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馬嘿依姑 ‖...

2021-01-14 澎湃新聞

徵文啟事:見《 四川省直機關工委 省扶貧開發局 省地方志辦聯合開展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 徵文活動 》

投稿郵箱:tpgjzw@163.com

截稿時間:2020年10月31日

特別提示:徵文應為原創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權,嚴禁抄襲剽竊,文責自負。同時,請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眾平臺發過的文章。

徵文 將評選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獎作品擬結集公開出版。同時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四川省情網、四川機關黨建雜誌及網站,「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刊發。為擴大傳播影響,此次徵文的優秀作品,將授權喜馬拉雅進行有聲化播講,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臺、方志四川電臺及有關廣播電臺播出。

「改姓換名」的駐村第一書記

馬嘿依姑

從冕寧縣城出發,翻過瓦屋山,盤山路上汽車行駛了近兩個半小時。磨房溝鎮核桃村處在一片綠意之中,寬闊的水泥路通向大山深處,越往深處行,視野更開闊。

核桃村,坐落在雅礱江畔的半山腰上,轄4個村民小組,有貧困戶102戶420人。2017年5月,陳建草草收拾行李,開始駐村工作。駐村以來,他根據核桃村村情,同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反覆討論脫貧攻堅方案,立志要讓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用彝名說彝話

駐村伊始,作為漢族幹部的陳建為儘快摸清情況、進入角色,迫不及待地想要摸清村情民意,弄清村民們目前急需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

事情並沒有那麼順利,語言交流成了陳建面臨的最大障礙。為儘快轉換角色,融入工作環境,他開始悉心鑽研當地民族風俗習慣,練習彝語口語……

「到什麼山唱什麼歌。我現在已經是地道的彝族人了,不僅能和老百姓用彝語順暢交流,還有了響亮的彝族名字——俄施爾呷。」陳建略顯驕傲地說,只要從群眾中學、靜下心來學,學會彝語並不難。更重要的是,這對自己開展好工作起到了極大作用。

找資金建陣地

剛到核桃村時,村委會辦公場所極其簡陋,幼兒園教室破爛不堪

……

「貧困戶的房子都加固了,村活動室也不加固一下,都要垮了。」當地群眾說。

沒有像樣的村活動室,沒有漂亮的幼兒園,如何能開展好黨組織生活、給村民提供好的活動場所,如何能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帶著問題,陳建奔走在縣上相關部門,並得到派出單位和聯繫點單位幫助,對幼教點進行了維修。

問題得到了部分解決,陳建又起了新建一棟集便民服務中心、村衛生室、一村一幼、文化室、民俗文化壩子等在內的新綜合辦公樓的心思,這也是全村群眾的願望。但是,這是一個大項目,需要大量建設資金。村裡沒有產業發展資金,也沒有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如何才能籌集到建設綜合樓的資金?陳建一時間不知從何入手。

在向聯繫領導反映並得到支持後,陳建打報告、找部門,終於在村兩委和鄉黨委政府的努力下,籌集到活動室和文化壩子建設資金。陳建說,村裡正在建設的活動室,將成為磨房溝鎮最「牛」的村級活動室。

和村民代表了解產業發展情況

動真情解民憂

核桃村貧困戶蘭文剛,居住地離公路有2公裡多。陳建入戶時發現,蘭文剛家裡連一根像樣的板凳都沒有,全家5口人只有兩張破爛的床,有一張還是用水泥磚搭起來的。廚房更是破舊,裡面只有一個糊滿汙垢的電飯煲,破舊的灶臺上只有幾個破爛不堪的碗。

在詳細了解蘭文剛的家庭狀況和致貧原因後,陳建把蘭文剛家報成新建安全住房戶。由於蘭文剛家離公路太遠,所有建築材料必須二次搬運,需多花費一萬八千元,陳建便一次次向鄉黨委政府、聯繫點單位匯報,推動問題得到解決。2017年底,蘭文剛全家終於住進了寬敞的安全住房。

不僅僅是讓貧困戶住上好房子,還要轉變他們的觀念。「扶貧先扶志,才能真脫貧。」陳建說,駐村第一書記要真正理解「精準」的深刻含義,要針對貧困戶不同致貧情況精準幫扶。

剛剛從江蘇打工回來的蘭文剛笑呵呵地說:「我正準備買一套沙發回來。當時要不是陳書記苦口婆心勸我去打工,生活可能還是一團糟。」

和建卡戶談心,了解生產生活情況

壯產業拓富路

發展產業,是村民奔康致富的基礎性工作。

核桃村先後為建卡貧困戶發放核桃苗、花椒苗1萬餘株;發放雞苗800餘羽;發放仔豬180餘頭;發放羊崽87頭;發放接收機102臺。同時,為激發建卡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在幫扶單位幫助下,為所有建卡戶發放了桌凳、洗衣機、電視機。

目前,核桃村全村種植核桃310畝、青紅花椒480畝。2019年,在鄉、村共同努力下,爭取縣農業農村局魔芋產業扶持資金,由部分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村組幹部和積極性高的貧困戶先試種。試種成功之後,將在全村擴大種植面積,為村裡再添一條「致富路」。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核桃村同樣發力。

為讓村民用上安全、足夠的飲用水,陳建帶領全村幹部群眾自發修建蓄水池,更換破舊水管管道,共修建蓄水池8個,更換管道5000餘米。現在,全村群眾都喝上了安全的飲用水。

「目前,還有一段1.4公裡的通組路讓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為村組幹部和群眾心中的一塊心病。」陳建說,這個心病即將得到解決。在幫扶單位協調下,項目已經立項,今年內就能讓貧困群眾走上水泥路。

駐村的地方離縣城比較遠,有時一次就要在村裡住20天左右。而且,核桃村是非貧困村,沒有駐村工作隊,但插花式貧困戶戶數又相對較多,算收入、填臺帳、找產業、促脫貧,需要經常加班,幾乎沒有了周末和假期。由於經常不回家,無法照顧家裡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讓陳健的家裡人有些埋怨:「你對貧困戶比我們還親,你還管不管我們。」

為建卡戶送生活物資

「我幹的工作是總書記最關心的工作,你們要多多支持。待到村裡貧困戶脫貧之日,軍功章也有你們的一半。」經過陳建悉心開導,時間長了,妻兒和父母也體會到駐村工作的不易,漸漸理解他並開始全力支持。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把核桃產業發展作為主打品牌,同時,發展好青椒、紅花椒產業,不斷壯大魔芋種植規模,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保證貧困戶農產品種得出來,賣得出去。」談起今後的工作,陳建信心滿懷。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馬嘿依姑(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委宣傳部)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梁龍超 ‖...
    其實,生於斯,長於斯,他心裡想最清楚村上是個什麼狀況——伏龍村整個一個爛攤子,「脫貧攻堅」任務非常重,扯筋角孽時常有,怎麼幹恐怕都是吃力不討好的活兒,如果幹不好怎麼面對組織信任與父老鄉親的期盼?當地人有幾句順口溜形容村幹部:「晴天一身汗,雨天兩腿泥,熬更連守夜,挨叨又受氣。」自己也算是小有成就,不愁吃不愁穿,何必再去受那份罪?
  • ...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黃河銀 ‖ 以愛之名 精準扶貧
    徵文將評選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獎作品擬結集公開出版。同時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四川省情網、四川機關黨建雜誌及網站,「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刊發。為擴大傳播影響,此次徵文的優秀作品,將授權喜馬拉雅進行有聲化播講,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臺、方志四川電臺及有關廣播電臺播出。
  • ...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蔣硯青 ‖ 把芭蕉芋粉條打造成雷波臍橙...
    :徵文應為原創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權,嚴禁抄襲剽竊,文責自負。徵文將評選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獎作品擬結集公開出版。同時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四川省情網、四川機關黨建雜誌及網站,「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刊發。為擴大傳播影響,此次徵文的優秀作品,將授權喜馬拉雅進行有聲化播講,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臺、方志四川電臺及有關廣播電臺播出。
  • 為遂寧市脫貧攻堅徵文小學組作品投票吧
    一詞一句用生動語言講述脫貧攻堅好故事一寫一講用徵文活動傳播脫貧攻堅好聲音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的重要指示,生動講好脫貧攻堅遂寧故事,總結、提煉、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面向全市在校學生、幹部職工和公民個人開展脫貧攻堅徵文活動。
  • 四川旺蒼縣大兩鄉書記步依玲:講述她的脫貧攻堅故事
    人民論壇網四川訊(記者劉讓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基層基礎工作。要加強貧困村兩委建設,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促進鄉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要充實一線扶貧工作隊伍,發揮貧困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作用,在實戰中培養鍛鍊幹部,打造一支能徵善戰的幹部隊伍。
  • 巾幗脫貧故事匯丨「香菇妹」文龍香:帶動「百花齊放春滿園」
    巾幗脫貧故事匯丨「香菇妹」文龍香:帶動「百花齊放春滿園」 2021-01-07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走的「精準扶貧」——湖南作協組織脫貧攻堅主題文學創作
    作品用一個個真實、生動的故事全景式、紀實性展現了我國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呈現出了扶貧工作的艱巨性和複雜性,是一部以報告文學形式記載脫貧攻堅這一偉大歷史進程的莊嚴厚重、氣勢恢弘的精品力作,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湖南作協通過作家定點深入生活、重點作品扶持、重大現實題材創作和主題徵文的方式,積極引導廣大作家走進扶貧故事發生的現場進行採訪和創作。
  • 留學人員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
    2020年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政府宣布紫雲等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中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中國這一了不起的成績,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引發了世界對中國脫貧事業的關注。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向世界解鎖中國脫貧密碼,應該成為我們關注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 圖說金沙脫貧攻堅故事(四)
    圖說金沙脫貧攻堅故事(四) 發布時間:2020-12-01 13:23:13   作者:金沙縣融媒體中心   來源:金沙縣融媒體中心 2020
  • 彭清華在涼山州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強調要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彭清華在涼山州調研督導脫貧攻堅時強調  咬定目標全力衝刺 查漏補缺提升質量  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全面勝利  他強調,要堅定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咬定目標全力衝刺,查漏補缺提升質量,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全面勝利,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點位:甘洛縣、越西縣  十月的大涼山細雨霏霏、秋意正濃。
  • 水利部掛牌督戰四川涼山,攻克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最後一座堡壘
    這一天,率隊再赴涼山現場督戰的水利部副部長田學斌鄭重宣布:截至6月底,涼山州7個未摘帽貧困縣全面完成了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收尾工程建設任務,全面解決了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涼山州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
  • 向榜樣看齊,躬身踐行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吹響以來,在平凡而艱辛的扶貧領域,湧現出很多暖心又鼓舞人心勵志的故事。在20歲花樣年紀被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失去下半身的湖南省城步縣白毛坪鄉楊淑亭,自強不息、樂觀向上,開淘寶店、建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創辦七七科技公司和扶貧車間,帶動全縣眾多貧困戶增收脫貧,榮獲湖南省自強模範、「百名最美扶貧人物」等稱號。楊淑亭身殘志堅扶貧創業的感人故事,溫暖著很多人的心。央視《加油!
  • 常德市深入開展「知黨恩、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脫貧攻堅主題...
    人人都來講故事以「兩個視頻集、兩本書刊、兩場比賽、兩個專欄」為載體,廣泛發動全體扶貧幹部和脫貧群眾,講出自己的扶貧經歷、說出自己的脫貧故事,充分展現脫貧攻堅過程中沅澧兒女的時代作為和重大成就。「兩個視頻集」:開展「扶貧人人說」「脫貧人人說」活動,鼓勵引導扶貧幹部和脫貧群眾講述自己的扶(脫)貧經歷和奮鬥過程,講述脫貧前後的顯著變化,各地各部門用視頻記錄活動進程,全市編輯製作「常德扶貧百人說」「常德脫貧百人說」兩個視頻集,並適時展播。「兩本書刊」:開展「講出你的扶(脫)貧故事」主題徵文活動,擇優彙編,刊印《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兩本書。
  • 四川遂寧2020年脫貧攻堅獎獲獎名單出爐:10集體40人45企業獲表彰
    封面新聞記者 劉虎10月15日下午,四川遂寧市舉行了全市社會扶貧工作推進暨脫貧攻堅獎表揚大會,總結交流全市社會扶貧工作經驗。同時,對獲得2020年遂寧市脫貧攻堅獎、遂寧脫貧榜樣獎項的個人和集體進行了頒獎。2013年,遂寧有貧困村323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12425人。
  • 農村道路助力宜賓屏山脫貧攻堅駛入快速路
    (四川站)在四川最後一站屏山縣隆重舉行。,隨著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二級巡視員李佔川宣布自駕遊車隊發車,自駕遊車隊從金通廣場出發,在遊覽壯美河山的同時,感受著貧困山區農村和貧困群眾自脫貧攻堅以來生產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
  • 第二屆「紅色日記徵文大賽」徵集扶貧日記
    [脫貧攻堅 決戰決勝]第二屆「體育彩票•紅色日記徵文大賽」徵集「扶貧日記」【何媒通訊社】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舉全國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這場千軍萬馬共同參與的大戰役中,許多幹部走出機關,走向基層,進村入戶,調研幫扶,記寫日記(筆記)。
  • 昔日貧困戶 今朝扶貧人 這些脫貧攻堅典型人物身上「有故事」!
    6月29日,南陽市扶貧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來自唐河縣蒼臺鎮後陳排灣村的脫貧戶楊金枝現身說法,自豪地對記者表示:「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我站起來了!現在我不僅通過技術脫貧致富,還當選了村幹部,光榮地入了黨,今後我要帶著大夥一起奔小康!」
  • 強化法治保障 護航脫貧攻堅——寶興縣築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法治保障
    四川新聞網消息近年來,寶興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法治在脫貧攻堅工作的護航作用,深入開展法治扶貧專項行動,通過「創新機制、普法鋪路、靠前服務」,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法治保障。
  •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辦「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專題...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張可寧 通訊員 陳佳麗)11月11日上午,由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宣傳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圖書館聯合舉辦的「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專題圖片展開展儀式在圖書館一樓大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