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張益唐當初留學美國,沒機會研究去餐廳刷盤子,結果如何

2020-12-05 夜的口風琴

學歷是很多大企業的敲門磚,而知識和能力卻是企業最看重的東西。如果沒有展現出自己應該有的高水平,那沒有多少大企業願意浪費時間在一個沒有未來的人身上。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也同樣是留給那一些有的能力的人。

為此有不少國內高等院校畢業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學到更好的知識,也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只不過這可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國外留學一方面個人身份問題是關鍵,能否有機會展現自己能力也成為重中之重。

北大才子張益唐當初留學美國,沒機會研究去餐廳刷盤子,結果如何?張益唐這個名字雖然沒有多少人聽說過,但不可否認他是一個天賦很好的數學天才。出生浙江的他在當初是以優異成績考入了北大,在導師的推薦下還到了美國留學,並且成為一名留學畢業的博士。不過呢,因為和自己的導師有意見分歧,在美國留學畢業後,張益唐並沒有得到工作推薦的機會。

有學歷也有能力,就是沒有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張益唐在那個時候只能娶美國的餐廳刷盤子,一個留學博士去刷盤子。這落差多大就不用多說了。在那個時候北大數學系主任丁石孫邀請他回國到北大當教授,他卻因為想要證明自己的實力,選擇了拒絕。繼續留在美國!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了大學助教的機會,也成功憑藉這次機會成為一個數學研究教授,還被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授予終生教授榮譽。現在張益唐依舊留在國外做研究,只不過在有空的時候會回到國內給學生演講,這也算是完成他自己的理想了吧。

相關焦點

  • 北大數學天才張益唐:公費留學,寧在美國端盤子,也不回國當教授
    「很多去了美國的人,以後還會回來。連我現在都在考慮要不要回來。」華人數學家張益唐在《中國科學報》的採訪中這樣回答。早年求學經歷1955年張益唐出生在上海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是高知,優越的家庭條件為他創造了學習研究的環境。
  • 寧可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回國當教授的數學天才張益唐,現狀如何
    北大高材生張益唐就曾表過態,自己是寧願留在美國刷碗、打工,也不要回國,那他的現在究竟是怎麼樣了。國內外的天差地別1955年,張益唐在上海出生,他的父母當時都是高知人士,家庭教育非常良好。小時候的張益唐就表現出對數學濃厚的興趣,在高考恢復後,張益唐順利考入北大的數學系。
  • 數學天才張益唐:寧肯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回國當教授
    其中就有一位北京大學的數學天才,在北大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到美國深造之後就一去不返,甚至最艱難的時期靠刷盤子、打零工度日。 在面對回國唾手可得的教授身份,他依然堅持留在美國。 他就是張益唐。
  • 天才張益唐:寧可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回國當教授,他現狀如何?
    本以為在人才濟濟的北京大學中,張益唐的才華,也就算不了什麼,沒想到,越是在人才環繞的環境中,張益唐的鬥志倒被激發的越高,他本來就對數字十分敏感,很多數學題目幾乎都不用想像,就能夠迎刃而解,因此,數學對於他來說,不是什麼難事。
  • 張益唐:北大天才淪落美國刷碗,受盡屈辱,58歲終破解世界難題
    生活中就有這麼一位數學天才,張益唐在北大校長丁石孫的推薦下公派到美國學習,可是這趟求學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順利,一個被老師同學稱為數學天才的張益唐,到美國之後刷碗、當會計,只為了填飽肚子,中間的經歷讓他苦不堪言。
  • 張益唐:北大才子餐館刷碗,58歲攻克世界難題,慶幸自己身在美國
    張先生說出這樣的話實在叫人費解,難道他的成長曆程跟中國無關,跟他北大畢業的經歷也無關嗎?難道中國的土壤裡就沒有出過偉大的數學家,難道中國會阻礙你成功的道路?事實到底如何,讓我們循著張益唐老先生的人生軌跡,看看他都經歷了什麼,看看他為什麼會說出那樣的話。
  • 北大數學天才張益唐,淪落到美國刷碗也不願回國,如今怎麼樣了?
    張益唐本以為自己從此與數學研究絕緣,沒想到在58歲時發表了一篇論文,暮年成名,登上了世界頂尖數學論壇。 一、張益唐的傳奇人生 張益唐1955年出生於上海,七十年代考進北京大學數學系。1982在北大攻讀碩士學位。畢業之後,他像許多名校生一樣,選擇去美國留學。 張益唐最初到美國普渡大學攻讀數學博士學位,但他與來自臺灣的導師莫宗堅產生了一些矛盾。
  • 他是北大畢業的數學天才,卻聲稱:在美國洗盤子都比回國當教授強
    出國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說已經形成新潮流了,根據清華大學的數據統計來看,清華大學每年選擇出國留學的人數超過三分之一,其中有百分之七十的同學選擇的最終國家就是美國。對於出國留學這個話題的討論,大家向來比較敏感,因為有一位同學選擇留美,那麼就意味著我們國家失去了一份建設力量。
  • 數學天才張益唐,卻在美國刷碗7年,沉寂21年,58歲破解世界難題
    留學美國,波折不斷張益唐1955年出生於上海,恢復高考以後,張益唐被陳景潤的故事、被哥德巴赫猜想吸引,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78年他順利考入了北京大學數學系,在北大期間,張益唐可以說過得十分青春肆意,他做過學生會主席,具有演講天才,喜歡文學、音樂,還是NBA球賽的鐵桿球迷,還可以喝一斤二鍋頭沒感覺。
  • 北大數學大神張益唐,甘願在美國「刷碗」也絕不回國,現在咋樣?
    北大數學大神張益唐,甘願在美國「刷碗」也絕不回國,現在咋樣?今天我們要講述的這位數學界的傳奇,就是北大數學大神張益唐,他的傳奇人生真的是讓人看完之後覺得自己好像又可以了,但是對於他的經歷很多人還是看法不一,有人說他是不愛國,有人說他是堅持自己的熱愛並沒有錯,那麼為什麼這麼受爭議,就跟著我的腳步一起來看一下:張益唐是在80年代從北京大學畢業,在90年代的時候選擇留學美國專攻自己熱愛的數學
  • 張益唐:北大學神淪落到美國刷碗,受盡侮辱,58歲卻破解百年難題
    張益唐,一個旅美工作的普通數學家講師,突破了困擾人類將近100多年的世界難題——「孿生素數猜想」。從成就來說,張益唐甚至直接超越了破解哥德巴赫定理(1+2)的陳景潤。但是誰又能想到,這位名滿天下的超級數學家,在旅美之初,曾經以北大博士生的身份,刷過很長時間的盤子,送過外賣,受盡了人間的苦楚。如今他大器晚成,想起當年的苦,或許別有一番滋味。
  • 北大尖子生留學美國淪為外賣小哥,58歲時卻震驚了世界
    比如他:洗盤子、送外賣,身在異國他鄉,卻始終堅持自己夢想的數學家——Tom Zhang——張益唐。終於熬到「文革」結束,恢復高考的消息傳來,張益唐的機會也來了。他花了幾個月時間自學高中理科課程,然後就上陣考試了,結果考得卻一般般:也就隨隨便便考上了北大吧。大學四年,張益唐在北大數學系是人人皆知的大才子,崇拜他的姑娘從學校東門排到西門。
  • 29年前北大數學天才,寧願在美國端盤子也不回國當教授,現今如何
    29年前就有一位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他在困難的時候拒絕了回中國當教授的機會,而是選擇在美國打工,這個人就是被稱為數學天才的張益唐。只可惜他的美國之旅並不是很順暢。張益唐讀博士研究的是雅可比猜想,還想以此來作為自己的畢業論文,只是他的論文並沒有得到導師的認可,原本兩年時間內就能拿下博士位,張益唐一直消耗了七年才畢業,而且還沒給他寫舉薦信。1991年,張益唐終於拿到了博士學位。
  • 張益唐:寧願在美國刷盤子,也不願回北大教書,58歲突破世紀難題
    可是這一猜想自提出以來,就無人能夠證明,張益唐是第一個成功證明存在無數對孿生素數的人。張益唐,1955年出生於上海,其父是大學電氣工程系教授,其母是機關幹部。他從小就表現出了對於數學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9歲便開始研究勾股定理,對所有的數學猜想充滿好奇,家裡的數學書籍他都翻了個遍。
  • 數學家張益唐,曾在美國端盤子打工,遭受白眼,58歲攻克世紀難題
    他是北大才子,並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到美國名校深造。在美國期間,他當過外賣小哥,當過收銀員,端過盤子。但是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證明了自己。他是數學界一個沉默了30年的風雲人物。9歲的時候張益唐就開始研究勾股定理。上學期間,他的數學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連數學老師都稱他為神童。然而隨著十年特殊時期的到來,張益唐沒能進入大學學習。
  • 北大公派留學的張益唐:59歲的他獲世界大獎後,聲稱幸好不在中國
    母親本來已經給他找好了工廠,讓他去廠裡工作掙錢,但倔強的張益唐沒有接受母親的意見,他始終覺得讀書是他最好的選擇,母親無奈只好隨他去了。 幸運的是張益唐二十來歲的時候國家恢復了高考,這時已經學完所有高中課程的張益唐參加了高考。而且取得了很不錯的成就,後來他被北京大學數學系錄取,正式成為北京大學的一員。
  • 59歲獲世界級大獎,張益唐:還好我不在中國,不然取不到這個成就
    然而,在取得這一重大突破後,他卻語出驚人,在接受採訪時稱自己還好沒留在中國,不然不可能取得這一巨大成就,被網友們斥為「白眼狼」。此外,他是北大天才,1985年北大本科畢業後,被國家公派出國,卻一去不歸,最後更是寧願在美國端盤子,也不回國做教授!他就是張益唐。
  • 北大傳奇天才,在美國街頭刷盤子,蟄伏30年,58歲攻克世界性難題
    他13歲時被父母接到北京,15歲時母親被下放到湖北省陽新縣五七幹校,他就跟母親一起到那裡去。但基本上都在勞作,在農場裡種菜做農活,張益唐始終沒有機會學習,沒辦法研究數學。1971年的暑假,張益唐回到上海,他在書店裡發現了復旦大學夏道行教授寫的《π和e》。張益唐第一次知道π和e是無理數,但為什麼π是無理數卻沒有給出證明。這激發了張益唐對數學的興趣。
  • 北大數學系的四大才子,去美留學卻一去不返,現狀如何?
    謙虛好學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古有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近代有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由於鴉片戰爭時中國的落魄與衰弱,中國政府便派出了留學生前往美國學習美國的先進文化思想,一直到現在從未中斷。
  • 58歲成頂級數學家,張益唐揚言:要是我回中國,絕不會取得成就!
    北大數學系的高材生張益唐曾揚言說道:我寧願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在北大當教授,他現在怎麼樣了?張益唐的成長1955年,上海市,張益唐出生於一個優越的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從小給了他優質的基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