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諾貝爾文學獎不給中國人 因有偏見提名不算啥

2020-11-28 手機鳳凰網

專訪李敖:諾獎有偏見,提名不算啥

「它帶有偏見,並不公正」

■談作品「中國沒人比我出書更多」

■談傳統文化「臺灣沒那麼好,民國也沒那麼好」

■談人生「把身體捐給醫院,千刀萬剮」

■談兒子「除了搞政治,他喜歡啥就做啥」

《李敖50年唯一自選集》的出版消息傳出後,很多圈內人都在議論一個有趣的話題:李敖老矣,書能賣否?日前,本報記者書面採訪了李敖,他談到了自己的作品、臺灣文化、「民國熱」及父子親情等,更談到了眼下正熱的莫言被博彩公司看好、成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一事。他在回復的字裡行間中依然不改狂傲不羈的本色,直言諾貝爾文學獎帶有偏見,而提名本身不算啥,最重要的還是看被提名的小說是否有足夠的分量。

「它帶有偏見,並不公正」

最近,莫言成為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熱門的消息滿天飛。而2000年,李敖的長篇小說《北京法源寺》就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對於這個中國人最為看重的世界性文學獎項,李敖的評價是它「帶有偏見」。

談到自己曾獲諾貝爾獎提名,李敖表示:「那根本不算什麼,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的文學教授和語言學教授都有提名資格,瑞典文學院每年都會收到數百個提名,但最終還是要看被提名的小說到底怎麼樣。我認為我的《北京法源寺》是相當好的一部小說,中國人的精神和理想甚至是成功都在裡面。它高潮裡有高潮,一般人高潮完就完了,這是我的獨創,我坐牢構思,二十多年才寫成,可北京法源寺我2005年才去過。」

對於自己最終沒能得獎,李敖似乎至今仍相當介懷:「在歷史上,諾貝爾獎的頒發經常不公正,託爾斯泰沒有當選是遺憾,毫無資格的賽珍珠當選是錯選。而且,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歷來不給中國人文學獎,不承認語言隔閡的原因,只認定我們沒有世界級的作品,這是有偏見的。文學獎強調的是作品中的理想主義成分,還有作者有沒有和權勢作鬥爭,這兩點我都做得非常好,也可以說最好。」

■談作品

「中國沒人比我出書更多」

談到自己50年來的作品,李敖向記者推薦了自己最得意的幾部:「除了《北京法源寺》,《為自由招魂》大陸那邊有人說是一代人的自由啟蒙書,其實就是我的思想發跡史;《傳統下的獨白》就是一個人獨立精神的成長和形成;《胡適評傳》是我最喜歡的,因為我確實了解這個人,寫起來也能入木三分;《蔣介石評傳》我敢說現在還沒有人能推倒我對這個人的評價,不要以為他讓我坐牢,我就不能公正對他,看書就知道了,我是通過一項一項證明的,我掌握的一手資料也太多了。」

李敖還透露,再過兩年零八個月,他的80本大全集就要出來了,「這是《魯迅全集》的6倍,魯迅57歲死了,我現在活到八十,我出80本大全集,中國從來沒有人寫出我這麼多字,出過我這麼多書,《大英百科全書》現在都不出全集了,它出電子版,我要出紙質大全集。現在還有10本未寫完,其中《浪漫的與古典的》有6本,比錢鍾書的《管錐篇》還要細、還要有趣」。

相關焦點

  • 莫言之前獲得過世界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中國作家們
    諾貝爾文學獎獎章 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說是世界文學領域的最高獎項了,我們都知道莫言在2012年獲得了世界諾貝爾文學獎,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莫言之前,在中國有很多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作家,有的人可能知道一兩個,但是知道的也不全面,今天我特意整理出來和大家一起欣賞這些作家。
  • 哪些中國作家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之後,一則關於「辜鴻銘與泰戈爾同被提名為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流言便流傳開來,而辜也由此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人。雖然當時1913年的檔案業已解密,但時人仍懶得去核實,而多人云亦云。直到2015年,才有人寫文加以澄清:在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角逐中,並沒有中國籍作家。 到目前為止,1968年之前的諾貝爾文學獎檔案已經解密。
  • 作家曹乃謙稱未獲入圍諾貝爾文學獎複評通知
    於是,又有一些中國作家的名字出現了,除了不知傳聞被提名多少次的北島,同樣也有新人出現,前段時間,網上盛傳一則名為《安徽詩人葉世斌被推舉角逐明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新聞,然而最後被證實其推薦單位「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根本不具備資格。
  • 諾貝爾文學獎為何很少有中國人被提名,主要是這個原因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揭曉,因為這個獎項有個中國作家被提名了,這個作家的筆名是殘雪。雖然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被提名也是被國際上的一種認同。如果熟悉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會發現一件事,就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一直以來中國作家都比較少,這個可以說是個很奇怪的現象。那麼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的產生呢?
  • 1927年,魯迅拒絕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始末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國人,靠著這「中國」兩個字罷,那麼,與陳煥章在美國做《孔門理財學》而得博士無異了,自己也覺得好笑。我覺得將來不敢說,就目前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賞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
  • 中國有多少人獲得過諾貝爾獎提名?他竟然獲得諾貝爾獎跨界提名!
    諾貝爾獎創立於1900年,在這100年中有哪些華人華僑和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呢?他們當中有多少受過民國教育呢?中國近代以來又有多少人曾經獲得諾貝爾獎提名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慢慢了解。10.莫言:1955年出生於山東高密,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作家。11.屠呦呦,1930年出生於寧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老舍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瑞典科學院:假的!這一謠言從何而來
    自從2012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關於「中國作家老舍因去世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這一話題再度在網際網路傳播。如果真如傳言所說,如果老舍沒死,那麼中國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就不是莫言而是老舍了。 諾貝爾獎其實還是一個政治性很強的獎項,尤其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獲獎的更多的還是西方作家。 在一九四、五十年代,關於諾貝爾文學獎將頒給中國人的傳說就已經在文學界流傳。
  • 中國有哪些作家可能獲諾貝爾文學獎?魯迅無緣諾獎的理由令人振奮
    說到文壇,就不得不提提享譽世界、被廣大文學家津津樂道的「諾貝爾文學獎」了。諾貝爾文學獎自1901年設立以來,除了因戰亂中斷外,每一年的這一天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一次隆重授獎儀式,在5位提名者中評選出1名摘得桂冠,成為諾獎的得主。這種享譽世界的獎項雖然跟我們無緣,但是卻跟我們的民族自豪感息息相關。
  • 李登輝被曝曾花錢欲「買」諾貝爾和平獎,還被陳水扁調侃諷刺
    近幾十年來,臺灣憑藉紮實的基礎科學研究,獲得國際同行的肯定,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就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此外,楊振寧、李政道等諸多諾獎得主,同時是臺灣「中研院院士」,他們定期回臺講學,也帶動島內科學研究的提升。至於諾貝爾文學獎、和平獎,臺灣地區有多人曾獲提名,但都以落選收場。
  • 林語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最多的中國作家
    近日,2018、2019諾貝爾文學獎出爐了,讓大家又開始關注這一文學界最高獎項。那麼在我們中國作家中,誰是獲得諾貝爾獎提名次數最多的中國作家呢?他就是林語堂。他獲得過兩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名單是保密的,期限是五十年。目前可以查到的,都是五十年前的名單。目前能夠查到的確切名單,中國作家只有兩位獲得提名:胡適與林語堂。胡適一次,林語堂兩次。
  •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稱中國人不應翻譯本國作品
    滿頭白髮,白得沒有一根雜質,精神矍爍,步履矯健;在厚厚的玻璃鏡片後,有一雙睿智而含笑的眼睛。他有著北歐人的身材和長相,卻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甚至包括四川方言。他就是瑞典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Goran Malmqvist)教授。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和提名者作品推薦
    [摘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固然是喜事,但配得上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永遠比實際得獎的人多。對喜歡文學、熱愛讀書的人來說,無論獲獎者還是提名者,他們的作品都值得一讀。根據諾貝爾官網消息,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為法國作家派屈克·莫迪亞諾。瑞典皇家學院官方網站的數據顯示,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有210位提名候選人,其中36位是首次獲提名。歷任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平均年齡為65歲,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46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固然是喜事,但配得上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永遠比實際得獎的人多。
  • 2018、2019諾貝爾文學獎一同宣布!其中一位曾被中國導演瘋狂追隨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卞英豪 宋祖禮當地時間10月10日,因醜聞而缺席一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正式「回歸」。每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由瑞典學院最終頒發。目前,瑞典學院共有18名院士,採取終身制。各院士的來歷與背景均不相同。每年,這18名院士中,有5人將會擔任諾貝爾文學獎初選委員會。而他們的工作就是看書。而這個評委會每3年將會換屆一次,也可以連任。
  • 長沙女作家連續兩年登諾貝爾文學獎賠率前十,外媒:中國最好作家
    說起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作家莫言曾代表中國文學斬獲過如此殊榮,除了莫言這位出生在山東高密的作家之外,中國還有一位女作家曾兩次榮登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前十,201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並高居賠率榜前三,斬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熱度不減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她就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女作家殘雪。
  • 魯迅為什麼會拒絕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獎金如果發錯了,怎麼辦?
    魯迅先生曾經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他之所以沒有被提名,是因為他拒絕了提名,這一段塵封的歷史,是在20世紀的80年代被發現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的高本漢,曾經通過瑞典地理學家斯文·赫定,詢問魯迅先生是否願意接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中間的接洽人,就是劉半農與臺靜農。
  • 魯迅為什麼會拒絕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賞金如果發錯了,怎麼辦?
    魯迅先生曾經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他之所以沒有被提名,是因為他拒絕了提名,這一段塵封的歷史,是在20世紀的80年代被發現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的高本漢,曾經通過瑞典地理學家斯文·赫定,詢問魯迅先生是否願意接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中間的接洽人,就是劉半農與臺靜農。1927年,臺靜農致信魯迅,魯迅的回信是:「請你轉致半農先生,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
  • 諾貝爾文學獎2019提名名單
    據媒體報導,諾貝爾基金會5日表示,瑞典學院今年將同時頒發2018年和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2018年,受性侵醜聞影響,文學獎的評審機構——瑞典學院陷入信譽危機,多名院士先後辭職抗議,導致評審無法繼續,瑞典學院決定不頒發諾貝爾文學獎。 而瑞典文學院表示,今年將會恢復頒發,並會產生兩位得主。 ​諾貝爾獎2019年頒獎時間是哪天?
  •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中國作家殘雪排第三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時間為10月10日。今年最大的看點是將同時揭曉2018年與2019年兩屆獲獎者。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因一系列風波而暫停頒發。2012年,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代表作包括《紅高粱》《檀香刑》《蛙》《豐乳肥臀》等。在主題展上,特地設立莫言專區,展出他的一系列原作手稿。你不知道的諾貝爾文學獎關於諾貝爾文學獎,還有許多我們平時不了解的小常識。在「你不知道的諾貝爾文學獎」板塊中介紹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 諾貝爾文學獎的20個當然與20個遺憾
    最新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以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對諾貝爾文學獎提出了看法——誰是中國人心中當之無愧的桂冠作家、誰是諾貝爾文學獎永久的遺憾、諾貝爾文學獎對中國是否公正等等。這份報告是由汪劍釗主編、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大師經典》一書透露的,該書分上下兩卷,根據調查結果選錄了20位諾貝爾文學獎領銜作家和20位諾貝爾文學獎錯失的文學大師的作品。
  • 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沒有老舍怎麼回事?1968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是誰
    很長時間以來,老舍先生曾「距諾貝爾文學獎僅一步之遙」的傳聞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一個廣為流傳的版本是,由於老舍先生於1966年投湖,而諾貝爾文學獎的慣例是不頒給已故之人,因此196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最終頒給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因為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名單需保密50年才能公布,所以這則坊間傳聞也始終未知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