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天才張益唐:寧肯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回國當教授

2020-12-07 騰訊網

文|立言教語

一個國家的發展在創新,而創新的關鍵在人才。

尤其是進入到當今社會,人才成為一個國家的重要資源,聚集的人才越多,那麼能夠創造的價值也就越大。

作為世界大國,中國人的數量多,誕生的人才也不少。

然而因為種種原因,人才的流失也很嚴重,不少人才都投身去了發達國家,比如顏寧、許晨陽等等。

其中就有一位北京大學的數學天才,在北大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到美國深造之後就一去不返,甚至最艱難的時期靠刷盤子、打零工度日。

在面對回國唾手可得的教授身份,他依然堅持留在美國。

他就是張益唐。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如此執著於留在美國呢?

實至名歸的數學天才

1955年,張益唐出生於上海的一個高知家庭。

張益唐的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政府文員,這樣的家庭背景也為張益唐受到良好的教育打下基礎。

小時候的張益唐熱愛讀書,通過閱讀《十萬個為什麼》,他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

那就是數學。

正是憑藉興趣和天分,以及努力學習的精神,在恢復高考之後,張益唐順利考入北京大學。

如果你認為張益唐是一位只會讀書、痴迷一項學科的「怪人」,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張益唐不僅學習好,而且還熱愛文學、熱愛古典音樂,還喜歡遊泳健身。

張益唐在高手如雲的北京大學,依然無愧於數學天才之名。

在北大,張益唐是同學眼中真正的「學神」。

而他之所以能夠擁有這樣的名氣也很簡單,作為數學系的常年第一名,他的分數經常是遠遠超過第二名。

張益唐對數字有著敏銳的嗅覺,只要和數字相關的東西,比如同學的生日,他都能夠過目不忘,到了第二年依然清晰記得。

張益唐的天賦也贏得了北大數學系主任丁石孫的認可,親自為張益唐指點,指明了他未來的發展之路。

那就是由數論轉到代數幾何方向,為以後的突破打下基礎。

在北大期間,張益唐完成了自己本科、碩士研究生的學習,他的生活可以稱之為一帆風順,同學敬佩、老師欣賞。

然而不經歷磨難的人生,終究難以取得大的突破。

張益唐的人生磨難發生在出國留學。

出國後寧肯端盤子也不回國

為了繼續提高自己,張益唐來到美國的普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是從著名的代數方面的大師莫宗堅。

在代數幾何領域,有一個難題就是雅可比猜想,在1939年被雅可比提出後,就一直沒有人攻克。

而正是這樣一個困擾了數學界幾十年的難題,張益唐將其當成自己博士期間的攻堅項目,難度可想而知。

正常博士需要五年時間才能讀完,更不用說將博士畢業論文定位在研究這麼難的一個難題。

可是在僅僅讀了兩年的時間,張益唐就宣布自己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

這也就意味著,他兩年就可以博士畢業,並且最重要的是,兩年的時間他就攻克了困擾了數學界幾十年的難題。

難道真的如此順遂嗎?

自然不是!

張益唐的論文是建立在導師莫宗堅的部分研究成果之上,然而莫宗堅的成果被其他數學家找到漏洞,存在沒有經過證明的內容。

這樣也就導致張益唐的論文存在不可信度,攻克雅可比猜想自然也就「站不住」。

張益唐的導師莫宗堅聲稱自己的研究沒有問題,反而是張益唐的論文存在十幾處漏洞。

一時間,師生反目,這樣導致的結果也很明顯。

張益唐的博士被延期了7年才畢業。

好不容易畢業的張益唐,卻面臨一個難以在美國立足的難題。

在美國,如果沒有導師的推薦信,那麼很難找到一份科研院所的工作。

進不了大學,張益唐只能去做一些沒有太大技術含量的工作維持生計,比如端盤子、打零工等等。

在此期間,張益唐曾經的導師丁石孫已經成為北大的校長,面對張益唐如今的窘態,他伸出了援助之手,邀請張益唐回國當教授。

然而張益唐卻拒絕了自己導師的邀請。

我寧願在國外端盤子,也不會回國!

張益唐之所以堅持留在美國過苦日子也不回國,自然有他自己的原因,很多人指責他崇洋媚外,其實並非如此。

對於一個學術人而言,尤其是張益唐這樣對數學研究痴迷的人,在他心裡,更想做的就是完成自己的學術研究,不斷突破那些難題。

而美國的學術環境適合他去做科研,哪怕一時的不順,並不能阻止他對數學的追求。

一如同樣的北大數學天才的許晨陽,當初回國又返回美國,其實都是對學術的追求,相比較他人的評價,他們更在乎能夠攫取數學難題上的桂冠。

苦心人,天不負

1999年,機緣巧合之下,張益唐成為美國新罕布夏大學的一個臨時講師。

重返校園,張益唐十分感恩,在大學,才能夠接觸到前沿、深層次的知識。

這就足夠了!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張益唐似乎成為了一個平凡的人,沒有什麼突出成果出現。

直到2013年,張益唐在孿生素數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並且向著名的數學期刊《數學年刊》中投稿,在孿生素數猜想取得重大突破。

張益唐的成果被《自然》稱為「裡程碑式的突破」。

張益唐在蟄伏的這十幾年裡,並沒有放棄對數學的研究,他踏下心來鑽研難題,發揮自身的優勢,終於得以突破,攻克了難題。

從到美國21年的時間裡,與導師發生矛盾、遲遲不能畢業;沒有推薦信,為了生計,一個博士淪落到刷盤子;擔任十幾年的講師。

張益唐在美國的經歷可謂坎坷,可是他依然會堅持留下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想在自由的學術環境裡,踏實做研究。

面對這樣的選擇,很多人無法理解,真的有必要嗎?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張益唐就是典型的科研學者,在他心裡,更想的是有條件去全身心地攻克自己的難題。

如今的他成為山東大學潘承洞數學研究所所長,回國做貢獻!

當初的不回國,其實僅僅是為了能夠在數學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如今的回國,他是想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為國家做貢獻,培養更多數學人才。

這樣的人,不該被指責。

當下國內的科研環境也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人才也會回國。

滿懷期待,未來可期!

本文內容【立言教語】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和分享,請勿抄襲或搬運,為你講述有深度、有趣味、有幫助的教育話語。

相關焦點

  • 北大數學天才張益唐:公費留學,寧在美國端盤子,也不回國當教授
    恢復高考的第二年,張益唐憑藉自己的努力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系,在人才濟濟的北大他仍是顯露出他在數學方面令人嫉妒的天賦,專業成績遠超第二名。當時北大數學系主任丁石孫極為欣賞他,並極力推薦他與美國普度大學代數學家莫宗堅學習,在他順利拿到碩士畢業證同時也得到公費留學美國的機會。為了接觸到當時國際最先進的研究,張益唐最終決定赴美攻讀博士學位。
  • 寧可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回國當教授的天才張益唐,如今怎樣了?
    數學天才張益唐就是這樣一個永不言棄的人,他在艱苦的環境下默默鑽研多年,經歷無數次失敗與打擊卻始終沒有放棄,最終才得以大器晚成,一鳴驚人,拿下了世界級大獎。張益唐,1955年出生於上海的一個書香門第,父母都是高知分子,父親更是電氣工程方面的教授。
  • 寧可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回國當教授的數學天才張益唐,現狀如何
    北大高材生張益唐就曾表過態,自己是寧願留在美國刷碗、打工,也不要回國,那他的現在究竟是怎麼樣了。國內外的天差地別1955年,張益唐在上海出生,他的父母當時都是高知人士,家庭教育非常良好。小時候的張益唐就表現出對數學濃厚的興趣,在高考恢復後,張益唐順利考入北大的數學系。
  • 天才張益唐:寧可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回國當教授,他現狀如何?
    本以為在人才濟濟的北京大學中,張益唐的才華,也就算不了什麼,沒想到,越是在人才環繞的環境中,張益唐的鬥志倒被激發的越高,他本來就對數字十分敏感,很多數學題目幾乎都不用想像,就能夠迎刃而解,因此,數學對於他來說,不是什麼難事。
  • 那名寧在美國端盤子,也不回國做教授的數學天才,如今怎樣?
    曾經一位中國教授就被人們誤會了。在人們的嘴裡,我聽到的是他寧可在美國餐廳給人端盤子都不肯回國做教授。實際上,他自己從來沒有明確表示過。隨著越來越多網民的傳揚,他的事情也就逐漸被定性了。此人名叫張益唐,是別人眼中的數學天才,出生在1955年。因為父母就都是知識分子,他從小受到的教育也都是超前的。
  • 29年前北大數學天才,寧願在美國端盤子也不回國當教授,現今如何
    29年前就有一位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他在困難的時候拒絕了回中國當教授的機會,而是選擇在美國打工,這個人就是被稱為數學天才的張益唐。張益唐從小就非常好學,1978年考進了北大,讀他喜歡的數學。四年的大學生活結束之後,又跟著潘承彪教授(數論專家)讀碩士,為他之後的數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讀完碩士就要讀博了,這一次張益唐依舊得到了貴人的幫助。
  • 他是中國的數學天才,寧可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回北大做教授!
    然而,在我國卻有著一個「不一般」的人,明明是少見的數學天才,可是卻寧願留在美國做一個問人問津的服務生,也不願意回歸故土到大學裡做人人敬仰的教授,他到底在想什麼,現在怎樣了?這個「不一般」的數學天才名字叫做張益唐,在1955年出生於上海的一個富庶家庭,他的父親在大學裡做教授,而母親則在政府機關工作,出生就已經讓無數人羨慕不已,再加上他從小就天資過人,一直以來都是父母的驕傲。
  • 他是北大畢業的數學天才,卻聲稱:在美國洗盤子都比回國當教授強
    可最令人料想不到的是,我國居然會有同學願意留美洗盤子,也不願意回國來當教授。關鍵是這位拒絕回國的還是我國北大出身的數學天才,是不可多得的可貴人才。正因為這位數學天才的堅決拒絕,大家也把他稱之為我國最傲嬌的數學天才。如今,十幾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這位選擇留美洗盤子的數學天才如今的現狀咋樣了?
  • 張益唐:不願回國當教授,在美洗盤子遭質疑,20年後破解世界難題
    28年前,當時落魄美國的北大數學天才張益唐,拒絕了北大校長丁石孫的誠摯邀請,說:「願在美國洗盤子,也不回國當教授。」很多人不理解他的選擇,明明在美國沒有工作,明明恩師誠摯邀請,他卻拒絕了,這不是分明把自己逼往絕境嗎?
  • 北大數學天才張益唐,淪落到美國刷碗也不願回國,如今怎麼樣了?
    張益唐八十年代畢業於北京大學,九十年代留美攻讀數學博士學位,因與導師性格不合,畢業後得不到工作推薦,淪落到美國社會最底層。 做汽車旅館小工、在餐館涮盤子;交不起房租,把全部家當都搬進自己的汽車裡,獨自一人在美國流浪了六七年。
  • 北大數學天才,寧在美國做21年服務員也不回國當教授,現狀如何?
    北大數學天才,寧在美國做21年服務員也不回國當教授,現狀如何?一直以來,憑藉著自己的高智商和高水平走出國門,前往海外其他國家的優秀學生非常多,其中多數人在學成之後,都會選擇回來報效祖國,將自己所學全部傾注於做過的建設和發展事業當中;然而其中也有部分人出去後就再也沒有回來了,比如哈佛女孩劉亦婷,以及咱們今天說的這位北大數學天才,寧願在美國做21年服務員,也不願回國當教授!
  • 數學家張益唐,曾在美國端盤子打工,遭受白眼,58歲攻克世紀難題
    他是北大才子,並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到美國名校深造。在美國期間,他當過外賣小哥,當過收銀員,端過盤子。但是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證明了自己。他是數學界一個沉默了30年的風雲人物。上學期間,他的數學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連數學老師都稱他為神童。然而隨著十年特殊時期的到來,張益唐沒能進入大學學習。
  • 北大才子張益唐當初留學美國,沒機會研究去餐廳刷盤子,結果如何
    北大才子張益唐當初留學美國,沒機會研究去餐廳刷盤子,結果如何?張益唐這個名字雖然沒有多少人聽說過,但不可否認他是一個天賦很好的數學天才。出生浙江的他在當初是以優異成績考入了北大,在導師的推薦下還到了美國留學,並且成為一名留學畢業的博士。不過呢,因為和自己的導師有意見分歧,在美國留學畢業後,張益唐並沒有得到工作推薦的機會。
  • 張益唐:北大天才淪落美國刷碗,受盡屈辱,58歲終破解世界難題
    生活中就有這麼一位數學天才,張益唐在北大校長丁石孫的推薦下公派到美國學習,可是這趟求學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順利,一個被老師同學稱為數學天才的張益唐,到美國之後刷碗、當會計,只為了填飽肚子,中間的經歷讓他苦不堪言。
  • 張益唐:寧願在美國刷盤子,也不願回北大教書,58歲突破世紀難題
    可是這一猜想自提出以來,就無人能夠證明,張益唐是第一個成功證明存在無數對孿生素數的人。張益唐,1955年出生於上海,其父是大學電氣工程系教授,其母是機關幹部。他從小就表現出了對於數學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9歲便開始研究勾股定理,對所有的數學猜想充滿好奇,家裡的數學書籍他都翻了個遍。
  • 58歲成頂級數學家,張益唐揚言:要是我回中國,絕不會取得成就!
    北大數學系的高材生張益唐曾揚言說道:我寧願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在北大當教授,他現在怎麼樣了?張益唐的成長1955年,上海市,張益唐出生於一個優越的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從小給了他優質的基礎教育。
  • 中國培養出來的數學天才,58歲破解世界難題,曾在美國刷碗不回國
    ——詹森 1973年,陳景潤先生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當時引起了巨大轟動,陳景潤也被認為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豐碑,而當年的他影響了無數人對數學的痴迷。北大數學系是中國最好的數學專業,在這裡的學子不只是學霸和天才,是學霸中的頂尖,天才中的天才,他們的研究普通人看來就是天書,連題目都聽不懂。
  • 他是北大培養的數學天才,功成名就加入美籍,公開並表示不願回國
    他是北大培養的數學天才,功成名就加入美籍,並表示不願回國總有那麼一種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就像武俠小說中的「掃地僧」,默默無聞,只是專注於掃地,對於這期間的人來人往只是靜靜地看著,卻從來不被這些人來人往中的任何人注意到。
  • 59歲獲世界級大獎,張益唐:還好我不在中國,不然取不到這個成就
    此外,他是北大天才,1985年北大本科畢業後,被國家公派出國,卻一去不歸,最後更是寧願在美國端盤子,也不回國做教授!他就是張益唐。一、23歲成為北大數學才子1955年,張益唐出生在上海的一個書香門第,他的父親是電氣工程方面的教授,母親則在機關工作,過著讓人羨慕的童年生活。張益唐天資聰穎,從小就對數學情有獨鍾,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喜歡上了數學上的各種符號、公式,總是自己一個人在家裡寫寫算算。
  • 北大數學大神張益唐,甘願在美國「刷碗」也絕不回國,現在咋樣?
    也不敢想他對與數學的熱愛究竟是怎麼這麼始終如一的。北大數學大神張益唐,甘願在美國「刷碗」也絕不回國,現在咋樣?今天我們要講述的這位數學界的傳奇,就是北大數學大神張益唐,他的傳奇人生真的是讓人看完之後覺得自己好像又可以了,但是對於他的經歷很多人還是看法不一,有人說他是不愛國,有人說他是堅持自己的熱愛並沒有錯,那麼為什麼這麼受爭議,就跟著我的腳步一起來看一下:張益唐是在80年代從北京大學畢業,在90年代的時候選擇留學美國專攻自己熱愛的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