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都是國家驕傲卻全部赴美留學,至今一個沒回

2020-12-05 魏朝剛De頻道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都是國家驕傲卻全部赴美留學,至今一個沒回

北大數學系,絕對是北大最引以為傲的「超級學系」。自建校以來,北大培養了無數在國際數學舞臺上綻放光彩的數學家。特別是2000年前後,北大數學人才井噴,出現了一大批天賦異稟的青年數學天才。其中,許晨陽、張偉、惲之瑋、朱歆文四人,年少成名,屢獲國際數學大獎,被譽為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他們結束北大的學業後,均選擇赴美留學,如今現狀如何?又有幾人回國?

一:許晨陽,1981年生於重慶。1999年進入北大數學系,高中時他就已經小有名氣:1998年,17歲的許晨陽入選四川省數學代表隊,拿過數學冬令營金牌,同年入選國家隊。

2002年,許晨陽在北大讀本科只用3年就提前畢業,之後繼續留在北大讀研究生。2004年,許晨陽北大碩士畢業,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讀博,博士畢業後又進入麻省理工讀博士後,之後進入美國猶他大學工作。2012年,許晨陽短暫回國,而後出國赴麻省理工任教至今。許晨陽在國際數學舞臺上獲獎無數,曾獲2016年度拉馬努金獎、「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獎金100萬美元、入選龐加萊研究所講座教授,是唯一入選的中國青年數學家。

二:張偉,1981年生於四川達州,2000年從成都七中保送北大數學系。張偉是真正的寒門學子,出生於達州大竹縣一個農村家庭,但對數學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2004年北大畢業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博,2009年拿到博士學位後進入哈佛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

在哈佛博士後研究完成,張偉被聘回哥倫比亞大學,從助教升副教授再到正教授,34歲時被哥倫比亞大學破格聘為數學系終身教授。張偉29歲時就拿到拉馬努金獎,之後又陸續拿到7項國際數學大獎。2017年,張偉被麻省理工聘為教授。自此,張偉在美國兩所頂級高校都有任職,他在美國數學界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三:惲之瑋,1982年生於江蘇常州,正兒八經的數學天才。小學四年級就參加奧數比賽,獲得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複賽一等獎;初中獲得國家、省級數學競賽6個一等獎;高中獲得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江蘇賽區第一,入選數學省隊,後續入選第四十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1999年7月,惲之瑋代表中國出戰韓國舉行的國際奧數比賽,獲滿分金牌。2000年,保送北大數學系。

在北大,惲之瑋獎學金拿到手軟,年年三好學生。本科四年畢業,2004年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深造,拿到博士學位後在該校任研究員。2012年,獲得拉馬努金獎,同年進入斯坦福任教。2016年起,任耶魯大學教授。2017年惲之瑋和北大校友張偉一起在美國「科學突破獎」中獲獎,2018年,惲之瑋轉赴麻省理工任教至今。

四:朱歆文,高中就獲得全國數學聯賽一等獎,併入選國家奧林匹克集訓隊。2000年保送北大數學系,2004年本科畢業後赴美國加州伯克利分校讀博。2009年—2012年在哈佛任教,2013年開始到美國西北大學任教。朱歆文同樣獲得不少國際大獎:2013年被授予美國數學學會百年紀念獎學金(每年只有3-12人獲得),2019年獲得美國科學突破獎——數學新視野獎等。

看到最後,大家應該都發現了,這四位天才都在美國任教,無一回國。對於這個結果,我覺得我們的第一反應絕不應該是憤怒,而是反思!每個有學術理想的人,都希望深造再深造,他們出國追求更好的教育是毫無問題的,關於他們為什麼沒有回來,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重點。我認為,大部分科學家對學術氛圍的追求遠高於對金錢的追求,當未來某一天絕大多數中國年輕人的偶像變成科學家時,就不愁我們留不住優秀人才。

相關焦點

  •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赴美留學卻一去不返,如今現狀如何?
    可見,有能力的人才,在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受追捧的對象。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數量,但我們應該立志把這種數量變成質量上的優勢。千百年來通過教育,我國湧現出許多人才,尤其是清華和北大這樣的中國名校,更像是人才的搖籃。但可惜的是,很多名校的高材生,最後並沒有留在中國,為我國的發展而服務。
  •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赴美留學後全都留在美國,過得如何?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離不開數學,我們普通人也和數學時時刻刻打著交道,比如說我們購買物品,或者算打折以及購買其他理財產品,都需要用到數學。但我國在數學這方面的人才所適用的領域絕不只是購買物品方面,數學適用於方方面面。我國也非常重視在數學這方面的人才培養,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數學人才。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赴美留學後全都留在美國, 過得如何?
  •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赴美留學卻全都一去不歸,現狀如何?
    但是到了現代社會之後,科技成為了世界的主導,一個國家的強大最重要就是在科技的發展上,所以科技類的人才是當今世界決定一個國家強盛與否的重要戰略資源。現在的中國依舊是求賢若渴的國家,每每盼望著「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怎樣才能有人才呢?關鍵是教育,教育興國,不是說說而已,良好的教育可以為一個國家儲備大量的人才。
  • 北大數學系的四大才子,去美留學卻一去不返,現狀如何?
    其實不管在那個時代人才都是非常重要的,往往能夠起到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在中國清末時期,由於清政府的閉關鎖國導致中國在很多方面落後於西方國家,落後就要挨打,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中國飽受屈辱,受盡西方列強的壓迫和欺辱。拿破崙曾經這樣描述中國:「中國一隻東方雄獅,現在獅子睡著了,蒼蠅都敢落到它的臉上叫幾聲;中國一旦被驚醒,世界會為之震動。」
  •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留學後卻都選擇留在美國,原因竟都高度一致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留學後卻都選擇留在美國,原因竟都高度統一有人評價說數學這個學科是一切研究科學領域的基礎,其中直接關聯的便有物理學、化學。而金融行業、計算機技術、製造工業甚至是農業生產等等行業領域更是依託於數學的進步才得以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為全球經濟的繁榮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 北大數學系四大天才,曾是母校驕傲卻全部留美,如今過得如何?
    一個國家想要發展壯大,離不開數學人才的支撐,因此,教育部門也是將數學作為主課程放在各階段學生學業中。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我國最強的數學專業不在中央直管高校清華,也不在世界一流的復旦,而是在北大。北大有專門的數學學院,作為學校的二級學院,在這裡培養出了很多競賽金牌選手。這麼多年了,奔著北大數學系去的學生不計其數,要說最出名的還是北大數學系的「黃金一代」。
  • 他是北大才子,22歲赴美留學,28歲槍殺美國導師、副校長後自盡
    他是北大才子,22歲赴美留學,28歲槍殺美國導師、副校長後自盡2007年1月23日,美國上映了一部由中國演員劉燁主演的劇情片,名為《暗物質》,又名《流星》。影片講述的是:中國物理專業研究生劉星(劉燁飾),遠赴美國某頂尖大學深造。在校期間,他的勤奮和才華出眾深得導師喜愛。
  • 北大才子張益唐當初留學美國,沒機會研究去餐廳刷盤子,結果如何
    如果沒有展現出自己應該有的高水平,那沒有多少大企業願意浪費時間在一個沒有未來的人身上。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也同樣是留給那一些有的能力的人。為此有不少國內高等院校畢業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學到更好的知識,也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只不過這可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國外留學一方面個人身份問題是關鍵,能否有機會展現自己能力也成為重中之重。
  • 北大數學系四大天才,曾是母校驕傲卻全部留美,如今過得怎麼樣?
    在北京大學數學學院成立數十年來,培養了許多優異的人才,更出現過號稱「黃金一代」的驕傲人物。讓人惋惜的是,「黃金一代」裡面有4位放棄在祖國搞研究,而跑去美國從事研究工作的數學天才。在這四人裡,許晨陽是北京大學1999級數學學院本科生,其餘三人都是2000級本科生。作為能進入北大數學學院的天之驕子,他們曾經都是奧數選手、國家集訓隊隊員等方面非常厲害的學子。這4人進入北大後也與當時的劉若川、袁新意、肖梁等人並稱為數學學院的「黃金一代」。
  • 四大北大數學天才,選擇全部留居海外,如今他們過的怎麼樣
    而那些專門研究數學的數學家,也默默的為祖國添磚添瓦,造就了繁榮富強的國家。所以,數學在我國是被格外重視的,高數便在大學裡普及下來,讓學習數學的氛圍散步在大學的各個角落。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通過這樣的方式已經培養了很多知名的數學家,而北大更是有四大數學天才的助力,他們曾是學校揚名立萬的最有利的底牌,可現在他們卻全部留居海外,他們過的怎麼樣呢?
  • 北大的4位數學天才生,畢業後在美國至今未歸
    北大清華是中國的頂尖學府,每年培養出無數優秀的人才,而且大多數都在高科技領域有著傑出的貢獻,2000年後北京大學數學學院前後湧現出一批極富天賦的數學人才,他們在數學領域也獲得了無數的獎項,取得過巨大的成就,這一批人在當時被稱為黃金一代,這其中就包括了北大數學系的四大才子:許晨陽、張偉、惲之偉和朱歆文
  • 北大數學系四大天才,赴美深造後一去不返,如今他們過得怎麼樣?
    ▲北京大學校門眾所周知,北大在我國是位居前列的名校,其中北京大學數學學院的數學專業一直是北大的王牌專業,其數學學院號稱我國迄今為止,北京大學數學學院不僅為我國精心培養出眾多數學方面的人才,而且數學系學生都是國內眾多數學競賽金牌選手的首選,甚至曾出現過北大數學學院「黃金一代」,他們為北大帶來無數榮譽。令人惋惜的是,其中有4位數學天才,如今卻都飄洋渡海遠赴美國從事數學研究,沒能留在國內。
  • 這三位赴美留學的學生,如今成為著名科學家,卻加入美國國籍
    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為了加強國際交流,拓寬大學生的視野,同時學習西方國家的先進技術。所以教育部每年都會資助一批優秀的大學生前往發達國家的名校深造,希望這批學生學有所長之後,能夠回到國家,引領中國科技的發展。
  • 國家驕傲的四大天才,北大數學系學生去國外進修後人不回來了,現在...
    大家都知道,在我國排在前幾位的學校北京大學就是其中一所,而北京大學數學系的專業一直排在第一,是個頭號專業也是成為我國第一學府。直到現在北京大學不知培養出多少數學天才,可以說是天才的聚集地,而數學系的學生都是國內許多數學競賽的王牌選手,甚至在北京大學數學系中出現過「黃金一代」的稱號,他們給北京大學帶來那麼多榮譽同樣也是給自己帶來了數不盡榮譽,以及反饋給父母的養育之恩辛苦的供我們讀書。可惜的是北京大學數學系中有那麼4位數學天才,國家的驕傲去美國進行數學研究,沒有留在國內發展。
  • 北京大學數學系的四大才子永遠去美學習,現狀如何?
    拿破崙曾經描述過中國:「中國一隻東方雄獅,現在獅子睡著了,蒼蠅都敢落到它的臉上叫幾聲;中國一旦被驚醒,世界會為之震動。」在許多西方列強的壓迫下,中國人民忍無可忍驅趕了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長達八年之久。並且成功建立了中國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 中國大學數學系排名,只有北大和其它?一群天才的「表演」!
    小編大學時,就讀於數學專業,無論是在校內與同學老師交流,還是在線上與校外的人交流,都常常聽同學老師們談到說,大學數學系排名中,只有北大和其它。北大數學系究竟有多強大,今天小編帶大家從多個維度的客觀事實分析一起來看一看。
  • 保送北大的數學天才,赴美留學後回國工作,最終為何又選擇返美?
    在一九九八年,這一年對許晨陽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在這一年僅僅十七歲的他在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一舉拿下了金獎,並引起國家級數學隊的注意,兩位老師特意跑到他家中做他父母的工作,將他吸納進國家隊中,並藉此獲得保送北大數學系的資格,要知道北大數學系曾由華羅庚、陳景潤等大師執教,實力雄厚在全國排名數一數二。
  • 北大數學系4大天才,曾為母校驕傲卻全部留美,後來過得怎麼樣?
    清末,中國派出大批留學生赴歐美等國學習,其中許多人主修數學。民國成立後,華羅庚、蘇步青、陳省身等一大批傑出的數學家成為代表。新中國成立後,人們逐漸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高等學校開設了專門的數學學科。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在我國眾多大學中,北京大學的數學專業必須是第一位的。作為第一大學的第一系,北京大學數學學院一直是北京大學的王牌專業,也是全國數學競賽的王宮。
  • 北大許晨陽一針見血:年輕人沒錢沒機會
    背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負七萬裡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這是一百多年前清朝第一批公費赴美留學生登船時鏗鏘的誓言,如今讀來依然讓人熱血沸騰。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出國"鍍金"受到人們的熱捧,也不僅僅是因為國外的月亮才最圓,國外知識更新更快機會更多是一個事實。
  • 北京大學數學四大天才,拋棄母校全部留任美國,後來過得如何?
    ――弗洛姆 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人才的支撐,人才是一切發展的基礎。美國是當今世界科技實力最強的國家,不管是在航空航天、電子科技還是基礎建設方面都是全世界的翹楚。而這些都離不開人才,所有人都知道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有了人才就不愁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