興的跡象。現在中國搖滾樂的發展已有了三十年的時間,其中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歌手還有樂手,今天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搖滾樂壇的十位鼓王:1.趙牧陽寧夏中衛人,人稱「西北鼓王」,曾先後加入超載、蒼狼、呼吸、鮑家街43號等樂隊,曾參與過張楚的《姐姐》、竇唯的《黑夢》、以及許巍的《在別處》等經典搖滾專輯的錄製。
  • 不止伊朗,中國也有多位國寶級科學家死因蹊蹺...
    不止伊朗,近年來,中國也有多位國寶級專家「意外死亡」,其中包括幾位旅美華裔科學家,他們死因至今仍然是迷。2017年,與美國和中國多位華人科學家團隊合作,發現了「天使粒子」。張首晟受華為公司委託,研究中國晶片並獲得重大突破。
  • 11位清華校友入選「最美奮鬥者」建議人選名單 16位校友在「最美...
    2009年3月因病去世,被追授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他設計並主持建造了我國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大橋——錢塘江大橋,參與修建了武漢長江大橋;原北方交通大學的第一位校長,為祖國培養了大批優秀工程技術人才;在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工作30餘年,為我國鐵路事業發展作出卓越貢獻。九三學社第五至七屆中央副主席、第八屆中央名譽主席,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 北大畢業的3位女天才,都為世界級科學家,卻沒選擇留在中國
    但是,很多從清華北大走向國外的學霸們卻沒有選擇回國,他們留在國外的企業或者知名大學,從而慢慢的脫離了自己的祖國。今天勵志學生就和大家一起分享3位女天才,成為了世界級的科學家,但是最後都沒有選擇留在中國。首先是丹揚,丹揚在北京大學學習的是物理專業,當時在物理系也是非常出名的,後來從北京大學畢業後,她順利地獲得了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博士後頭銜。
  • 世界最偉大的十位科學家你知道是哪十位嗎?
    ,在1687年出版的《數學原理》中,他為經典力學奠定的基礎,解釋了萬有力定律和運動定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十位科學家之一。達爾文在被懷疑的背景下,始終堅持的他的「進化論」,他收集了20多年的證據,並於1859年發表了關於物種起源的結論,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定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十位科學家之一
  • 全國僅10名 溫江區光華實驗幼兒園園長何煦入選「首屆李吉林卓越...
    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研究員王美主持會議據悉,為了向長期紮根基礎教育的卓越教師和未來有志於投身基礎教育的優秀學子提供支持和鼓勵,華東師範大學於2019年成立李吉林教育專項基金,將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情境教育創始人李吉林老師家人的捐贈,用於推動情境教育相關研究,鼓勵教育界同仁傳承發揚李吉林老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助力基礎教育改革逐步形成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教育思想體系
  • 12位諾獎得主參與,100名科學家獲獎,溫州如何成為世界焦點
    「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國科學發展的重擔,最後還是要落到青年科學家的肩上。今年我國已經有30位兩院院士相繼離世,這無疑讓青年科學家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的青年科學家能力肩負起民族振興的中國夢嗎?答案就在溫州!
  • 「大中華地區材料科學相關領域前100名科學家」城大七位學者入選
    7位香港城市大學學者被列為大中華地區材料科學相關領域的前100名科學家!你沒有聽錯,城大在這個排名中表現超出色!僅次於有14名學者打入前100位的中國科學院哦!此排名的指標包括總引用量、Hirsch h-index、及共同作者修正的Schreiber hm-index等,對全球十萬多名科學家進行排名。
  • 22名耶魯,8名麻省理工,3名哥大,晚清留美幼童的傳奇人生
    他們絕大多數選擇自費留學,以提升個人能力,豐富個人閱歷,打造個人價值。進入世界名校也成為個人努力和智慧的衡量標準。而在輪船靠岸後,《紐約時報》報導稱:「昨天到達舊金山的三十位中國學生非常年輕,他們都是有才智的淑女和紳士。」(「淑女」是因為有幼童的辮子而將部分認作女孩)除了媒體報導外,學校、政府、民眾都對這個項目鼎力支持。
  • 為何1000名頂級科學家皈依中國?日本國寶級科學家道出真相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因大量人才流失而飽受詬病,比如在納米材料領域,全球前10的科學家,我國就佔了6人,但這6人全都在美國工作生活。而美國之所以能夠在科技領域稱霸全球,離不開世界各國的優秀人才湧入美國。雖然我國和美國在人才數量和質量上差距依然很大,但我國也正在成為人才流入的中心。
  • 中國十位文學造詣很高的科學家
    許多在中國近、現、當代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科學家,都具有頗高深、廣博的文學造詣。  而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眾所周知的體制特色,中國的家學傳統被摧毀,舊學文化早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就大受破壞,到新中國更加被打倒;大學教育過於專科化、功利化,過早分科;整個社會缺乏人文環境、過於推崇科學技術。因此,學文科的不懂得理科,學理科的更沒有人文基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