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過程中,想要魚兒的環境好,除了過濾設備要常開之外,換水也是必不可少的,平時我們時不時地會往魚缸加一部分的新水,但偶爾也要進行一次徹底換水,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徹底換水該怎麼去做。
在徹底換水時必須嚴格按照操作步驟進行換水。
第一步:拔掉魚缸上保溫、過濾、增氧、照明等系統的所有電源插頭。
第二步:排掉魚缸內的水,使水族箱內的水保留二分一左右。
第三步:將魚輕輕撈入與原水溫相近、事先準備好的盛滿新水的容器中,放入增氧泵氣頭增氧,防止換水時間過長,魚出現缺氧。
第四步:把魚缸內剩餘的水全部抽掉,取出過濾器、電熱管、鵝卵石、水草等,進行清洗消毒。
第五步:先用清水刷洗水族箱四周,然後用少量濃鹽水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泡並衝洗魚缸,消毒後再用清水把魚缸衝洗乾淨。
第六步:把魚缸完全清洗乾淨後,就可以把沙子、石材等造景材料放入魚缸中布置,布好後,加入大約三分之一的新水,再在魚缸裡種植水草。
第七步:把氧氣泵、測溫計、電熱管及過濾裝置安裝好之後,再往魚缸加入入三分二的新水。
第八步:啟動所有電源設備,當水溫達到要求時,再用撈魚網小心地把觀賞魚慢慢撈入魚缸中。
需要強調的是,換進的水一定要用新(熟)水,新水與老水的溫差不得超過三度(如是魚苗則不過一度)。在把水完全換掉後的一兩天內,因為魚兒沒有完全適應新的環境,它們的食慾或許會減退。所以要減少投食,甚至可停食1天,否則吃不掉的魚餌會引起水體變質。
魚缸中氨、氮是如何產生的
在魚缸中,氨主要是由細菌分解有機物產生的。比如,魚兒排出的糞便會產生游離氨,還有它們吃剩的食物和死魚的分解也會產生游離氨。而亞硝化細菌又會把氨氧化生成亞硝態氮,和氨一樣也是有毒的,會對的魚的生命造成威脅。所以,水族箱中不能過多投餌,發現有死魚時要及時撈出。
對觀賞魚知識有一點了解的小夥伴們都聽說過「硝化細菌」這個名詞吧,它是魚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物質,那麼大家又知道這硝化細菌是什麼東西嗎?它在魚缸裡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
硝化細菌是好氧細菌,可以在含氧氣體的水中或礫石中生長,並在水質淨化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將氨轉化成對魚無害的硝酸鹽。這些細菌分為兩類:一類是將氨先轉化為亞硝酸鹽,稱為亞硝化細菌;另一類是將亞硝酸鹽轉化為硝酸鹽,稱為硝化細菌。這些細菌都屬於附著性好氧細菌,因此,必須有充分的溶解氧和附著物供其生存。
水族箱中如果沒有硝化細菌的存在,必然會面臨氨含量急劇增加的危險,不論採用何種方法或使用任何水族用品都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因這些硝化細菌能將水中的有毒化學物質(氨和亞硝態氮)加以分解去除,具有淨化水質的功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硝化細菌在水的pH值為中性和弱鹼性的環境中效果最好,在酸性水中效果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