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綜合整理自中國青年報、全國婦聯網信中心
導語
近年來,以徐曉華為代表的農民主播吆喝山地田野間的農產品,農民變主播,直播變農活,成了「全村的希望」。
「多肉王子」徐曉華
浙江衢州市柯城的「90後」青年徐曉華在重慶上完大學後返鄉帶領家人賣起多肉植物成為一名農民主播並擔任「村播」講師
在今年的2月19日徐曉華參加了市長直播帶貨活動短短四小時之內就助力本地橘農帶貨40萬斤
徐曉華說:「村播真正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網友紛紛表示:
「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改變家鄉,一起加油」
「一起努力,讓世界在眼前改變」
怒江溜索上開直播
在雲南怒江溜索上的一次直播
讓和倩如火了
她背著山貨
坐在橫跨怒江的溜索上一滑而過
在直播間裡迅速吸引了大量粉絲圍觀
她說自己當時其實有點害怕
下面就是湍急的水流
看一眼就心跳加速
2015年「90後」大學生和倩如來到雲南在怒江瀘水市魯掌鎮浪壩寨村當村官2017年她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員自籌5萬元在村裡試種羊肚菌羊肚菌順利長成但因浪壩寨村偏遠閉塞銷售成了難題為了打開銷路和倩如想到了「直播帶貨」2018年,她開通直播取名「背著山貨過溜索」在她的推廣下村裡的包穀砂、紅豆、蜂蜜、董棕粉等山貨也受到全國各地的「追捧」
我向世界「曬」草原
在烏音嘎的自媒體號上網友能看到香甜的牛奶是如何做成奶豆腐的烏音嘎一邊動手演示一邊詳細講解一段近5分鐘的視頻獲得了大量留言和點讚
烏音嘎是一位來自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烏旗的「95後」蒙古族姑娘2017年她從內蒙古財經大學畢業後返鄉創業一次在火車上坐在旁邊的乘客好奇地問她:「在內蒙古是不是人人會騎馬射箭不吃蔬菜,只吃羊肉?騎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烏音嘎意識到人們對內蒙古的生活十分好奇卻又缺乏了解她起了心思決定開直播,「曬」草原!她開設自媒體帳號「草原印象錫林郭勒」自2018年1月開始拍攝短視頻現已收穫55萬粉絲
直播中很多人向她訂購內蒙古的美食與特產她曾創下三天賣出19.2萬元的記錄兩年多時間烏音嘎專注於拍攝原生態草原短視頻近800集全網收穫粉絲100多萬帶動地方特產銷售700多萬元
臊子的故事
在甘肅省隴南山區裡
坐落著一個大寨村
這個曾落後的小山村
在「第一書記」扶貧幫助下
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這位年輕的「第一書記」名叫宋鵬
來自天津大學
2015年
他響應國家號召
奔赴甘肅隴南的大寨村擔任第一書記
面對當地落後的經濟情況他積極挖掘地方特色大力發展電商切入口就是——沙灣臊子
2017年
宋鵬帶動的80戶貧困戶
戶均增收1500元
5戶沙灣臊子技術入股貧困戶
增收1.8萬元
就這樣
宋鵬在大寨村通過開展電商扶貧工作
挖掘沙灣特色
探索建立農村電商產業鏈
培養農村電商人才
盤活了大寨村閒置「資源」
實現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
還營造了自力更生的氛圍
在富民產業開發、電商扶貧的幫助下
村民們加快了脫貧致富的腳步
辭職回村當「網紅」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十八洞村是精準扶貧的「首倡地」1996年,施林嬌出生在這裡並成為了十八洞村第一代返鄉創業的大學生
她畢業於浙江音樂學院曾在湖南瀏陽的一家公司做宣傳工作2020年初她放棄了安穩的工作辭職返鄉和另外兩位返鄉大學生施志春、施康共同創業通過直播為十八洞村的鄉親們帶貨施志春負責策劃施康負責短視頻拍攝和製作施林嬌負責出鏡直播如今他們在一家直播平臺已經有了10萬粉絲
施林嬌說回到家鄉創業為家鄉做點小小的貢獻便是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人生的道路上
這些基層青年們
披荊斬棘,敢於嘗試
在脫貧攻堅的路上
不畏艱難,反哺家鄉
無奮鬥,不青春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前路漫漫,任重道遠!」
選題 | 鹹敏
編輯 | 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