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曹乃謙稱未獲入圍諾貝爾文學獎複評通知

2020-12-07 搜狐網

李洱:請不要隨便拿老實人開玩笑

著名作家李洱

  李洱:一,誰被提名外人其實是不知道的,這說明中國記者消息靈通,首先要恭賀記者;

  二,我與曹先生有過一面之緣,知道曹是個好人,老實人,請不要隨便拿老實人開玩笑;

  三,誰得獎誰被提名都是好事,好就是了,了就是好。

陳曉明:諾獎並沒有多麼重要,而且根本沒有複評一說

北大中文系教授陳曉明

  搜狐文化:作家曹乃謙進入諾貝爾獎複評,您知道嗎?

  陳曉明:知道,我覺得這個事情沒有什麼可奇怪的,因為諾貝爾獎的評委之一馬悅然很欣賞他,可能馬悅然提起過,但是曹乃謙獲獎的可能性極小,而且諾獎根本沒有複評一說。另外,曹乃謙沒有長篇小說作品,他只有中短篇小說,諾獎更看重的是長篇小說。

  搜狐文化:近年來國內屢屢爆出某作家獲得諾獎提名的新聞,您如何看待?

  陳曉明:這個事情不必看得太嚴重,有些作家希望被國外重視的心理可以理解。我感覺這些消息更多是一種無聊的炒作,真正有影響力的作家不會做這種事。對於此類新聞,我們可以持一種娛樂態度,看熱鬧吧。中國作家協會登記在冊的作家有8000多個,個別人的炒作不代表中國作家整體,那些有影響力的作家對諾獎的態度還是很平和的。我們在評價一個事物的時候不要以偏概全,不是「中國作家對諾獎」如何如何,只是個別現象。

  搜狐文化:您覺得中國作家距離諾貝爾獎有多遠?

  陳曉明:諾貝爾獎只是一個獎項,它並不能代表世界文學的最高水平。當然,諾獎非常有影響力。我認為中國作家之所以不能獲諾獎,有這樣的原因:漢語翻譯成英文的作品,太少,而且漢語非常難翻譯,國際上優秀的漢語翻譯家也太少。這些因素都導致了中國作家要想得到世界承認,是很漫長的道路,困難重重。

  另外,我們國家有深遠的文化歷史傳統,我感覺我們沒有必要那麼急迫地想要通過諾獎這樣一個獎項去求得某種認可。而且,獲不獲得諾獎也不能代表中國作家的水平與世界文學差距有多遠。因為諾獎在評選時,評委們個人的文學觀念、審美角度以及對政治文化的理解都會影響評選結果。

  搜狐文化:您看過曹乃謙的作品嗎?

  陳曉明:曹乃謙的小說比較有特點,個人風格很強,他的小說呈現出了山西貧困地區獨特的生存狀態,但是並不能代表中國當代文學水平。曹乃謙的中短篇很精彩,有味道,而且他的語言凝練、簡單,比較好翻譯,也很好讀懂。不過,他的作品格局有些小,而且他沒有出過長篇。國際上現在評價一個作家,還是更看重他的長篇小說,畢竟長篇更能反映一個作家的能力、思想水平與文化含量。

張檸:事情本身很蹊蹺,不太可能獲獎

北師大教授、文學評論家張檸

  張檸:這件事情首先需要核實一下新聞來源,是否是假新聞?如果屬實的話,首先肯定是一件好事,證明一直有人在關注中國文學。對曹乃謙這個人我也不太了解,他主要是一些中短篇作品。

  諾貝爾獎是獎給一個作家的,不是針對某一部作品的,這個獎項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指標或者數據指標,不能量化,而且沒有統一的標準,每年獲獎的作家水平也有參差不齊的情況,很多優秀作家也沒有拿到過這個獎。但是這個獎運作了這麼多年,本身是有一定權威性了。

  中國作家們關注與否,首先這是一個新聞事件,媒體關注了大眾才會關注,不能簡單地歸結到作家身上,單個作家關注這是個人行為。廣義上來說,我們可以關注的東西有很多,國內的茅盾、魯迅獎,國外的普立茲獎等等。

  最後需要再強調一遍的是,務必核實新聞來源,諾貝爾獎是不存在複評這個環節的,可以想一下,如果真存在複評的話,起碼評委會會將這個作為新聞發給一些大媒體,比如泰晤士報、紐約時報,也可以去給瑞典大使館核實一下。

中國作家們與諾貝爾文學獎的N次親密接觸

諾貝爾文學獎真有那麼重要?

  (據東方網相關報導整理而成)隨著每年諾貝爾獎各獎項的揭曉,國人的諾獎情結又被撩撥起來,一個錢永健的華裔身份可能還遠遠不能讓人滿足,諾貝爾文學獎何時花落中國這個話題似乎更能吊人胃口。

  於是,又有一些中國作家的名字出現了,除了不知傳聞被提名多少次的北島,同樣也有新人出現,前段時間,網上盛傳一則名為《安徽詩人葉世斌被推舉角逐明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新聞,然而最後被證實其推薦單位「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根本不具備資格。中國作家參選諾貝爾似乎正在成為一種笑話,以至於與諾獎有過「親密接觸」的作家好像也變得不堪起來,其實這罪責應該更多的怪在湊熱鬧的媒體,若以一顆平常心細翻下歷史,中國作家與諾獎之間的故事還是頗有看頭的呢。

  魯迅真性情:要拿這錢,還欠努力

  中國作家與諾獎的「緋聞」傳過很多出,而其中最為坊間津津樂道的則非魯迅所屬。很多人對於這位中國最偉大的作家未能獲獎耿耿於懷,而關於魯迅是否夠資格獲諾獎的爭論至今仍可見諸於網絡論壇。

  不過如果我們翻下資料,就會遺憾地發現,魯迅當年甚至連正式的提名都不曾有過:1927年,瑞典科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中國考察時,曾經與劉半農相商,擬提名作家魯迅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劉半農感到是件好事,便託魯迅的弟子臺靜農,寫信探詢魯迅意見。當年9月25日,魯迅作出回復,乾脆地說了句不配:「……諾貝爾賞金,梁啓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得不到。你看我譯的那本《小約翰》,我哪裡做得出來,然而這作者就沒有得到……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獎賞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的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以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

  但這種社會屬性不是人類獨有的,一切有種群的群體都具備這種屬性,比如螞蟻。字裡行間可見魯迅對待諾獎的態度頗具大師風範,不卑不亢,理性達觀。

  沈從文:與諾獎的擦身而過

  沈從文也許是與諾貝爾文學獎離得最近的一位中國作家了(高行健2000年獲得諾獎,但他已經加入法國籍)。證據來自於一直對中國懷有巨大興趣的瑞典漢學家馬悅然,這位諾貝爾文學獎資深評委曾在接受採訪時斷言:1988年,沈從文如果活到10月就肯定能得獎。馬悅然1985年被選進瑞典學院,做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那時候就開始翻譯沈從文的作品,翻譯《沈從文自傳》、《邊城》、《長河》,沈從文的名字被選入了1987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終審名單,1988年再度進入當年的終審名單。馬悅然稱當時學院中有強大力量支持沈從文的候選人資格。但是可惜,沈從文於1988年5月10日去世,而諾貝爾獎只授予在世者,最終緣慳一面。

  相較於馬悅然先生對沈從文的推崇有加,沈從文對諾獎的態度卻並沒有太多記載,這倒也符合他一貫淡薄名利的風格。

  李敖:借提名諾獎說話

  2000年,臺灣媒體爆出轟動一時的新聞說「李敖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李敖所著的《北京法源寺》因此而洛陽紙貴,甚至連本來冷冷清清的法源寺也跟著火了起來。

 不過,對李敖作品稍有涉獵的人應該知道,李敖的雜文一流,相比之下,幾本小說像《北京法源寺》、《上山,上山,愛》之類則只能算作玩票性質了,儘管李敖一再稱自己的白話文五十年來五百年內都是中國第一,但每次談起提名諾獎,到底還是顯得底氣不足。他自己也曾在電視節目《李敖有話說》中半帶自嘲地解釋過,任何大學的文學教授都有資格向諾貝爾獎委員會推薦人選和作品。

  所以,我們不妨把李敖的提名諾貝爾看做成一次李敖式的炒作。李敖說:為者常成,行者常至,他常說有些事,做與不做區別是很大的,做了並不一定有好的結果,但總歸好過不做。李敖當年就提名諾獎接受採訪時說:「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中國當今夠資格的不止我一個,但放眼臺灣,就我一個。我是最有資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臺灣當局查禁我的書,臺灣文建會甚至不承認我是作家,我現在獲得提名,對他們是個絕大的諷刺。我角逐諾貝爾文學獎,也是為了考驗考驗評委會,頒獎頒了100年了,還分不了一個給中國,太荒謬了。」這話符合李敖一貫的風格,借著諾獎,李敖可以說很多話,表明很多態度,不得不說,這是李敖聰明的地方。

相關焦點

  • 諾貝爾文學獎10月10日揭曉 作家餘華再次入圍提名
    都市快報(記者 潘卓盈)每年十月的「諾獎季」,是文學愛好者特別關心的一件大事,大家競相猜測,誰將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桂冠?諾貝爾獎官網顯示,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在瑞典時間10月10日下午1時揭曉。今年最大的看點,是諾貝爾文學獎將同時公布2018年與2019年獲獎作家,也就是一次發兩個獎。
  • 諾貝爾文學獎10日揭曉 12位中國作家入圍最初名單
    原標題:諾貝爾文學獎10日揭曉,今年將公布兩年的獲得者[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邢曉婧]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在瑞典時間10月10日下午1時揭曉。諾貝爾文學獎也被認為存在考慮地區平衡的傾向。中東及非洲已經10年以上沒有獲獎者,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分別於1968年和1994年獲得該獎。報導稱,根據英國博彩公司NicerOdds截至4日的獲獎者預測數據顯示,位居榜首的是加拿大女詩人安妮·卡森,法屬瓜德羅普女作家瑪麗斯·孔戴位列第二,「陪跑」多年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位列第三。
  • 未來五年,哪些中國作家最有希望衝擊諾貝爾文學獎?
    隨著中國作家影響力的日益提升,競猜諾貝爾文學獎的下一位中國得主成為文化圈的一大熱點現象。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國內拿過頂尖文學獎項,且入圍過國際知名文學獎項的作家,最有希望在未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就目前來看,未來五年最有希望衝擊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有以下8位:閻連科閻連科:代表作有《日光流年》《受活》《丁莊夢
  • 12位中國作家入圍!諾貝爾文學獎10日揭曉,將公布兩年的獲得者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在瑞典時間10月10日下午1時揭曉。因評審機構瑞典文學院的醜聞導致2018年該獎項「輪空」,故今年將同時揭曉2018年和2019年的獲獎者,成為本屆諾貝爾獎的最大看點。由此也引發外界對於獎項花落誰家的熱烈猜測。
  • 哪些中國作家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今年殘雪只是進了博彩公司的賠率榜單,就有不少國內媒體下大標題:殘雪「入圍」諾獎。按諾獎委員會的規定,入圍名單50年後才會公布,入圍與否那時才能見分曉。好在殘雪清醒,她的話很值得點讚:這不過是一個獎而已。 趁著這個機會,記者理一理這些年來的「諾獎提名」流言。 上世紀90年代,「辜鴻銘熱」成為一個文化現象。
  • 中國作家殘雪衝擊諾貝爾文學獎,今晚即將揭曉
    最受矚目的諾貝爾文學獎即將在北京時間10月10日下午7點正式揭曉。隨著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拉開帷幕,一批中國作家的名字尤為引人關注。中國作家殘雪、餘華、賈平凹、北島等十餘人都是有望衝擊桂冠的熱門人選,其中湖南籍女作家殘雪更是力壓「萬年陪跑戶」村上春樹,成為獲獎的熱門人選。
  • 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獲2017諾貝爾文學獎
    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獲2017諾貝爾文學獎 2017-10-05 20:04
  • 法國作家莫迪亞獲諾貝爾文學獎 王小波曾推崇備至
    當地時間10月9日,2014諾貝爾評委會宣布,法國作家派屈克·莫迪亞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此前曾多次被認為是獲獎熱門的日本小說作家村上春樹今年仍無緣獎項。201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加拿大作家愛麗絲·門羅;2012年的這一獎項則由中國作家莫言獲得。中新網10月10日電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於瑞典當地時間10月9日下午1時(北京時間10月9日晚7時)揭曉,法國作家派屈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摘此桂冠。
  • 法國作家莫迪亞諾獲諾貝爾文學獎 曾影響王小波和王朔
    諾貝爾文學獎於當地時間9日揭曉,獲獎者為法國作家派屈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此前獲獎熱門的日本小說作家村上春樹今年再度與該獎失之交臂。這也是法國作家第11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派屈克•莫迪亞諾生於1945年,是公認的當今法國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
  • 美國女詩人獲諾貝爾文學獎!她是何許人也?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社】;作者:陳爽 張奧林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開獎季仍在進行。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結果,已於北京時間10月8日揭曉,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此殊榮。 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
  • 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揭曉: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最熱門,中國作家呢?
    有著逾五十年歷史的布克文學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參考,布克獎官網曾發布了一篇題為《奧爾加通往諾貝爾之路》的文章,文章列出了一份由布克獎走向諾貝爾獎的作家名單,其中包括印度裔英國作家V.S.奈保爾(V.S. Naipaul)、加拿大作家愛麗絲·門羅(Alice Munro)、南非作家庫切(J.M.
  • 替代版「諾貝爾文學獎」已上線 村上春樹入圍決賽名單
    中新網8月3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審機構瑞典學院,因受性騷擾醜聞困擾,原定今年頒發的諾貝爾文學獎將推遲一年。但之後,瑞典文學界組成名為「新學院」的組織,自行頒發文學獎,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也入圍決賽名單。
  • 二十世紀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一百位傑出作家
    需要說明的幾點是:1、這些作家都已不在人世,因而也基本是蓋棺定論的了,而還健在的就不提了,說不定還有機會得獎呢;2、除了純文學作家,還有通俗作家,包括偵探作家、科幻作家等;3、個人見識有限,無疑還有更多傑出的作家未列入其中。
  • 截至2020年已有117人獲諾貝爾文學獎,華人作家2人獲獎
    120年間,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是誰、哪個國家獲獎作者最多、女性作家都有哪些、華人作家又有誰榜上有名?……今天,就帶大家來回顧和盤點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家。根據遺囑,諾貝爾的遺產將用於建立一系列獎項,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諾貝爾文學獎旨在獎勵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者。文學獎是頒給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該獎項由瑞典學院從1901年起頒發,截至2020年,已有117人獲此殊榮。
  • 諾貝爾文學獎來臨 日媒關注村上春樹及兩名日本女作家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近年被視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熱門人選之一,不過卻年年陪跑,讓村上迷相當失望。今年村上雖然仍是日本作家得獎大熱門,但另有兩名女性作家同受關注。
  • 諾貝爾文學獎:曾追授瑞典作家 英語寫作更易獲獎?
    中新網10月5日電 綜合報導,瑞典文學院於當地時間10月5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文學獎已經頒發給了百餘位優秀作家,褒獎他們「創作出富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2016年的獲獎者是美國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資料圖片:諾貝爾獎獎章。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改編電影(2018-2019)
    2019年10月10日,2018年與2019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如期揭曉,獲得者分別是:波蘭小說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及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女,1962年出生,當代波蘭最具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
  • 2020諾貝爾文學獎 中國作家殘雪餘華張一一落選
    美國詩人Louise Glück獲2020諾貝爾文學獎,連續多年陪跑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殘雪、餘華、張一一等再次落選。每年諾貝爾文學獎正式揭曉前,各種競猜賠率榜層出不窮,中國作家殘雪近兩年一直盛傳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候選人。
  • 為什麼中國作家很少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是文學領域最高的獎項和榮譽,儘管從來沒有人站出來這樣說過,但是人們確實達成了這樣一種約定俗成的共識。其實談到這個諾貝爾文學獎,很多中國人心中難免就有點義憤填膺,其緣由自然是因為此文學獎長久以來被歐美作家「壟斷」,而中國自近代以來誕生了那麼多優秀的作家,卻愣是連一個作家都沒有評上。
  •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中國作家殘雪排第三
    國慶長假期間,位於上海中心的朵雲書院旗艦店正在舉行「諾貝爾文學獎主題展」,為今年即將揭曉的諾貝爾文學獎預熱。展覽分為五個板塊—— 「莫言專區」「你不知道的諾貝爾文學獎」「21世紀獲獎作家速覽」「虛位待揭」「歷年獲獎作家作品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