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蔣硯青 ‖ 把芭蕉芋粉條打造成雷波臍橙...

2020-11-26 澎湃新聞

原創 蔣硯青 方志四川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徵文啟事:見《》

投稿郵箱:tpgjzw@163.com

截稿時間:2020年10月31日

特別提示:徵文應為原創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權,嚴禁抄襲剽竊,文責自負。同時,請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眾平臺發過的文章。

徵文將評選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獎作品擬結集公開出版。同時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四川省情網、四川機關黨建雜誌及網站,「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刊發。為擴大傳播影響,此次徵文的優秀作品,將授權喜馬拉雅進行有聲化播講,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臺、方志四川電臺及有關廣播電臺播出。

把芭蕉芋粉條

打造成雷波臍橙一樣的品牌

蔣硯青

強化「造血」功能,推進產業扶貧,尤其是打造特色支撐產業,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四川省體育局定點幫扶的雷波縣帕哈鄉八合村,在下派幹部李毅等同志推動下,變輸血為造血,走上了一條以芭蕉芋粉條生產為支撐的產業致富新路。

2020年5月8日,四川省陸上運動學校校長黎旭、四川省棒壘曲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王平等一行,在現場品嘗了新鮮出爐的芭蕉芋粉條,紛紛點讚:「味道巴適得板!」隨後,黎旭、王平代表所在單位分別與八合村籤訂採購協議。

對李毅而言,「收穫首個大單」「得到娘家人點讚」,是激勵,也是鞭策:「我們要把芭蕉芋粉條打造成雷波臍橙一樣的品牌,讓全川、全國乃至全球都說好!」

四川省棒壘曲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王平與雷波縣帕哈鄉八合村粉條廠籤訂芭蕉芋粉定向採購協議(李毅供圖)

「26元一斤芭蕉芋,我們拿來餵豬?!」

說起走上以芭蕉芋粉為支撐的產業致富之路,李毅直呼「事非經過不知難……」

早在2016年,八合村在省體育局幫扶下實現脫貧摘帽,是雷波縣乃至涼山州第一批「摘帽村」。2018年起,八合村駐村扶貧的接力棒交到了李毅等新一批駐村幹部手中。如何讓摘帽後的八合村發展自身產業,變輸血為造血,走出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的新農村建設之路,成為當務之急。然而,八合村海拔較高,土地貧瘠,也無成片草場,不利於經濟作物種植和養殖業發展,「搞活八合村支撐產業,我們必須要有更因地制宜的辦法。」本來想在雷波特產「芭蕉芋豬」上做文章,可天有不測風雲,2018年下半年,非洲豬瘟爆發,養豬受到很大限制,突發變故讓李毅等夜不能寐。

在一個不眠之夜,李毅煮了碗酸辣粉提神,入口便覺「此粉非凡」:「比紅苕粉更勁道、比土豆粉更順滑,還有股獨特的香味」,原來煮的粉條是由八合村土特產芭蕉芋所制。不過芭蕉芋在當地主要用來餵豬,被戲稱為「豬食芋兒」,村民偶爾用它製作粉條食用。

經過一番調研,他們有了驚人發現:用芭蕉芋製作的粉條在廣州最高可賣到26元一斤!當李毅把這個雷人真相告訴老鄉時,老鄉的眼睛都綠了:「26元一斤的芭蕉芋,我們拿來餵豬?!拿著銀碗討飯吃!」原來,解開八合村產業脫貧致富的鑰匙,竟是「滿坑滿谷、最不值錢的『豬食芋兒』」!

「建粉條廠,良性循環出來了」

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民意後,八合村駐村幹部決定建廠,「專做芭蕉芋粉條」。為此,李毅等爭取到帕哈鄉35萬元產業發展資金,以及省體育局的15萬元投資,購置了最先進的山東粉條加工流水線,並聘請了有30多年制粉經驗的師傅為技術骨幹。2019年12月底,八合村首個食品加工廠「八合村芭蕉芋粉加工廠」拔地而起,經過1個多月試運行,2020年初正式投產。

雷波縣帕哈鄉八合村粉條加工廠(李毅供圖)

芭蕉芋粉條廠建成後,給李毅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個最關鍵的環節解開了,八合村乃至帕哈鄉的產業發展都好起來了,一條圍繞芭蕉芋循環發展的產業鏈已然建立」:芭蕉芋加工廠帶動了全鄉的百姓大面積種植芭蕉芋,而芭蕉芋非常適應當地高寒半乾旱土壤,種下去就長,管護成本非常低,許多荒山荒坡變成了綠油油的芋兒地;粉條加工廢料又可以發酵餵豬,土特產芭蕉芋豬也越吃越肥,「良性循環出來了。」

目前,帕哈鄉芭蕉芋種植面積超過1000畝,每畝產量約8000斤,全鄉年產值約360萬元;粉條廠日產粉條最高可達1噸,預計可為八合村村民每戶每年保底增收7200元,讓脫貧群眾的錢包更鼓:「體育幹部卡莎莎(謝謝你)!」

「讓芭蕉芋粉條香飄世界」

李毅認為芭蕉芋的「半路殺出」,勢必將「打破四川乃至全國粉條產業土豆、紅苕的原料壟斷局面。這條產業之路還很長,要想走得更遠,就必須拿出四川體育人『亡命+智慧』的狠勁與野心,發揚『愛祖國 雄川體 闖新路 爭第一』的四川體育精神,把芭蕉芋粉條做大、做強、做出名堂。」

下一步,他們想聯合「白家肥腸粉」等省內知名方便食品企業,研發「開水一燙即可食用的方便粉絲,把芭蕉芋粉像方便麵一樣推廣出去」,同時運用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進一步打響產品知名度,「在網絡上打響八合村芭蕉芋粉條的名頭」。

除製作粉條外,芭蕉芋澱粉還是醫用葡萄糖等醫藥產品的重要原料,有極高經濟價值,「我們還將和一些製藥企業聯繫,討論這方面的可能性。務必讓芭蕉芋物盡其用。」

李毅承認,新冠肺炎疫情對粉條廠生產銷售不利,但粉條易於保存和運輸,相比其他農產品,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萬事開頭難,八合村芭蕉芋粉條的路子會越走越寬,走出四川走出國門,讓芭蕉芋粉條香飄世界!」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蔣硯青(四川省體育博物館)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

轉載請註明:來自「方志四川」(ID:scsdfz)。

原標題:《【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蔣硯青 ‖ 把芭蕉芋粉條打造成雷波臍橙一樣的品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網紅助力涼山脫貧攻堅活動進雷波,感受臍橙豐收氣息
    「網紅助力涼山脫貧攻堅」團隊11月30日在雷波開展活動,網紅們通過 短視頻和直播平臺展示臍橙的燦爛色彩和群眾蕩漾的笑臉,雷波豐收氣息感染了外界人們,助推了臍橙銷售和雷波脫貧後精神風貌的展現。下午團隊在五官鄉青槓村開展活動,通過才藝展演,現場採訪,用直播、拍短視等方式展示涼山,傳遞方式非常 「接地氣」,用網紅眼光呈現涼山脫貧攻堅成果,對外推介涼山,助力地方經濟發展。五官鄉青槓村7組賴志潤離開攤位,來到到直播現場認真觀看網紅們怎麼直播,怎麼拍短視。她種了10多畝臍橙,平時能賣10多萬斤,微信能賣2萬多斤,可她覺得網際網路時代得學習銷售技術,拓展銷售量。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梁龍超 ‖...
    其實,生於斯,長於斯,他心裡想最清楚村上是個什麼狀況——伏龍村整個一個爛攤子,「脫貧攻堅」任務非常重,扯筋角孽時常有,怎麼幹恐怕都是吃力不討好的活兒,如果幹不好怎麼面對組織信任與父老鄉親的期盼?當地人有幾句順口溜形容村幹部:「晴天一身汗,雨天兩腿泥,熬更連守夜,挨叨又受氣。」自己也算是小有成就,不愁吃不愁穿,何必再去受那份罪?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徵文】馬嘿依姑 ‖...
    徵文啟事:見《 四川省直機關工委 省扶貧開發局 省地方志辦聯合開展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 徵文活動 》投稿郵箱:tpgjzw@163.com截稿時間:2020年10月31日特別提示:徵文應為原創作品
  • ...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黃河銀 ‖ 以愛之名 精準扶貧
    作為脫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我承認我不止一次的為她哭。所謂童年 滄海桑田 媽媽在她還沒有滿月的時候就跟其他男人跑了,她至今都不知道為什麼。我不忍心告訴她:父母沒有結婚證,她就像個意外。她只能把所有的愛都寄托在爸爸身上。後來爸爸認識了另外一個女人,又生了兩個妹妹。那幾年,她特別迷戀一家五口的溫暖,因為她找到了所謂母愛的蛛絲馬跡。
  • 四川旺蒼縣大兩鄉書記步依玲:講述她的脫貧攻堅故事
    人民論壇網四川訊(記者劉讓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基層基礎工作。要加強貧困村兩委建設,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促進鄉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要充實一線扶貧工作隊伍,發揮貧困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作用,在實戰中培養鍛鍊幹部,打造一支能徵善戰的幹部隊伍。
  • 巾幗脫貧故事匯丨「香菇妹」文龍香:帶動「百花齊放春滿園」
    巾幗脫貧故事匯丨「香菇妹」文龍香:帶動「百花齊放春滿園」 2021-01-07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席V訪談 | 專訪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帶動涼山脫貧攻堅工作
    記者: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涼山的脫貧攻堅工作,有怎樣的帶動、促進作用?林書成:對涼山脫貧攻堅工作的帶動是全方位的,最突出、最直接的主要有三個方面。涼山作為四川向南大通道建設的橋頭堡,順應國家戰略,大量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得以上馬。可以說現在全省交通建設的主戰場在涼山,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也在涼山。現在已開工建設的交通工程有沿江高速,從宜賓沿金沙江經過涼山雷波等5縣到達攀枝花,再向前就到雲南。成(都)樂(山)西(昌)高速,也在建設中。
  • 留學人員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
    2020年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政府宣布紫雲等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中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中國這一了不起的成績,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引發了世界對中國脫貧事業的關注。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向世界解鎖中國脫貧密碼,應該成為我們關注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 圖說金沙脫貧攻堅故事(四)
    圖說金沙脫貧攻堅故事(四) 發布時間:2020-12-01 13:23:13   作者:金沙縣融媒體中心   來源:金沙縣融媒體中心 2020
  • 一線視角:脫貧攻堅應善於打造優勢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精準扶貧方略指引各地扶貧開發工作取得決定性成就。筆者在基層採訪中深切感到:善於打造並用好發展的優勢,正是助力脫貧攻堅和地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 用好深化改革的優勢。黑龍江省拜泉縣地處內陸,貧困人口相對較多,拜泉縣選擇優化營商環境招引企業助脫貧的路子。
  • 我的扶貧故事丨黃大江:認真履職 踏實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螺絲釘」
    我的扶貧故事丨黃大江:認真履職 踏實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螺絲釘」 2020-11-11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人的故事|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者黃小勇:坳背村的新愚公
    走近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獲得者、江西銘鴻達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小勇,聽他講述用綠色「驅趕」貧困的奮鬥故事。「水土保不住,種什麼都留不下來」 如果按照既定的生活軌跡,在深圳創辦公司從事外貿的黃小勇,後半生根本不會跟土地打交道。
  • 彭清華在涼山州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強調要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彭清華在涼山州調研督導脫貧攻堅時強調  咬定目標全力衝刺 查漏補缺提升質量  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全面勝利  他強調,要堅定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咬定目標全力衝刺,查漏補缺提升質量,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全面勝利,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點位:甘洛縣、越西縣  十月的大涼山細雨霏霏、秋意正濃。
  • 總投資約60億元 四川雷波縣與三峽集團籤署800MW光伏、風電項目
    雙方秉持「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和共贏」的原則,打造金沙江下遊水風光互補清潔能源示範基地,建設金沙江清潔能源走廊,推進雷波縣境內風能、太陽能資源合理、有序開發利用,為金沙江下遊庫區移民長遠可持續發展穩定、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以及雷波縣域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 脫貧路上 叮叮銀響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四川在線記者付真卿 尹鋼 張庭銘8月29日上午11點過,在涼山州越西縣樂青地鄉瓦曲村一家銀飾作坊裡,伴隨著工匠們手中小錘此起彼伏,陣陣清脆聲響動聽悅耳。無論是打造器皿還是裝點服飾,處處都透露著彝族人對銀飾的鐘愛。而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過程中,銀飾加工這門歷代傳承的彝族傳統技藝,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瓦曲村位於成昆鐵路沿線,有著成昆線「銀飾加工第一村」之稱,全村360戶中有200戶人從事銀飾加工。不過,這樣的盛況並非並非古而有之。
  • 四川這些2018年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個人被省委省政府點名表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侯衝)近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表揚2018年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對成都等9個脫貧攻堅先進市州、古藺等58個脫貧攻堅先進縣市區和杜洋等401名一線優秀扶貧幹部予以通報表揚。
  • 四川遂寧2020年脫貧攻堅獎獲獎名單出爐:10集體40人45企業獲表彰
    封面新聞記者 劉虎10月15日下午,四川遂寧市舉行了全市社會扶貧工作推進暨脫貧攻堅獎表揚大會,總結交流全市社會扶貧工作經驗。同時,對獲得2020年遂寧市脫貧攻堅獎、遂寧脫貧榜樣獎項的個人和集體進行了頒獎。2013年,遂寧有貧困村323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12425人。
  • 再跨千年——寫在涼山州7個國家級貧困縣脫貧摘帽的歷史時刻
    從藤梯到鋼梯,再到樓梯,村民們用腳步丈量著歲月的變遷,濃縮了昭覺縣決戰脫貧攻堅的艱難。大涼山連著中南海。2018年2月11日,春節前夕,這是在涼山脫貧攻堅爬坡過坎的關鍵時刻。這天清晨,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大山深處的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此時,村民的房屋和院牆都是泥土壘成,冬日的寒風透過牆上的一道道裂縫,刮入屋內。
  • 安貞街道聚焦巴夏克其等深度貧困村 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創造性提出「1+X」扶貧思路 全面做到「四交」三年來,安貞街道貫徹精準扶貧、精準施策基本方略,聚焦脫貧攻堅,堅持首善標準、凝心聚力、勇於創新、攻堅克難、擔當有為,創造性地提出了並落實「1+X」(「1」即:提供項目發展專項扶持資金,以產業項目發展帶動脫貧;「X」即:街道廣泛動員轄區社會單位、社會組織和愛心人士,開展「一幫一」結對、捐資助學幫扶
  • 水利部掛牌督戰四川涼山,攻克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最後一座堡壘
    這一天,率隊再赴涼山現場督戰的水利部副部長田學斌鄭重宣布:截至6月底,涼山州7個未摘帽貧困縣全面完成了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收尾工程建設任務,全面解決了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涼山州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