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家馬悅然,竟最看好中國詩人裡的他,推薦他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2020-12-04 桃也過生活

古文學研究者曾對馬悅然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假如諾貝爾文學獎對中國古代詩人開放提名,您會推薦中國的通俗詩歌作者還是其他詩人?」對此,馬悅然教授坦言:「如果我有權力推薦中國古代詩人參評諾貝爾文學獎,我會選擇辛棄疾。」

馬悅然是瑞典漢學家,翻譯家,諾貝爾文學獎18位終身評委之一,中國人最喜歡的漢學家之一,曾翻譯過《西遊記》《水滸傳》等古典著作。他為中國的文化傳播做了很大的貢獻。

馬悅然非常喜歡中國文學,不僅酷愛中國古典的著作,更喜歡古典詩集。據他說,他的書房藏有許多中國詩集,而且給了古代著名詩人很高的評價,尤其是辛棄疾,正如我們開頭所說。馬悅然教授指出,辛棄疾是南宋最大的詞人,他運用語言的技巧「好得不得了」。他說:「我非常喜歡他的《沁園春》,他總共寫了13首《沁園春》,每一首都非常好。如果辛棄疾活在我們這個時代,他一定會得諾貝爾文學獎。」

馬悅然為什麼對辛棄疾評價最高呢?當然詩歌大家辛棄疾的作品確是佳作,文化價值和欣賞價值頗高,但在馬悅然的心中,為什麼辛棄疾能勝過李白和杜甫兩位詩人呢?原因主要有兩點。

情感所致

自學習漢語那天起,馬悅然就愛上了中國文學,後來能熟讀古文《左傳》,比我們本土的中國人都強,我們對於自己的文化還很難理解呢!一個外國人學了兩年就可讀下多部經典,這裡不僅包含愛好,更是馬悅然的天分所在啊!馬悅然熟讀中國經典,自認十分了解中國詩歌,經過多次的經典翻譯,也更加有了這個自信,說出「我喜歡的中國文學,就是好的中國文學。」所以,他喜歡李白和杜甫,是因為他們的詩達到了足夠高的水平,而不是作品有多優秀;而欣賞辛棄疾是因為他的詩歌整體構造非常優秀,深得馬悅然的心啊。當然,這是他個人的觀點,在我們心中,三位詩人都十分了不起,沒有更優秀之說。

環境所引

馬悅然的生長環境比較糟糕,他的同胞披著熊皮穿過樹林的時候,我國古代的詩人就開始創作詩歌了,因此,在他看來,十分嚮往中國古代的環境氣息,那是他未體會過的暢意。尤其讀到辛棄疾的詩,辛棄疾屬於南宋豪放派詩人,詩歌言語間透露著豪情壯志、灑脫不羈,很讓馬悅然心動,他多希望自己出生在南宋,「如果生在山東,就和辛棄疾是鄰居了,可以談談詩,喝喝酒。」所以,馬悅然嚮往辛棄疾的生活,因而更欣賞他的詩集。

馬悅然熱愛中國文學,把中國作為他第二個祖國,終生致力於研究中國文學,因而當他於2019年逝世,也就是剛剛過去的那年,中國人為此深感惋惜。

在這裡,感謝馬悅然先生為中國文化做的貢獻,願來生還與中國結緣。

(圖片綜合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每次一問,今天你過得怎麼樣?

如願多了解,靜靜關注我,我們一起過著生活。

相關焦點

  • 解密被提名諾獎的中國作家:胡適、林語堂、魯迅、老舍和沈從文
    中國社會在西方國家的影響下發生變遷這一題材,沒有得到有力的充分的處理。宜於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傑作,關鍵因素在於小說的純藝術含量。要把新的中國小說呈現給西方世界來欣賞,應當選擇美學上有意味的引人入勝的作品。評議得出的結論基於這位專家的意見,他本人不傾向給獎。頗富吸引力的候選人已有多位,他沒有覺得現在就要把他推薦的人列為首選。
  • 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去世,生前評價批評者不懂莫言
    北京時間10月18日晚,瑞典學院官網消息顯示,著名漢學家、瑞典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十八位終身評委之一馬悅然於當地時間10月17日去世,享年95歲。隨後有媒體向其家人和生前友人求證了這一消息,馬悅然的夫人陳文芬表示,馬悅然於10月17日在家中平靜離世,「像老和尚圓寂了一樣。」
  • 哪些中國作家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趁著這個機會,記者理一理這些年來的「諾獎提名」流言。 上世紀90年代,「辜鴻銘熱」成為一個文化現象。之後,一則關於「辜鴻銘與泰戈爾同被提名為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流言便流傳開來,而辜也由此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人。雖然當時1913年的檔案業已解密,但時人仍懶得去核實,而多人云亦云。
  • 作家曹乃謙稱未獲入圍諾貝爾文學獎複評通知
    於是,又有一些中國作家的名字出現了,除了不知傳聞被提名多少次的北島,同樣也有新人出現,前段時間,網上盛傳一則名為《安徽詩人葉世斌被推舉角逐明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新聞,然而最後被證實其推薦單位「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根本不具備資格。
  • 1927年,魯迅拒絕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始末
    2008年11月29日,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在一個主題為「諾貝爾文學獎與華文文學」的主題講座上第一次公開闢謠,指瑞典學院從來沒有問過魯迅願不願拿獎而被魯迅回絕。還有人稱,所謂的魯迅拒絕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一事,實際上只是魯迅的朋友們的一廂情願,而並非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和瑞典皇家學院的意見,有點中國作家自擺烏龍的意思。
  • 美國音樂家鮑勃·迪倫獲得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他是詩人
    自1993年小說家託妮·莫裡森獲諾獎以後,鮑勃·迪倫是二十多年來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人。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常任秘書薩拉·達尼烏斯(Sara Danius)說,75歲的迪倫是「英語文學傳統中的偉大詩人」,她將迪倫的作品與古希臘兩位詩人荷馬和薩福(Sappho)相提並論。
  • 莫言奪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成中國第一人
    而8月25日,作家張一一又造謠聲稱莫言賄賂諾獎評委馬悅然。莫言發微博反擊怒斥,並在此後拒談諾獎。多年來跟蹤研究諾貝爾文學獎並出版相關著作的斯德哥爾摩大學教授、旅瑞華人作家萬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瑞典文學院很久以來就關注中國文學和中國作家,漢學家馬悅然被選為文學院院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文學院需要有精通中文的專家來準確解讀中國。
  •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稱中國人不應翻譯本國作品
    他有著北歐人的身材和長相,卻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甚至包括四川方言。他就是瑞典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Goran Malmqvist)教授。近日,在哥德堡號造訪廣州期間,馬悅然教授參加了在中山大學舉行的「中歐文化接觸與交流——紀念高本漢學術研討會」。昨天,利用研討會的間隙,記者對馬悅然進行專訪。
  • 202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揭曉!上次有人買她的書還是...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8日下午1點,瑞典學院將202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因為她那毋庸置疑的詩意聲音具備樸素的美,讓每一個個體的存在都具有普遍性。」
  • 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揭曉: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最熱門,中國作家呢?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曾四次提名英國布克獎,並在2000年以小說《盲刺客》摘得這一桂冠,2017年獲得卡夫卡文學獎和德國書業和平獎,正因為如此,近年來她也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之一。
  • 莫言之前獲得過世界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中國作家們
    諾貝爾文學獎獎章 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說是世界文學領域的最高獎項了,我們都知道莫言在2012年獲得了世界諾貝爾文學獎,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莫言之前,在中國有很多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作家,有的人可能知道一兩個,但是知道的也不全面,今天我特意整理出來和大家一起欣賞這些作家。
  • 為什麼中國作家很少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是文學領域最高的獎項和榮譽,儘管從來沒有人站出來這樣說過,但是人們確實達成了這樣一種約定俗成的共識。其實談到這個諾貝爾文學獎,很多中國人心中難免就有點義憤填膺,其緣由自然是因為此文學獎長久以來被歐美作家「壟斷」,而中國自近代以來誕生了那麼多優秀的作家,卻愣是連一個作家都沒有評上。
  • 馬悅然來華解密莫言獲獎:無關政治 有人曾賂選(全文)
    鳳凰網文化訊 10月21日,著名漢學家、諾獎評委馬悅然先生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給讀者帶來了主題為「心有靈犀--中國小詩的發展和特翁的俳句」的講座。鳳凰網文化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報導,並且在現場與馬悅然、陳文芬夫婦進行了對話,對話中特別關注了本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著名作家莫言。
  • 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中國作家殘雪:20年堅持每天看英文原版書
    那麼,中國作家殘雪為何能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大熱門?1985年1月,殘雪首次發表小說,至今已有六百萬字作品,被美國和日本文學界認為是20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文學最具創造性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黃泥街》《蒼老的浮雲》《五香街》《最後的情人》等。
  • 臺灣詩人楊牧去世,享年80歲:曾被認為非常有望獲諾貝爾文學獎
    諾獎評委馬悅然非常喜歡楊牧的作品,因此,楊牧也被一度認為是非常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語詩人。在晚年,楊牧回到故鄉花蓮教學,經常下課後在湖畔與學生一起讀詩。他依舊寫詩,並一直堅持用古樸的鋼筆和過時的打字機。
  • 李敖:諾貝爾文學獎不給中國人 因有偏見提名不算啥
    日前,本報記者書面採訪了李敖,他談到了自己的作品、臺灣文化、「民國熱」及父子親情等,更談到了眼下正熱的莫言被博彩公司看好、成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一事。他在回復的字裡行間中依然不改狂傲不羈的本色,直言諾貝爾文學獎帶有偏見,而提名本身不算啥,最重要的還是看被提名的小說是否有足夠的分量。
  •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今年竟然是他……
    獲得布克獎提名。2005年,石黑一雄出版了《別讓我走》,又跳到了1990年代的英國,聚焦一個培養複製人的教育機構裡少男少女追尋身世之謎的故事。再次獲得布克獎提名。石黑一雄最初的小說均以第一人稱寫作,細膩刻畫人物內心世界的孤獨、壓抑、自欺與不安,雙重敘事策略起到了解構敘事者自我身份的奇特效果。
  •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他可能是史上意想不到的獲獎者……
    瑞典文學院終於在13日晚上7點公布,美國唱作人、藝術家和作家鮑勃·迪倫獲得了201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他「用美國傳統歌曲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美國人上一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還是在23年以前,所以今年美國人翹首企盼。
  • 魯迅真的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嗎,可能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諾貝爾文學獎,是當今世界最著名當然也是等級最高,最有含金量的一個文學獎項。諾貝爾文學獎,已經設立百餘年,但自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到目前也為止,我們還有沒有迎來第二個獲獎的作家,實在是讓人感到遺憾。但是,在莫言獲獎之初,就有獎人稱,魯迅也可以獲得諾貝爾文學,只不過魯迅當時拒絕了。
  • 2020諾貝爾文學獎 中國作家殘雪餘華張一一落選
    美國詩人Louise Glück獲2020諾貝爾文學獎,連續多年陪跑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殘雪、餘華、張一一等再次落選。每年諾貝爾文學獎正式揭曉前,各種競猜賠率榜層出不窮,中國作家殘雪近兩年一直盛傳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