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狽的「狽」究竟是什麼動物,能指揮狼群,自然界真的存在嗎

2020-12-05 灞上松

說起「狽」這種傳說中的動物,不得不提一下周公。

多數古代學者認為,《詩經·狼跋》講的是周公。周公旦攝政時期,被謠言困擾,說他有篡位之心。周公有口難辯,很是窘迫。因此詩中說「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好比一頭行動不便的老狼,往前走踩了自己鬍子,往後退又踩了尾巴。

配圖

所以「狼狽」作為形容詞是從「狼跋」演化來的。「狽」作為一種動物,最早記載於西漢時期的《神異經》,相傳是奇人東方朔所著。文中說,「狽無前足,一雲前足短不能自行,附狼背而行,如水母之有蝦也。」

意思是,狽沒有前腿,也有人說它前腿很短,只能趴在狼身上一起行動。為什麼狼願意和狽搭檔呢?《本草集解》中說,「狽足前短,能知食所在」,它擅長發現食物,或者獵物。

看來狽在兩千年前就比較神秘,通常只在傳聞中出現。民間認為它就是狼的「狗頭軍師」,極其狡猾,能給狼出謀劃策。

配圖

《說文解字》沒有收錄「狽」字。《康熙字典》對「狽」的解釋是,「獸名。狼屬也,生子或欠一足、二足者,相附而行。離則顛。」

古人大都認為狽是狼的近親,或者就是先天畸形的狼。如果沒有狼託著它,它就失去了行動能力,因此很「狼狽」。

現代的觀點也認為,狽屬於犬科,狼的近親。但也有人說這是一種狐狸和狼雜交的品種,有先天缺陷,出生率非常低。總之,狽的智商很高,名聲很臭,和狼一起「狼狽為奸」。

配圖

有反對者說,或許根本就沒有狽這種動物,成語「狼狽為奸」可能源於「蛩蛩駏驉(jù xū)」,即古代傳說中的兩種動物蛩蛩和距虛,需要彼此配合才能生存。可是,古書記載的蛩蛩和距虛都是食草動物,人畜無害,和狼、狽應該不一碼事。

唐代志怪筆記《酉陽雜俎》記載了一個關於狽的故事。文中說,當初臨濟郡以西有一個狼墳,附近有狼群出沒。某日,一個人單獨路過那裡的時候,遇見一群狼,此人情急之下,趕緊爬到了一個高高的草垛子上,狼上不去。

然後,有兩頭狼從附近的洞穴裡馱了一頭老狼出來。老狼到草垛跟前,用嘴扯出了底下的一把草。狼群有樣學樣,都上去拔草。草垛子上的人眼看就要掉下來的時候,正好有獵人路過,救了他一命。

配圖

故事的末尾只是說道,那頭老狼可能就是一隻狽。這個故事還被錢鍾書的夫人楊絳寫在一本散文集裡。

現代也有不少關於人遇到狼和狽的傳聞。凡是見過的狽的人,都說它聰明得要「成精」。這裡找兩件事說說。

第一個故事來源於多年前的烏魯木齊晚報。事情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主角是個搞科研的地質工作者,當時在新疆阿爾金山地區考察。某日傍晚,他準備獨自駕車返回營地的時候,車打不著火了。然後他抬頭一看,發現一小群狼正在靠近。

一種狼獾

那時候新疆地區的野狼還比較常見。這個地質學者趕緊關好車門,繼續試著啟動車子。狼群到了跟前,圍著車子團團轉。這時,又有一隻壯碩的大狼馱著一頭小狼模樣的動物過來了,本來並不太害怕的地質工作者想起了當地傳說中的狽,頓時嚇得發抖。

萬幸的是,那隻大狼和小狼剛到跟前,汽車啟動了,地質學者趕緊駕車疾馳離去。由於天色昏暗,他自始至終沒有看清那隻小獸的模樣。

第二年事發生在50年代的山西,據稱當地人打死了一隻狽。

1956年一個冬日的夜晚,山西某地。有一輛卡車在半路出現故障熄火,離最近的村莊約有兩公裡。車上幾人一商量,留下一人,另外幾人去村莊找人幫忙。幾個人剛走不一會兒,一群路過的狼發現了卡車,圍住車不肯走。

上世紀的老解放卡車

駕駛室裡的留守者打開大燈,試圖嚇唬這些不速之客。狼起初被強光嚇了一跳,散開了。但留守者反覆幾次開關燈,狼就不害怕了,繼續圍著車轉。留守者只好不停地鳴喇叭。結果還是一樣,散去的狼群聽了幾次喇叭聲,發現沒有威脅,又圍攏過來。不過它們也奈何不了駕駛室裡的留守者。

僵持中間,有兩隻狼走了,餘下的繼續蹲守。不一會兒,留守者通過燈光看見方才離去的兩頭狼回來了,準確說是三頭,其中有一隻看起來像狼的動物趴在一頭狼的背上。它們圍著車轉了一圈,狼馱著的那隻動物嗚嗚叫了幾聲。

接下來發生的事,讓卡車裡的留守者驚恐萬分。那些狼聽了神秘動物的叫聲,馬上排起了隊,輪番跳起來撞擊駕駛室的門。留守者意識到,遇見傳說中的狽了。

危急時刻,村莊方向開過來一輛車,留守者的同伴和幾個村民開車過來了。狼群見狀立刻四散奔逃,那隻狽的搭檔並不可靠,它被遺棄了。救援車輛趕到現場,大家發現一隻狽在地上撲騰,前腿短,後腿長。村民當場用鐵鍬將其打死。

相關焦點

  • 狼狽為奸中的「狽」,到底是一種什麼動物?它真的存在嗎
    中國有句成語叫做狼狽為奸,意思就是兩個壞傢伙互相勾結幹壞事,意思雖然簡單,但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狽這種動物到底是什麼。在成語中,狽是一種前腿短小的動物,只有趴在狼的背上才可以行走,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人正面捕捉到狽的影像,只有一些民間傳說才有描述有關狽的出現,這不由不讓人懷疑,狽這種動物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在現實當中的。實際上,有人曾作出這樣一個猜測,在成語典故中狽是軍師一樣的存在,離開了狼什麼也不是,因為它的前腿短小,沒辦法自己行走。
  • 「狼狽為奸」中的狽是什麼動物?自然界中有原型嗎?
    在這個成語中有兩種動物狼和狽,其中,狼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一種食肉動物,但是狽我們就非常的陌生了,而且在所有的動物中,也沒有一種叫「狽」的動物。那麼狽到底是一種什麼生物呢?我們來看一下自然界中有沒有符合「狽」形象的一種動物。什麼是狽?
  • 狼我們都知道,但狽是啥玩意兒,它真的存在嗎?
    在傳統文化當中,總有一些在現實中不存在的動物,比如十二生肖中的龍,再比如「狼狽為奸「中的狽。狼我們都知道,它是一種兇猛的野生動物,但是同樣是反犬旁的狽,是不是也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物種呢?既然能夠作為成語流傳至今,狽究竟有什麼來頭?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個問題。
  • 尋找真相:傳說中的狽是什麼動物?莫非真是瘸腿的狼?
    「狼狽為奸」、「狼狽不堪」、「狼狽逃竄」等這些詞在我們中國都是耳熟能詳的詞彙了,但這詞語中說的狼和狽又是什麼呢?它們是什麼動物?狼狼和狽這倆個詞當中,其中狼我們就不用多說了,它是和狗差不多的動物,那狽又是什麼動物呢?我們見過嗎?
  • 「狼狽為奸」,真有狽這一動物嗎?
    狼狽為奸,相信大家熊榮陰險狡詐的小團體時候會脫口而出的一個成語,但我們很清楚狼是一種什麼動物,如果不知道直接參考一般中華田園犬也能看個八九不離十!但狽是一種什麼動物,估計只能去古籍中參考了!狽是一種傳說中的動物,前腿特別短小,因此要和狼合作在狼背上快速奔走!但狽的智商極高,非常狡猾,狼群中有了狽作為軍師,想要與狼群對抗,即使是高明的獵人也束手無策!
  • 大自然裡存在狽這種動物嗎?它們主要生活在我國哪些省份?
    大自然裡存在狽這種動物嗎?它們主要生活在我國哪些省份?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這裡從古時候開始就已經生活著許多的生物了,但是由於某些原因,也有動物在不斷地滅絕。所以一些古代文獻有記載的動物,到現在我們卻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比如彪、狽這兩種動物,在如今的大自然裡面,我們不知道它代表著那種動物,甚至都不知道它們是否真的存在過。今天我就來跟大家探討探討一下,「狼狽為奸」裡面的狽指的是什麼動物。要想知道狽是什麼動物,首先就要從它的記載開始入手。
  • 農村傳說中的狽,真實的存在過嗎?狽比狼還要厲害嗎?看完明白
    提起狽人們首先會想到的是狼,畢竟沒人見過狽,但都見過兇狠的狼。在我國農村地區流傳著無數和狽相關的傳說,最常聽到的就是:狽是混進狼群的動物,長著白色毛,能直立行走,月圓夜會偷偷跑到人們家裡偷小孩。類似的傳說有很多,大都和狼有關,狼狽為奸、狼狽不堪都是用來形容狼和狽關係的詞語。
  • 人們常說狼狽為奸,狼都知道,狽是一種什麼動物?
    人們常說狼狽為奸,狼大家都知道,請問狽是一種什麼動物?近日有網友提問,曾聽一名老兵說當年在新疆見到過狽,它要騎在頭狼身上,前腿短後腿長,是狼群的「軍師」,不善奔跑……大家知道和見過嗎?無法上樹的狼圍到了下半夜,一隻大狼跑來,後背上扒著一隻狽,圍著樹轉了幾圈,這隻狽衝著頭狼嚎叫幾聲。然後,群狼在頭狼帶領下開始刨樹根,打算把樹刨倒……2、為何是狼狽為奸《太平廣記》中解釋「狼狽」時這樣說:狼狽是兩物。狽前足絕短,每行常駕兩狼,失狼則不能動。故世言事乖者稱狼狽。
  • 狼狽為奸裡的狽到底是什麼「動物」?網友說狽曾在山西被現場目擊
    很多朋友小時候肯定都學習過「狼狽為奸」這個成語,說的是狼和狽兩種動物經常勾結在一起去幹壞事,但由於狽沒有行走能力,所以一般都是趴在狼的背上。狽聰明狡猾,狼行動敏捷,它倆組合起來幹壞事來,可謂「所向披靡」。儘管這個成語故事很是深入人心,但我相信很多朋友是不是都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狽」到底是什麼動物?我們為何從沒有見過狽嗎?
  • 人們總說「狼狽為奸」,狼都認識,那麼狽又是啥動物
    如今,隨著人們對山林的大肆開採,原生的自然環境遭受破壞,虎、狼等各種野生動物的數量驟減,但是在一些原始森林以及還未被開發的地區,依然存在著狼群的蹤跡,比如在我國的東北、內蒙、新疆一帶,還會發現群居性的狼群。
  • 狼與狽:「狽」出生就有缺陷,連路都不會走,卻是整個狼群的軍師
    指的是壞人相互勾結做壞事,可今天我們不講這個成語的意思,我們來談談「狼狽為奸」中的「狽」是何物。在傳說故事中狽是狼與狐狸雜交,1000對中才可能生出一隻狽,而狽生下來就背負著整個狼群的命運。狽生來就有缺陷,正常的狼是前腳長,而狽是後腳長,這也導致了狽天生不能自己獨立行走,必須讓健壯的狼背著走。
  • 古人總說「狼狽為奸」,狼都認識,那麼狽又是啥動物?卻鮮有人知
    現如今,隨著人們對山林的大肆開採,原生的自然環境遭受破壞,虎、狼等各種野生動物的數量驟減,但是在一些原始森林以及還未被開發的地區,依然存在著狼群的蹤跡,比如在我國的東北、內蒙、新疆一帶,還會發現群居性的狼群。
  • 狼狽逃竄中的狽是啥動物?這兩種動物極像,但真實的狽不是它們
    「狼狽為奸」、「狼狽不堪」、「十分狼狽」、「狼狽逃竄」是我們中國人都熟知的詞語,這些詞語中說了兩種動物就是狼和狽,狼是我們都熟悉的動物,和狗差不多大,也是狗的近親,那麼「狽」是哪種動物呢?實際上,「狽」是哪種動物到現在都沒確定,我們或許可以說「狽」是傳說中的動物,因為這種動物基本上只在傳說中出現過,誰也沒有真正見到過是哪種獨特的動物。
  • 成語「狼狽為奸」中的狽,指的是什麼生物?看完漲見識!
    相反「善解人意」指的則是很能體諒人,很能體貼人,學會換位思考的意思。從這兩個成語中的意思就可以看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處,也能夠理解為什麼它能成為流傳數千年的文化。即便是了解了我國眾多成語,但人們對於狼狽為奸這一成語還有許多疑惑的地方,比如說狼狽為奸中的狽指的到底是什麼生物?看完漲知識。
  • 人們常講的「狼狽為奸」,狼都很熟悉,「狽」究竟是啥?
    我們看到這個成語,即便從表面的意思也能察覺,這是一個貶義詞,壞人之間聚集在一起,用這個詞語再合適不過了。成語中的狼,其實有多個品種,比如野狼、豺狼、灰狼等等,屬於食肉的犬科動物。狼的起源要追溯於500萬年前,自從恐龍滅絕之後,很多哺乳動物逐漸開始進化,狼就屬於其中一種。
  • 成語「狼狽為奸」,狼大家都認識,那麼狽是個啥玩意兒?存在嗎?
    所謂狼狽為奸意思也就是說狼與狽勾搭在一起準備幹壞事,這個成語裡面的狼我們都很熟悉,但至於狽所說的背究竟是什麼動物呢?現實世界裡究竟是否存在呢?狽是什麼動物?既然成語裡面狼和狽並列,由此可知,這應該是兩種不同的動物。
  • 為什麼有一隻狽的狼群特別兇殘
    古有狼狽為奸一說,自古以來,人們與狼群就一直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廣闊的鄉村、草原、山區,還有大量的狼群生活,之後伴隨著人口的大量增長,經濟的快速發展,狼群的生存空間被大規模壓縮,目前只有在高原以及內蒙草原區域有少量野生狼群生存,而它們與人類的競爭也就此停止。
  • 如果真有「狽」,我猜它們一定像豺狗,狡猾且兇猛
    從「十分狼狽」、「狼狽為奸」這一類的詞語裡面,我們能夠收穫兩個信息:狽不是什麼好東西,它總是跟狼糾纏在一起。在歷史長河中,古代的人們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神話和傳說故事,其中涉及的一些動物,有些是即便到了今天依然真實存在,有些是古時存在,但現在滅絕了,而有些人們甚至都不知道它究竟存不存在。
  • 經常聽說「豺狼」「狼狽」,西安動物園看到了豺和狼,狽在哪裡?
    經常聽說「打豺狼」「狼狽為奸」等詞語,狼、豺、狽都真的存在嗎?對狼、豺、狽最早的認知:在很小的時候,就聽到過狼的故事,知道了狼的存在。第二,對豺、狽只是在概念上存在對豺、狽從來沒看過有關報導,所以對豺、狽沒有任何印象,只是在概念上存在,僅存在著豺和狽的概念而已。所以就有了豺和狽是否真實存在的疑問?
  • 人們常說「狼狽為奸」,狼都認識,那麼「狽」又是什麼動物?
    人們常說「狼狽為奸」,狼都認識,那麼「狽」又是什麼動物?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個詞語的使用突然間變得廣泛和日常起來,並且其中的貶義成分有所下降,更多的是表示一種調侃。狼,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雖然說現在的野外幾乎已經見不到狼了,但它還是存在的。