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數學大神張益唐,甘願在美國「刷碗」也絕不回國,現在咋樣?

2020-12-05 博學教育說

文/博學教育說(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前段時間,很多清華大學的人才不願意回國的現象,層出不窮,導致很多中國人對此不滿,表示現在的留學生真是白眼狼,於是跟隨著這些罵聲,很多曾經堅持不回國的人也被一同打撈起來。

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個被打的數學大神,為什麼印象深刻?因為他真的是大器晚成,大器晚成到我們都難以想像的地步。也不敢想他對與數學的熱愛究竟是怎麼這麼始終如一的。

北大數學大神張益唐,甘願在美國「刷碗」也絕不回國,現在咋樣?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這位數學界的傳奇,就是北大數學大神張益唐,他的傳奇人生真的是讓人看完之後覺得自己好像又可以了,但是對於他的經歷很多人還是看法不一,有人說他是不愛國,有人說他是堅持自己的熱愛並沒有錯,那麼為什麼這麼受爭議,就跟著我的腳步一起來看一下:

張益唐是在80年代從北京大學畢業,在90年代的時候選擇留學美國專攻自己熱愛的數學,並且想要得到一定的成就,但是事與願違,他因為和在美國學校的老師撕破臉,導致最後沒有人給他寫推薦信,找不到工作,在美國刷盤子刷碗。

流落在底層七年之久,因為但是張益唐在學校研究的方向正好是自己倒是研究的方向,張益唐發現有問題於是就提出來,沒想到導師感覺自己被侮辱,公報私仇,結下梁子,而後在經歷了7年的底層生活的他依舊沒有放棄數學研究。

終於朋友介紹了一份數學相關工作,這才走上正軌,他依舊對數學有著超高的熱情,於是在自己58歲的時候因為一篇論文從此一炮而紅,一躍站在了數學的最高峰。

為啥甘願在美國刷碗也絕不回國?

很多人有疑惑,既然但是在美國已經淪落至此了,為什麼依舊忍受著惡劣的環境還是默默堅持,不選擇回歸母親的懷抱?他表示:「數學還是外國研究的透徹,國內人的思維跟不上,並且在美國人們不看背景只看你的實力。

我要是當年回國,估計不會有現在的成就」。看完他說的這段話引發了爭議,很多人說他這是不愛國的表現,這是在詆毀培養他的國家,可能是語言的的表達沒有傳達好,總之他說的也不是胡說,這也是事實。

為什麼現在很多留學生不回國?

1. 職場太陰暗

現在很多人說為什麼留學生不回國?其實這我們自己也是心知肚明,那就是因為現在我們國內的企業和職場實在是太陰暗了,不看你的能力,只看你的背景,人們的認知都出現了偏差。

還記得之前我從親戚嘴裡聽到過一句讓我震驚的話:「她說現在三等資源是能力,二等的資源是背景,三等的資源是人脈」,這句話是我聽過最諷刺的一句話,也是最現實的。

現在不關你事想考大學,想上一個好的初高中,還是找個好工作,的確不就是這樣的嗎?職場的陰暗真的讓很多留學生歸國得心完全傷透了。

2. 回國資源少

現在國內的企業包容性也是逐漸減少了,中國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向前,越來越強大,所以在國內的名企業裡,已經擠滿了人,中國畢竟是人口大國,就算除掉留學生還有好多人等這就業,現在不像是之前了,只要你出國就相當於渡了一層金回來。

現在國內的人才濟濟,根本就沒有你的容身之處,但是不得不說國內的資源相對來說,真的是比你在國外的資源少,所以很多人就是明白這一點,就不會輕易選擇回國。

現在大學生專注力不夠,如何提高?

1.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現在很多大學生的專注力不夠,尤其是上了大學以後我們的時間是自由的,課程是自由的,成績也是自由的,麼有人因為成績去定義你,所以我們很容易就分心了,心也就散了,而什麼事畢老師和家長的督促還要管用的?

那就是興趣愛好了,所以我們要提高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去鑽研,這樣你才能一門心思的扎進去,不管是什麼事情,只要你喜歡感情需就去做,做到極致,自己不後悔就好。

2. 制定目標

現在大學生你會發現有一個通病,就是沒有目標性,他們什麼都是得過且過,這是相當於在荒廢我們的時間,其實不如你們制定一個目標,不管是什麼也好。

就算是遊戲一定要達到最頂級,這也算是一個目標,然後就是去完成它,這樣你就可以很專注的去完成一件事情,一旦習慣養成,也是很好的作用。

博學教育叮囑:

現在不管是留學生回國還是中國人才不夠用,都是因為我們教育層面出現了問題,這一點我們應該自省,但是與此同時,學生們也要明白你們不忘本的重要性。

你們怎麼看這種現象?你們留學後會選擇回國嗎?歡迎大家屏幕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北大數學天才張益唐,淪落到美國刷碗也不願回國,如今怎麼樣了?
    一、張益唐的傳奇人生 張益唐1955年出生於上海,七十年代考進北京大學數學系。1982在北大攻讀碩士學位。畢業之後,他像許多名校生一樣,選擇去美國留學。 張益唐最初到美國普渡大學攻讀數學博士學位,但他與來自臺灣的導師莫宗堅產生了一些矛盾。
  • 張益唐:北大天才淪落美國刷碗,受盡屈辱,58歲終破解世界難題
    生活中就有這麼一位數學天才,張益唐在北大校長丁石孫的推薦下公派到美國學習,可是這趟求學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順利,一個被老師同學稱為數學天才的張益唐,到美國之後刷碗、當會計,只為了填飽肚子,中間的經歷讓他苦不堪言。
  • 寧可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回國當教授的數學天才張益唐,現狀如何
    北大高材生張益唐就曾表過態,自己是寧願留在美國刷碗、打工,也不要回國,那他的現在究竟是怎麼樣了。國內外的天差地別1955年,張益唐在上海出生,他的父母當時都是高知人士,家庭教育非常良好。小時候的張益唐就表現出對數學濃厚的興趣,在高考恢復後,張益唐順利考入北大的數學系。
  • 他是北大畢業的數學天才,卻聲稱:在美國洗盤子都比回國當教授強
    出國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說已經形成新潮流了,根據清華大學的數據統計來看,清華大學每年選擇出國留學的人數超過三分之一,其中有百分之七十的同學選擇的最終國家就是美國。對於出國留學這個話題的討論,大家向來比較敏感,因為有一位同學選擇留美,那麼就意味著我們國家失去了一份建設力量。
  • 北大數學天才張益唐:公費留學,寧在美國端盤子,也不回國當教授
    「很多去了美國的人,以後還會回來。連我現在都在考慮要不要回來。」華人數學家張益唐在《中國科學報》的採訪中這樣回答。早年求學經歷1955年張益唐出生在上海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是高知,優越的家庭條件為他創造了學習研究的環境。
  • 數學天才張益唐:寧肯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回國當教授
    其中就有一位北京大學的數學天才,在北大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到美國深造之後就一去不返,甚至最艱難的時期靠刷盤子、打零工度日。 在面對回國唾手可得的教授身份,他依然堅持留在美國。 他就是張益唐。
  • 北大才子張益唐當初留學美國,沒機會研究去餐廳刷盤子,結果如何
    北大才子張益唐當初留學美國,沒機會研究去餐廳刷盤子,結果如何?張益唐這個名字雖然沒有多少人聽說過,但不可否認他是一個天賦很好的數學天才。出生浙江的他在當初是以優異成績考入了北大,在導師的推薦下還到了美國留學,並且成為一名留學畢業的博士。不過呢,因為和自己的導師有意見分歧,在美國留學畢業後,張益唐並沒有得到工作推薦的機會。
  • 張益唐:北大才子餐館刷碗,58歲攻克世界難題,慶幸自己身在美國
    別小看這個推薦信,在美國沒有這個就等於你沒有資格證書,不能在學術界立足,沒有哪個科研機構敢用你,因此這個數學天才就開始了漂泊生活,長期在餐廳打工,洗盤子。這期間,北大導師、同學,都向他伸出雙手,召喚他回國效力搞研究,但他寧願在異鄉落魄,住貧民窟,宿地下室,靠朋友救濟,四處蹭飯,也決不回國。
  • 數學天才張益唐,卻在美國刷碗7年,沉寂21年,58歲破解世界難題
    留學美國,波折不斷張益唐1955年出生於上海,恢復高考以後,張益唐被陳景潤的故事、被哥德巴赫猜想吸引,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78年他順利考入了北京大學數學系,在北大期間,張益唐可以說過得十分青春肆意,他做過學生會主席,具有演講天才,喜歡文學、音樂,還是NBA球賽的鐵桿球迷,還可以喝一斤二鍋頭沒感覺。
  • 中國培養出來的數學天才,58歲破解世界難題,曾在美國刷碗不回國
    1978年,上海考生張益唐考進了北大數學系,他也是因為被陳景潤的事跡所吸引,來到了這裡,並且痴迷一生。不過張益唐不是這樣的,在學習上他是學神,是在北大數學系這樣的地方,還可以比第二名分數高很多的人,對數字過目不忘,輕鬆記下班裡所有人的生日,給每個人發慶祝生日的郵件。在生活中,他喜歡文學,喜歡音樂,看NBA比賽,還擅長演講,雖然是上海人,一斤二鍋頭下肚對他沒有任何影響,他是個恣意飛揚的人,活得瀟灑通透有痴迷自己的研究。
  • 天才張益唐:寧可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回國當教授,他現狀如何?
    與其他家庭比起來,他的的確確算得上是幸運,因為他的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家中雖然算不上是富裕,但是絕不貧窮,家中是小康家庭,由於父母本身接受過較高水平的文化素質修養,因此,張益唐的教育也一直是家庭教育的重心。
  • 北大數學天才,寧在美國做21年服務員也不回國當教授,現狀如何?
    北大數學天才,寧在美國做21年服務員也不回國當教授,現狀如何?一直以來,憑藉著自己的高智商和高水平走出國門,前往海外其他國家的優秀學生非常多,其中多數人在學成之後,都會選擇回來報效祖國,將自己所學全部傾注於做過的建設和發展事業當中;然而其中也有部分人出去後就再也沒有回來了,比如哈佛女孩劉亦婷,以及咱們今天說的這位北大數學天才,寧願在美國做21年服務員,也不願回國當教授!
  • 張益唐:不願回國當教授,在美洗盤子遭質疑,20年後破解世界難題
    28年前,當時落魄美國的北大數學天才張益唐,拒絕了北大校長丁石孫的誠摯邀請,說:「願在美國洗盤子,也不回國當教授。」很多人不理解他的選擇,明明在美國沒有工作,明明恩師誠摯邀請,他卻拒絕了,這不是分明把自己逼往絕境嗎?
  • 張益唐:北大學神淪落到美國刷碗,受盡侮辱,58歲卻破解百年難題
    張益唐,一個旅美工作的普通數學家講師,突破了困擾人類將近100多年的世界難題——「孿生素數猜想」。從成就來說,張益唐甚至直接超越了破解哥德巴赫定理(1+2)的陳景潤。但是誰又能想到,這位名滿天下的超級數學家,在旅美之初,曾經以北大博士生的身份,刷過很長時間的盤子,送過外賣,受盡了人間的苦楚。如今他大器晚成,想起當年的苦,或許別有一番滋味。
  • 29年前北大數學天才,寧願在美國端盤子也不回國當教授,現今如何
    29年前就有一位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他在困難的時候拒絕了回中國當教授的機會,而是選擇在美國打工,這個人就是被稱為數學天才的張益唐。張益唐從小就非常好學,1978年考進了北大,讀他喜歡的數學。四年的大學生活結束之後,又跟著潘承彪教授(數論專家)讀碩士,為他之後的數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讀完碩士就要讀博了,這一次張益唐依舊得到了貴人的幫助。
  • 寧可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回國當教授的天才張益唐,如今怎樣了?
    得益於父母良好的基因遺傳以及家庭知識氛圍的薰陶,張益唐從小就喜歡讀讀寫寫,父母也非常重視對他的教育,當發現張益唐對數學頗感興趣時,父母就決定挖掘他數學方面的潛力,專門請老到家裡來教他數學方面的知識。後來,因為趕上了特殊時期,張益唐被迫停課了。
  • 北大公派留學的張益唐:59歲的他獲世界大獎後,聲稱幸好不在中國
    莫宗堅見到張益唐後也覺得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帶在身邊的話會給自己的學術研究帶來很大幫助。但是張益唐覺得出國留學的費用太貴了,有一點猶豫。北大校長就想了很多辦法給他申請了公費留學,張益唐這才同意去美國留學。 來到美國的張益唐幫了莫宗堅很多忙,在學術研究上也頗有成就,僅僅兩年的時間張益唐就完成了博士畢業論文。
  • 58歲成頂級數學家,張益唐揚言:要是我回中國,絕不會取得成就!
    北大數學系的高材生張益唐曾揚言說道:我寧願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在北大當教授,他現在怎麼樣了?張益唐的成長1955年,上海市,張益唐出生於一個優越的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從小給了他優質的基礎教育。
  • 張益唐:寧願在美國刷盤子,也不願回北大教書,58歲突破世紀難題
    1977年高考恢復,他匆匆地考了一次,成績不太理想,但第二年重新再考,23歲的張益唐考上了北京大學數學系。張益唐在北大讀書期間非常突出,他不但是1978級公認的數學學習尖子,他還做過學生會主席,具有演講天才,喜歡文學、音樂。當時北大崇拜他的女生甚多。
  • 數學天才北大畢業後,出國深造卻淪落街頭刷碗,58歲攻克世界難題
    我國也有一位數學天才,畢業於北京大學,但是後來卻淪落街頭刷碗,又在58歲攻克一難題聞名於世界。可謂是人生經歷跌宕起伏啊,這個人就是張益唐。張益唐青年時期正處於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階段。我們也知道文化大革命讓很多知青被迫下鄉,知識分子也總是不被人們所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