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畢業的3位女天才,都為世界級科學家,卻沒選擇留在中國

2020-12-05 勵志學生

高考過後最讓人期待的除了高考成績就是清華和北大錄取的名額,每年全國參加高考的人數有上千萬,但是僅僅只有六七千的精英能夠走進清華北大的校門,這些精英進入清華北大後,享受最好的教育資源,他們今後也會成為國家未來各個領域的骨幹。

但是,考到清華北大的學生,在本科畢業後大部分學生都不是選擇直接工作,而是繼續深造,有的會直接在學校讀碩士或者博士,還有的一大部分同學會選擇出國學習。如果,出國留學的學生能夠在國外好好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今後帶著技術幫助我們國家進行建設的話,這無疑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很多從清華北大走向國外的學霸們卻沒有選擇回國,他們留在國外的企業或者知名大學,從而慢慢的脫離了自己的祖國。今天勵志學生就和大家一起分享3位女天才,成為了世界級的科學家,但是最後都沒有選擇留在中國。

首先是丹揚,丹揚在北京大學學習的是物理專業,當時在物理系也是非常出名的,後來從北京大學畢業後,她順利地獲得了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博士後頭銜。本來很多人都會覺得丹揚在博士後畢業後肯定會選擇回國為國家做貢獻,但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她最終加入了美國的國籍,在美國的一所高校任教,並且在2018年的時候成為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

其次是陳雪梅,作為以高分考入北京大學的陳雪梅,在校期間她學習也是非常的刻苦用功,經常在學校實驗室通宵做實驗,僅僅只是為了拿到一點實驗數據。後來順利從北京大學畢業後,她也是選擇了去外國攻讀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她也面臨過選擇,到底是繼續留在國外還是回到我國呢?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陳雪梅的決定和丹揚一樣,她選擇繼續留在美國,而且也加入了美國的國籍,也成為了一所高校的老師。

最後是吳皓,吳皓進入北大的時候並不像丹揚和陳雪梅這麼難,她是被推薦進入北京大學的。在八十年代的時候,吳皓在北京大學預科班學習,在學習的時候她自己也是非常的用功,學習成績也不錯,她的一位老師看到了她的閃光點,覺得她學習很用功,而且也很聰明,於是就把她推薦進入了北京大學學習。進入北京大學之後,吳皓確實是更加努力,而且學習也非常刻苦,但是慢慢的她卻忘記了老師以及祖國對她的恩情,她也是把自己的國籍轉變成為美國,最終成為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一名院士。

每個人都有自己自由的選擇,而且從近些年的數據來看,從清華北大走向國外留學的學生越來越多,最終加入國外國籍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那麼為什麼我國這麼多優秀的人才大量流失是我們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相關焦點

  • 北大最有名的3位數學天才,都紛紛出走美國,這是為什麼?
    毫無疑問,中國每個有數學天賦的學生,都會在北大的數學系有過一段求學的時光。從恢復高考開始,北大的數學系就一直致力於培養數學天才,並且打造成為北大的一張王牌,在世界的數學舞臺上都享有聲譽。北大的數學系培養出來的人才,非常的多。但是,筆者查看相關的資料後發現,北大的數學天才,在完成學業以後,都會到國外留學,最終成為國外名校的教授,卻不回到中國服務。
  • 中國4位天才留美未歸?北大許晨陽一針見血:年輕人沒錢沒機會
    數學天才留學不歸,是普遍?是尷尬?在北京大學的數學系,有四位大名鼎鼎的"天才":他們分別是張偉、愷之瑋、朱歆文、許晨陽。他們被譽為北大數學的黃金一代,師長對他們寄予厚望。朱歆文在全國的奧數比賽中也曾獲得一等獎,與張偉、仝之瑋同時進入北大數學科學學院學習。他從北京大學畢業以後,出於對學術的熱忱,他又進入了美國伯克利分校繼續學習,7年前被授予美國數學學會百年紀念獎學金,已然成為年輕科學家中的佼佼者。
  • 中國數學界的損失!北大的4位數學天才生,畢業後在美國至今未歸
    許晨陽:在1999年被保送至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學習,在北京大學碩士畢業後,前往普林斯頓大學繼續深造,之後再一次去往美國麻省理工研讀博士後,被稱為大師兄的他在2012年回國任教,被寄予厚望的許晨陽,原本以為他能留在中國發展,卻沒有想到2018年許晨陽再次出國,進入麻省理工任教,至今留在美國。
  •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留學後卻都選擇留在美國,原因竟都高度一致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留學後卻都選擇留在美國,原因竟都高度統一有人評價說數學這個學科是一切研究科學領域的基礎,其中直接關聯的便有物理學、化學。而金融行業、計算機技術、製造工業甚至是農業生產等等行業領域更是依託於數學的進步才得以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為全球經濟的繁榮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 北大4位數學天才,曾經的「黃金一代」,如今卻齊聚美國高校教學
    是古代圓周率的發現者祖衝之或《九章算術注》的劉徽,是有「微分幾何之父」之稱的陳省身還是「中國解析數論學派」的華羅庚或者是著名的「1+2」震驚數學界的陳景潤等等,但你可能想不起來80年代後的數學天才們都有誰?今天花小妹就給大家介紹下北大的4位數學天才,他們被稱為「黃金一代」,獲得眾多國際數學大獎,令人羨慕,可如今卻齊聚美國高校任教,讓人痛惜。
  • 世界級北大數學天才遠走美國大學,給國人留下3句話,發人深省
    但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卻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一位來自中國的世界級北大數學天才遠走美國大學,給國人留下3句話,發人深省。儘管後來我們中國的數學發展曾經一度陷入遲滯而逐漸落後於世界,但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中國的數學領域卻再次迎來了突飛猛進式發展,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數學大師和天才數學家。華羅庚、陳景潤、蘇步青等都是這一時期湧現出來的中國數學界傑出人才大師,而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有了這些老一輩中國數學家的開拓創新並將中國數學的名號打響全世界,後來成長起來的越來越多新一代中國數學家開始逐漸吸引更多的世界目光。
  •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都是國家驕傲卻全部赴美留學,至今一個沒回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都是國家驕傲卻全部赴美留學,至今一個沒回北大數學系,絕對是北大最引以為傲的「超級學系」。自建校以來,北大培養了無數在國際數學舞臺上綻放光彩的數學家。特別是2000年前後,北大數學人才井噴,出現了一大批天賦異稟的青年數學天才。其中,許晨陽、張偉、惲之瑋、朱歆文四人,年少成名,屢獲國際數學大獎,被譽為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他們結束北大的學業後,均選擇赴美留學,如今現狀如何?又有幾人回國?一:許晨陽,1981年生於重慶。
  • 他是北大畢業的數學天才,卻聲稱:在美國洗盤子都比回國當教授強
    出國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說已經形成新潮流了,根據清華大學的數據統計來看,清華大學每年選擇出國留學的人數超過三分之一,其中有百分之七十的同學選擇的最終國家就是美國。對於出國留學這個話題的討論,大家向來比較敏感,因為有一位同學選擇留美,那麼就意味著我們國家失去了一份建設力量。
  • 4位數學天才,畢業於北京大學,最終任教於美國名校,令人嘆息
    但是其中4位數學天才選擇在美國搞科研,從事教學工作,沒能留在國內為我國數學事業的進步做貢獻,著實令人痛惜。這是中國數學界的損失。 在北大期間,三年就完成了本科的課程,繼續攻讀碩士學位。2004年,碩士畢業後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後學位。2012年回到中國,並在北京大學數學中心搞研究。2018年出走美國,到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任全職教授。 在2012年至2018年這6年的時間裡,獲獎無數。
  • 四大北大數學天才,選擇全部留居海外,如今他們過的怎麼樣
    而那些專門研究數學的數學家,也默默的為祖國添磚添瓦,造就了繁榮富強的國家。所以,數學在我國是被格外重視的,高數便在大學裡普及下來,讓學習數學的氛圍散步在大學的各個角落。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通過這樣的方式已經培養了很多知名的數學家,而北大更是有四大數學天才的助力,他們曾是學校揚名立萬的最有利的底牌,可現在他們卻全部留居海外,他們過的怎麼樣呢?
  • 北大留美年輕數學家再獲大獎,為什麼一出國這些人成就就如此大?
    他們都是在2000年前後進入的北大數學科學學院,也都在36歲左右成為外國名校的教授或者研究員。今天我想說的是,為什麼這些北大才子一出國成就就如此巨大呢?第一:他們都是地地道道中國培養的人才,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在中國上的。現在很多人都說中國教育不行,因為中國的孩子只會做題,不會創新。但看看這些年輕的科學家,好像並不是這樣。
  • 北大數學系四大天才,曾是母校驕傲卻全部留美,如今過得如何?
    2000年前後,北大數學系出了一群天賦出眾的學生,他們現如今都在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為祖國的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可以說是北大的驕傲。但是讓人遺憾的是,在這群天賦出眾的學生中,有四大天才畢業後卻選擇了去往美國發展,這四人分別是重慶的許晨陽、江蘇的惲之瑋、四川的張偉和朱歆文。看到這裡肯定會有人問了,他們是什麼實力?
  • 高考666分的北大數學天才,留在美國金融公司,網友:咋不回國
    而且為了考上北大還去參加了北大的夏令營,得到了名次,加上全國比賽得了一等獎,直接得到了北大的入場券。畢業後更是為了更好的學習數學出國留學,發現自己博士沒畢業就有公司想邀請去上班,不是輟學,而是儘快完成學業,用2年時間完成5年的學業。
  • 曾經的北大數學天才,回國任教六年後出走,離開時三句話耐人尋味
    他,在18歲的時候考上北大數學系,不僅提前一年畢業於本科,還僅用兩年時間就拿到了北大研究生學位。北大的2000年前後,對於數學系來說算是人才輩出,也被人們稱之為「黃金一代」,其中北大數學系裡名氣最大的,當屬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了。
  • 中國最可惜的3位赴美科學家,年紀輕輕成就卓絕,卻為他國做嫁衣
    大家都知道,我國歷來都不缺乏人才,從老一輩科學家典範的葉企孫、趙忠堯、錢學森、鄧稼先、于敏、袁隆平,到近些年來嶄露頭角的中科院院士薛其坤、潘建偉、施一公,都在業內有著絕對的影響力,是中國科技的名片。然而,人才流失問題一直以來也同樣困擾著我們。
  • 北京大學四位數學天才,曾是北大驕傲,如今齊聚美國,一聲嘆息
    北京大學數學學院在北大號稱我國「第一學府第一系」,招生代碼都是10001。北京大學數學學院目前是國內眾多數學競賽金牌選手的第一選擇,也一直是北京大學的王牌專業。北京大學數學學院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曾經出現過北大數學學院「黃金一代」,他們曾經是北京大學的驕傲,可是,令人嘆息的是,其中有4位數學天才,如今都在美國從事數學研究,沒能留在國內搞科研。
  • 數學天才柳智宇,北大畢業後選擇當和尚,9年過去終於說出了真相
    北大一直都是許多學子心目中的夢想。很多人都努力衝刺上北大。但是卻有人考上了北大,他卻選擇當和尚。柳智宇從小的學習成績就特別好。他是一位數學天才。在他高中的時候曾經就奪得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冠軍。
  • 中國天才女科學家黃芊芊:28歲成北大博導,30歲獲世界級科技大獎
    ——《天下無賊》 在當今這個科技迅猛發展的年代,「人才」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爭相搶奪的對象,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就是其中一員,而與其他科技人才比起來,她的履歷,更加「特殊」——她從未出國留學,是一位中國本土科學家,今天,我們便來說說她的傳奇經歷。
  • 她是中國女天才,4次申請院士都失敗,當選美國院士後仍留在中國
    談及五六十年代的中國科學大師,鄧稼先、袁隆平等歷史偉人,在中國最困難的時期,他們堅決選擇投入祖國的懷抱,犧牲自己,為國家服務,為中國的崛起和未來而戰。他們不僅為科學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同時都擁有「中國心」,愛國主義是所有人的一致信念。
  • 北大數學系四大天才,曾是母校驕傲卻全部留美,如今過得怎麼樣?
    讓人惋惜的是,「黃金一代」裡面有4位放棄在祖國搞研究,而跑去美國從事研究工作的數學天才。在這四人裡,許晨陽是北京大學1999級數學學院本科生,其餘三人都是2000級本科生。作為能進入北大數學學院的天之驕子,他們曾經都是奧數選手、國家集訓隊隊員等方面非常厲害的學子。這4人進入北大後也與當時的劉若川、袁新意、肖梁等人並稱為數學學院的「黃金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