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逸
在中國教育的天空中,有許多閃耀的明星,它們或許不被很多人所見,但只要能感受到它們,就會被其吸引,成為痴情的崇拜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就是這樣一顆明星。
60年來,中國科大堅持「把紅旗插上科學的高峰」,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不動搖、不跟風、不盲從,在90年代大學產業化的沸騰中,中國科大,如一位隱士,堅持不擴招,成為傲然的獨立者。
中國科大的名字是與郭沫若、嚴濟慈、錢三強和貝時璋等大師的名字連在一起。
我起先並不了解老一輩科大人對郭沫若的尊敬,那種尊敬讓人感覺似乎他是一位自家的長輩。後來,我感受到這是一個事實。
科大剛成立時,是周總理和郭沫若提議的。建校初期,科大條件很艱苦。很多同學冬天都沒有被子,甚至學習用品都短缺。郭老用自己的稿費為同學們置備生活和學習物品,還和同學們一起包餃子過新年。後來他看到科大沒有遊泳池,想到學生們要遊泳可怎麼辦,就又自掏腰包為科大建了遊泳池。他以個人的名望,邀請聶榮臻、陳毅等領導人來和同學們交流。
不要小看郭校長給學生們所買的物品,就是這些看上去簡單的用品,使很多同學攀登上了科學的高峰,他們有的成了院士,有的成了知名科學家,在各自領域為祖國的科技事業作出了貢獻,還有的遠赴歐美日本……但每一次聚首,都會在科大郭沫若的廣場,在郭校長的雕塑前留影。
那時候,郭老每學期都要到學校來幾趟。郭老平易近人,每次來科大,若在學校用餐,必在學生食堂與同學們一起用餐;與同學們合影,他和大家一樣席地而坐……每每想到這些,使我更加懷念郭老。
我們在科大念書時,郭老曾送給我們學校一臺電影放映機,出錢為我們學校建了個遊泳池,還讓我們全校學生觀看北京人藝演出的《蔡文姬》……想到這些,使我更加懷念郭老。
在中科院機關大樓大廳裡,安放著郭沫若銅像,似乎在說,很多人都是過客,真正能留下影響的只有幾個人。
郭沫若,留在了中國科學的事業上,也留在了科大人記憶的最深處。
中關村,是1949年中國科學院剛剛成立時,周恩來和郭沫若選定的科研人員居住地,也是中國科學的象徵之地。
郭沫若考慮到留學回來的專家們的口味,就聘請西菜名廚於此。如此的領導,也可謂是真正的「人性化」了。這裡坐落著一家西點店,據說,這裡的蘋果派享譽村內外。
科大,擁有著數不清的大師,也有著自己的精神,我想,這種精神,是和老校長的「鳳凰涅槃」精神所一致的。
任何美的事物,或許都要經歷坎坷與不順,甚至受到宵小的嘲弄,但,就像浴火重生的鳳凰,終會在火的洗禮中誕生,那隨著新生的宇宙所一起噴湧的,將會是博大的和諧。
我愛你,科大!我愛你,永恆的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