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許久的電飯煲
內膽塗層可能會脫落,
露出底部的金屬。
節省的媽媽,總是那麼湊合著用!
那麼,這樣的電飯煲還能繼續煮飯嗎?
脫落的塗層或露出的金屬對人的身體有沒有危害呢?
電飯鍋內丹結構
電飯煲鍋膽看上去簡單,但製造起來卻非常複雜。一塊金屬材料,要經歷三十多道工序,才能變成鍋膽。目前,電飯煲的內膽一般由基礎材料和不粘塗層兩部分組成。基礎材料多用鋁合金等合金材料製成,不粘塗層一般分為陶瓷塗層和特氟龍塗層兩種,陶瓷塗層對人體無害,但是價格很高。目前市場上用得最多的不粘塗層是特氟龍,這種材料的不沾性和柔韌性很好,但卻容易被硬物劃傷。
圖層脫落的電飯煲還能繼續使用麼?
通過實驗,將破損的內膽和完好無損的內膽做煮飯對比檢測,檢測結果顯示,磨損嚴重的鍋膽,雖然會往米飯中滲入少量的鋁,但是鋁的含量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在煮粥的對比實驗中,破損的內膽比完好內膽煮出的粥,其鋁含量有所增加,因此,在內膽圖層破損的情況下,儘量不要煮粥。
脫落的圖層對人體有害麼?
煮飯時鍋膽最底部的溫度一般在110攝氏度到120攝氏度之間,正常操作下,塗層根本不會分解,也不會有什麼揮發性毒害。也就是說,脫落後的碎末不會在煮飯時溶解進食物中,就算我們不小心把它連同食物一起吃進肚子裡去,它也不會在人體內溶解沉澱,而是會隨著體內垃圾一起排洩出去。
洗鍋時請保護好鍋膽
儘管塗層本身不會對食物產生什麼影響,但是科普君還是建議大家,清洗鍋膽的時候儘量小心,不用使用鋼絲球去刷鍋,或者用堅硬的鍋鏟來鏟鍋,要選擇稍微柔軟一些的工具,減少對塗層的傷害。
另外,塗層一旦出現脫落,會導致不粘效果減弱或受熱不均等現象;而且,塗層脫落嚴重的話,會露出鍋膽的鋁質底材,如果繼續用它熬製或盛放酸性或鹼性食物,會跟鋁發生化學反應。長期使用這樣的鍋膽就有可能帶來安全隱患啦。
人人是科普的受惠者,人人是科普的參與者,關注「科普黃岡」,與科學同行,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