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夫婦與女兒們 網絡圖片
1932年,年輕的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周培源與素有北平女子師範大學「校花」之譽的王蒂澂喜結連理,成為清華園裡一對令人羨慕的神仙伴侶。多年以後,曾在清華就讀的曹禺對周培源的女兒說:「當年,你媽媽真是個美人,你爸爸真夠瀟灑。那時他們一出門,我們這些青年學生就追著看。」
周培源1902年8月出生於江南小城宜興,太湖岸邊一個盛產紫砂工藝品的美麗地方。1919年,少年周培源考入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留學,1928年獲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和最高榮譽獎。隨之又先後赴德國萊比錫大學、瑞士蘇黎士高等工業學校從事科學研究,並在愛因斯坦指導下,從事相對論、引力論及宇宙論研究,1929年回國,成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之一。
周培源
1930年的一個周末,周培源到同學家中做客,無意中發現一張少女的照片,周培源心頭立刻湧起了一種異樣的感覺。他原以為是同學的妻子劉孝錦,當得知不是時,不由得心中暗喜。照片的主人叫王蒂澂,是劉孝錦的同學,北平女子師範大學的學生。
王蒂澂祖籍山東濰縣(今濰坊市),1910年出生在吉林扶餘,父親早逝,母親歷盡艱難供養孩子讀書。1927年,學習出眾的王蒂澂被吉林省官費保送至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王蒂澂天生聰慧機智伶俐,兼之魯迅等名師曾在北京女師任教,因此她受新文化運動、新文學影響頗深,思想和視野愈加開闊。
周培源夫婦 網絡圖片
在同學的撮合下,王蒂澂和周培源很快便陷入了愛河。1932年6月18日,這對有情人在北平歐美同學會舉行了結婚儀式,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先生親自主持了婚禮。
關於周培源和王蒂澂的愛情故事,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小插曲。據知情人透露,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年輕瀟灑的哈佛博士葉企孫對王蒂澂也是一見鍾情,按照錢鍾書小說《圍城》裡的說法,葉企孫和周培源這兩位清華物理系的教授由同事變成了「同情」(同時鐘情於一位女性)。但葉、周都是頗具西方紳士風度的海歸,他們訂下了君子協定,尊重王蒂澂女士的選擇。
網絡圖片
繡球最終拋給了周培源,據說原因有二。一是葉企孫平常略帶口吃,與異性交談更加緊張,有時甚至連一句話也說不出;另一條是王蒂澂一直想找一個身材高大的伴侶,葉企孫雖然英俊卻不夠高大,而周培源恰恰是高大威猛的英俊小生,當時因風流瀟灑而與陳岱孫、金嶽霖並稱為「清華三劍客」,建國後在中科院數理化學部的帥氣排名也在前三名(冠、亞軍據說分別是吳有訓和錢三強)。
這段鮮為人知的感情糾結以葉企孫終身未娶而告終結,先生從此淡泊於感情,專心治學一生。多年以後,葉企孫成為卓越的物理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物理學的奠基人和一代宗師,新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多半出自他的門下。但先生晚景悽涼,「文革」中被作為特務嫌疑關押,故於1977年,10年後才獲平反。
網絡圖片
周培源先生曾在在西南聯大物理系任教六年,開設了五門課程,他的學生裡出了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錢偉長、物理學家林家翹、 數學家陳省身……他自己的研究也開始漸入佳境,從西南聯大起步,後來建立了我國獨特的湍流理論體系,他被世界公認為湍流模式理論的奠基人。
在最艱難的時候,他曾得到一個留美的機會,那時,他正利用休假期在美國進修,美國政府邀請他參加了美國國防委員會,後來,他還獲得了海軍部的留任,可他不肯加入美國國籍,最終拒絕了。
網絡圖片
周培源夫婦一生共育有四朵金花,在女兒眼中,父母一直就像一對恩愛的戀人。兩人一同出門出差或旅行,還沒出發,先生就把手臂高高舉起,王蒂澂挽著先生形影不離。行李多時,女兒只好說:「對不起!麻煩你們兩位分開一會兒,幫我照看一下東西。」
網絡圖片
1993年11月24日,周培源如常晨練,又到老伴房裡說了一會兒話,感覺不好想躺下,就再也沒有起來。王蒂澂一時不能接受,埋怨老伴:「不講信用!說好先送我,可連個招呼都不打,說走就走,連個再見都不說。」隨後,她平靜地料理了丈夫的後事,老伴的衣袋裡,裝著一張她讓女兒代寫的紙條:「培源:你是我最親愛的人,你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