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0日 15:1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舒晉瑜
字號內容摘要:韓國漢學家樸宰雨英國漢學家韓斌荷蘭漢學家林恪日前舉行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同時舉辦了賈平凹海外版權成果分享會,來自墨西哥、義大利、英國等國的出版人和翻譯家進入世界文學視野的中國作品越來越多,中國作家正在向世界更全面、更立體、更真實生動地傳播新時代的聲音。那麼
關鍵詞:翻譯;賈平凹;馬橋詞典;作品;漢學家
作者簡介:
日前舉行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同時舉辦了賈平凹海外版權成果分享會,來自墨西哥、義大利、英國等國的出版人和翻譯家,現場分享了各自翻譯和在海外出版賈平凹作品的感受。據悉,賈平凹的作品已經被翻譯成英、法、德、俄、日、韓、越南語等30多個語種。其中,《浮躁》英文版獲得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廢都》法語版獲得法國費米娜外國小說獎;今年7月,《帶燈》義大利語版獲得義大利克拉麗絲·阿皮安翻譯獎。
進入世界文學視野的中國作品越來越多,中國作家正在向世界更全面、更立體、更真實生動地傳播新時代的聲音。那麼,在傳播的過程中,漢學家們如何理解中國文學?他們選擇中國作家的標準是什麼?為什麼選擇這一部作品而非另一部?翻譯家們各有不同的答案。
首重文學價值和社會價值
具有文學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作品是漢學家們的首選,而「緣分」也是漢學家們時時提到的關鍵詞。
早在1986年,韓國漢學家樸宰雨就開始翻譯中國文學作品。1992年韓中建交以來,樸宰雨擔任了韓中學術交流和國際漢學交流方面的重要角色。從2005年以來,他又增加了一個新的角色——韓中文學及作家之間的橋梁。在兩次重要的韓中文學交流活動中,樸宰雨擔任韓方組委,組織翻譯了《中國現當代中短篇小說集》,包括鐵凝的《逃跑》、莫言的《吃事兩篇》、郭文斌的《吉祥如意》、夏天敏的《好大一對羊》等。樸宰雨也參與翻譯了呂進、王家新、藍藍、唐曉渡等作家的散文及黃亞洲、舒羽、盧文麗、瀟瀟、北塔、戴濰娜、池凌雲、彭晏、胡桑、葦鳴、林幸謙等人的詩文。
幾年前,得益於安徽大學出版社的積極建議與經費支持,樸宰雨負責《中國魯迅研究名家精選集》9部本在韓國的翻譯出版工作。對以魯迅與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為業的樸宰雨來說,中國有關機構大力支持有關魯迅的優秀研究著作在海外翻譯出版,是「固所願而不敢請」的事情。因此,他不但擔任了主編,自己也親自參與了王富仁的《中國需要魯迅》、孫鬱的《魯迅與現代中國》等兩部書的翻譯工作。「我跟這兩位著者有十多二十年的朋友關係,緣分很深。韓國學界與韓國讀者也很需要具有個性的魯迅研究名家的著作譯本。因此我選擇這兩位作者的作品進行翻譯。」樸宰雨說。
在選擇翻譯中國文學作品的問題上,樸宰雨的觀點是,首先考慮韓國的文學、學術、教學現實上有沒有引進翻譯介紹的需要;其次考慮翻譯對象在那個領域裡是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品與著作是否具有相當的質量與水平以及好的評判;第三,考慮翻譯者與作家或者研究專家之間有沒有個人緣分。
1997年他選擇翻譯嚴家炎的《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1995年組織翻譯陳思和的《中國新文學整體觀》,都是基於這樣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