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產肉量那麼高,歷史上人類為什麼不養殖大象?專家:得不償失

2021-01-16 撿史官

一、大象的生長周期比較長,養著不划算

古人類在馴化某一種動物和植物作為食物所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在短時間內可以取得相應回報。

——就比如說我們種植的小麥和水稻,在一年之內完全是可以得到成品的;包括馴養的雞鴨這類小型家禽,在一年之內肯定能夠得到蛋類;原本的小雞仔,小鴨子能長成成年的家禽。

因為在古代的時候,人類儲存物資的時候是以年為單位的,在夏季和秋季的時候自然界的果實比較充足,不缺乏食物。但等到冬季和春季的時候,完全需要依靠之前所儲存的食物生存。

而像水稻和小麥這種植物,都可以在一年之內完成生長,在第二個冬天來臨之時完全可以形成一個可儲備性的資源,從而作為熬過冬天的一個資本。

就算人類以食用為目的所馴化的動物生長周期比較長,不能夠及時獲得回報的話,但在冬季必須可以從自然界中得到使得該物種續存的物質,就比如說牛羊就算在冬天沒有新鮮的草可以吃,吃乾草依然可以生存,儲存這些乾草也不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正常來說也只有在原始文明和遊牧文明世界才將飼養牛羊作為儲存食物的主要方式,等進入農耕文明之後,生長周期較短的農作物成為了儲存食物的主要方式。

雖然養殖類似於豬羊家禽等動物也具有存儲食物的意義,但已經不是主要途徑了。

——比如像養牛和馬這種生存長時間較長的動物一般都不是用來吃的,而是作為工具使用,因為牛和馬的生長周期較長,從能量傳遞學的角度來說,用來吃不划算。

雖然現在人們吃牛肉感覺就像吃豬肉一樣簡單隨意,但是在古代的時候牛是農耕工具,養牛的本質並不是為了吃而是用來種田,所以在古代武俠小說中,英雄喜歡吃牛肉喝女兒紅這樣的情節也都是比較假的。養馬的本意也不是為了吃馬肉,而是用作交通工具。

古人自然知道體型越大的動物屠殺後可以獲得更多的肉類,同樣體型越大的動物生長的周期越長,消耗的時間也就越長。

但一頭小象從出生到長到成年至少需要2~3年的時間,在這2-3年的時間裡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飼養大象,對於古人來說,你用2~3年將一個「食物」給養大非常不划算,至少與牛豬這些生長周期較短的動物來比性價比較低。

二、大象馴化價值低,沒有馴化必要性

人類如果單純為了吃肉就馴化大象的話是根本沒必要的,因為人類訓練的物種已經完全夠吃了。

更別說大象的肉可能本身不算好吃——進入農耕文明時代之後,位於金字塔頂端的人已經開始追求物質生活了,如果大象肉真的好吃的話也會被馴化。

如果覺得這樣判斷太過於武斷了,我們就來講講科學。

大象的生長周期較長這是上文就提到過的,而這樣的一個特色就決定了大象的肉質會更加粗,而且口感完全不及牛羊肉。

而且在我國古代的時候,象肉是被作為一種中藥材的,在《本草綱目》裡面有所記載:味鹹酸,味甘淡,無毒。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出,象肉的口感只能夠讓它被當成一種藥材。而且即便是作為藥用,也不是很普及。

而除了吃之外,當時的大象也找不出來其他的附加性馴化意義——比如需要耕地的話,馴化牛就已經可以滿足需要了,牛相對於大象來說吃的更少,幹同樣的活牛可以更節省。

當然也不是不存在大象被馴化的情況,就比如說印度和泰國在古代的時候就曾將大象訓練成坐騎,畢竟大象得益於其高大的體型還有寬厚的脊背,還是有一些優勢的。

只不過他們也是將大象簡單的作為象徵性和休閒性的坐騎,並不是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畢竟大象體型比較笨重,沒有馬跑得快,持久力也沒有馬強,最重要的是比馬吃的還多,比較難伺候。

綜合這些特點來看,大象可以說是完全不符合古人馴化動物的要求,所以也就導致大象總體的馴化率低一點。

三、大象也不符合被馴化成「食物」特徵

人類馴化成「肉食」動物的「豬羊雞鴨鵝」除了生長周期較短之外,繁殖速度也相對較快。

——就比如說馴化成功的雞,每個月可以最多可以下25枚蛋,一年最高可以下蛋8個月。

我們先不管一隻雞從小雞仔養成成年的雞需要多長時間。正常來說,小雞仔出殼5個月之內就可以從雞身上獲得穩定供應雞蛋。雞蛋從下出來到孵化成小雞一個月的時間足夠了。所以對於人來說,雞的繁衍速度比較快,適合擴展性養殖,因此對於人類來說馴化的性價比是比較高的。

而我們從畜牧類的角度來說,一隻豬從懷孕到生產小豬崽中間大概為三個多月時間,母豬一胎下的仔可以達到6-8隻,小豬仔只需要跟著老母豬生長一個月就可以單獨養殖。

最重要的是豬這種動物從幼崽到成年時間較快,即便在古代沒有飼料和催化劑的情況下一年也足夠成年了,現在經過科學養殖之後三個月就可以出欄,比較符合人類的需要。

但與之相對比的是,大象則沒有這種特點,平均每隻母大象兩年生產一次,一次就生產一個,單從繁殖速度上來說都不適合被人類馴化。

更何況大象的體型較大,並且力氣非常的大,如果想要囚禁大象的話必須要建立高大的圍牆,因為普通的柵欄根本圍不住,對於生產力比較落後的古人來說,這耗費就有點過於高昂了。

最重要的是,其實就算是有大象,想吃到大象的肉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大象作為一個體型龐大的動物,在古代想要屠殺它們並不容易。

因為古代的時候並沒有如今現代化的武器,都是一些傳統的刀具。古代殺牛馬已經是一個突出高難度的活了,而殺大象更是一種大挑戰。因此就算人們能夠將大象養大,也未必能夠屠殺成功。

而且大象體型實在是太過於龐大,就算能夠屠殺成功,人類團體在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消耗得完。古代的時候有沒有冰箱肉類又沒有辦法保存,所以屠殺大象之後浪費現象也將非常嚴重。

總之,是得不償失!

相關焦點

  • 大象的產肉量那麼高,人類為什麼不養殖大象?大象:我大意了啊
    當我們在電視上看到非洲大草原的景象時,我們不禁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人類不馴化產肉量高的大象、犀牛,而去馴化體型更小的牛、馬、羊呢?為什麼人類不馴化捕獵技巧高超的獵豹,而去馴化狩獵水平一般般的狗呢?這個問題事關農業的起源。因此,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大象的產肉量這麼高,為什麼我們不養殖大象?
    在滿漢全席中,還有一道名菜象拔,很多人認為,象拔是指大象鼻子,但事實上是指象鼻魚。那人類會吃大象的肉嗎?顯然也是會的。在中國,食用象肉的歷史悠久,在《本草綱目拾遺》中,象肉還是一味中藥。在眾多食用記錄中,象鼻的出現頻率比較高。象鼻子作為大象全身活躍度比較高的部位,以我們一貫挑選食材的準則,象鼻子應該是大象全身比較美味的部位了。既然沒吃過,就只能參考過去的記錄描述了。《本草綱目》:味鹹酸。《開寶本草》:味淡。
  • 大象的肉量是豬的幾十倍,為什麼人們不養大象來吃?
    一隻大象的肉頂幾十隻豬,為什麼人類不養殖大象? 筆者龍葵草 人吃肉的習慣由來已久,肉品不僅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美味口感,還能給人體輸送必須的營養物質,例如蛋白質、人體必需元素、脂肪等等。
  • 大象的肉可以吃嗎,味道怎麼樣好吃嗎?吃了大象肉會怎麼樣呢?
    很多人都喜歡大象,特別是小朋友,大象不僅在小朋友裡面很受歡迎,而且佛教裡面的大象更是智慧的化身。大象在我國比較稀少,但是在遙遠的非洲大草原還是蠻多的,有一天我的朋友問到我,大象可以吃嗎?如果吃了大象肉會怎麼樣?我很驚訝,我的朋友是廣東人,他居然問我能不能吃大象。
  • 大象鼻子為什麼那麼長? 大象的簡介
    大象鼻子為什麼那麼長? 大象的簡介時間:2017-05-21 12:47   來源:學習啦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象鼻子為什麼那麼長? 大象的簡介 長長的鼻子是大象最引人注目的特徵。
  • 大象肉能吃嗎?
    大象是長鼻目象科的統稱,不管是已經滅絕的猛獁象、古稜齒象、矮象,還是現存的亞洲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都可以稱為大象。人類吃大象的記錄可以追溯到數十萬年前的史前時期,各地區發掘的早期人類遺址都證實我們的祖先喜歡獵食巨大而笨拙的象類。
  • 大象肉可以吃嗎?如果吃了大象肉會怎樣,真是萬萬沒想到
    哈嘍各位老鐵你們好,大象是我們生活中可以見到的體積最大的陸地棲息的動物,那麼大象的肉可以吃嗎?接下來小編就來帶大家來看一下大象的肉到底可不可以吃。首先小編要跟大家肯定的是大象的肉是可以吃。在我們國家古代的滿漢全席中就有象鼻魚。而象鼻魚也因此被人們列為食物的八珍之一。
  • 為什麼大象的鼻子那麼長
    為什麼大象的鼻子那麼長?
  • 大象為什麼不長毛
    可能是由於在電視、電影、畫冊上已司空見慣,很少有人意識到,大象是最獨特的動物之一。獨特到什麼程度呢?動物學家把多達5400種的哺乳動物根據其親緣關係的遠近很吝嗇地劃分為29個目,而大象就佔了一個目——長鼻目。長鼻目僅僅含有三個現存物種,即亞洲象、非洲叢林象和非洲森林象,再也沒有別的現存物種能與大象劃入同一個目。
  • 在非洲,為什麼會有村民吃大象肉?看完心情很複雜!
    眾所周知,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它們大多生活在非洲和亞洲,但不少小夥伴一定不知道,非洲人是會吃大象肉,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一般情況下,非洲人一般情況下是不吃大象肉的,因為大象是國際一級保護動物,而且肉質非常粗糙,難以下咽,同時,大象的皮膚裡會寄生沙蚤,而攜帶慢病毒BIV,內臟也會積攢大量生物鹼,在非洲某些地區,大象還是他們的圖騰,是信仰和保護神,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一些非洲人會吃大象肉呢?
  • 非洲人到底吃不吃大象,大象肉好吃不好吃,原來是這樣!
    嗨,後來的強大敵人,小編在此恭候已久了,當閒暇的時候,點擊我的內容,我會讓你開心到懷疑人生,原來人間是 這麼的 美好,每天安排的任務就是給大家送來不一樣體驗的娛樂小新聞,所以呢現在是到了給大家送消息的時間了,大家可以通過小編的這一篇文章盡情去享受閱讀的快樂哦,喜歡小編的小可愛,所以不要閒暇你 的雙手,可以動一動你們的手指點讚關注哦
  • 方舟子:大象的鼻子為什麼那麼長
    那麼,大象的長鼻子有上述這麼多的用處,究竟哪一個是促進它進化的關鍵呢? 大象的鼻子還有一個平時不會用到的作用。大象有時要橫渡河流或湖泊,這時它會在河底或湖底走,即使河水、湖水很深,深到把它淹沒了,也難不倒它,因為它可以把鼻子伸到水面上呼吸,就像一根通氣管。其實大象也是遊泳高手,能遊幾個小時,本來不必用這麼笨的方法過河,這似乎反映了它的某種本能。
  • 古代八珍之一的大象肉,為什麼現在沒有人吃?不僅是為了保護生態
    大象出現的時間非常早,作為陸地上最大的生物之一,人們也曾經降服過大象,並且嘗過大象肉的味道。因此,清朝時期的八珍中,就有大象肉的記錄,所謂山八珍,就有熊掌、鹿茸、象拔、駝峰、果子狸、豹胎、獅乳、猴腦。同時,大象也是生態環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國邊境,大象更是稀有的交通工具和代表動物。所以在中國現代社會,人們的餐桌上是沒有大象肉的身影的。
  • 大象肉能不能吃?看了你就明白了
    早在4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開始吃大象了;人類有的時候真的是世界上最殘忍的物種之一。我們以不少動物的肉作為食物;大象看起來體型巨大,而且如今作為物種還能健在,主要是因為肉不好吃。人類已經進化了上萬年,基本上好吃的東西都已經被發掘,也已經嘗試過了。
  • 為什麼你不該在泰國騎大象?這是我在大象保護區收穫的體會
    泰國清邁每個人都想在泰國騎大象,包括我。直到我在大象保護區度過了一天,並了解了有關這一流行活動的令人不安的真相。試想一下,坐在一條9英尺高的重達4噸的巨獸頂上,一邊跋涉著深深的河流和原始叢林,那將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
  • 方舟子解疑:大象為什麼不長毛
    摘自:方舟子 著 《大象為什麼不長毛
  • 為什麼在自然界中沒有動物把大象作為獵物呢?專家的回答是!
    說實在的大象身軀那麼龐大誰又敢把它當做獵物了?光是體形這一項很多動物就輸的沒邊了。所以說想招惹大象自己先得考慮清楚再下手。大象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陸生動物,而且體重也是不可估量的。人家體重都是用噸來計算的,真的是沒誰了。大象喜歡吃嫩葉和野菜等,所以沒那麼多的食物爭奪者。
  • 作為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大象有天敵嗎?
    大象的天敵大型捕獵者一群獅子也無法對一頭大象怎麼樣,但是幼年的小象就不一樣了。大象除了身軀龐大,各方面身體機能遠遠不及其他動物,如果把大象等比例縮小到人類那麼大,人類可以輕鬆幹掉一頭大象。所以小象身軀很小,面對捕食動物自然十分危險。
  • 瘋狂的鱷魚咬住大象的鼻子,大象怒了,結果如何?
    一隻鱷魚潛伏在下面,不知道是餓暈了,老眼昏花,還是把大象的鼻子當成了牛、羊腿,斑馬腿,猛地撲起,張嘴就是一口咬住。面對鱷魚突然發起了兇猛的攻擊,大象媽媽來不及反應,先是被鱷魚拽住鼻子順勢往下一帶,跪倒在地,緊接著疼痛讓大象非常驚恐本能地立刻向岸上後撤。然而鱷魚的咬合力也不俗,要不容易要到一口肉哪有松嘴的道理,於是就被大象硬生生地像吊車一樣提了起來,在陸地上拖行了好幾米遠。
  • 為了獲得高品質肉,人類幹預繁殖過程,讓不符合規律的物種受罪
    比利時藍牛,顧名思義原產於比利時,起源於19世紀,但是他與普通的牛體型不太一樣,顯得非常壯實,多處肌肉明顯鼓了出來,所以體內脂肪含量少,蛋白質含量很高,有研究顯示,出肉率極高比其他品種牛多提供18%儘管基因突變是自然的,但人類實際幹預了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