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作香港財源的維多利亞灣形如元寶
坊間盛傳一時的香港滙豐雙炮反擊中銀大廈
隨處可見形狀怪異但合乎風水的居民樓
在切入正題之前,必須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風水以及一些基本的概念。
提到風水,相信大多數人都覺得熟悉。但風水到底是什麼,恐怕很多人都說不清。大多數紅旗下的一代會把風水視為封建迷信的代名詞;也有人認為,風水是具有能讓人升官發財的某種神秘力量。 就如河北高邑縣這個名噪一時的「迷信工程」, 截斷公路、人造日月,「一飛沖天」,以為能夠飛黃騰達。其實與背著大蔥上學的孩子沒有什麼區別。然而, 這樣的所謂風水工程在中華大地上並不罕見。如此假借風水之名,其實與拜鬼求神無異,完全背離了風水的本源,反而害人害己。
河北高邑縣有個「迷信工程」
那麼什麼是真風水?
《現代漢語詞典》中,風水一詞是這樣定義的:風水又稱堪輿,指住宅基地、墳地等的地理形勢,如地脈,山水的方向等。人們認為風水好壞可以影響其家庭、子女的盛衰吉兇。
風水一詞最早出於伏羲時代,太昊伏羲根據自己研創的簡易圖,推理出地球有過一段是風與水的時期。《簡易經》裡記載:「炎帝說:一霧水,二風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澤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無水。」這裡所指的風水應是風水的原義。《葬書》最早提出風水:「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風水又稱堪輿,漢代許慎說:堪,天道也;輿,地道也。堪輿即天地。也就是說風水泛指在天地萬物之間尋找規律,趨吉避兇。
韓裔美國教授尹弘基在《自然科學史研究》第一期中講到風水是為找尋建築物吉祥地點的景觀評價系統,它是中國古代地理選址布局的藝術。因此,風水等於迷信這樣講是不正確的。風水是一種方法。只有迷信的人,沒有迷信的風水。
回望風水的歷史,它起源於原始時期、雛形於堯舜時期、成熟於漢唐時期,鼎盛於明清時期。風水的歷史幾乎可以和中華文明的歷史劃等號。其實,每個歷史時期都有對風水的重新解釋和發展,說清這個不容易。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風水的歷史我們先不深究,各位如果有興趣,可以在後臺留言我們,另開一文與大家分享。
簡單地說,風水是選擇合適地方的一門學問,現在通常認為「天人合一」是風水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那麼問題又來了,什麼是天人合一?
中西其實都有對天人合一的理解。
中國歷史上,對天人合一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歸納為,佛、道、儒三家。
現在流行的對天人合一的理解更符合道家的解釋。道法自然,人生於天地之間,追求的應該是與自然的最高和諧。然而,二戰後由於對自然的過度開發,資源浪費,臭氧層變薄,海洋毒化,人口爆炸,環境汙染,生態平衡的破壞,這些問題已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因此,以現代的眼光重新認識天人合一下的風水,是很有意義的。
風水門派
形勢派始於魏晉的管輅和郭璞。觀點是聚氣藏風,觀山水形; 以龍、穴、砂、水作為依據定吉兇。龍、穴、砂、水都是對自然地形的象形代稱,沒有什麼所謂神秘學。理氣派的基礎是星象,具體說是九宮飛星,然後再結合數術知識綜合分析。心理學大師榮格晚年也曾研究星象與離婚率的聯繫,同樣是要探索宇宙與人類世界的某種聯繫。
無論是形勢派還是理氣派都離不開五行八卦、河圖洛書。河圖洛書以及五行八卦是古人對天文星象在人類世界產生影響的闡述與提煉。經過幾千年實踐形成了其理論基礎。而建立其上的風水以及其下的種種門派,都是古人為解釋並預測人與自然發展而建立的理論模型,沒有一個單一的理論模型能夠解釋所有的現象和規律,只有綜合各個理論,互相補充,綜合應用,才能最接近自然規律的真相。
《青囊經》下卷中也說到:無極而太極也,理寓於氣,氣囿於形,日月星宿,剛氣上騰,山川草木,柔氣下凝,資陽以昌,用陰以成,陽德有象,陰德有位,地有四勢,氣從八方,外氣行形,內氣止生,乘風則散,界水則止,是故,順五兆,用八卦,排六甲,布八門,推五運,定六氣,明地德,立人道,因變化,原終始,此之謂化成。簡單地講,這段話講明了理氣與形勢的關係:彼此依存,不可分割。
明白了什麼是風水,我們用兩種方法來扒一扒香港風水運勢的前世、今生和未來。
首先要看香港的大運, 就要從三元九運說起, 什麼是三元九運?
先用三元九運看香港及中國發展的大運:
號稱鐵娘子的柴契爾夫人在人民大會堂臺階上跌倒成為中英談判最經典的一幕
九星翻卦法
我們前面提過九宮飛星,那么九顆是什麼星?又是怎麼演化出卦象從而推出個未來的呢?九星翻卦與北鬥七星的運行息息相關。通過給七星附上金木水火土五行屬性,從而定出七星之名,然後再加上太陰、太陽共計九星,這便是九星七曜。以此演變出來的風水又被稱為天星風水,明朝末年在此基礎上誕生了一個門派:搖鞭派。
九星翻卦分為兩種:地母九星翻卦(看山)和輔星翻卦水法(看水)
地母九星翻卦以坤卦得名,將二十四節氣和空間分布結合,劃分二十四山,形成時間與空間對應。這是推演地運、揭示其發展規律趨勢的基礎。我們推地運,看一地的發展趨勢,必須將河圖洛書結合二十四山,再看山、水的勢頭,把每個能量的動因走勢連接形成坐標軸,推知未來趨勢。
既然是看香港地運,我們以香港為定點(觀察點)再輔以中國大地運的變化。
香港靠海而多島,所以先用輔星翻卦水法來看水,得火卦。推演過程見下圖(細節你們不愛看,我就省略了)。大陸經濟越來越強,香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多數香港人心中對大陸的崛起是不平衡的,妒火、怒火,都在心中醞釀。
我們再以香港為定點觀測北京和深圳,北京位於巨門,深圳位於輔弼。
巨門星古來稱為「暗星」,主口舌糾紛,代表著中規中矩,直來直往。巨門屬於支援型,屬勞祿命。巨門也因為不能服人,不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做事,辛勞難免。放眼世界,西方在美國的脅迫下,主動或被動的都在跟北京搞對抗,儘管我們是世界工廠,儘管我們對世界很友善,但想在國際上得到威信,還有很長的路,這個路必然要幾代人來走完。
輔弼,在紫微鬥數中,左輔和右弼也是兩顆代表貴人與助力的吉星。雖為吉星但畢竟為輔助星,其吉祥的助力能否得以發揮還要看與哪些主星配合。這也符合了深圳的地位與走向。作為即輔助香港又輔助北京,合二星為一城的深圳,其位置風場重要,引用圍棋術語,深圳對香港下了一步「壓」,而在北京和香港之間下了一步「接」。一座城市在短短20幾年,從無到有,再變成千萬級人口的世界製造中心,這種事情也只能發生在中國,鄧公當年的圓圈圈畫地何其遠見。再看深圳的地位與走向,取決於和北京、香港的配合。如果香港人自甘墮落,而深圳又能得到更多的開放政策,那麼香港終將成為依附於深圳的服務型城市。
形勢派的觀點
世界洋流圖
再局部放大來看,這裡我們只關注代表陽的暖流
香港的氣從中國南海,先經諸多小島緩衝之後,通過西博寮海峽進入維多利亞灣,然後被吸收。氣的來源決定了香港的地運,香港經濟的最大支柱是貿易物流(佔比GDP的21,5%),而大部分海運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無論是洋流還是貨運物流都符合香港之氣來自新加坡方向。再看香港的地形,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貨如輪轉。不好理解?請看下圖,這枚五十元硬幣上的圖案能很好詮釋香港地形上的貨如輪轉。
如果從大陸的角度來看,有人說香港又猶如一隻手,面對財水、面對流轉的貨物和金錢,只要去抓就有錢掙。
結語
2020年後,九運轉來, 香港亂象就會自然平息。但是在九運到來之前,卦象上與香港形成守望關係親 斤 疆、酉藏地區由於其後隱藏同樣的支持者,同樣會有不穩定因素。再看寶島,從八運後開始氣弱,根本無法真正和大陸抗衡,有心無力,地運不在,只能耍嘴鬥狠。進入八運末,新加坡借香港之亂, 接香港之運, 氣運也將中國大陸和新加坡聯繫在一起, 若能與新加坡加形成地緣政治上的強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把氣更好地收、化、納,就可形成雙贏局面。香港和中國西部的守勢自然化解,動蕩不過曇花一現。中國只要穩步前行,不被其影響,肯定能迎來更大的發展。
參考資料:
搜狐新聞:河北高邑官員被指迷信風水用報廢戰機堵路(圖)
陸慶祥:「天人合一」思想之我觀, 美學研究。
尹弘基 《自然科學史研究》1989年第一期
點擊二維碼,關注我們!有很多話題可以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